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為什麼上課聽懂下課做題不會,而且考試不理想?

史振科


這個問題很普遍,也很難解決。 上課時,老師講的問題一般學生都能聽懂。因為,老師講課時是按照教學任務和目標設計的,由問題的提出開始,然後直指答案,中間過程,會有學生的思考,有時候學生想不起來,老師加以引導,這樣,從問題到答案就不那麼困難,學生能聽得“懂”。這只是學習的淺層次,換句話說,不是學習的完整過程。因為,學生還沒有學會,聽講時似乎是明白了,但是沒能真正把握住問題的根本,能力沒有形成,對於類似的問題可能就不會處理了,這就是課下做題不會,一聽就懂,一做不會,或者一做就錯。考試時,由於時間有限制,加上學生可能緊張,平時訓練不夠,能力不足,所以考場上更容易出錯,成績不理想。

基於此,上課時要跟上老師的思路,真正把問題弄明白。聽講後,要學會總結和歸納,舉一反三,然後輔以適量的類似題目訓練,達到鞏固知識,形成能力。平時學習過程中,注意題目的正確率和熟練度訓練,同時進行考試心態訓練,這樣就能在課堂上學會,在平時提高,在考場上正常發揮正常的水平了。




古月老夫子


哈哈,為什麼上課聽懂下課不會,讓我這個資深班主任回答你吧。

你這個問題我在給學生做工作的時候愛打一個比方:

  1. 聽老師講課是跟著導航走路。跟著老師走,你會非常順利,當然了,到了十字路口有人指路,當然沒什麼壓力,閉著眼睛都不會迷路。
  2. 當天的課下作業是看地圖走路。因為老師剛剛講過,腦海中存有清晰的影像,做題不會時想想老師上課講的東西,雖然沒導航那麼精準,但找下地圖給點提示還是能做出來的。
  3. 大量刷題是自己摸索著走路。一般考前複習要大量刷題,為什麼?就是要把生路走熟,每道題都是一條路線,不靠導航不靠地圖你可以順利走到目的地嗎?靠的就是熟能生巧。
  4. 考試做題最好的效果是熟練的走路。考試中做題有一個最大的特點——限時性,你只會摸索著做還不夠,要用最短的時間走完這條路才可以,所以要求有熟練度。

不明白這個基本的邏輯,認為上課聽懂就萬事大吉肯定要吃大虧。

上課懂了不代表會獨立做題了,能獨立做題不代表考試能做出來。

懂了嗎?希望對您有幫助~


高考語文高分秘籍


你指的是物理數學之類的科目吧?

這類科目聽懂了真不代表會做題。

比如,求圓的面積,老師先教公式,然後再教推導過程,如果教師沒問題,學生都注意力集中,正常都能聽懂。聽懂不代表記得準確,聽懂只是明白了運算邏輯過程,明白這個過程之後,大腦就會騙自己,感覺學會了,實際上只是瞭解了,很多運算細節你根本就沒記住(不信你下課後自己獨立推導一遍), 不能精確記憶每一步的運算才是根節所在。文科的話你瞭解了文章的邏輯和中心思想後可以解題,理科不行。理科要求精確就在這裡,推導步驟和例題解法必須精確記憶才行。

解決方法很簡單,上課一定要做筆記,下課或放學後不要著急做作業,一定把筆記和課本拿出來複習,複習到什麼程度?自己找個黑板或者稿紙,能夠完整默寫出來,不是背誦,是按照推導邏輯一步一步寫。重要的是記憶和理解這個邏輯過程。這時,有的學生髮現自己雖然上課感覺聽懂了,課下一推導發現,其實有些節點還是沒有深入理解(如果不自己檢查一下,直接做題,肯定不會,或者做不對,或者做著做著自己就迷茫了),這時就要請教他人或求助教材儘快弄懂,等到能達到對公式推導和典型例題的解法伸手就來了,再去做題,效果大不一樣了。

一開始你會覺得這樣很麻煩,實際上最多堅持半年,基本上就會養成精準記憶的習慣,我見過牛人,上課老師講完,他閉一會兒眼,然後就能把課上的推導過程,解題方法寫出來,定義背熟,都是從小練的,即使達不到他的水準,能今天學的今天記準就行,這是做題的基礎,這個基礎有了,才能搞題海戰術,在實踐中繼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不然真的是費力受罪不長進(也不排除有人在刷題時能鑽研明白形成精準記憶後來居上的,不過遺憾的是這樣的人很少)。

學習很苦,人的大腦很懶,你感覺懂了往往不是真懂,要趁熱打鐵,翻來覆去的推導到每一個運算過程,到不會忘記並且理解的非常清晰為止。

實際上,見的學生多了,數理化學不好的學生,都是輸在精準記憶上或者懶上。

其實還有一個科目也需要精準記憶,那就是英語!單詞認個大概基本上能閱讀,一考試就完蛋,語法理解個大概也能閱讀,一寫作就完蛋,不過學語言靠的是從不準確向準確積累,這是一個過程,但是明白了真不是會用了,要有決心記準確(學科不同,技巧也不同)!

政治歷史如果能記個大概,似乎也能得分,但是很難得高分。而數理化,如果只是學個大概,及格都困難。




大魚師兄


你這是自認為學會了,其實並沒有學會,因為沒有練成舉一反三的能力。

給你推薦一種學習方法——費曼終極學習法

理查德·費曼,美籍猶太裔物理學家,1965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參與秘密研製原子彈項目“曼哈頓計劃”,是現代最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之一。

費曼是一位出色的教師,他反感一些教授在講課時,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說一些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他講課語言簡潔易懂、深入淺出,還結合身邊有趣的例子,所以他的課經常人滿為患。

用最簡單的話語,把複雜概念解釋清楚,是費曼先生一直尊崇的教學理念。

1、批判巴西教育

1949年-1952年,費曼應邀在巴西進行了斷斷續續的十個月時間的教學,年終他應邀做一次講演,來評述巴西的教育。

他發現了兩個奇怪的現象:

一是學生們從不提問。二是面對同一個問題,有時學生馬上答得出,有時卻又一片茫然,完全不知所云。

費曼發現,巴西的學生上課時唯一要做的就是坐在那裡,把教授講的每個字記下來,確保沒有寫錯用以應付考試。但除了背下來的東西外,他們什麼也不會。

他坦率地告訴巴西人,他看到的令人震驚的事實:那麼多小學生在書店裡購買物理書,那麼多巴西小孩在學物理,比美國小孩更早起步,可是整個巴西卻找不出幾個物理學家——為什麼會這樣?那麼多孩子如此用功,卻都是無用功!

費曼舉起一本公認寫得非常好的大一物理教科書,“在這本書裡,從頭到尾都沒有提及實驗結果。隨便把書翻開,指到那一行,我都可以證明書裡包含的不是科學,而只是生吞活剝的背誦而已。”

最後費曼說:實在看不出在這種一再重複下去的體制中,誰能受到任何教育。大家都努力考試,然後教下一代如何考試,大傢什麼都不懂。

在費曼教授結束演講之後,巴西教育部長站起來痛心疾首地說:“費曼先生剛剛說的全是些讓我們坐立難安的事情,但看起來他是真心熱愛科學,而且他的批評也很具誠意。因此,我覺得我們應該聽他的。來這裡之前,我早已知道我們的教育體制有病;但我現在才發現我們患了癌!”

是不是似曾相識,我們中國的教育是不是與巴西類型,回想起我們當初上學的時候,是不是也是死記硬背,我們堅持學了很多年,卻連最基本的物理學現象都描述不清。

2、費曼學習法

費曼對世界的貢獻很大,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講,最有用的是他提出的一個終極學習法,也叫費曼技巧。在知乎上,這被認為是史上最相見恨晚學習法。

費曼學習法有四個步驟:

第一步:確立要學習的目標

首先選好你打算深入理解的概念,拿一張空白紙,在最上方寫下這個概念。

第二步:設想你是老師,正在試圖教會一名小白學生這個知識點

這一步你要假想自己費盡口舌讓一名毫無這方面知識的學生聽懂,並把你的解釋記錄下來。這一步至關重要,因為在自我解釋那些你理解或不理解的知識過程中,你會理解得更好,而原先不明白的地方也得以理清。

第三步:當你感到疑惑時,返回去吧

每當你碰到難題感到疑惑時,別急著往下走,學習不是單行道,回過頭來,重新閱讀參考材料、聽講座或找老師解答,直到你覺得搞懂了為止,然後把解釋記到紙上。

第四步:簡單化和比喻

你能夠把概念在紙上完全寫清楚了,但是還不夠,如果你的解釋很囉唆或者艱澀,你必須要能夠用自己的語言,把這個道理深入淺出的重新表述,或者找到一個恰當的比喻以更好地理解它。這個流暢講述的過程,就是你把這個知識真正消化和吃下去的過程。

看完這篇文章,如果你有空的話,不妨拿出一張白紙,把一個留在心中很久的問題寫在上面,然後用費曼的終極學習法教學、回顧、簡化。看自己用多少時間,能夠真正的把這個知識點理解、消化掉。如果你能養成習慣,肯定能幫助你學得更好。


老高與小茉


學生上課聽懂了,只是把老師要教的東西聽明白了,但是要轉化成自己的東西,還需要自己去思考,分析,總結,並通過做題來融會貫通。只有經歷這個過程,老師教的東西才能變成自己的東西。就如同吃飯,你如果吃進肚子裡的食物,如果沒有消化吸收,就無法變成自己的營養,也無法讓自己成長。一定要多思考,勤思考,善思考。喜不喜歡思考往往是決定一個學生學習效果和最終成績最關鍵的因素,尤其是高中以後。

我能告訴你我高中的時候曾經將在夢裡想出來的方法用於考試嗎?曾經在上廁所的時候對一個問題悟出來的那種感覺嗎?


左言左語


上課聽懂,下課做題又不會,並且考試考的也挺差的,其實這些都是十分常見的現象,深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聽懂只是假聽懂,根本沒有理解知識點到底在說明什麼?並且沒有將以前的知識點融會貫通,其實要想自己成績提高,不只是聽懂,還要理解以及自己去做練習,因為學到了總是學到了,沒有用到也會遺忘!


夢想的彼岸123


很正常,我會那麼多單詞,見到外國人還是張不開嘴。本質上是你認為聽懂的新知識,沒有在大腦裡與已知的部分建立起鏈接,它還飄在半空。看到題的時候,題目與飄著的那個新知識沒有辦法建立起鏈接,新知識處於離線狀態。所謂老師經常說的“不知道這道題考的是什麼”。平時多練習一下反著思考,問問自己這道題考的是什麼知識點,先判定這是個什麼類型的鎖🔒,再去對應找鑰匙🔑。總不能拿著一把鑰匙,看到鎖🔒就捅捅,何況你拿著好多“鑰匙”呢,那得捅到猴年馬月能把題都做對。


xcm33488453


很多孩子在上課時聽懂了老師講的知識,而在自己做的時候卻總是不會。其實,就很多時候是聽懂和會之間的差異。

就像看別人做飯一樣,看著很簡單,但在自己實際操作時,卻發現沒有看到的那麼容易。

聽懂了老師的知識,再從聽懂到自己做,這是一個從外到內,再從內輸出到外的過程,如果從外到內的時候記憶出現些偏差,從內到外時再出現些遺漏,那差距其實就很大了。

所以,聽懂後要及時複習,練習,通過演練,最終實現自己的掌握。


吳大娘愛念叨


健忘症。上課的時候精力沒集中。晚上沒有睡好。上課開小差。


V幸福的明天_


這個就學生經常出現的問題,很普遍,就是聽懂課和會做題之前還有很大的一截,只有通過題目來鞏固理論知識,所以做題還需要老師抓。

聽懂課,會做題,做題速度,做題正確率全部認真解決,才能拿高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