02.28 海鲜呈现什么状态的时候坚决不能吃?

夜缘梦


从小就在大海边长大,可以把识别海鲜的一些体会,和大家一起分享。

丹东大对虾的识别:

1-鲜虾

观:对虾的皮色,新鲜的皮色发青,色泽光亮,眼睛圆鼓,虾螯修长,虾须长且韧性,尾翼呈五彩颜色。

触:对虾甲壳酥有韧度,深触弹性好。

2-冻虾

观:外表有冰衣锁鲜,色泽柔和,可见虾头部无变红变黑表现。

煮:冻虾从礼盒包装内取出(不能化冻),小量凉水直接煮熟后,尾翼成扇形撑开,伸缩特别弹韧,甲壳连接密实,无脱节,掉头现象。

尝:直接蒸煮,味道鲜美,肉质Q弹。

大鱼海鲜,来自北纬四十度海里的美味!







大鱼英雄


您好,感谢您的提问,海鲜也分很多类型鱼类、贝壳类、虾类等

一、鱼类的新鲜度识别方法:

1、按一按:拿起一条鱼,首先就要先用手指按按鱼身,感觉一下鱼肉的弹性好不好,越新鲜的鱼水分流失的越少,鱼肉的弹性自然也越好,按起来感觉硬硬的,手指移开后也能马上恢复形状,不会留下按过的压痕。

2、闻一闻:虽然鱼免不了会有鱼腥味,但越不新鲜的鱼,鱼腥味会越重越刺鼻,有时候鱼虽然离水没有很长的时间,鱼身的弹性也还不错,但因为运送时的环境不好,也会因为滋生

3、翻一翻 :这一招是大家最常用来挑鱼的方法,那就是翻开鱼鳃看看颜色是不是鲜红色,鱼鳃是鱼的呼吸器官,鳃的颜色越鲜红表示含血量高,鱼死掉后血液不再循环,时间一长就会氧化变色,所以鱼鳃的颜色愈暗沉,表示死掉后的时间越久,颜色越鲜红当然就是越新鲜的好鱼啰。

4、看一看:这一招是大家最容易忽略的地方,那就是看一看鱼的眼睛,新鲜的鱼眼睛应该清澈明亮,眼球形状均匀饱满没有凹陷,也没有因出血的血块分布而泛红。这一招可是在超市挑选一条条包装好的鱼,闻不到、翻不到的时候,最好用的辨识方法喔。

贝壳类新鲜度识别方法:

新鲜的螺、贝类,贝壳抱合紧密,不容易被掰开,而且肉色呈淡红或米黄色,有光泽。死螺、贝的贝壳多半会张开,有异味,就算紧闭贝壳的螺、贝,如果打开后流出“汤水”的话,也是不新鲜的贝。新鲜的螺、贝类吃起来十分香甜,还有种自然的海咸味。一般不新鲜的螺、贝类吃起来会有异味,极容易分辨。

虾类新鲜度识别方法:

看虾的尾翼:鲜虾煮熟后,尾翼成扇形撑开;如果煮后的虾尾翼仍然紧紧地粘在一起,这大多煮前就是死虾。;看虾头:如果煮熟的虾头上有米粒状大小的黑点,这大多也是死虾。

参谋长~高爽(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中药学学士、营养学会会员、营养科普原创作者)


营养海贼团


谢谢邀请,我不爱吃海鲜,但多少还是知道些。
1.腐烂了绝不能吃,相信大家还是知道的。
2.看看海鲜是被污染还是直接死亡,直接死亡还好,被污染了的反正吃不得。
另外说一下该注意什么:
1海鲜中的病菌主要是副溶血性弧菌等,耐热性比较强,80℃以上才能杀灭。除了水中带来的细菌之外,海鲜中还可能存在寄生虫卵以及加工带来的病菌和病毒污染。一般来说,在沸水中煮4-5分钟才算彻底杀菌。因此,在吃“醉蟹”、“生海胆”、“酱油(油食品)腌海鲜”之类不加热烹调的海鲜一定要慎重,吃生鱼片的时候也要保证鱼的新鲜和卫生。
2. 贝类本身带菌量比较高,蛋白质分解又很快,一旦死去便大量繁殖病菌、产生毒素,同时其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也容易氧化酸败。不新鲜的贝类还会产生较多 的胺类和自由基,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选购活贝之后也不能在家存放太久,要尽快烹调。过敏体质的人尤其应当注意,因为有时候过敏反应不是因为海鲜本身,而 是在海鲜蛋白质分解过程中的物质导致的。
3.在吃海鲜时最好别饮用啤酒。虾、蟹等海产品在人体代谢后会形成尿酸,而尿酸过多会引起痛风、肾结石等病症。如果大量食用海鲜的同时,再饮用啤酒,就会加速体内尿酸的形成。所以,在大量食用海鲜的时候,千万别喝啤酒,否则会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
4.鱼、虾、蟹等海产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钙食品)等营养素。而水果中含有较多的鞣酸,如果吃完海产品后,马上吃水果,不但影响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海鲜 中的钙还会与水果中的鞣酸相结合,形成难溶的钙,会对胃肠道产生刺激,甚至引起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最好间隔2小时以上再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