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一位方艙中的社區書記

一位方艙中的社區書記

近期,《湖北廣播電視報》全體採編人員在線下沉到武漢市各大社區,以電話、微信等多種方式聯絡社區工作人員,聆聽他們的心聲,關注他們的困難和需求,也蒐集到來自社區一線的鮮活故事。我們將在“社區傳真”專欄中一一呈現。


萬松街武展社區書記 鄭紅

一位方艙中的社區書記


一位方艙中的社區書記

▲武展社區全面消殺,只為給居民一個安全的生活環境


2月9日,偶然在武漢市江漢區的政務公眾號裡看到萬松街武展社區書記鄭紅在工作期間感染新冠肺炎住進方艙的消息。急忙在微信上詢問病情,很久,才見回覆“今天是第11天,已經8天沒發燒了,情況在往好的方向發展。加油!”我惦記的心卻一直沒有放下。


2月18日,再次聯繫鄭主任,電話那頭她精神不錯,說自己恢復得很好,再經過一次核酸檢查合格就可以“出艙”了。她說話時還有點咳嗽,把方艙的情況跟我做了詳細介紹,說:“信不信,我在這裡肯定比你在家裡吃得好。情人節那天,後勤人員還為每個病患準備了小驚喜,我們吃了巧克力呢!”她積極樂觀的情緒迅速感染了我。


一位方艙中的社區書記


談到患病的經過,鄭紅主任說,可能是疫情初期每天穿梭在社區,前期防護沒做到位。1月30日下午,她就開始發燒,一拍CT就是疑似,與她一起奮戰在一線的12名親密戰友也被集中隔離於酒店線上辦公,2月5日,她住進了方艙。


一位方艙中的社區書記


但就是因為封城初期社區的嚴格管理,提早封閉,還封鎖了一個院落,所以疫情得到了控制。同時她也談到封閉院子時,有的居民不理解,但看到社區幹部堅持送愛心菜、幫助大家購置活必需品、買藥,實實在在解決群眾的生活困難也不怕麻煩,大家才慢慢接受。


一位方艙中的社區書記

▲接菜、分菜、送菜,武展社區做好後勤保障,解決老人的後顧之憂。


人雖住進了方艙,鄭紅的心還是繫著這2000多戶業主,社區裡發生的每一件事都牽動著她的心。


社區幹部為81歲的獨居老人周老師送愛心菜,幾次敲門都沒人開門,最後決定報備派出所撬門查看情況。幾經周折門開了,進門後老人還與社區幹部交流,等老人的侄兒趕來,發現老人嘴角不自覺流口水,社區幹部趕緊撥打120送醫。醫生診斷:輕微中風、肺部感染。


只要是肺部感染,就得住指定醫院,需要協調床位。那時醫院床位十分緊張,周老師身邊沒有親人,在美國的兒子非常不理解。因為著急,說了不少過激的話語,讓社區工作人員覺得很受傷。鄭主任在方艙也乾著急,只能反覆安慰自己的同事。幾天後,社區幹部想盡辦法,終於把老人送進了雷神山醫院,老人得到了妥善救治。老人同在武漢的侄兒因為了解當時的就醫情況,衷心向社區表示感謝。


一位方艙中的社區書記


鄭主任說:“社區的責任是管好自己的居民,看好自己的家園。但也需要大家的支持和理解。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每一個社區工作者都希望用真心付出為居民建立一道安全防線,同時,也希望居民給予更多的信任和溫暖。”


編後

一位方艙中的社區書記


戰疫情

社區幹部也需要理解和包容


文|陳曦


一個口罩是他們全部的防護,一部手機是他們戰鬥的工具, “不漏一人、不漏一車”是他們必須完成的任務。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阻擊戰中,社區面臨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


1月23日武漢封城,1月24日,武漢對新冠肺炎患者實行分級分類就醫制度,要求全市社區工作人員全員排查發熱病人,並對病情進行篩選分類,針對不同情況進行不同處理。武漢市1337個社區居委會、1814個村民委員會成為了抗擊新冠肺炎戰役的重要戰線。人手少,服務戶數多,防護用品緊缺是他們面臨的現實,病毒肆虐,傳染性強是他們每日工作都要面對的挑戰,但他們選擇了擔當。


社區幹部們不僅“5+2”,而且是“白加黑”戰鬥在疫情一線。有的因為家中有孩子和老人,他們選擇了不回家;有的為了加強自我防護,自制裝備上陣;有的親人病了,他們卻還在為社區的居民張羅。


萬松街武展社區書記鄭紅自己病倒了住進方艙還在堅持每日線上工作;二七街分金社區向榮書記說特殊時刻,我們只能選擇先幫助最危急的對象,因為生命大於一切;武昌徐家棚國際城社區書記徐曉燕致居民的一封信也引人深思……


在複雜的疫情下,社區幹部每天千頭萬緒。每個社區人均十幾二十個工作人員,面對的是成百上千戶家庭。查疫情、協助就醫、防疫消殺、幫扶孤寡,甚至買藥、倒垃圾……他們已經精疲力盡。


作為居民,我們不能只顧宣洩自己的情緒,卻不去想社區幹部的身心承受了多麼巨大壓力。


疫情當前,感恩每一個逆行者的義無反顧,感恩每一位堅守者的負重前行是每一個普通人能做的。看懂他們的付出,能讓我們多些理解和包容,攜手等待春的到來。


一位方艙中的社區書記


採寫:陳 曦

設計:張宇瑄

審校:饒 迅

黃 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