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老子的《道德經》中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55e4680


這句話出自《道德經》第五章。短短的十個字,蘊含的意義卻貫通整部《道德經》。要是放開來說,這個題目能說的很大。

我儘量簡潔的回答。

老子《道德經》第五章:“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這句話表面的意思就是說,天地不仁,將萬物視同於祭祀用的“芻狗”。聖人不仁,將老百姓視為祭祀用的“芻狗”。

祭祀用的“芻狗”,是用草紮成的草狗。祭祀完了之後,往往就被丟棄。這種用草做的便宜東西,往往被人視作低賤和無價值。

我們現代人看“仁”這個字的意思,它包含著同情、關愛、幫助他人等,是一種主動的思想情感。這個現在這個“仁”的概念,要是放在老子的《道德經》中,再理解老子的這句話,便會覺得這句話似乎有些問題。天地和聖人似乎顯得很冷酷,把萬物或者百姓用完就隨手扔掉。

好在老子還說了,“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有靜,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老子還說:“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

所以我們看出來,老子的這個“仁”,和“上善若水”“常善救人”是矛盾的。

那麼老子的這個“仁”究竟是什麼?

我們先看看孔子怎麼說“仁”,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孔子認為“仁”就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而禮是什麼?

孔子的“禮”是儒家德治文化的重要概念。“禮”就是按照貴賤親疏有別的原則,將萬物分為三、六、九等,建立一個上下尊卑不可逾越的秩序,不同層級的人享受不同待遇。

那麼就很明顯了,在孔子的儒家文化中,“禮”就是“仁”的外在體現,而不同層級之間不可逾越的秩序就是“禮”的規範。

問題看出來了嗎?老子是那種認為萬物要分三六九等的人嗎?

當然不是,老子的主張一向是“天下萬物平等”。

所以老子非常嫌棄“仁”這個概念,他說:“大道費,有仁義。”“絕仁棄義,民復孝慈。”

“仁”在當時就代表著將人分出不同階層,將萬物分成不同等級對待的主動行為。


現在我們再來看看“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就容易的多了。

天地不認為萬物有高低貴賤之分,並不會在萬物和芻狗之間分出一個尊卑貴賤的層級,萬物和芻狗一樣平等,而且各有各的用處,絕不能相互替代。

再來看看“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就更容易明白了。

<strong>聖人對待人就像對待芻狗一樣,順其自然,不要刻意違反人的本性,應該讓大家自由自在。

這麼看來,“萬物”“百姓”“芻狗”都是一樣的,而人根本就不應該有什麼層級之分。

天地間的秩序本來就是應該建立在沒有層級劃分,眾生平等的基礎上。人類之間區別對待的行為,早晚會消磨在天地宇宙之中。


這個回答是否能夠解疑呢?


叄牛不讀書


喜歡看修仙小說的朋友,常常會被神奇的修仙功法所吸引,甚至會幻想如果我能擁有這一身飛天遁地旳本事才好,可你們知道現實生活中的修行者是怎麼樣的嗎?我,算是半個修行者,在沒有人引領的情況下,摸索著練了幾十年,直到五六年前才知明白所謂的功法,其實是兩層意思,功靠練,法靠悟。筋骨皮肉練的再好,如果不“明道",終究只能是一個沒有境界的武夫,《道德經》在我多年的研讀過程中,結合修行獲得了一點有別書本上的理解,在我與朋友們分享的同時,也希望能得方家的指點。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出自《道德經》第5章,說實在的對於這段話的解釋,從古至今的各種版本加在一起,都可以出版一本超1OO萬字的書了。但是,不管哪種解讀,我個人以為都背離老子的原意,或者說,我們所見過的解讀只是望文生意的表象,我這樣說可能會遭人唾罵,如果我今天要不說一個令人信服的理由來,只怕都要遭廣大網友口誅筆伐了。

首先,要解讀《道德經》的真正奧義,我們不能把自己當作凡人,我所說的凡人,就是一個有著正常思維的、需要每天吃喝拉撒的普通人,也就是《道德經》說的“下士”,要讀懂《道德經》,我不能平視或仰慕,是要站在雲端之上向下俯看。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莊子為什麼要加一個“鵬之背“呢?不要這三個字似乎也便不影響文章的意境,對吧。其意義何在呢?其實,在這兩句話中,莊子告訴了我們三個含義,一個就是“怒而飛”的氣勢;再就是鯤鵬不管有多大,飛多高,我莊子都在上面俯看。是不是有點孫悟空了逃不出如來佛手掌心的味道呢?而在《逍遙遊》中的鯤鵬再大,也逃不過莊子的法眼去,三,莊子是一個旁觀者。這就是我要說的《道德經》解讀之法。

人們常說,人所處的高度和地位不一樣,他的眼界也就不一樣。就像人們交際的圈子,如果只讀了小學,你交往的圈子大都是小學時的同學;讀了中學圈子就大都限於中學;如果你是大學甚至於是研究生或者是博士畢業,你的交往中還存在小學和中學這樣圈子嗎?道德經開篇不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嗎?不是說“天大,地大,人亦大"嗎!因此,我們在讀《道德經》時要敢於腦洞大開。如果結合列子和莊子讀道德經,收穫則會更大。

其次,我們讀《道德經》要從儒家思維裡面跳出來,把自己當作是一個旁觀者,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理解《道德經》的真髓。為什麼呢?因為儒家將《道德經》斷章取義了。瞭解一點《道德經》源流的朋友應該知道,《道德經》原來的書名叫《德道經》,德在前道在後。同時大家也知道自從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道家就衰落了,董仲舒這樣做的目的當然是為統治階級服務,大家應該知道孔子曾數次問道於老子,然而我們在讀的時候,卻往往忽視了《道德經》中《德》這一部分的敦敦教言。老子的本意是讓平凡旳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感悟道的存在,而儒家卻將其變成統治者統治人們的道德枷鎖,這不是斷章取義是什麼?因此,我在此有必要給朋友提示一下,讀《道德經》先讀《德》後讀《道》,這樣去理解去解讀《道德經》就容易多了。

第三,對於“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解讀,“不仁"和"芻狗“這兩個詞是重點,如果對這兩個詞的理解發生了偏差,就真應了“差之毫釐,失之千里"這句話。"天地不仁",我們能看到三種不同的解讀:一是否定句,即天地很不仁愛,或者乾脆是仁愛的反面;二是反問句,天地如果不仁愛。 三是排除句,天地無所謂仁愛。

然而,我認為這三個解讀都偏離了老子的本意,生活中我們人最能體會“道味"的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生病,另一種就是男女交歡。也許你會說我是不是瘋了,但我可以明確告訴你,這是無可爭辯的事實。因為一個人的病痛除了患者,男女之事除了經辦人,別人是無法體會得到箇中"痛、快“的。“病“就如同“悟道“一樣,你懂了就懂了,悟了就是悟了,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局外人根本感受不到,所以中醫才會有“不仁“這個詞——麻木不仁。我們常把道家稱之為"黃老之學”,有點歷史知識的朋友都知道,道是從巫分離出來,而醫則更是如如此。我們常說了解事件的最好辦法是把“根子“挖出來,因此,“不仁"的解讀應該中醫的角度去解讀。麻木不仁這個成語,是從中醫借用過來的。這裡仁指的是感覺或知覺。而絕不能解釋為“仁愛"。

芻狗:現在對“芻狗"這詞解讀,百分之百分都說成是:祭祀所用草扎的狗。這,這純粹就是胡說八道嘛,我們翻開歷史看一看,在老子那個年代,在祭祀天地和祖先的時候,不用人去殉葬就已經很難得了,會用草狗去敷衍天地神靈和先祖?就算是現在,逢年過節祭祀去世的先人都還要擺點酒肉,何況幾千前的人呢?古人認為,祭祀是非常神聖的事情,並置有專門的機構——禮部,周朝的時候分得更具體,而且每次祭祀的事情還要錄刻在甲骨或青銅器上,《周禮》也因此而名,不然孔子為什麼要復禮?復的又是什麼禮呢?如果真是用草扎的東西祭祀,為什麼沒有傳下來的痕跡?牛羊豬這"三牲祭禮"一詞又從何而來呢?這也是我前面什麼說要跳出儒家思想的原因,因為這是仕大夫們為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說給老百姓聽的。你們這些個刁民有什麼好怨的?為了祈求你們能過得好一點,連祭祀天地神靈和先祖祭品都用草狗代替了,難道你們不知道狗肉上不了席桌?不規規矩矩的做順民,想造反是不是?

那麼“芻狗”是什麼東西呢?芻狗是一種蟲,或者說是螻蟻。你也許會問我證據呢?證據得從蘇軾給改王安石詩說起,說,蘇軾去拜會王安石時,他看老王在紙上寫著:明月當空叫,黃狗伏花間。小蘇心想老王是不是老年痴呆了?明月能叫嗎?花朵能趴得了狗嗎?於是就將老王的詩改為“明月當空照,黃狗臥花陰“,小蘇辦完事在回家的路上,偶聽幾個小孩說到黃狗是一種蟲時,才知道自已把老王的詩改錯了。而且現在許多地方都還有把蛄螻、地蠶叫做"狗"的習慣。好了閒扯淡這麼多,下面我來把正文給解讀出來。看著是不是通講。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天地呀是沒有感知力的(對什麼都麻木不仁),它高高在上,不過是把這世間的萬事萬物當作螻蟻罷了。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道德經裡的聖人,不是那些無所不知 ,無所不能的人。文中的聖人指是“王",即統治階級。在《道德經》中“王,邦、國"等字出現的比例是相當高的,因此,我才認為應當把“聖人"解讀為“王“。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這句話的重點在“不屈"一詞,一直以來“屈“都被解釋為“枯竭“,但我認為最正確的解釋應該是"虧“,繁寫體的“虧"。虧,氣不足為虧。與月亮盈虧之意同。不虧:圓滿,充實。

天地之間,不正像一個大風箱嗎?你感覺它是虛無的,但實際上卻是圓滿充實的,不去拉動風箱則罷,只要去拉動風杆不管進出,就都能感覺這種“虛中有實"的存在。

修行悟語:中國人有個很奇特的現象,就是不信鬼神不信天,在面對天災和挫折的時候,還會喊出人定勝天,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豪言壯語,因此,道家提出了天地是大宇宙人是小宇宙的修行理論,即“天人合一"學說。而道家修行者更是認為“我即是天“,除"我”之外的一切,都是"芻狗"。

聖人。我在前面說過,文中的"聖人"應該解讀為“王",修行者認為能主宰自已的"王",只能是自已的意識,即修行者的元神。除此之外所有可能影響到自已的色、聲、意、觸等感覺都是“芻狗",都應該對其"不仁“。

橐龠。人的橐龠即肺,意指呼吸。普通人最能體會到修行者行為的就是呼吸,因為呼吸是人的本能反應,沒有人會時刻注意呼吸,所以人人都能做到"忘息”。如果一個人能把所有影響、或者干擾自已的因素像呼吸一樣忘掉,那麼他就可以說是一個有道行的修行者了。修行者對"芻狗”不是摒棄,也不是“不仁"而是“忘“。忘形,忘情,忘神,只有忘記一切才能入靜(入定),才能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入"道"。才能體會“虛而不屈“。怎麼去實行這目標呢?答案就是"多言數窮,不如守中”。不偏不倚為"中”,即自已的真意。“守中“即守住自已的真意。借用《岳陽樓記》文中之語喻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如是也。

(在我的頭條空間裡,有更多的修練體會和對《道德經》的領悟,感興趣的朋友儘可一觀,若能提出不同見解,本人萬分感謝!)

有朋友在評論區留言,問多言數窮怎麼解讀,我本來已經回覆了,但又怕其他朋友沒看到,就重新編輯發出來。

多言數窮:說了很多的話(或理由)數(這裡應該讀shǔ音)羅列,窮:窮盡。這是一個倒裝句。解讀:說再多的話,羅列再多理由(有什麼用?),還不如守自已的真意。

這句的含義與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的意思差不多。


四寶齋


老子其人與《道德經》

老子,本名李耳,又名老聃,出生在春秋末期,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學家。老子創立道家學派,“儒、道、釋”三家構成了中國傳統哲學的根源,所以老子同樣被奉為聖人之一。

老子的思想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其思想核心是樸素的辯證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在權術上,老子講究物極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

相傳,老子騎青牛過函谷關,函谷關守令尹喜求他著書傳道,老子於是留下五千言,過關而去。老子著書,就是流傳至今的《道德經》,老子的思想都在這本書中體現。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裡的“法”指的是效仿。老子所倡導的道是一種自然之道,天地萬事萬物的生長和消亡,都脫離不了大自然的發展規律。在大自然中不存在特意生長一種事物,也不存在故意毀滅一種事物,天地間的一切事物在自然界任其發展,充滿自由,天地不會橫加干涉,這種自由自在的生長和消亡現象就是“無為而無不為”,也就是老子道的本義。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出自老子所著的《道德經》第五章,原文如下: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tuó)籥(yuè)乎?虛而不屈,動而俞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要理解老子的這句話,必須首先了解兩個核心關鍵詞——“芻狗”和“仁”。

什麼是“芻狗”?

狗是人類最早飼養的六畜之一,以狩獵為生的上古人類,最初飼養狗也是作為食物來儲備的,在祭祀活動中狗也就相應的成為了一種祭品。當人們飼養的家畜越來越多,食物來源很充足的時候,再加上狗在圍獵中能幫助人們捕獲獵物,狗就不再作為一種食物,作為祭品的狗也就用草扎一隻形象的狗來代替,這個用草紮成的狗就叫“芻狗”。


祭祀活動中的所有祭品,作為人類與神靈溝通的物質,都具有虔誠、禮敬和神秘的色彩,被人們所尊重,當祭祀結束後,這些祭祀往往被丟棄,視同廢物。《莊子·天運》有一段具體生動的描寫:

“夫芻狗之未陳也,盛以篋衍,巾以文繡,尸祝齋戒以將之。及其已陳也,行者踐其首脊,蘇者取而爨之而已。”

意思是說,芻狗在沒有祭祀之前,要把它放在竹筐子裡,用錦繡毛巾蓋著,主祭者還要齋戒沐浴之後才能把它放到祭壇上,等到祭祀活動結束,路上的行人就可以任意的踩踏它的頭和背,砍柴的人還要把它拿去當柴燒。

由此可見,“芻狗”表示一種用完就被丟棄,不被珍惜和愛護的東西。

“仁”是什麼意思?

“仁”通常理解為“仁愛”,本來指人與人之間的相親相愛,在儒家被定義成一種道德。孔子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準則和境界,直接發展成儒家的核心思想——仁政。但是從《道德經》中我們可以知道,“仁”一開始的提出者不是孔子,而是老子。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意思是說天地並沒有給自己創造一顆仁愛萬物的心,只是在自然的狀態下,讓萬物自由的生長。在天地間萬物與人類是平等的,人與萬物一樣自然生存,遵循自然規律從“有”到“無”, 不受天地的干涉與支配。自然規律是沒有仁愛之心,偏愛之心,只是人從自我的私心考慮,認為天地也有偏愛和私心存在。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老子認為有道的聖人,心如天地,他們要辦的事只要是理所當然,應該去做的,聖人便自然就去做,不是對世人存仁愛之心,才肯去做。如果聖人有了偏愛之心,有了一己私慾,則天下百姓真的就變成“芻狗”了。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橐籥”俗稱風箱。老子用風箱做比喻,來說明天地間的萬物都是在一靜一動中發展的,像風箱一樣,動則生風,靜而藏之,從而進一步說明仁愛之心,不能只停留在口號上,要體現在實際行動中。


END.

我是博書君,更多精彩內容,關注我的頭條號:博書。看完文章,記得點贊和關注~


博書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對於這兩句話,歷來的人常有誤解。芻狗一般認為是祭祀時用草扎的狗,微不足道。很多人將這兩句話解釋為:“天地殘酷的對待萬物,聖人殘酷的對待百姓。”

其實,這兩句話並不能這麼解釋。

老子說的仁,當然指仁愛。但老子說的不仁,就指殘忍嗎?顯然,仁愛的對立面是殘忍,但在仁愛與殘忍之間,卻存在著一個冷漠無情的中間地帶,而這才是老子說的不仁。

比如說,每個人對自己的父母妻兒、親戚朋友都是仁愛的,對於冤家仇人則是冷酷的,但對於沒有關係的路人,則是冷漠待之,不會特別親近,也不會特意疏遠,這就是《道德經》中的“不仁”。

古人認為,天地之上有一個無所不能的主宰之神,他是仁慈的,用陽光雨露養育萬物,特別是他偏愛人類。但是老子卻指出:這樣的主宰者是不存在的,天地對萬物毫無偏私,冷漠以待,任由他們自己發育,並不加以干涉。這就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老子認為,人要效法天地,而天地的不仁又是效法道的“自然”,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那些理想的統治者,即聖人,也像天地一樣不仁,聖人對百姓毫無偏私,冷漠以待,任由百姓自由發展。所以“不仁”也就是《道德經》中一直論述的“無為而治”。

其實,“不仁”的道理,直到今天還有意義。比如,十八世紀西方流傳著一句話:“最好的政府是最懶惰的政府。”意思是政府不必對人民干涉太多。而老子的“無為而治”思想領先了西方一兩千年。現代的市場經濟同樣主張政府不能過多幹涉市場,要依靠市場的力量,同樣是一種“無為而治”。


一切有為法,如夢亦如露。我是夢露居士,為你解讀國學經典。歡迎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夢露居士


這句話出自《老子》第5章,原文是: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俞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前面兩句,很多人非常熟悉,但是對這兩句誤解的人也非常多。我看樓下的很多朋友已經做了詳細的解釋,我在這裡就不想再“炒冷飯”進行詳細的重複了。

我不妨更深一步,來談談這句話在整個《老子》文本里的地位和意義。

《老子》其實脫胎於兵家 都是教君王打仗和治理天下的

雖然前兩句話知道的人比較多,但其實最重要的並不是這句話,而是從“聖人不仁”到“不如守中”。

李澤厚先生曾經認為,《老子》這本書脫胎於“兵家”,也就是類似於《孫子兵法》的書。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他們都是“正言若反”,比如老子說“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孫子兵法》也說,“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你看,本來是要說打仗的,卻告訴你,不打仗是最厲害的。

電視劇《老子傳奇》中的老子形象

這種思維,我們後來叫做樸素的辯證法。因此,李澤厚認為,《老子》這部書的本質其實也是講軍事鬥爭和君王治理天下之道的。比如《老子》第68章“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這句話是說打仗的方法,和《孫子兵法》很像。還有,“治大國若烹小鮮”,就是典型的君王治國之道。

所以,我們必須以這樣的思維去考慮老子的文字。

那麼,其實老子前面講天和聖人,其目的是一種類比說明。告訴君王,作為聖人,要符合天道,要仿照上天行事。

瞭解了這些,我們就可以來整體看這句話了。

“芻狗”沒有貶低的意思 其實是褒義詞

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天地是沒有人們的思想感情,所以它對於萬物是沒有什麼看法的,可以任憑它們生長。請注意,這裡的“芻狗”可不是罵人。所謂“芻狗”,其實是祭祀所用的,用稻草編的狗。在春秋戰國時代,人們對於祭祀是非常注重的,只有貴族才能作為犧牲品(我們今天可能會覺得不可思議。其實,在古代,人們出於原始的信仰,很多人覺得被當作祭祀品是無上光榮的事情,這證明你可以與上天相見)。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天地不會把萬物當回事,當祭祀品,老天爺不會它們都是自然而然出現的。

後面“聖人不仁”,其實是告誡人們或者君王,你作為“聖人”,就要讓老百姓自然發展,不要去管他們。天地猶如風箱,“橐籥”音坨月,意思是風箱。天地猶如風箱,雖然空虛但不會停止。因此,請注意,老子類比了很多自然現象之後說,作為君王,不要頒佈那麼多政令,這隻會讓你的國家加速滅亡。

由此,我們就可以之道,老子其實是在說治理百姓之道。當然,現在很多人把《老子》這部書吹得神乎其神。但是有一點我們不可否認,就是《老子》是“反智”的,也就是說它宣揚的是愚民政策。那麼,我們就很好理解,為什麼《老子》裡面的百姓永遠都處在被動地位。

最早的《老子》版本並沒有這句話

我們現在所使用的《老子》版本,被稱作通行本。在上世紀70年代,曾經出土過馬王堆《老子》。上世紀90年代,又在湖北荊門郭店村出土過郭店《老子》。

郭店《老子》被稱為最原始的版本,裡面一共才1086個字。根據學者的推測,這應該是最早的《老子》版本。裡面的文字也與現在有著巨大的不同。

現在通行的版本應該是被後人不斷傳抄、添加形成的。在郭店版本中,根本沒有“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直接就是“天地之間,其猶橐籥歟?虛而不屈,動而愈出。”那麼,前面的類比就很有可能是後人添加的,並非老子原意。


兮兮說事兒


我們回答這個問題,往大了看要了解老子個人的思想主張,往小了看也要知道老子的《道德經》到底說的是什麼,才能理解他書裡面話的意思,不能單獨片面的理解。

而天下者眾,最不喜歡的就是埋頭苦讀,最喜歡的就是想當然並且拿來就用。所以這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經常出現在影視劇裡,江湖好漢要對抗朝廷或地仙反抗天界的時候最喜歡用。意思就是你們上面管事的啊,不拿老百姓當人,只當做狗!此時不反,更待何時!

其實這句話根本不是這個意思,只不過老子的韻文念起來擲地有聲,聲壯氣粗,就顯得特別有道理,所以沒有讀過《道德經》的老百姓還真以為這是老子說的意思,就是該反!

老子冤枉得很。我們來看這句話的出處,不能通讀全文,至少知道這一章說的什麼,這話出自《道德經》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先看幾個古詞的意思。“芻狗”,就是古代祭祀的時候要來代替活祭品的草扎的狗,擺個樣子,糊弄上天,用完就扔的東西。“橐龠”,橐(tuó)龠(yuè),這個東西呢,就是咱們經常在影視劇裡面看到打鐵的用的風箱,橐是口袋,龠就是節奏感。

我們知道老子的中心思想是“無為”,他的宇宙觀中最本源的是什麼?“道”。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就是說世間萬物都是遵從“道”來自生自滅,不用“有為”來橫加干涉。你的“有為”只會違背“道”的本意。在老子眼中,並沒有好壞善惡忠奸,只有遵“道”無為和逆“道”有為。

那麼在老子的思想裡,人和芻狗有沒有區別?並沒有。天和地又有什麼區別,也沒有,不過都是遵循自然之道運轉的機器而已,自然也不會有任何傾向,任何感情。道生息萬物,並不自以為道。所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天地無情,生萬物而平等視之,任你自生自滅。“聖人”,是老子思想中接近道的人,所以“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聖人管理百姓,也沒有偏頗輕重,一視同仁,任百姓休養生息。

個人見解,《道德經》,包括諸子百家的作品,其實都是國策建言,都是思考如何管理國家,管理百姓的道理文章。至於後世的演義,與本身文字無關。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天地之間的大道啊,就像個大風箱啊。“虛而不屈,動而愈出”看上去裡面什麼都沒有,卻一直都在生息著萬物。越是活動折騰,越是產生。“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所以大智若愚,大德若虛,越是外露的人越是底子淺,不如安守內心虛靜。

通篇解讀下來,你就會知道“芻狗”在這裡毫無貶義,老子也並沒有對天地、蒼生、芻狗投射任何感情。他只是告訴你,宇宙萬物都是遵循自然之道生息往復,“無為”也不是啥都不做,要守中抱一,順應“大道”,就能得到最合乎自然的結果。

生死,也不過自然之道。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評論。


梧桐樹邊羽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道德經》第五章。

意譯:天地有所仁或者有所不仁,天地之間生長了萬物,並沒有索取回報或再降恩惠的意思。孕含的道理是:天地對萬物平等,不會厚彼薄此,一切遵循規律,自然發展。我個人認為,他在強調任何事物的產生、變化、發展有其自身因果和規律,與天地仁慈、恩惠沒有絲毫關係!

開闢鴻朦:天地沒有仁恩,把世間萬物當作成祭祀的禮品:“芻狗”是無生命跡象的,祭祀時作擺設是唯一功用,熱鬧過後將其丟棄。引申義是說:事物失去了使用價值,也就沒有了價值,都會成為拋棄的對象!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是宣揚眾生平等,即人出生後都不會受到上天的垂青,個體是窮困潦倒或者富甲一方,是一介草民還是達官顯貴完全在於自我選擇的道路與生活方式,強調內因是變化的依據!

天地悠悠,愛憎不顯,無慾無求。萬物生機盎然,活力充沛並非受到天地的親睞。萬物蕭條冷落、黯然失色也並不是因為上天憎恨打擊它們。人的生命有無價值和價值高低取決於個人的智慧與行為,你彰顯了自身價值就能得到利用, 被利用完了,其肩負的使命也結束了。

這話啟發我們,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擔當與使命,人要義無反顧地為自己的責任奮鬥!不要奢望上天會施以援手來照顧你!你的是非成敗,你的辛酸苦辣,悲歡離合根本微不足道,引起不了上天的悲憫與親睞,要關注自我優劣,揚長避短,自建功名利祿!!


希望星晨58298869


老子大約生活在春秋末年到戰國初年,據傳,他活了100歲,傳世作品是5000餘字的《道德經》,雖然只有區區五千餘字,但其廣博、深奧、浩渺的思想,對文化、哲學、宗教、科學、政治等領域產生了十分深遠的影響,因此,《道德經》也成為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文化名著之一。

(老子)

在全世界的發行量上,《道德經》是僅次於《聖經》的鉅著。西方近代不少哲學大師,如,斯賓諾莎、黑格爾、尼采等人,在建立個人哲學體系時,都從《道德經》裡吸取了不少思想學說,可見,老子思想早已超出了國界和民族,完全稱得上是人類共有的精神寶藏。

有一句俗語這樣說:老子天下第一。實際上指老子是人類歷史上10大作家第一人,所以這樣稱之。這句話不是自吹自擂,而是上個世紀末美國大名鼎鼎的《紐約時報》評選出來的結果。

《道德經》裡每一句話都有深刻內涵,如果抽絲剝繭地解析,幾乎每句話都可以衍生為一篇長篇大論,就像“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一樣,同樣是濃縮後的精華。

這句話字面意思為:天地之間如果沒有了仁,是因為萬物都喪失了靈魂,形如枯草紮成的狗。

要深入理解這句話,首先要明白什麼是“芻狗”。芻狗是原始社會時期人們做祭祀活動時,用草紮成的形同狗一樣的祭品。

(孔子拜見老子)

原始人對祭祀非常重視,為了祈求平安和五穀豐登,為了向上蒼表明自己的誠心和敬意,往往要事先精心製作許多道具,芻狗就是常用的一款道具,用作祭奠神靈。

當把芻狗製作好之後,會把它裝進精緻華貴的箱子,並給箱子披上用獸皮做成的精美華麗的飾物,然後就虔誠地等待祭祀主持人在約定時日來取走它。

當祭祀活動做完,芻狗即刻失去利用價值和實際意義,會被人們撿去當柴燒。

可以這麼說,在祭祀活動前,芻狗是高貴的神聖之物,也是有靈魂的祭品,但當它完成自己的使命,那麼,它會變得一文不值,甚至遭人厭棄。

老子用“芻狗”做比喻,實際上表達了這樣的意思,世間萬物都是平等的,也沒有任何東西是多餘的,每個東西都有自己的獨特價值,不能因為它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就認為它一文不值。

(芻狗)

引申來講,世上每一個人,對待所有人、事、物,都要一視同仁,不愛不憎,不悲不喜,就像天地對待芻狗一樣,沒有任何感情色彩,不會因為它有沒有價值,而愛它或恨它,要像大海那樣,能容納下萬事萬物生和滅,用“無為”的態度審視每個事物的發展規律,只有擁有如此胸懷和境界的人,才是真正的大聖人。


鴻鵠迎罡


老子"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一句,連同隨後一句:"聖人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兩句話,引起天大誤解,引發太多討論,很多人斷章取義,曲解老子的本意,把太多人引入字面表義的曲途之中,讓老子無端背鍋,讓老子被莫名摸黑。

因此,為全面瞭解這兩句話的真正含義,需要通讀老子《道德經》第五章,因為這兩句話語出第五章。

以下是我在《時空之外·道法自然》中對第五章的個人理解,供參考。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大意譯解:

天地絕無偏愛,對萬物一視同仁(比如都是芻狗),聖人也絕無偏愛,對百姓一視同仁(比如都是芻狗)。

天地之間,多麼象一個風箱,虛靜之時是一片安寂,鼓動起來是一場折騰,形容再多都講不清其間的變化,不如就此打住最好。

可見,老子的書,其實很直白,非常好讀,越讀越來勁,5000字,一個小時就能讀完。能否讀懂真不重要,重要的是讀著非常帶勁。


劉怯之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初讀此句,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把它理解為:“天地是不仁義的,他視萬物為螻蟻豬狗,聖人是不仁義的,他視百姓為螻蟻豬狗”

後來通過了解學習《道德經》才發現錯得有多麼離譜。

這句話網上有幾種說法,其中比較普遍的一種說法便是

”天地是沒有所謂的仁愛與不仁愛的,他看待萬物都像是用草扎的小狗一樣,聖人是沒有所謂的仁愛與不仁愛的,他看待百姓就像是用草扎的小狗一樣”

要知道老子寫《道德經》是為帝王寫的,老子通過天之道、聖人之道來闡釋宇宙萬物的發展規律,讓帝王明白為帝之道。

天地,聖人看似不仁,無愛,實則是大仁不仁,大愛不愛。他們是以客觀的眼光去看待事物,遵循事物的發展規律,不會因為好惡而干涉事物的發展。聖人不會因看誰順眼而扶持他,不會因看誰不順眼而滅掉他。人們種下的因必然會承受結出的果。這便是“道”,而不需要外在的力量強加干涉。

所以後面老子又說“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老子把天地之間的空隙,形容成一個大風箱,說它的內部空空無物,而它的作用卻無窮無盡。並且一旦運動起來,就會運轉不息,永遠不會枯竭。人如果過多的自我炫耀,就會加速敗亡,倒不如保持內心的清淨空虛。這也是說給帝王聽的。

風箱正因為中空,運轉起來才會生生不息,世界的客觀規律也是如此。如果風箱中被塞進一些東西呢,有了人為的強加干涉,他是否還能運轉不息呢,規律還會運轉如意嗎?

所以老子是要告訴帝王,對百姓真正的愛,並不一定是表象的愛。只有遵循可觀的發展規律,不以私心強加干涉,才是長久之道。

老子曾說過“治大國若烹小鮮”,因為古時人們把魚做成菜時,是不去頭尾內臟的,整條魚直接放入鍋中,儘可能保持魚的完整。

老子的意思是治理大國要像煮小魚一樣。煮小魚,不能多加攪動,多攪則易爛,比喻治大國應當無為。

無為則無不為,無為才是長久之道。

老子在《道德經》第七章中說: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天地之所以能夠長久,乃是因為它的一切運作都不為自己,所以能夠長久。因此,聖人處處謙虛、退讓,反而能夠贏得愛戴;事事不計較利害得失,反而身受其益。這不正是因為由於他無私,結果反而成就了他自己嗎。

帝王之道也是如此,皇帝不自私,處處為百姓著想,深受百姓愛戴,則君民和睦,如此才是國家的長久之道。

所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其實就是以天之道,聖人之道勸告皇帝,應該尊重客觀規律,不以私心強加干涉,不以好惡來區分看待百姓,才能君民永結同心,國家長治久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