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0 1645战火屠城,人类战争史上的一场惊天浩劫

扬州十日"也称"史可法抗清"。这是指满清铁甲在攻陷明都北京之后,进而又向南明弘光政权发动的一次进击,血洗扬州的历史事件。

明帝都北京沦陷后,南明第一帝朱由崧在众人的拥护下于明朝陪都南京登基称帝,历史自此诞生了一个短暂的王朝"南明弘光政权"。

可是,南明弘光过度政权自建立初始,内部各种矛盾不断,逐渐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

而且,南明政权则牢牢掌控在马士英、阮大铖手里。

同时,明朝卫戍于江北四镇的地方大员刘泽清、高杰、刘良左、黄得功在满清铁骑即日可达之时,

不顾民族大义,互相之间为了一己之私开始了内耗,也由此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strong>大敌当前,兵部尚书史可法临危受命,统御江北四镇,抱着势与满清拼死一战的决心。

<strong>由于,南明政权于内有奸臣当道,屡受掣肘,于外则有四镇之将不听其令。

<strong>因而,身为兵部尚书的史可法则有名无实,无兵可调,无奈之下,后撤固守扬州。

1645战火屠城,人类战争史上的一场惊天浩劫

公元1644年(崇祯十七年)仲夏,闯王李自成攻克明都北京,立国270余年的大明王朝就此覆灭。

昙花一现的南明弘光政权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南明弘光政权初见之时,实力也不可小觑。

一是,因为江南富庶之地一直在南明小朝廷的控制之下。

二是,因为南明拥有五十万的雄兵。

按理说,这种军事力和经济实力,且不论"卷土重来未可知"。

就论复盘的机会吧,南明至少有半数的胜算。

但南明第一帝,一则有其名无其权,二则昏庸无能,以至于南明弘光政权自复建初始,就因为利益问题而冲突不断,腐化之风日盛。

国之君主都听天由命、及时享乐了。

那么,臣子们自然也就纷纷开始自寻退路了。

作为南明第一帝的朱由崧,在政治毫无主见,在生活上又荒淫无道。

在外敌入侵的生死存亡之际,南明朝臣彼此之间亦不能同心戮力,以恢复振兴南明大业为己任。

而是继续上演着党派之争的陋习,在朝廷内分成两大势力集团,相互之间、怀挟私利、勾心斗角、抨击政敌。

尤其是马士英、阮大铖等人为首的阵营。

借以拥戴朱由崧登基称帝之功和放任姑息朱由崧"骄泰淫泆"而颇受恩宠,独揽政权,享受着穷奢极侈的生活。

并竭力排挤史可法、高弘图等刚强正直的大臣。

以至于,将南明德高望众的史可法挤出南京朝堂,到了扬州。由此将南明小朝廷搞的是一塌糊涂。

1645战火屠城,人类战争史上的一场惊天浩劫

<strong>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strong>史可法并未由此置身事外,反而是将自己再次置于一种绝境之中。

史可法为何退出南京,败走扬州呢?

是因为其懦弱无能、还是无谋无勇、又或者其本来就是一位志大才疏之辈!

究其在与马士英、阮大铖等为首的势力集团斗争中败北的原因,无非只有一种解释。

那就是,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虽说其乐无穷!

但唯不能与小人斗嘴、斗利、斗狠。

所以,当史可法在离开南京,抵达扬州之后。

首先、极力扭转不利的局势,并妥善控制住因马士英、阮大铖所导致的负面影响。

其次、力勉三军将士积极备战,全面整治城防战备,努力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团结民众的力量,共图抗清复明大业。

公元1645年(弘光元年)桃月,清军统帅多铎率领所部人马经由西安挥师直逼江南防线。

清军自虎牢关(河南荥阳水镇)一分为三,进而相继攻陷了南明弘光政权在中原的军事重地"归德",沿途诸州县驻军,皆闻风祈降。

"三月,大兵入仪封,破归、睢,进逼江北,直下徐、颍。"《三藩纪事本末.卷1》

1645战火屠城,人类战争史上的一场惊天浩劫

公元1645年(弘光元年)四月九日,深入中原之地的清军自归德兵分两路向南纵深攻击。

首先、第一路清军攻打亳州,意欲进军淮南腹地。

其次、第二路清军则攻打徐州,继而向淮北地区纵深。

<strong>千算万算,不如天算。清军本以为会有一番恶仗要打。

<strong>谁知徐州守将李成栋临阵倒戈降于满清,并自为向导,指引清军向江南进军。

风云突变,内战再起。

恰在此时,南明小朝廷爆发内部战争。

原驻守于军事重地武昌,手握重兵的左良玉,因鄙视马土英等人祸国殃民之举,毅然竖起正义的大旗,以"清君侧"为名,挥师进犯,兵临南京。

马士英、阮大铖得到军报后,火速回调各路明军驰援阻击,自武昌出发的左良玉所部,同时急调史可法所部回防南京。

当史可法行军至浦口时,左良玉突然病故,其"清君侧"之师,进攻南京的势头骤然终止。

"四月,左良玉以清君侧为辞,提兵下九江;急调得功、良佐御之。"《三藩纪事本末.卷1》

南明政权鹬蚌相争,清军坐收渔翁之利。

趁南明政权内争之时,满清铁骑挥师南进,如入无人之境。

先是力克亳州,后相继夺取淮安、泗州,并逐渐对扬州形成了合而围歼的趋势。

所以,史可法在得知扬州日益危急,秉持着为国捐躯的心态,与副将史德威带领区区数千明军将士连夜回援扬州,誓死抵御清军的进犯。

1645战火屠城,人类战争史上的一场惊天浩劫

公元1645年(弘光元年)四月十四日,星夜兼程的史可法及数千将士抵达目的地扬州,恰遇高杰的部下将各种船只乃至牲口家畜悉数掠夺一空,溃逃至泰州避难。

此举令本是城防薄弱的扬州更是雪上加霜。

公元1645年(弘光元年)四月十五日,清军的先锋部队兵临扬州城下。

数日之内,清军便在扬州城下已聚集了数万兵力。

各路清军在豫亲王多铎的帷幄下,源源不断地向扬州聚拢,渐渐对孤立无援的扬州形成了重重围困之态势。

扬州之战,迫在眉睫。敌我双方的攻守态势是:

清军十万余众集结在扬州城下,其中不乏火炮等重型武器,而扬州内的守军只有区区万余人。

其中,还包括2000名刚刚招募的新兵,敌我兵力相差巨大,强弱悬殊一目了然。

1645战火屠城,人类战争史上的一场惊天浩劫

扬州危在旦夕的关头,史可法积极消除负面因素。

一方面部署扬州防御,另一方面写下血书快报南京,要求朝廷派兵增援,同时吁请各镇明军驰援扬州。

当时,偷安于南京的南明政权已经是腐化严重,傀儡皇帝朱由崧昏庸荒淫,朝政大权均由奸滑谄媚的马士英、阮大铖等奸党操纵着。

因而说,南明灭亡之路,注定是无法挽回了。

故而南明内阁首辅的马阁老,出于一己之私,完全不顾扬州数十万民众的生死,对史可法的请求弃之不顾。

就连明军驻守于各军事重镇的军团也都见死不救,仅有驻守在高家集一线,防御淮河重地的左都督刘肇基和副总兵庄子固率领所部区区千余人增援扬州。

<strong>(刘肇基,明代锦州战役的功臣,其曾与吴三桂并肩作战,其也是明代平西伯、清代平西王吴三桂的救命恩人。)

1645战火屠城,人类战争史上的一场惊天浩劫

此时此刻,孤立待援的扬州已被清军重兵围困的风雨不透。

清军统帅多铎曾屡次派人前往扬州劝降,但皆遭到了史可法等人的拒绝。

清军屡次劝降都无功而返,面对软硬不吃的史可法,清军统帅多铎恼羞成怒,便下令诸路清军,不惜一切代价攻打扬州。

<strong>望着风雨飘摇的战争形势,危如累卵的南明政权,耽耽虎视江南的满清铁甲。

史可法和史德威、楼挺、刘肇基、乙邦才、庄子固等人深知明朝的大势已去。

但"誓与城为殉"的信念与守城抗清的决心却没有丝毫动摇。

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战云密布的扬州城内,史可法首先命令:

刘肇基军团固守扬州北门;

施凤仪率所部人马守御利津门(东门);

黄位带人守挹江门(钞关门);

史可法则亲自驻守在通泗门(西门)。

同时,扬州知府任民育号召城内数十万民众环城死守扬州。

但是,清军对扬州全面发起总攻后不久,明军阵营出现了叛变者。

明军的李栖凤所部、阵前副史高岐凤等二人皆是贪生怕死之辈,完全不顾扬州百姓的安危,趁着夜幕降临的时候,带着所部人马共计四千余人临阵投敌。

1645战火屠城,人类战争史上的一场惊天浩劫

<strong>怕什么来什么。扬州城防本以是捉襟露肘,李栖凤和高岐凤却在决战之际临阵倒戈,简直就是落井下石,让敌众我寡的扬州戍守越发薄弱。

虽说守御扬州的兵员数量所剩无几,但固守扬州的区区之众都能以民族大义为起点以及被史可法"怀瑾握瑜"的忠节品德所感化。

因而,民众胸怀誓与扬州同生死,共存亡的坚定信念和视死如归的决心,昼夜据守,杀敌致果,频频击败清军的进攻,以至于清军死伤较多。

清军自入关以来,一路南下,所向披靡,就没有遭遇过如此顽强的抵抗,斗志略有低落。

清军统帅多泽见扬州久攻不克,城内军民没有丝毫悔悟之意,便下令炮军部队驰援扬州。

1645战火屠城,人类战争史上的一场惊天浩劫

清军在红夷大炮的支援下,利用炮火覆盖,打击扬州守军。

清军密集的炮火猛攻扬州,但扬州守军有效地组织了反击。

明军炮弹也如雨点般落在了清军的阵地,击杀敌军数千人。

在史可法的领导下,扬州城内的百姓都前仆后继地加入到了这场家园保卫战中。

数十万军民团结一致,戮力同心,浴血奋战,同清军展开了一番生死之战。

防守扬州的明军诸将个个视死如归,一马当先,率领守城将士勇猛杀敌。

清军先后发动了数十次猛烈攻击,但皆被同仇敌忾的扬州军民所逐一击溃。

1645战火屠城,人类战争史上的一场惊天浩劫

公元1645(清顺治二年)4月25日,清军的一支部队乔装诡称是援军,于凌晨时分将扬州西门城墙轰塌。

于是,清兵犹如潮水般涌入扬州城内,逢人便杀,扬州顿时便是一片尸山血海。

"二十五日,大兵攻城,炮发,城墙、敌楼顷刻崩陷。"《三藩纪事本末.卷1》

扬州城破之后,史可法准备自尽,但为清军所生擒。

清军俘获史可法后,多铎敬重其是人才,亲自前去劝降,施展浑身解术对其危迫利诱。

任你千变万化,我有一定之规。史可法任凭多泽百般利诱,仍不为所动,宁死不屈,惨遭杀害,以身殉国。

"城亡与亡,我意已决!即碎尸万段,甘之如饴。但扬州百万生灵,不可杀戮。"《南疆绎史》

1645战火屠城,人类战争史上的一场惊天浩劫

扬州城破,史可法亡,众将士虽悲恸欲绝,但仍旧在拼死抗击。

刘肇基军团经扬州一战损失殆尽,其横戈跃马带领仅剩四百余人的敢死队,冲向敌阵,在杀敌千余之后,皆悉数壮烈殉国;

明将庄子固的所部人马,共计700余人皆以精忠报国盟誓,在刀光血影,尸横遍野的巷战中奋勇杀敌,一直战斗到弹尽人绝;

原兵部尚书张伯鲸不甘受辱,也追随史可法自尽而去。

明将楼挺将自己年幼的孩子托付给同僚之后,也投入巷战之中,后自刎而亡。

其它诸将,如副将乙邦才、马应魁、庄子固、江云龙、李豫、参将陶国祚、许谨、冯国用、陈光玉、李隆、徐纯仁;

游击李大忠、孙闻忠、都司姚怀龙、解学曾等明军将领及所部人马也纷纷在巷战中与清军英勇厮杀后捐躯殉国。

1645战火屠城,人类战争史上的一场惊天浩劫

扬州城沦陷后,兵部主官何刚投井而死,扬州知府任民育在一家老小皆投井自尽后,挂官印,穿官服,大义凛然,端坐在知府大堂,被清军俘获,不久惨遭杀害。

清军十分仇恨扬州民众的负隅顽抗。所以,满清摄政王多泽便下令实施惨绝人寰的屠城,放纵清军掳掠烧杀。

最终导致扬州数十万百姓惨遭大肆屠杀的一个历史事件。

<strong>这就是闻名史书的"扬州屠城十日"。扬州沦陷后,五月,清军一鼓作气,渡江而下,继而攻陷镇江,夺取瓜州。

1645战火屠城,人类战争史上的一场惊天浩劫

自此,南明政权部署在长江南部的防御战线整体崩溃。朱由崧则匆忙潜逃芜湖。

随后,留守南京的大臣献城降于满清。自此建立不到一年的南明弘光政权走向了国灭种亡。

数日之后,南明第一帝朱由崧被清军俘获,同年押运至北京处决。

<strong>清军屠城,杀戮十日,致使拥有数百年历史的一座繁荣之城"扬州"成了一片残垣绝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