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疫情之後,“品牌”能讓醫美起死回生?

一場疫情,將在2019年艱難度日的醫美行業推入了更嚴酷的寒冬。

一邊是洶洶疫情,機構不敢輕易復工;一邊是仍在燃燒的房租和人力成本,即便多加控制仍免不了看著錢白白流走。雖然眼下疫情漸漸可控,但消費者的信心、消費習慣和安全感不能瞬間恢復,疫後的消費反彈為機構“回血”效果如何還未可知。

但疫情是危機也是磨礪,只要戰勝了危機中暴露出的種種問題,抗疫的勝利者們必然能在春天走得更遠。而筆者以為,這場疫情告訴醫美行業:是時候注重“品牌”的力量了。

品牌是什麼?

如果將企業比作一個人,企業即你,你即企業,那麼品牌是你的名字,是你的定位,是你的個性,是你的三觀,是別人認識你、記住你、信任你的最根本的理由。

做品牌與做廣告完全不同。廣告推銷產品,而產品往往是同質化的。消費者永遠在追求最新的、最好的、最便宜的產品,有了更好的選擇,隨時可以拋棄舊的。花費大量金錢、資源、精力、口舌,說明產品如何優質、精細、專業,對消費者的刺激可能也抵不上一次跳樓式的降價。一旦行業陷入價格戰、廣告戰,勢必不斷拉高經營成本,稀釋利潤,陷入惡性循環。

而品牌是長久的。因為消費者是敏感的,卻也是懶惰的,一旦建立起對品牌的信任,往往就很“長情”。一個可靠品牌為消費者節約了選擇的時間和精力成本,必然能收穫到長久的回報。

品牌有三個維度:知名度、美譽度、忠誠度。知名度——多少人知道這個品牌?美譽度——多少人信任這個品牌?忠誠度——多少人在企業競爭的起伏跌宕中依然願意反覆選擇這個品牌?這三個維度,都是企業度過難關的關鍵。

就以這次疫情為例——疫情過後,什麼樣的機構最容易翻身?

是那些廣為人知,能在疫情過後迅速以量取勝,拉到消費“生力軍”的機構;是那些始終如一專業服務,為惶恐不安的消費者提供最大的安全感的機構;更是那些規模不一定大、價格不一定高,卻擁有一批忠誠度很高的穩定客源的機構。

遺憾的是,醫美行業對品牌宣傳的重視程度仍然不足。品牌宣傳是長線工程,也是系統工程,見效不快,短期內轉化不高,容易被人忽視。而且醫美行業的宣傳手段還普遍比較傳統,有心塑造品牌形象也不得其門而入。

不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如果能將在品牌塑造方面表現出眾、獨樹一幟的醫美品牌的經驗匯聚起來,必能為業界同仁提供參考與啟發。

基於這樣的目的,國民健康美容網產業研究團隊推出了《2019醫美品牌影響力白皮書》

疫情之後,“品牌”能讓醫美起死回生?

國民健康美容網調研了上千個醫美品牌,將醫美品牌劃分為“醫美機構”、“醫美廠商”、“醫美醫生”、“醫美媒體平臺”四大類,以品牌的線上傳播效果為核心,評估分析了醫美品牌傳播的現狀和趨勢。國民健康美容網還將同時推出《2019醫美品牌影響力榜單》,集中展示在品牌影響力塑造方面表現出眾、獨樹一幟的醫美品牌,以期分享傳播經驗,為廣大醫美品牌、機構、從業者提供啟示。

在白皮書中,你將瞭解

醫美品牌地區分佈情況

通過對數百家醫美機構進行數據分析,發現在品牌影響力最強的200家機構中,僅北京一地就佔40家,廣州、重慶、上海、深圳緊隨其後,數量遠超其他城市。


疫情之後,“品牌”能讓醫美起死回生?

在全國分佈圖中也可以明顯看出,品牌影響力較強的機構集中分佈在北京市。四川、廣東、浙江三省的影響力較強機構數量相比其他地區,優勢比較明顯。

醫美品牌的線上傳播情況

在數據分析中,國民健康美容網發現,線下渠道依然是醫美品牌(特別是醫美機構)傳播的主要方式,行業整體線上傳播率不高。但新一線城市中,進行線上傳播的機構比例已經普遍超過一線城市,武漢以約27%的線上傳播率位居榜首。

疫情之後,“品牌”能讓醫美起死回生?

互聯網對品牌傳播的推動作用

在社會調查中,42%的消費者表示線下渠道(線下廣告、到店諮詢、親友介紹等)依然是獲取醫美信息的主要渠道,但47%的消費者認為社交媒體和電商平臺是促使他們做出消費決策的主要推動者。可見線下渠道仍然是醫美品牌傳播的重要力量,但互聯網對醫美消費與品牌傳播的推動作用已經不可忽視。

全面的榜單、豐富的案例、多角度的數據分析……更多內容,請期待2月28日正式發佈的《2019醫美品牌影響力白皮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