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學書法投“名師”好還是“明師”好?

古董一尊


您好,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我想根據您的問題延伸出三個命題,也可以說是分類討論我們可能遇到的實際情況:

【1】名師不一定是明師,僅名氣大-適合初學

【2】明師不一定是名師,技藝高超-適合入門之後的進一步拔高

【3】既是明師,又是名師,理想狀況-適合繼續深造更好層次

從上面三個我們延伸出來的命題來看其實第【3】個是我們最期望的,但是有時候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我們必須二者擇其一怎麼辦?這就回到了問題的原點,但是我們能遇到的狀況也無非命題【1】或者命題【2】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下面給您做一下具體的剖析,只有把問題用解剖麻雀的精神剖析開來,才更有利於我們做取捨選擇。

我們先來看第【1】種情況:是名師但不是明師。這種情況呢帶我們的老師在書法方面的造詣可能不是很高,其本身的見識和眼界也不是很廣泛,可能對書法本身也沒有做過很細緻深刻系統的研究,但是其可能善於運作或者炒作,朋友圈比較大,那麼他在一定的區域範圍內有著較高的知名度,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粉絲多,流量大,這是很突出的兩個特點,這個粉絲量和流量就足矣帶來較大較高的經濟效益,所以跟著這樣的老師是需要以金錢利益、社會交往為價值導向的,但是在書法水平方面不會給你帶來很大的促進,更有可能限制了你,是你走了彎路,現在這樣的書法大師太多了,很多協會都有這樣的情況存在。【對於學習者來說呢可能學習費用較高,而且學不到真的書法核心的東西】。

另外再看看第【2】種情況,這樣的老師呢,已經達到的書法造詣很深,就是字寫的很好👍,本人對書法也與很深的理解,對自己的書寫現狀和理想有著很明確的認識和目標,所以我們稱之為明師,但是可能是太專於書法藝術本身,而投入到社交活動的時間又太少,所以導致在知名度方面有所欠缺,因為名氣不大,知道的人少,所以作品的潤利也就自然不高。【對於跟隨學習的人來說呢學費自然也優惠,而且能學到真東西】。

那麼第【3】種呢,當然就兼具了第1和第2種的優勢,名氣大,造詣高,能系統的學到真東西,但學習費用會更高,舉幾個例子比如中國藝術研究院的陳海良,陳忠康舉辦的高研班,一般培訓費用都在萬元以上,而且時間有限。

說了這麼多,那麼我們怎麼去選擇呢?我想個人的學書情況和悟性不同,我們要在上面的選項中作出選擇,首先需要對自己的經濟實力、學書狀況(處在哪個階段,是初學還是已經入門還是有較高的造詣)悟性有一個明確的認識才能去做最佳的選擇!

順便附上一些既是明師又是名師的大家的作品供參考!希望對您能有所幫助和啟發!謝謝🙏











槐庵


當然是名師了!我身邊有個學美術的,他是正規美術學院畢業的,一次去他家裡,他本人指著自己的一幅畫對我說過: 這幅蒙娜麗莎在收畫的那裡只能賣不到3000元,而他的一個朋友畫了同樣一副蒙娜麗莎,在傳神以及相似度上比他的差了很多,但是人家的能賣4000,還好出手,只因為那個同學的老師是個相對更有名氣的教授!



太原小朋友1314


我們學習書法,請教老師是在所難免的。然而,老師其實也是有分類的,尤其是書法這種藝術門類,找一個靠譜的老師去學習實在是很重要的事。

書法老師,大概可以分為這樣兩種,一種是名師,一種是明師。

所謂明師,是明白的老師。通俗的說,這樣的老師,心裡明白有數,不犯糊塗。他對書法有著清晰正確的認識,明白曉暢。所以這樣的老師是好的老師。

所謂的名師,從字面意義上講,可以說是有名氣的老師了。

這樣的分法,我第一次是在南開大學田蘊章老師的講座上聽到的。然而我總覺得這其中的道理仍然沒有說透。我認為這裡面很多問題仍然是值得商榷的。

我們先從這兩種老師的定義入手來看看,到底哪一種老師更好。

從普通人的觀感上講,這兩種老師都很好,都值得我們去結交,去請教。名師在名氣、人氣、人脈上見多識廣,必然會有自己的心得體會和私人藝術圈,名師更容易幫你結交更多更厲害的人。

而明師則是幫助你在書法上了解的更加透徹,更加清晰的,是幫助你完善自我認知和知識結構的老師,也是很難得。

然而,這樣的講法可能只存在於理論上,一旦我們考察實際情況便是複雜的。

很多名師,他們確實很有名氣,頭銜一大堆,但是真正的要問他,你到底有多少真才實學,可能還沒有多少的。也就是說很多名師徒有虛表,只是靠著關係,靠著某些手段出名而已,並沒有真才實學。

而明師的問題在於,他水平也很高,書法也很厲害,但是從來都不是一個好老師。他的書法,大部分往往是天賦鑄就的,因此他在教人的時候,往往會很理所當然的覺得所有人和他一樣,和他一樣可以有天賦才能。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更容易急躁。

比方說這位老師在書法學習上,結構掌握的很好,所以他可能在結構上認為不需要下太大功夫的研究,所以他覺得可以靠天賦來彌補,但是問題是不是所有人都像他那樣都在結構上有天賦,所以碰上比較笨的學生,或者說結構方面把握不好的,可能脾氣就會暴躁。

所以,一個太聰明、太有天賦的人,往往很難做好一個老師的工作,尤其是天才,更是難得。

往往天資平平的人,甚至有些拙的人,他如果可以自己就能搞明白了,那麼他去教其他人的時候,肯定也是更容易理解的。這樣的人,往往可以在哪一個層面都能有所瞭解,瞭解到每一個人的弱點、缺陷。反而是天才才會理所當然的認為你們都應該如我一樣聰明,那就太糟糕了

這是名師和明師兩種不同的人的特質。但是往往這些東西亦可以合二為一,並非是不可兼得的。

首先一個明師如果是一個對書法很精通很瞭解的人,那麼他對書法的研究,瞭解也會很大程度上幫助他“出名”。當然這種出名是正常的,是人們的敬仰和崇拜,所以很多明師本身就是名師,這兩點並不完全對立。

按照正常的情理,一個對專業有研究有貢獻的人就會理所當然或者順其自然成為一個行業意見領袖、專家。

但是現實世界往往會有懷才不遇的人,他們可能命運較差,或者沒有遇到伯樂,或者說時代的大潮沒有創造一個利於他生長的環境,所以碰壁也是難免的。

當然現在這個時代還是好一些的,尤其是我這個小小的、一個“門外漢”,也能插個嘴,原因還是時代的好處,尤其是互聯網。

其次,名師往往也是明師,這在歷史上有很多例證。

你比方說顏真卿曾經寫過《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就是講他的老師張旭的對他的啟發的,這樣例子很多。前幾天在故宮火遍了的《千里江山圖》的作者王希孟,這幅畫前面有一個小序,大意是王希孟繪畫很有天賦,卻沒有法度,後來宋徽宗很喜歡他,把他招進宮廷裡,親自調教,半年後,他十八歲就畫出了這幅響徹千古的名畫《千里江山圖》。

這兩點也算是對前面兩種說法的消解吧。但是我們在具體的找老師的時候,要怎樣抉擇呢?

我覺得要看你的需要,你需要人脈,認識大牛,就去找名師,你需要知識、才能、學到真本事,去找明師,如此這般,也不必糾結了,但是這其中的道理、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區別,總有一個認識更好些吧,這也是我坐在沙發上,一個人慢慢敲完這篇文章的原因。

喜歡也好,不喜歡也罷,我說完了,感謝你看到這裡。








董澤柱書法


這個問題提的好!

我是個書法愛好者,學寫書法已經近三年了,中間有兩次拜師的經歷來和大家分享。第一次拜師學習是到了我們市書協培訓中心,期間有老師授課,這位老師是我們縣裡的名人、企業家,善寫隸書,善畫雄雞。是位"名師",他教我們寫字要放開寫,"我筆寫我心","雄雞高唱天下白"。學習了近一年時間,我就寫作品了,過年時我寫的對聯受到了鄰居高大爺的表揚,我心中竊喜,以為學以致用、可以創造社會價值了。

我把我寫的對聯作品給我同學看,他說我寫的不是書法,是"老幹部體",他給我推薦了一個老師,這個老師研究書法多年了,先教我執筆,再教我臨帖,強調學書法必須臨帖,給我規劃了學習路徑,先學顏體多寶塔,再寫麻姑仙壇。中間學習篆書練習線條,感覺才走上正路。

寫到這裡,大家想必都明白了。



GmLixifu


既然是說學書法,那是首先應該是找那個“明師”,因為在學的過程當中,主要是先搞明白書法的道理,以及學的過程之間的一些技法練習種書寫效果要求,“明師”可以把這些深奧的道理講的更透徹,講得更明瞭,更適合初學者學習!所以我認為剛開始選擇“明師”會更好。

當然,學書法到了一定程度,達到了一定水平,如果有機會投到名師門下,那是最好不過,因為那樣會接受到更多的見識,更多的機會,也能夠有更好的橋樑,名師應該有名師的道理,他肯定在某一個書法領域有獨到的見解,能夠給你指明方向,舉一反三,取法乎上,以古為師書自通。名師多指名氣大收費高或在一定範圍有較高口碑的老師,正所謂名師出高徒,這也是一條比較快捷的路,這可惜不是所有人都有這個機會。

明師多指雖然名氣不大,但術業有專攻,傳道授業解總惑上有一定經驗的老師。初學書法,一般建議從楷書開始。楷書有一定基礎了,然後根據學書的經驗,我是建議行書與楷書結合練習,那樣會讓人悟到更多的道理,寫楷書能把筆握穩,行書能把筆練活。

最後以古為師,是學習書法不二法門,更是學習書法的唯一捷徑。我沉下心來學習,才有更多的收穫。





品玉齋劉智華


“投名師”好,還是“投明師”好?答曰:先投明師,再投名師。如之何?

對曰:初學書法須先過“平正”關。明師嘛,自然深明筆法、技法、篇章結構等與筆劃、結體、墨法的辯證關係,再加上其久久為功的教學經驗,學起來入門快,能把基礎打牢。但明師重教,實踐中己經形成了一套比較固定的教授方法,比如橫豎撇捺等,橫折豎彎等,大都是呆板一成不變的。所以說守成有餘,創造力不足,難以彰顯自我面目。再往前走,學敧正,學飛龍走鳳,自然是力有不逮也。

再投名家則進步快矣。凡名家大都已過“險絕”關,極度張揚個性,己經形成了自家面貌。其結字、點劃、大小、疏密、乾枯、濃淡等時出新意而篇篇不同,筆法、技法、墨法極盡險絕誇張,而又不逾規矩。跟名家學,對形成自己這一個的面目,走向成功,有所借鑑,可以少走不少彎路。

不消說,投名家,既包括投在世名家,也包括已故歷史上的名家,跟當代名家學,切勿忘了多讀臨歷代名帖,這樣不斷充實自己,於成功大有益焉!





抱一而行


書法,也是一門學文,也是有修養和雅氣的,又有風度。要是投“名師”或者“明師”,這個嗎,怎麼分別呢?還真是有話說,但是我說不出什麼青紅皂白。

要我用簡單的話說,“名師”肯定是很有名的書法家了,寫的書法是行雲流水神妙絕論,氣試雄威,在全國肯定赫赫有名的名師書法大師。而“明師”書法也差不到那裡去,書法也是飄飄欲仙,群鴻戲海。

可有一樣,“名師”和“明師”同樣寫的

一副字,但是大多數都分辨不出來,也看不出破綻,那說明什麼“名師”和“明師”呢都有相同點,就是沒太大名氣,“名師”難找,“明師”易拜,就這個意思,所以說想找個名“名師指點”那可是難了,要是找個“明師”那就不一樣了,“明師”各個地方有的是。所以說,學書法“名師”“明師”都一樣好,別多想了。謝謝,歡迎大家留言關注


石雕齊哥


先明師-後名師

初學書法,選明師即可:名師不是每個初學者都能接觸得到的。再說,名師都很忙,也沒時間搭理一個初學者,也不會手把手耐心給你講解!就算名師給你講解,初學者未必聽得懂!名師教初學者,就像大炮打蚊子!殺雞用牛刀!而明師,一般都會陪你一起練字,手把手教你入門!

有一定基礎後,找名師:

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只有你有一定基礎後,根正苗紅裡,名師才會多看你幾眼,順便點撥一下,打開你的瓶頸,助你通關!僅此而已!

書法是一種修行,更多的是靠自己練習、總結、參悟,跟名帖學習,向古人取法,水到渠成,時間久了自會提高,量變到質變的一個過程!











字出心裁


不管是跟“明師”還是“名師”學習都有其辯證的兩面,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首先:關於拜師“明師”

1:“明師”者,“明”也,能傳道授業解惑之師,會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性格,學識,才情,生活經歷,以及對書法理解的深淺程度等因素,學習的書體,風格,學習方向都不一樣,書法的學習和修養是個漫長的過程,明師會從書法的基礎根源,給你作出極具有前瞻性的,長遠的學習規劃,這很重要;不然就會像當年王羲之跟衛夫人學習書法一樣,《題衛夫人後》在文章後部分,寫道:“予少學衛夫人書;將謂大能。及渡江北遊名山,見李斯、曹喜書;又之許下,見鍾繇、梁鵠書;又之洛下,見蔡邕《石經》三體書;又於從兄洽處,見張昶《華嶽碑》,始知學衛夫人書徒費年月耳。遂改本師,仍於眾碑學習焉。”(大意是:我小時候跟著衛夫人學習書法,認為能夠學到大本領。等我見過了李斯、曹喜的書法,見過了鍾繇、梁鵠的書法,見過了蔡邕、張昶的書法,我才知道,跟著衛夫人學習就是浪費時間,還是跟著碑帖學習比較好)。不能說衛夫人的書法和教學水準有問題,而是沒有對王羲之作出較為正確的書法學習計劃。從而因材施教。

2:“明師”者皆品行高潔,博學曠達之士;跟老師學習不僅僅是學習書藝本身,耳濡目染,還要學習其高潔的品格和一身的修養,劉熙載的《書概》說:“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日,如 其人而已。” 還有性格,氣質、人品、命運等。基本是人生活的全部內容。蘇東坡亦有“書品既人品”的學書思想。揚雄在《揚子法言》中提出“書,心畫也”。皆說明了人品與書品的關係,“明師”亦會引導你走正大氣象的書道正路。

 

3:“明師”一般專於學問,不善世故,因此社會名望和社會地位,相對不是那麼顯赫,社會人脈資源亦相對薄弱,對你以後圈層的發展起不了較大的作用。(當然也有例外,反之更好),“明師”重才,惜才,如若其收你為弟子,對你會視如己出,悉心教授。

 

其次:關於拜師“名師”

1:“名師”者,以“名”立,社會名望和社會地位相對顯赫,具有極好的社會人脈資源,達官顯貴,富商巨賈,皆為其座上賓,其本身也可能擔任重要的社會職務,對很多物事,直接有決定的權利,這樣對你以後的圈層發展,社會地位的提高會有一個質的鋪墊。

 

2:常規來說“名師”的弟子眾多,亦形成了以“名師”為中心的圈子,相對來說向你教授書藝的時間分配不是那麼充分,因此對書藝本身的提高值得商榷,更多考驗你的是在這個圈子裡的處世哲學,  

 

綜上拙見,吾不可臆斷,每個人學習書法者之衷由不一,自度取捨!






夏庸


想要學到好的書法,一定是明師更有效果。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起了書法書法筆法傳承過程中的一個小故事,分享給您。

在唐朝的時候,李世民辦了歷史上最牛的書法培訓班“弘文館”。虞世南,歐陽詢,為主教。進入這個“培訓班”可是不容易的,需要有很強的書法功底,然而這個機構卻沒有培養出一個優秀的書法家。

原因我們分析一下

首先,師資,都是行內頂尖人物。在中國皇帝裡面,李世民的書法一定排得上號的,也是虞世南的學生。說明老師並不菜,而且真正懂得書法。褚遂良也跟歐陽詢學習書法,是後起之秀。這些老師在中國書法史上都是首屈一指,絕對算得上是“明師”。

中國的書法史上有筆法傳承,凡事得到筆法的人,在中國書法史上都擁有一席之地,所以明白這個筆法就明顯成為學習書法必須掌握的內容,這個就需要“明師”來“口傳手授”。可以從網絡上搜索一下中國書法的傳承史,再找下他們的關係,就發現中國書法筆法不外傳,不是傳給了自家人,就是傳給了弟子。所以也就明白為什麼實力那麼強大的“弘文館”卻沒有教出一個像樣的學生,因為老師沒有把書法的筆法講給這些學生。所以,這些“名師”對於這群學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教學。

他們即是“名師”,又是“明師”,教學效果不一樣,原因在於這個秘訣有沒有交給學生。由此可見,跟一個“明師”學習,如果他教你,你能學到。如果光是“名師”而自己水平也一般,那必定教不出一個優秀的學生。

[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個人見解,請多多指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