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溯源"李杜优劣论",始作俑者元稹究竟为何要扬杜抑李?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提起唐代,诗歌是一座不可超越的高峰,而"李杜"则是这座高峰上的双子星。李白尽显盛唐玲珑兴象,诗风飘逸,是陈子昂"骨气端详"诗美理想的最佳代言人;杜甫则是先秦以来诗歌集大成者,诗律工整,无人能出其右。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总要争个第一。后人对李白杜甫盛赞的同时,也总想评出个大唐第一诗人,追根溯源,这个"始作俑者"就是中唐时期元白诗派的代表人物——元稹。

元稹是第一个将李杜并称的人,在元稹以前杜甫的地位并不如李白,众所周知,杜甫是李白的迷弟,但李白的偶像是孟浩然,如李白曾写:"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问题在于元稹不仅将杜甫与久负盛名的李白并称,甚至字里行间推重杜甫为最优者,这在后世引起了很大争议。自此,关于李白杜甫孰高孰低的争论不曾停止,绵延至今。笔者认为李杜诗风可作比较,但是是无法真正决出成就上的高低的,健康的文坛应有多种声音,多元并存才能形成良性的循环。但值得一问的是元稹为何要大力推崇杜甫呢?对待问题应当抱以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态度,因此本文拟从"李杜"并称的提出和元稹提出的原因两方面进行剖析。

溯源


一、元稹作铭首提"李杜"

元稹对杜甫极为推崇,在十五六岁时读了杜甫诗后,便对这位饱经风霜的大诗人怀有深厚的崇敬之情。然而杜甫生前名气微小,官职也不高,他一生颠沛流离,死后多年其孙杜嗣业才得以扶灵迁至偃师祖坟,在路过荆楚之地时,嗣业元稹求铭,元稹欣然答应,为杜甫作下了有名的《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元稹写墓志铭有两个目的,其一,悼念杜甫;其二,抒发诗论见解,为新乐府运动奠基。在这篇墓志铭中,元稹不仅将"李杜"并称,而且有明显的扬杜之意。

首句写道:"予读诗至杜子美,而知古人之才有所总萃焉"。后文历数自《诗经》之后的现实主义诗作,秦汉之诗"词意简远,指事言情",建安文学"抑扬怨哀",批判南朝诗"教失根本",到初唐时多效仿齐梁纤秾之作而骨格不存。在元稹看来,诗歌如果不能反映民生疾苦,失去讽谏和劝导的作用则不能评为佳作。铺垫到位之后,他总结道:"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古傍苏李,气夺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今人之所独专矣。使仲尼考锻其旨要,尚不知贵其多乎哉;苟以为能所不能,无可不可,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这段话是对杜甫诗歌集大成的经典评价,在很多文学史教材中皆被引用。元稹认为杜甫继往开来,集合了《诗经》《楚辞》,沈佺期宋之问、苏武李陵、曹植刘祯、颜延之谢灵运、徐陵庾信的优点。

接下来为了进一步推崇杜甫,将杜甫与久负盛名的大诗人李白进行比较,提出了"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予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用"诗仙"李白来衬托杜甫,元稹成功将杜甫送上了诗坛双子星的位置。此后韩愈有《调张籍》:"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将李杜诗歌相提并论,到了宋代苏轼、黄庭坚等也十分敬重杜甫,江西诗派甚至以杜甫为祖,有"一组三宗"之说。但在唐人的诗选中,如《河岳英灵集》中并没有收录杜诗,直至南宋《沧浪诗话》诗论家严羽才中才从创作风格和情感思想上分析杜诗。之后,李杜双星并峙的地位不再有怀疑,杜诗也逐渐经典化。

但元稹在褒扬杜甫时,不甚严谨,只说出了杜甫集大成却未指出其自铸伟辞的独创一面,论及李杜诗风差异时独重杜甫的现实主义诗风,使得后世对李杜优劣与李杜并称的争议不断 ,以至绵延至今。元稹为什么会如此"扬杜"呢?笔者以为原因可从以下三方面探讨。

溯源


二、在社会的呼唤中选择杜甫

第一,"知人论世",追溯中唐社会政治背景。元稹所处的是贞元、元和时期,战争过后,百废待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日益加剧,阶级矛盾锐化,此时非常需要一场振贫救弊的政治革新。"盛唐气象"在乱军的马蹄声中消失殆尽,灾难、贫困、压迫不公,这一系列新的民生问题要求士大夫重新思索创作。而诗歌从大历诗风开始就不再自信昂扬,转向一种凄清孤冷的风调,元稹和白居易力图扭转大历风调,将诗风引向"重写实、尚通俗"的现实主义功利化道路。

第二,元稹其人。元稹其人生性刚烈,年少时就有很强的参政意识,刘晌在《旧唐书·元稹传》记载:"性锋锐,见事风生。既居谏垣,不欲碌碌自滞,事无不言,即日上疏论谏职 。"他一生中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弹劾小人佞臣,虽然多次被贬,但53岁至死未改其志。元和元年授左拾遗后,更是多次上疏言事,直言不讳。可以想到元稹的性格在朝中并不受欢迎,但正是敢于发声、勇于劝谏的性格使他自然而然选择了杜甫,元稹和白居易共同发起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们以乐府旧题写新诗,题旨明确,只咏一事,使诗歌更有针对性。如元稹作《田家词》反映农民苦难,《织妇词》写妇女至头白也不能嫁人的悲哀。这些乐府诗虽缺少情致,却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第三,与杜甫是异代之音。杜甫因心系天下安危,诗言众生疾苦而被称为"诗圣",杜诗如《史记》般直写历史不回护被称为"诗史",杜甫亲历"安史之乱",和千万人民一样流离失所,他与李白不同,李白也经历安史之乱,但李诗写到对战争的态度,写到抱负落空的心境,却没有专门去写百姓的苦难。杜甫的《洗兵马》写到九节度围城平叛诸将的功业,"三吏"、"三别"写到惨无人道的拉夫政策给人们带来的压迫。同时杜甫的心情也是矛盾的,他理解百姓、渴望战争早日结束,在批判的同时也热情地赞扬了百姓献身战斗的伟大。杜甫是真正的仁民爱物,是当之无愧的"诗圣"。这样的一位诗人深深打动了元稹,也符合元白诗派"重写实、尚通俗"的目标,白居易曾提出作诗的目的"惟歌生民病 ,愿得天子知。"在《与元九书》中写道文章"为君 、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这些思想的核心也是儒家的仁政爱民,与杜甫追求现实主义的诗歌是相契合的,元稹需要的就是有强烈政治倾向的时事化诗歌,改革文风,达到讽谏目的,所以自然而然选择杜甫。

溯源


三、我们应如何看待"李杜"的优劣

李白多仙语,其诗汪洋恣肆,昂扬自信,是盛唐气象的最佳诠释者;杜甫诗"善陈时事",以圣者情怀看待人生百态。不同诗风的塑造与二人所处时代不同有关,也是二人思想差异的不同选择。李白是时代的骄子,杜甫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而李白本人在年少时处蜀中,深受当地道家思想影响,开元十三年,他便"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此后东游洞庭,南至金陵、扬州,西游云梦,与湖北安陆定居,"蹉跎十年",再次开始干谒和漫游生活,他几次入仕,目睹官场黑暗。他既有"安社稷"、"济苍生"的儒家用世之志,又炼丹服药,渴望融入自然,有着对自由人生的向往。因此李诗是壮怀激烈的,也是飘逸洒脱的;是悲愤不平的,也是自信明朗的。杜甫呢?如上文所及,是一个如悲壮如屈原般的贤者,他像司马迁一样实录历史,直面不公。所以杜甫诗沉郁顿挫,很能引起爱国者和仁人志士的共鸣,文天祥曾说杜诗"凡我意所欲言者,子美先为代言之"。后人因时代环境和思想心境不同,会选择不同的偶像,如洒脱豁达者更喜欢李白,爱国忧民者更喜杜甫,这正是李杜诗歌强大生命力和永恒魅力的体现。我们不需将二人分个高低,一个人可能在青年时更向往李白"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自如,而暮年时为老杜"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无私而感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