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当年郑和下西洋那么庞大的船队,在海上如何解决一日三餐?

忽忆故人今总老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郑和船队只有在第七次去索马里时候,整个船队行驶了很远的距离。

之前六次,郑和船队其实就是一走一停,遇到大的港口就停靠,根本不存在什么补给问题。

大家要知道,当时是明朝,15世纪了。

早在宋代,宋朝的商业船队早就走遍了整个东南亚。宋朝的港口里面,停泊着大食(今沙特阿拉伯麦地那一带)、大秦(东罗马帝国或拜占庭帝国)、波斯(今伊朗法尔斯一带、白达(今伊拉克巴格达)、麻嘉(今沙特阿拉伯麦加)、伊禄(今伊拉克)、故临(今印度一带)、细兰(今斯里兰卡)、中理(今索马里)、遏根陀国(今埃及亚历山大港)、斯伽里野(今意大利西西里)、木兰皮(今伊比利亚半岛南部的摩尔人穆拉比特王朝)等各国的船只

也就是说,早在宋代,中国已经摸清了这些航路。

我们看看郑和航线:大家看看第三次下西洋的路线。从太仓浏家港启航,经过占城,宾童龙,真腊,暹罗,假里马丁,交阑山,爪哇,重迦罗,吉里闷地,古里,满剌加,彭亨,东西竺,龙牙迦邈,淡洋,苏门答剌,花面,龙涎屿,翠兰屿,阿鲁,锡兰,小葛兰,柯枝,榜葛剌,卜剌哇,竹步,木骨都束,苏禄等国。

看看,停靠的港口多不多,基本上沿途稍大的港口全部都停了,这哪里有什么补给问题。

而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同麦哲伦、哥伦布是完全不同的。

麦哲伦和哥伦布是探险,为了发现新大陆,寻找未知资源。所以,麦哲伦和哥伦布船队都是小船,但能够长时间离港无补给航行,水手数量也不多,这样可以减少补给消耗。

而郑和则是宣扬大明国威,建立和各国的外交关系。

所以,郑和船队二百四十多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这当然不是探险,不然光是2万多人一天吃喝拉撒就是巨额的食物和淡水消耗,就算是今天也很难供应。


萨沙


趣谈答案:郑和下西洋的总人数突破了27,000人,27,000人的吃喝拉撒都在船上。有趣的是,无论是蔬菜,牲畜肉类以及水资源,郑和似乎从来不会缺。难不成这些都是在船上养的?没错,全都是在船上养的。

郑和的三大步骤

首先至于像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一类的东西都是提前预备好的,也就没有必要探讨了,毕竟像盐这一类的物质不行就在海里面捞呗,像酱醋茶这一类物质只要储存得当,三五年之内也未必会坏。


所以我们需要解决三个问题,第1个问题是肉类食物怎样存储,第2个问题是新鲜蔬菜怎样存储,第3类问题是水怎样存储?

要知道27,000人他们的吃喝拉撒睡任何一个小步骤都有可能引发天大的蝴蝶效应,一个处理不好保不齐,郑和脑袋也就没了。

  • 船上养牲畜

郑和的船非常特殊,所有的牲畜都是在船上养的,而且在船上一般养马牛这一类的牲畜。

首先在船上养战马很有利于行军作战,因为郑和前往的某些区域对于明帝国不太友好,必须保证充足的战斗力,必须有战马,必须有铠甲,也必须有精锐的士兵。

而在战船上养马非常有利于随时随地作战,除此之外像母马都会产出大量的奶,尤其是在哺乳期内,而这些奶可以制作成奶酪,也可以进行存储。如果存储不了的,让士兵们直接喝了,也可以补充大量的营养。

  • 船上种蔬菜

郑和下西洋时,船上可种的蔬菜数量不多,质量也不好,但无论如何终究是解决了个难题。

郑和下西洋的船上种的蔬菜大多数都是生姜,因为生姜非常符合这样的一个条件种植,而且生姜能够驱寒,生姜还能够活血化瘀,对于人的身体有着诸多好处。

  • 船上存储淡水

郑和的船非常特殊,不但大,而且转动迅速非常灵敏,这一点与朱元璋早期和陈友谅打仗的时候吃的那些亏有着直接联系。毕竟朱元璋已经见识到陈友谅的厉害了,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够多多吸取经验,不至于被人家打的落荒而逃。

所以在郑和下西洋的时候,明朝的船只已经非常的优秀,而这样的大型船只来回转动的运作过程中也非常的稳妥。更重要的是船只的密闭性非常的好,可以存储大量的水,尤其是短时间之内存储不成问题。

边走边找

郑和下西洋不是领着所有的船一股脑的往太平洋那边跑,而是沿着这些陆地上可能够找到的一些国家进行拜访,也就是说郑和下西洋的时候有着很多的资源补充点。


对于郑和比较友好的一些国家,郑和也会给他们丝绸用以交换,进行友好贸易往来,对于那些不听从郑和统一指挥的小国家们,郑和直接率领部队把他们给平定了。

这就为郑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点,比如淡水在海上吃完了直接找一个小国家靠边一站,让人家给自己运两桶就可以了。

食物的储藏

首先如果让士兵们在船上每天都吃生姜,都吃大蒜,谁也顶不住。必须有新鲜蔬菜,也必须有新鲜水果,这些是怎样储藏的呢?


在船只上所有的蔬菜统一进行风化处理,将这些蔬菜水果变成不易损坏的果脯。

那些肉类食物统一进行腌制,如果腌制不了的,就泡在海里面游两圈。

除此之外,船上尽可能带不容易变坏的东西,包括但不限于米面豆制食品。当然也有部分士兵会带一些糖补充能量,但是糖的总量不多,毕竟要考虑到士兵吃了糖之后会喝更多的水,不利于远航。

郑和下西洋不单单是一个下西洋的过程,更是一个下西洋的壮举,因为下西洋需要面对很多困难,万幸的是郑和以及郑和背后的明帝国全都解决了。

欢迎大家关注@趣谈唐宋元明清 ,历史研究者,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每日分享新鲜历史冷知识,解决历史趣问题,爱你们!

趣谈唐宋元明清


感谢提问。

导读

郑和的船队出海,除了乘坐所需要的船只外,还有马船、粮船、战船等,以确保食物供应和不受海盗袭击。

自明朝永乐三年到宣德八年,二十八年的时间中,郑和率领船队远航七次,每次都从苏州刘家港出发。

船队规模最大时有二百四十多艘船,二万七千多名海员,到达过30多个国家,加深了东南亚及非洲沿岸国家对明朝的影响。

船队组成

在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有五种类型的船舶。分别是宝船、马船、粮船、坐船和战船。

最大的宝船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载重量八百吨。这种船可容纳上千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只。它的体式巍然,巨无匹敌。它的铁舵,须要二、三百人才能举动。

据《明史》 、《郑和传》记载,郑和航海宝船共63艘,最大的长44丈4尺,宽18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折合现今长度为151.18米,宽61.6米。船有四层,船上9桅可挂12张帆,锚重有几千斤,要动用二百人才能启航,一艘船可容纳有千人。

第二种叫"马船"。马船长三十七丈,宽十五丈。第三种叫"粮船"。它长二十八丈,宽十二丈。第四种叫"坐船",长二十四丈,宽九丈四尺。最后一种战船,长十八丈,宽六丈八尺。

因此郑和所率领船队的船只,有的用于载货,有的用于运粮,有的用于作战,有的用于居住。分工细致,种类较多。

每日餐饮

出海前准备

因为船队规模大,所以在出海前,都会准备充足的粮食和淡水,以保证长时间的航行食用。我国古代的粮食以及蔬菜水果的储存已经有了很大进展,完全可以应对出海航行。

海上自给自足

海中有着丰富的鱼类资源,除了淡水资源和果蔬,海中应有尽有,不必担心没有吃的。

沿途贸易

郑和的团队中携带有大量的瓷器、丝绸等明朝特有的商品,用以沿途进行贸易,拓展海上贸易渠道。而当他们贸易时,完全可以从当地解决淡水资源等物资不足的问题。

郑和的团队航行多次,有着充足的航行经验,而且航线也是几百年以来总结出来的。沿途的东南亚、印度洋沿线以及非洲东海岸都有港口供停靠,补充后勤。


盛夏一抹清凉


当年郑和下西洋的时候,用的巨型海船被称为郑和宝船。

最大的船长140米,宽60米,这么大的船上当然一应生活物质齐全。

说到吃,有一点不得不提,因为船员们经常在海洋上漂流几个月,所以维生素的补充就成了很大的问题。

而我们的豆芽技术,能在船上发豆芽,让船员们补充维生素,这可是在那个年代的神级技能,使得远洋航行的船员们很少得败血症,同时期的欧洲航海家们可没有豆芽菜吃,而得不到维生素补充的海员们,败血症就是他们的最大威胁!


vss射手步枪


郑和下西洋时,船只载人过千,舰队整体人数过万,是怎么解决吃饭问题的呢?其实,早在郑和前,中国古代航海就有很多航海的记录,从记录中来看,吃饭问题虽然困难,但是并非难以解决。郑和的舰队大概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解决吃的问题的:

1.携带:舰队出发前,储备大量易保存不易腐坏的食物和大量的淡水,如炒制过的干粮、腌制或者熏制过的肉干等。携带大量的茶叶,一个是可以进行交易,另外可以使用茶叶补充人体所需维生素,防止败血症、夜盲症等情况发生。携带酒,一方面酒可以抵抗海上航行的寂寞,另一方面可以从酒类中暂时获取一部分水分,以备不时之需。同时,酒还能杀灭体内的细菌,减少一些传染病的危险。中国古代舰队还有一个秘方,就是携带晾晒干的豆类,一个是不易腐坏,另一个是如果遇到需要蔬菜时,干豆类可以用水泡发得到豆芽,豆芽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维生素,食用可以防止败血症。而且豆芽泡发后,一点豆子可以泡发大量豆芽,节省了储备空间。据史料记载,郑和的舰队经常使用雨水泡发豆芽以供食用。舰船上还饲养有马、羊等牲畜,舰队靠岸时可作为交通工具,又可以在急需的时候补充营养。

2.就地取材:航海途中可以随时进行捕捞作业,获取大量的海鲜作为临时补给,海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可以及时补充人体所需(只是长期航海的船员都不愿意吃这些东西,每天吃也会恶心的)。

3.缴获:郑和的舰队装备精良,防范沿途海盗绰绰有余,一旦遭遇海盗并打败他们,还可以缴获他们的物资,这也是舰队有效补给手段之一。

4.港口补给:古代航海一般都是近海航行,简单的说也就是贴着海岸线航行的,很少像现在的航线那样直穿大洋中心。一个是为了确保安全,另一个就是为了补给方便。郑和下西洋时,所走航行并不是临时发现的,大多是几百年来航行的传统路线,沿途的东亚,东南亚以及印度洋沿线都有很多成熟的港口作为补给点,如满刺加、苏门答刺等,舰队靠岸后进行充分休整和补给。(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怀擢藏橘


郑和的首次航行始于明成祖永乐三年(1405年),当时西班牙的前身卡斯蒂利亚王国,在位的是伊莎贝拉一世女王的爷爷恩里克三世。

最后一次航行结束于明宣宗宣德八年(1433年),共计七次。此时统治卡斯蒂利亚王国的是伊莎贝拉一世女王的父亲胡安二世。

郑和航行时专门有"粮船",它长二十八丈,宽十二丈。主要携带以盐、酱、醋、酒糟腌制的肉类、水产、蔬菜,还包括不易变质的米麦等谷物、豆类以及醋、蜜、糖等调料。其余的在途中国家购买交换当地食物。

苦瓜就疑是郑和下西洋时,从南洋群岛移植过来。苦瓜在印度、日本和东南亚栽培历史很久,明代以前医书没有记载苦瓜,明代《救荒本草》、《本草纲目》始列入。

郑和船队从江苏太仓的刘家港集结,远航到了爪哇(今印尼)、苏门答腊(今印尼)、苏禄(今菲律宾)、彭亨(今马来西亚)、真腊(今柬埔寨)、古里(今印度)、暹罗(今泰国)、榜葛剌(今孟加拉)、阿丹(今也门)、天方(今沙特)、左法尔(今阿曼)、忽鲁谟斯(今伊朗)、木骨都束(今索马里)等地,目前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

明孝宗弘治五年(1492年),郑和结束航行59年后,征服了格拉纳达统一西班牙的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一世和他的堂弟兼丈夫阿拉贡国王斐迪南二世,资助哥伦布开始了的第一次航行中,哥伦布带著给印度君主和中国皇帝的国书,在巴哈马群岛的一个他叫做"圣萨尔瓦多"的地方登陆。

哥伦布为了航海的需要携带了大量腌制的咸肉要。通常是大块的带皮的生猪肉,码放在木桶里腌制。由于咸肉可以储存很多年,所以水手们把腌猪肉称为“僵尸肉”。

除此之外还有黑麦面包做成的面包干,经过多次烘烤,面包干会失去大部分水分,极适合长期储存。只不过,这些面包干坚硬的如同石头,必须泡软再吃。由于海上的潮湿环境,这些面包干也经常滋生虫子。厨师有时候会把面包干碾碎烩成菜粥,配料有少量的水、切碎的腌猪牛肉,土豆,胡萝卜,卷心菜和碾碎的面包干,在大锅里煮成黏糊糊的稠粥。

来源最多和最受水兵欢迎的动物是海龟,海龟也被称为“活罐头”,被从海里钓上来以后,水手们并不立即杀死海龟,而是养着慢慢吃,当作美味而有营养的肉食用。

最后还有另一种动物在长途航行中获得了一种特殊的价值,这就是老鼠。这些偷吃面包干的啮齿类动物被无情地抓起来,开膛破肚,送去厨房,然后成为水手和海军少尉的口中餐。

明孝宗成化十五年(1502年),哥伦布最后一次率船从加的斯港出发。寻找新大陆中间通向太平洋的水上通道。他到达伊斯帕尼奥拉岛后,穿过古巴岛和牙买加岛之间的海域驶向加勒比海西部,然后向南折向东沿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和哥伦比亚。最终还是没有到达中国和印度。






来自边境之光


弘毅为您解答

郑和七下西洋,每次航行都要花费一两年的时间,人数多达几万人,所以大家就很好奇,这么庞大的一支船队,在茫茫的大海上,是如何保证补给充足的呢?而且明朝的航海史上没有大批船员得坏血病的记载,这又是如何避免的呢?反观哥伦布航海,从西班牙到南美洲,满员出发,回程后几乎团灭,就是因坏血病导致。下面来讲讲明朝舰队是怎么解决补给问题的。

1、种菜、畜牧、钓鱼

作为农业大国,耕种这门技术已烙在古代中国人的骨子里。明朝船队可以在船上种蔬菜,木制的盒子里能种豆芽、生姜等等。鸡鸭等家禽也可以带到船上饲养,还能在海上垂钓,下网捕捞各种海产品。而且那个时候腌菜、熏肉腊肉都能制作出来,米面谷物更是能长时间储存,对于明朝舰队来说,可以换着口味的做吃的,海鲜还能管够,生活还是不错的。至于淡水储存就更没有问题了,有专门的的储存运输的淡水船。

2、克制坏血病的法宝“茶叶”

种菜畜牧能保证船员饿不死,但无法保证船员不得坏血症。由于缺乏维生素C使体内的胶原蛋白不能正常形成导致坏血症。维生素C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船上毕竟空间有限,只能种一些黄豆芽这种加水就能活的蔬菜,但是黄豆芽维C含量很少,无法满足船员摄取维C的需求,绿茶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当时的船员可能还不知道茶叶的功效,茶叶中富含维C是1922年日本科学家三浦太郎发现的,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维C和B族。这就保证了船员免遭坏血病的侵蚀。

3、沿线的补给

虽然船上的食物种类不少,但经常吃也是乏味的,而且种植的蔬菜种类肯定也不够丰富,水果什么的更是很难储存,沿线的补给就非常重要了。大家看上图是郑和第七次下西洋的航线,几乎每隔十多天就靠岸,进行采购。即因为热带亚热带季风的原因,还有补给的需求。明朝的船队不但能吃到鸡鸭鱼牛肉这些日常肉类,还能吃到鹿肉等野味,因为能打猎哈。水果就更丰富了,芒果菠萝木瓜山竹榴莲等等吧,热带水果可以敞开了吃,又便宜又新鲜还甜还好吃,在这种保障下,明朝舰队的船员能保证强健的体魄,也是郑和能下西洋七次的基础条件之一,船员的饮食方面还是很不错的。


弘毅说历史


经过查阅考证资料,原来郑和下西洋所需的食物好多都是提前精心准备的。

郑和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每次航行时间长达三年左右,人数多达二、三万人,如此庞大的队伍在漫长的海上航行中会不会挨饿?途经国家和地区的各种食物他们是否能够及时补给?经过沿途国家,船上全体成员饮食会不会存在水土不服?会不会传染当地的一些流行疾病等等。

曾随郑和远航的巩珍在《西洋番国志》所附的敕书中,对郑和船队出洋饮食之准备有如下之记载:“下西洋去的内官合用盐、酱、茶、酒、油、烛等件,照人数依例关支。──永乐十九年十月十六日”。然而,如此记述对长程航行的饮食并未绘出全貌,按盐、酱、油是烹调佐料,用以增加食物风味,茶、酒是嗜好性饮料,均非果腹的粮食,达不到营养所需,因此,料想尚应备有其他食物。实际上,明初之时食品加工方法,已能处理保鲜期短暂的食物,例如将肉类、水产、蔬菜以盐、酱、醋、酒糟腌制,或烟熏、晒干;将水果曝晒制成果脯,或以蜜、糖渍,或用火焙。因此携带上船的食物,除了盐、酱、茶、酒及饮用水之外,应当包括不易变质的米麦等谷物、豆类,还有加工处理过的果菜、肉类、水产以及醋、蜜、糖等调料。

郑和船队的主食粮食以米麦为主,可用以作粥、饭的豆类、黍、稷、粟等次之。米谷在郑和远航所经之地多有生产,如中南半岛、爪哇岛、苏门答腊岛及印度半岛等地,但这些热带地区却“无大小二麦”。船队所经之地,部分地区米麦全无。

郑和远航所经之地食粮大多是当地土产,而苏门答腊、印度半岛西南的古里、柯枝,及波斯湾口的忽鲁谟斯等,为东西交通要道的商港,贸易繁盛,有外来的商品,增加了食物品种的多样性,满足了全体成员的食物需求。





祯心不改


当年郑和下西洋那么庞大的船队,在海上如何解决一日三餐?


从永乐三年开始,到宣德八年结束,在这28年间,郑和七下西洋,每次出航长达二到三年,人数多达两万七八千人,航程数十万里,如此庞大的队伍在海上走过如此漫长的道路会不会挨饿?会不会受到哥伦布、麦哲伦船队面对的败血病威胁?

随同郑和下西洋的人共留下了三本书来记录这次伟大的航海活动:翻译费信的《星槎胜览》、马欢的《瀛涯胜览》,第七次下西洋的秘书巩珍写的《西洋番国志》,还有郑和让人绘制的航海图《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都为研究郑和下西洋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牲畜家禽船上养,蔬菜生姜船上种,大量淡水船上储。

郑和船队所经之处多是热带,预防食物腐烂变质是头等大事。船员们之所以没有被饿死,这与明朝时老百姓对食物的储存方式密切相关,当时已经掌握了腌制、烟熏、晒干、果脯、糖渍、火焙等各种防腐技术,实现了长期保存,还携带了盐、酱、茶、酒和淡水这些不易变质的,但是人员如此众多,运力毕竟有限,怎么才能实现长久供应了,于是,郑和船队除了库存食物,水产品是现捞的,还能做到活水养殖,家禽是在穿上圈养的,甚至还利用木盆种菜、种生姜吃,但是,这些只能作为一种补充,更多的是靠岸时进行补给。

远航途中平常吃鸡和羊,偶尔还有鹿、兔、骆驼肉来改善生活

马欢在《瀛涯胜览》中记载,郑和船队的船员们“很有口福”,可以品尝不同国家的食物。平时动物性蛋白质的来源,大多以猪肉、鸡肉为主,而郑和船队所经之处,例如印度半岛、锡兰等地,都信奉回教,因此途中补充的多是鸡肉和羊肉,而且所经之处大多是渔民,从渔民购买海产品补充动物蛋白质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在中国人聚集比较多的爪哇、旧港等地,还能吃到鹿肉、兔子肉,甚至是骆驼肉,因此,郑和船队的伙食还是不错的。

郑和船队主食以米麦为主,辅之以豆类、黍等食物。

郑和船队所经之国家,大多生产米和谷物,例如苏门答腊和印度半岛等地,阿拉伯半岛也产大米,而郑和船队的船员大多是扬州附近的南方人,习惯于吃大米。但并不是任何地方都有米面可以补充的,例如到了满剌加一带,土地贫瘠,灌溉困难,老百姓根本不认识大米和谷物,所以,经过这些地方时,船员们是免不了挨饿的。

郑和船队蔬菜种类繁多,维生素补充及时

大海之上除了淡水,应该是蔬菜较为珍贵了,这也是补充维生素的重要渠道,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向太平洋进发,三个月后,船员压床破裂,浑身无力,200多人只有35人活下来,主要原因就是长时间无法补充维生素导致败血病,相比之下,郑和船队的船员太享福了,据记载,除了种植少量新鲜蔬菜,还携带了大量的酸菜、雪里红和梅干菜,最重要的是当时的明朝人已经会发豆芽了,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明,黄豆容易保存,都要制作简单,而且中国人有喝绿茶的好习惯,这也是补充维生素的重要途径。

而且,一路之上大多是热带地区,水果非常丰富,马欢对一些陌生的水果做了详尽的描述,但是他也注意到,这些地方“无桃李”。就是干旱的阿拉伯半岛,也有新鲜的石榴、苹果、西瓜,还有椰枣和葡萄干,他们甚至还吃过榴莲。

郑和七次下西洋,逐渐形成一套成熟的食品采购、管理和储藏机制,更是带回了很过明朝没有的种子,对于促进中外饮食交流,也算是一大贡献。


葛大小姐


曾经有一位精通航海的朋友按照15,16世纪的船只航速推测。郑和的船队跨越太平洋或者大西洋这样的远洋最起码也要大几十天,而且这几十天里完全不能通过靠岸获得补给。


一支舰队两万多人,用不了多久就会弹尽粮绝,而且其实观察宝船的结构,压根就没有大量储存补给的打算,郑和航海去的地方都是当时人口相对比较稠密的印度洋沿岸,隔几天就靠岸一次采购给养顺便进行朝贡贸易,这在真正的远洋航海中是行不通的,

不过其实可能这种推测过于悲观了。

推测的万吨大宝船很可能是皇帝座舰,用不着开出海去。而且万吨宝船比奉天殿还大,完全不可能给任何一个除皇帝之外的人做座舰,钦差也不行。而郑和旗舰其实不是想当然的“宝船”,郑和船队中的“宝船”只是因为装满了各国奇珍才被称为宝船。本质上属于大福船。你妻子说的没错,单艘宝船是没有粮食淡水的大量储存,因为这些补给并不由装满货物的宝船和专司护卫的战坐船运载,这些补给大部分由舰队中的粮船、水船承担。


所以并不存在十几天就补给断绝的情况,而且郑和主要目的是对沿岸各国展国威,通贸易,用不着直接跨越大洋。补给更没问题。郑和船队和后来的西洋探险船队最大的不同就是船多,一艘船并不需要赋予太多的工作职能。粮船、水船、马船、坐船与战船分工明确互不干扰。另外,平底中国船没想象中那么弱,横跨大西洋又不是没有,1846年平底广船耆英号被英国人买下绕了地球大半圈,对于风暴的防御性能和远洋性能丝毫不差大英帝国造船厂的帆船。

过如果最大号的宝船真是皇帝座舰的话,上万吨也不是不可能,甲板上肯定一大堆土木建筑,而且肯定没考虑出海什么的,所以破个万吨也不是不可能。南京博物馆考古专家、洪保墓考古发掘领队王志高和北京郑和下西洋学会副理事长郑明都是万吨宝船的提出和支持者。


不过也有人提出过反对意见,比如罗马内米湖巨舰,记载长137M宽58M,发掘并复原出的文物长70M宽24M,重量也不过1000-1300T,和明代海军2000料巨舰的大小正排水量正好相符。宝船哪里能彪到万吨?

只能说郑和宝船的真相依旧有待考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