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古代有孔子性本善,也有荀子性本惡,怎麼看人性究竟是善還是惡?

後花園的向日葵


這確實是一個很值得分析研究的問題。

人生之初在智商上確實是零,他可能受環境的影響而改變,但是人總是動物,需要吃飯穿衣,所以人最早的課程就是吃,如果餓著了,那你就會本能的想到了吃飯,而且慢慢的感到什麼東西好吃,什麼東西不好吃,所以貪吃就是所謂的惡的生成初期,其實這樣的貪婪是所有人的本性,大多數人都具備,特別是小孩子。

多吃多佔是動物的本能,貪心是天生的惡。

所謂的善惡,只有人類能分清,多數是古代為了教化社會和諧.共享.互助的一種公德思想教育。

為什麼有很多人生在優秀的家庭裡,受到良好的教育,他還是走向了犯罪為什麼。

其實當人成熟了後,很多童年的教育隨著社會的影響,家庭的需求而變化,貪婪成了大多數的同病,當然也有善良的人,但是善良的人佔少數。

我想善惡多數是遺傳基因的性格決定,也就像古人說的那樣,善人做不出惡來。少數靠後天教育,還有部分是悟性及不斷學習所得,但是我想:連一元錢都捨不得給別人花的人,很少人能做什麼慈善事情,如果他做了.那他必有其它原因.或者有自己的目的與深遠的指導思想在主宰著他的行為,因此人之初的善惡受環境影響是有的,但是不是主要的,因為人有自己的主導思想後,一切初心都會有所改變。








辛兆金



孔子沒有提出性善論。儒家對人性的觀點是人性相近。孔子謂之: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孟子認為人性本善。告子認為人性無善惡。荀子認為人性本惡。三子雖然對人性善惡觀點不同。卻異曲同工,都是教人去惡從善。都符合孔子對人性的態度。

鄙人認為,人性自私。此為性私論。正當的自私應當提倡:愛自己的父母妻兒。重視自己的權益。不正當的自私應當去除:見利思義、損人自己、殺人越貨。


對於人性自私的正當一面,應當予以保護和提倡。對於人性自私不正當的一面,應當明禮義而化之,起法正而治之,重刑罰而禁之。

這就是孔孟之道的先教而後誅!


楊朱學派


自古以來,人們對人性本惡還是人性本善一直有爭論,孔子說性相近,孟子說性本善,荀子說性本惡,僅僅在儒家學派中,諸位先賢對人的本性都有自己別具一格的看法。到了漢代以後,中國社會經歷了春秋、戰國時期將近幾百年時間的大動亂,風雨飄搖的中原大地渴望大一統。

春秋戰國時期之諸子百家爭鳴雖然精彩,但是百家各是其是、各非其非,爭端不斷。中原大地之統一,亦需要思想統一。因此,戰國以後之社會急切需要能吸收百家思想之精華,且能適應當時大時代環境的思想出現。於是,漢武帝時期出現了董仲舒,而董仲舒亦因為其統一思想的舉措,而名垂千古。

1、先秦儒家思想與董仲舒之儒術不能等同

大家對董仲舒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說法比較熟悉吧,但是董仲舒之“儒術”,某種程度上說,與先秦諸子之“儒家思想”還是有一定的差別的。

董仲舒以先秦儒家思想為主,借鑑吸納了諸子百家思想,並且結合當時的時代環境,開創儒家經學。亦如馮友蘭先生所說:

董仲舒之學說立,而經學時代始。

漢代之“儒術”雖植根於先秦儒家思想之上,但是某種意義上說,二者卻不能等同。想要把先賢之文化運用於當前之現實,總是不能生搬硬套僵化套用的,要根據現實環境,來選擇性吸收借鑑以及發揮先賢思想。基於此,董仲舒之儒術自然與先秦儒家思想有差別,同時,董仲舒亦在先秦儒家思想之上做了些許發揮。我們就董仲舒在人性論上的議論,來聊一聊董仲舒對先秦儒家思想的發揮。

2、董仲舒議人性的說法之一:人並非性本善,而是性待善

董仲舒對於人之本性的說法有三,分別是性待善、性善情惡和性三品,這裡著重講講性待善。

董仲舒不贊成孟子性本善的說法,董仲舒說:

“吾之性命者,異孟子。孟子下質於禽獸之所為,故曰性己善;吾上質於聖人之說善,故謂性未善。”

董仲舒的這個意思是說,孟子以人生來就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以此區別於禽獸,但是董仲舒認為孟子此舉是降低了善的標準,他不認可。董仲舒將聖人所提倡的善看成真正的“善”,所以董仲舒認為“性待善”。

雖然董仲舒反對性本善的說法,但是董仲舒認為人性中是有“善質”的,人可以在後天發揮自己的“善質”,繼而成為善的存在。

董仲舒還舉了一個比較生動的例子,大致意思就是,善良就和大米一樣,本性就如長出大米的禾苗,禾苗雖然可以長出米來,但是禾苗卻不是米,所以人之性可變善,但是“性”本身不是“善”,就如禾苗不是大米一樣。

3、董仲舒之“性待善”:綜合了孟子之性善論與荀子之性惡論

其實,我們不難看出,董仲舒雖然否認了孟子的人性本善的說法,但是也沒有去贊成荀子的人性本惡一說。他採取了折中調和的方法,他雖然不認為性本善,但是亦不認為性本惡,卻認為人有“善質”,人可以在後天發揮這個“善質”。

關於董仲舒之“性待善”對於孟子之性善論與荀子之性惡論的選擇性繼承,可以做如下總結:

(1)董仲舒的“性待善”認為人擁有“善質”,就像禾苗擁有長出大米的潛質一樣。從此處,我們不難看出,董仲舒指出的人擁有“善質”這一說法,某種意義上是借鑑了孟子性善論中人生來就有代表善的“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這一說法。

(2)董仲舒雖然不贊成性善說,但是亦沒有走向性惡論,卻與荀子一樣,認為人可在後天教化中為善。董仲舒認為人因為擁有“善質”,在後天可以成為“善”的存在。董仲舒這一理論是在借鑑荀子之“性惡論”。荀子之性惡論認為,人先天用擁有“利己本性”,屬“惡”,但是人與動物不同,會後天學習,在後天教化中,人能漸漸成為符合社會道德規範之“善”的存在。也就是說,荀子認為人本性惡,但人可在後天變成善的存在。基於此,荀子之“後天成善”與董仲舒之“後天發揮善質”頗有異曲同工之意。

其實,從上面的分析,我們不妨大膽猜測,董仲舒大抵是更加傾向於荀子之性惡說的,只是,拋開荀子之“性惡論”的本意,這“性惡論”中的“惡”聽上去就消極得很。董仲舒當時在給“漢武帝”幹活兒,他的任務主要是幫助漢武帝統一國內思想,統一思想更多是為了教化百姓,讓百姓好管理一些。那麼,荀子之“性惡論”無疑更有利於支撐君主去教化百姓,畢竟荀子認為人需要在後天學習社會禮儀規範後,才能讓行為符合社會禮儀,成為善的存在。但是荀子之“性惡說”之人性本惡,不管荀子這裡的“惡”有沒有批判人性的意思,“惡”終究是不好聽的。

如果董仲舒直接說“人性本惡”,怕是漢武帝也不開心,這不是在說漢武帝也“性本惡”嗎?不僅漢武帝不開心,天下人也會不開心,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有時間和精力去理解荀子之“性惡說”的深遠意味的。退一步來說,即便有時間和精力研究荀子之性惡論,但是因為帶著偏見,或者眼界之原因,未必所有人都能理解荀子性惡說之惡並未有批判人性的意思,這個“惡”僅僅是與後天符合社會道德規範之“善”對立的存在。

可能是出於方便理解,也可能是為了讓大家更能接受,同時,亦為了能夠支撐君主對百姓的教化行為,董仲舒繼而提出了“性待善”,即性並非本善,但是卻有“善質”,人可在後天教化中,成為符合“善”的存在。


孫遠遠


本人秉持的是“性惡論”。人性是自私的,有句話這樣說,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小時候,我們按照父母和學校教我們的方法去辨別這個世界,漸漸地我們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思維方式和判斷能力,這些能力教會我們辨別善與惡。

但因為每個人建立的三觀不同,善與惡的界限與內容也不盡相同。人性是一個複雜而有趣的論題,人性的善與惡構建了世界的多樣性。

之前看到一句話,是這樣說的:“萬惡淫為首,問跡不問心,問心天下無好人”,人多多少少都會有陰暗的心理面,但是否將其付諸實踐,這是人性善與惡的對決。

我不會去評判他人的是與非,對與錯,善與惡,我只要盡力不去做自己所認為不對的事情即可。






小黃老師教數學


孔子講的是“仁義道德,克己復禮。”孔子沒有論述過人的原始本性。“性本善”理論是孟子提出來的,記載於《孟子滕文公上》:“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意思是說:人生下來的時候都是好的,只是成長過程中,後天的學習環境不一樣,性情也就有了好與壞的差別。後來,宋朝王應麟把孟子對人性的觀點編到《三字經》裡,即“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孟子認為仁義是大體,食色是小體。而荀子認為人性只限於食色、喜怒、好惡、利慾等情緒,慾望無論是君子還是小人,他們的骨子裡都是一樣的,像吸奶的嬰兒就會咬母親的奶頭,所以荀子認為人性原本是惡的。

孟子和荀子雖然對人性的觀點截然相反,但是他們都認為人的後天的教育是至關重要的。也就是所謂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教育理論。

其實人性“善”與“惡”的觀點,千百年來都爭論不休,各說各有理 ,並且各自形成自身的理論體系,誰也沒法說誰對誰錯。就像哲學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辯論“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樣永遠無休無止,各說各有理,不會有一個誰對誰錯的結果。

所以沉迷於人性“善與惡”的辯論是沒有多大的現實意義的。注重於後天教育研究的意義永遠大於“人之初性善與惡”的辯論。


等待燦爛春天


人就是機器,機器有啥善惡?

機器人有的只是既定程序,影響到他的程序,他就反擊。馬斯洛關於人的五種需求層次反映在我們這些機器人身上,就是五種防禦機制。傷害到我的生存、安全、情感、尊嚴、意見時,操作系統就會啟動防禦機制反擊你。

你傷害我,你就是惡的,善惡的標準都是主觀的,所以各個地方的人才有不同的道德、法律、風俗。不要說什麼普世價值,這個東西從古到今,不同的地方都在變化,世界上有什麼東西是一直不變的嗎?

你若要說人不是機器人,那人本質上也是照樣沒有善惡的。王陽明說:“無善無噁心之體”,如來說善惡就是分別心,是虛假的知識,黑格爾說善惡是可以互相轉化的,沒有絕對的善和絕對的惡……所有講有善有惡的都不是哲學家,而是道德家、宗教家和政治家,他們意不在求真,而在求“善”,他們的說教都是由其職業決定的,目的從不單純,大家都知道衛道士和政客往往是最虛偽的,他們的話能信嗎?


神馳


孔子人性說的前提是"之初",沒有比較對象的限制,即橫向與人比,還是縱向與其他動物比,簡單說善惡理論基礎不充實。至於荀子的"惡"說只是為反孔而憑空而說的,沒有任何證理的支持。

人性的善惡是個抽象的概念,只能根據個人的所作所為為個人分好壞,定善惡。不能簡單籠統的為"人“這個大群體(人類)定善惡,更不能為"之初"的人去定性,善惡的標準因國體、道德、法律、意識形態、價值觀的不同而不同。


用戶愚翁


善惡從來沒有界線,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沒有人說你越過這條線你就是惡人或者是好人,每個人初生是世界都是純白的,為什麼說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師,我想應該體現幾個方面

1.父母給孩子創造一個溫暖有愛的家庭,給予孩子足夠的關心和教育,這個孩子長大以後一定不會是什麼窮兇極惡之徒。反之,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生活在一個充滿仇恨和暴力環境中,這種孩子不用人教,他從小會有樣學樣,長大以後可能會用暴力傾向,因為他從小的經歷告訴他這樣是對的,就算是有一天有人告訴他是錯的,他也會堅持認為是對的,也是因為沒人告訴過他錯的事情是怎樣的。

2.孩子長大以後會有各自的朋友圈,什麼脾性的人就交什麼樣的朋友,因為一個好的學習環境能讓人共同進步,相反同樣的道理,從小野慣的孩子長大後會不屑與善於講道理的人做朋友,對方都嫌棄對方,這樣的兩個人在一起做朋友只會激發各種矛盾,而不會解決各種矛盾。除非有人是真的想改正,真心想進步。

這就是我認為人的善惡可能和環境,教育,家庭有關係。但是沒有固定界線。



眸中春雨


孔子的性本善應該是人類的共性,沒有哪個人一生下來就是惡的性格,一個人從出生到成長,都是有善良的基因,隨著成長環境的改變,惡的一面就出暴露出來,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有一句話,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就把惡的一面刻畫的入木三分,我們生活在現代的環境,就要多感恩,多想生活中美好的事情,惡的一面就不會撓亂你的心智,讓你我都生活在一個以善為本的環境裡。


美媽愛時尚


我覺得人長大了以後 心底裡都有善惡 只是我們每個人都在壓制著他 法律的健全也是壓制惡的出現 我們凡事都要一心向善 這樣才能國富家強社會才會穩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