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如果你在工作中碰到一個對專業業務不熟悉的領導,你該怎麼辦?

福鼎白茶妙逸茶者


首先,我們搞清楚,領導為什麼可以成為領導?

拋開小概率因素,絕大部分都是在工作中表現出了高水平的綜合能力和領導能力,所以我們暫時不討論領導是否勝任領導這個職位出發,而是客觀的講如果遇到一個專業能力比你弱的領導,你要怎麼辦?

1、找準自己的定位,如果你不是來取代他的:

換言之如果你不是因為專業能力強,領導可能還不會選擇你,所以你要明確自己下屬的定位,從內心去接受自己是一個比領導專業能力強的下屬。

2、把你的專業強項體現在給領導加分的事項中時:

這部分其實是稍有難度,需要充分調動起自己的情商部分,但如果說能做到第一部分的定位,從最重要的工作態度開始事情就變了容易了。

如果日常工作就是體現你專業能力強的工作,那就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把工作做到最好,讓領導對你負責的這部分工作放心,對你的工作能力產生信任感。

遇到跨部門或更高層級的工作會議時,給領導充分的支持和肯定,既便他對外陳述的工作內容有多麼的不專業,那也是找到合適的機會單獨和他進行討論和建議。

停止同事之間關於領導專業能力的質疑討論,不要試著或喜歡從同事那裡聽到“你比領導專業多了”的八卦說辭,這個不會對你的工作帶來任何好處。

3、     讓自己成為領導的左膀右臂:

工作中沒有什麼比被領導認可能力和任何更好的局面了,所以如果你的目標是向前向上,那麼不管你的領導是多麼差勁的工作方式和很LOW的專業能力,你都必須和他建立合作模式,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成為領導的左膀右臂。

最後,如果你把這個現象認定為自己成功道路上必須要完成的一個任務,一定會少很多矯情的情緒。


阿狸的小名金芮


大家好,我是職場領域創作者老薑,我很樂意回答這個問題。同時也希望大家參與進來,共同討論和切磋。

你問道“如果你在工作中碰到一個對專業業務不熟悉的領導,你該怎麼辦?”我覺得這對你來說簡直就是天賜良機。但如果把握不好其中的“度”的話,則會貽害終身。

為什麼這麼說呢?

你想想,一個對專業業務不熟悉的領導在具體工作中肯定是有顧慮的,這時,一個貼心的“參謀”對他來說就像是“久旱的甘霖”、“它鄉的故知”。但是給領導做參謀也是有規矩的,你必須甘當配角,拿方案時至少同時拿出兩套方案供他選擇,讓他始終覺得主動權還在他的手上,這樣無論於公於私都有利。相反,如果你只拿一套方案,那樣的話領導只能照辦,若是這樣,他就會有一種“大權旁落”、或者“任人擺佈”失落。如果那樣的話,領導的最大心願就成了“必欲除之而後快”,那樣就太危險了!

具體該怎麼做,情況不同,方式方法也會有所差異,總之,你千萬不能有“取而代之”的念頭。

好了,今天就交流到這個地方,咱們下次再見。


散文詩歌分享畫


本人新到一個單位,大領導A比我早來了大概半年。

A對所有工作均沒有思路,更沒有指導。佈置工作就一個套路:“關於某某某業務你仔細想想怎麼做吧,不懂的問問別人或相關的部門。”有業務上的問題問他,他會反問:“XX(更熟悉業務的老同事)是怎麼說的?。”如果把老同事的想法說出來,他會說:“嗯嗯,沒錯,這種想法是對的”,如果沒問老同事的話,他會指示你主動去請教。

A的愛好是摳文字。除了錯別字、句子通不通順之外,摳的就是這段文字跟之前寫的是不是一樣的?編排佈局是不是一樣的?跟別的部門的說法是不是相同的?上述答案是“不”的話,請複製黏貼過來,不能自己編。

對A一開始肯定是反感的,畢竟自己新來一個單位,還是希望領導指示可以明確一點,對業務熟悉一點,解答一下自己的疑難困惑。整個部門也因為主心骨缺乏思路想法,所以工作起來沒有幹勁、沒有激情,對所有任務得過且過。業務骨幹對待工作大多數時候就一句話:“送過去,讓A自己摳去吧。”

但是,事情總有兩面性,關鍵看自己的心態和對待工作的態度。

既然領導不熟悉業務,工作模式大概成了這樣了:任務————領導A———我————業務骨幹————我————領導A。文字解釋一下,任務給到領導A,領導A按上文套路分派給我,我再諮詢業務骨幹,然後向領導A講述我整個工作思路,工作思路沒問題了(一般都沒問題,只要我把業務骨幹的名字搬出來),開幹。這個過程裡面,仔細想一下,我除了學習到關鍵的業務知識外,在向領導講述我的工作思路的同時,鍛鍊了說的能力,同時也認真梳理了一遍思路,就想要做一個Presentation 一樣。

一直覺得這種工作模式,領導也應該學到不少東西。其實估計他就是拉不下面子請教業務骨幹而已。

給這種模式起個名字:領導同成長模式。關鍵點是心態要放平,不要因為領導業務不精,你對待業務也得過且過。同時要虛心,不恥下問,做好歸納總結,向領導彙報前要多想幾個為什麼,防止他突然問一些很基礎,但其實你自己也沒有搞懂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