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武漢50歲檢驗科醫生被感染,一度病危,中西藥結合治療後日漸恢復

“我是1月19日開始發燒,剛開始以為只是普通感冒,後面發現呼吸急促、症狀加重,23日檢測確診感染新冠肺炎。當天住院後,病情持續加重,被下了病危通知書。好在目前好些了,在醫院隔離治療。”劉偉(化名)醫生陳述著被確診的經過,語氣淡定,好像剛從重症病房裡出來的是別人一樣。

回想起感染過程,他說自己一開始是發燒超過38度,就嘗試用溼毛巾物理降溫,後來還吃了抗病毒的奧司他韋和消炎藥,但效果不明顯。那時候正是武漢新冠肺炎的爆發期,大量的發熱患者湧入醫院,病房裡的床位很快就爆滿了,連醫生醫院的職工也是一“床”難求。

見狀,劉醫生決定回家治療。但在家治療的情況也不容樂觀,劉醫生在家裡吃藥後會經常腹瀉,有時甚至會出現胃出血,但那時,他還沒有確定自己是否感染。直到1月23日,劉醫生回醫院進行核酸檢測,才被確診感染力新型冠狀肺炎,並從當天開始住院治療。

剛開始住院的時候,劉醫生呼吸急促,身體虛弱,食不下咽,腹瀉等症狀依舊頻繁,連起床刷牙都會霎那間大汗淋漓。他虛弱的身體每況愈下,不久後,便也被下了病危通知書。劉醫生心情沉重:“當時我住的是重症病房,每天身邊都有人離世。雖然離開的人大多是年紀大的、有病史的,但那時我的情況確實讓自己有些害怕。”

在家隔離的妻子非常擔心劉醫生的情況,於是冒著風險親自回醫院悉心照顧他,醫院方也格外重視劉醫生的身體情況,盡最大可能幫助他脫離險境。為此,專家們採用了中西藥結合的方法,並使用了抗生素、激素來進行救治。連續七八天的藥物治療外加妻子的悉心照料,劉醫生的病情終於出現了好轉的跡象。為了更好地康復,他還自費買了一些丙種球蛋白來增強免疫力,在注射完二十瓶之後,他的身體有了進一步的好轉。“目前肺部吸收可能相對會慢些,但最新的兩次核酸檢測結果都是陰性了。”檢測後的好消息讓他信心倍增。

因為在檢驗科上班,劉醫生的工作存在較大的感染風險:一方面檢驗中需要給病人抽血,另一方面需要檢測大量的標本。但當時醫院的防護措施有限,醫生們僅僅佩戴了口罩作為防護;另外一方面,新冠肺炎患者的標本會經過檢驗科檢測,在這個過程中很可能會有汙染物的出現。回顧今年年初,劉醫生每天都在做標本,並且抽血時與感染患者的距離會更近,感染的幾率可想而知。再加上那時人們對疫情認識的不到位,更是加劇了肺炎感染的可能。

如今,處於恢復期的劉醫生會與感染肺炎的同事交流病情,有時也會一起研究探討感染的細節,希望能為抗擊病毒挖掘出有用的線索。“我現在會和當初一起感染的同事討論病情,但是很難確定何時感染,以及哪一傳染源導致我感染的。”劉醫生稱,等到身體痊癒後,他想要早些回一線戰鬥,希望能夠迴歸醫護隊伍中,減輕一線人員的工作強度。

(應受資助者要求,文中劉偉為化名。)

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所有人的心,醫務人員為抗擊疫情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犧牲。1月26日開始,“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字節跳動醫務工作者人道救助基金”已經全面啟動運行。2月27日,字節跳動捐資成立的“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字節跳動醫務工作者人道救助基金”增至3.91億元。

截至2020年2月27日,基金已經為三十二批共1111名疫情防控一線醫務工作者提供資助。其中1095位因抗擊疫情而不幸感染的一線醫務人員,每人獲資助10萬元;16位因抗擊疫情而不幸殉職的一線醫務人員,每個家庭獲資助100萬元。劉偉是第二十四批收到基金資助的醫護人員之一。


申請方式

2.打開今日頭條、抖音搜索“字節跳動醫務救助基金”

武漢50歲檢驗科醫生被感染,一度病危,中西藥結合治療後日漸恢復

基金介紹

往期資助名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