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一節籃球訓練課的球性怎麼安排有哪些重要性?

籃球訓練師蘇學林


球性的好壞直接影響你對籃球的控制與支配,球性越好支配球與控制球的能力就越強,自然而然運球的能力也不會太差,不管你是後衛還是前鋒或者中鋒,球性越好你的運球能力越高在整體的進攻水平就越高,進攻的選擇就越多。很多NBA的頂級後衛都是在美國街球出道的,他們出色的控球能力贏的了職業籃球的厚愛,這與他們日積月累的訓練是息息相關的。本文章講述球性的安排及訓練的方法。

球性訓練方法有很多,大致分為:繞球、撥球、擊球、拋球、分為這四大類。一一介紹一下這四大類的意思。繞球就是圍著身體環繞球,類似三繞環,8字繞環這種練習統稱為繞球。撥球,利用手指指尖撥球,比如8字撥球,手指上下撥球,統稱為撥球。擊球,就是利用手指指尖,球與地面快速的接觸,擊球頻率非常的快,統稱為擊球練習。拋球,就是把球拋向空中然後在把球接住等等類似的一些練習統稱為拋球。一節訓練課中球性練習安排在什麼時候練,練多長時間該怎麼練這將是本文章的重點。一般球性練習安排在準備活動後,為什麼呢??準備活動是為訓練活動各各關節升高體溫而做準備的,而球性練習是為了練習籃球技術熟悉球感而做準備的。所以準備活動後在進行球性練習是比較合理的安排,球性練習的時間一般在15到20分鐘左右,練習動作大概15個左右,球性練習只是輔助練習,練習時間不宜過長。對於初學者的練習,有人可能會質疑一節課在20分鐘裡面練不了15個動作,其實每個動作也不可能一節課就馬上能夠讓他熟練,要不停的變換,做不好不要緊,主要是讓他多接觸球,做為教練需要的是耐心指導。球性練習有簡單也有複雜,要根據學員的能力水平進行安排,在前面提到的,繞球、擊球、拋球、撥球這4大項中撥球與拋球是相對簡單的。對於初學者或者能力有限的學員,一開始可以先訓練這兩大類的練習,一上來就練習難度大的或者他們做不好的,這樣的練習對他們的自信心也是一種打擊。所以在安排方面儘量的從簡單到複雜進行訓練。先原地練習在過渡到行進間練習。對於基礎比較好的學員可以直接練習行進間的練習,要求速度快,動作規範,可以按照這樣的順序練習:撥球、拋球、繞球、擊球。在練習球性過程中一定要求動作的準確性和規範性,在孩子剛接觸球的時候就應該要灌輸這理念,這個對日後的教學有很大的幫助,在練習球性過程中有一些動作對學習另一個動作有很大的聯繫,有遷移效應的,所以在練習球性過程中一定要求動作的規範,一開始練習動作慢一點是可以接受的,規範和準確很重要。

球性好良處多多,不僅能夠提高球技,對保持狀態和儘快的進入狀態也有很大的幫助,以前就看過一篇報道,三分王雷阿倫由於腳踝受傷不能夠正常訓練,但是不訓練不摸球手感與狀態能以保持,畢竟他是以投籃為主,靠的是手感。他為自己專門請了一個球性專家,每天進行一個小時的球性練習來保持他的狀態與手感。可見一名30多歲的射手對球性練習也非常的注重。





籃球訓練師蘇學林


訓練球性內容要把握適應的強度,心率。

球性訓練要堅持從上到下的訓練原則,局部和全身性的訓練動作安排銜接要合理,把握教學目標,教學重慢點,分組進行訓練,泛化,分化,自動化,進行訓練。課後歸納反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