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賴輝東《論語史鑑》10.22“朋友”到底是什麼東西?


第22章

朋友死,無所歸,曰:“於我殯。”

朋友:即以“朋”相助之友,“朋”是象形字,原為遠古時期的貨幣單位,那時以海貝為貨幣,又叫“朋貝”,一朋為五串海貝,隨著時代的發展,海貝逐漸被陶瓷,青銅代替。現在的“朋友”已成為所有“友”的通稱,但在春秋時期,能被稱為“朋友”是很不容易的。因為朋友必須有通財之義!

賴輝東《論語史鑑》10.22“朋友”到底是什麼東西?


歸:會意字,從止,從婦,原意為女子出嫁(找到了歸宿),如《易-泰》:“帝乙歸妹”,即帝乙嫁妹之意。孔子曾批評齊國已故國相管仲生活奢侈:“管氏有三歸”,意即管仲娶了三個老婆。歸字後來延伸為“收留”,“返回”,“歸還”等義。

賴輝東《論語史鑑》10.22“朋友”到底是什麼東西?


殯:從歺(e),從賓,泛指一切喪葬事務。

全文理解為:孔子的一個朋友去世了,沒人收屍,孔子說:“讓我為他送終吧。”

孔子的這個朋友可能是個失去了親人的孤寡老人,但是他是幸運的,他有孔子這麼有情有義的人做朋友,他在另外一個世界裡沒有什麼遺憾的了。環顧我們身邊,有幾個是真正的朋友?風光時,感覺朋友很多,落魄時,有幾個“朋友”肯伸出援手?有些避之唯恐不及,有些在看笑話,或者冷眼旁觀,甚至落井下石。

管鮑之交

諸葛亮平生最崇拜的偶像有兩個:管仲和樂毅(合稱管樂),他們都是濟世治國之通才。其中的管仲(公元前719-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諡敬,春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被稱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潁上(今安徽省潁上)人,周穆王的後代。管仲是中國古代著名的 : 經濟學家、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教育家、文學家、法學家、改革家、思想家、史學家、稅收創始者、娼妓開創者(他是性服務行業的保護神),被譽為“法家先驅”、“聖人之師”、“華夏文明的保護者”、“華夏第一相“。被道教列奉為 “丙申太歲管仲大將軍。”

賴輝東《論語史鑑》10.22“朋友”到底是什麼東西?


孔子曾為管仲的是非功過有明確的評價:

1, 管仲氣量小,他曾讓齊國迅速強大,使齊國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但是他行的是“霸道”,不是“王道”,他只讓齊國強大,沒有讓周朝強大,所以小器。

2, 管仲生活奢侈,同時娶了三個老婆,多處有豪宅,車馬,奴婢眾多。

3, 管仲違禮,僭越了作為臣子應該有的行為規範。

4, 管仲有才,他搞改革,剝奪了伯氏駢邑三百戶的封地,使伯氏只能吃相糧,卻至死沒有怨言。

5, 管仲仁德,齊桓公多次召集各諸侯國的盟會,不用武力,都是管仲的力量。

6, 管仲保護了華夏文明,他曾九個諸侯,一匡天下,打擊遊牧民族的侵略,如果沒有管仲,我們恐怕已經淪為披頭散髮,衣襟在左邊開的落後民族了。

賴輝東《論語史鑑》10.22“朋友”到底是什麼東西?


管仲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鼻祖,這一學派的思想集中體現於《管子》一書。是書篇幅宏偉,內容複雜,思想豐富。如《牧民》、《形勢》等篇講霸政法術;《侈靡》、《治國》等篇論經濟生產,此亦為《管子》精華,可謂齊國稱霸的經濟政策;《七法》、《兵法》等篇言兵法;《宙合》、《樞言》等篇談哲學及陰陽五行等;其餘如《大匡》、《小匡》、《戒》、《弟子職》、《封禪》等為雜說。《管子》是研究我國古代特別是先秦學術文化思想的重要典籍。

賴輝東《論語史鑑》10.22“朋友”到底是什麼東西?


管仲有如此成績離不開一個人:鮑叔牙!

鮑叔牙(前723年或前716年—前644年),姒姓,鮑氏,名叔牙,潁上(今屬安徽)人,春秋時期齊國大夫。以知人善任,講朋友義氣聞名於世,曾向齊桓公舉薦自己的摯友管仲。

管仲和鮑叔牙是好朋友。起初,管仲和鮑叔牙合夥做買賣。管仲家裡窮,出的本錢沒有鮑叔牙多,可是到分紅的時候,他卻要多拿。鮑叔牙手下的人都很不高興,罵管仲貪婪。鮑叔牙卻解釋說:“他哪裡是貪這幾個錢呢?他家生活困難,是我自願讓給他。”

有好幾次,管仲幫鮑叔牙出主意辦事,反而把事情辦砸了,鮑叔牙也不生氣,還安慰管仲,說:“事情辦不成,不是因為你的主意不好,而是因為時機不好,你別介意。”

賴輝東《論語史鑑》10.22“朋友”到底是什麼東西?


管仲曾經做了三次官,但是每次都被罷免,鮑叔牙認為不是管仲沒有才能,而是因為管仲沒有碰到賞識他的人。管仲曾經帶兵打仗,進攻的時候他躲在後面,退卻的時候他卻跑在最前面。手下的士兵全都瞧不起他,不願再跟他去打仗。鮑叔牙卻說:“管仲家裡有老母親,他保護自己是為了侍奉母親,並不真是怕死。”

鮑叔牙替管仲辯護,極力掩蓋管仲的缺點,完全是為了愛惜管仲這個人才。管仲聽到這些話,非常感動,嘆口氣說;“生我的是父母,瞭解我的是鮑叔牙啊!”管仲和鮑叔牙就這樣結成了生死之交。

齊襄公亂政時期,鮑叔牙隨公子小白出奔至莒國,管仲則隨公子糾出奔魯國。齊襄公被殺,糾和小白爭奪君位,小白得勝即位,即齊桓公。桓公囚管仲,鮑叔牙知道管仲之賢,舉薦管仲替代自己的職位,而自己則甘居於管仲之下,齊國因為管仲的治理而日漸強盛,被時人譽為”鮑子遺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