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銷售“鬼才”SE又打折了,然後它又被玩家罵了

“早買早享受,晚買有折扣”

這句話在遊戲玩家中間可以說是一句至理名言了。3A遊戲動輒幾百元的售價即使是在今天對一部分玩家來說仍然不能算便宜。

因此在錢包寬裕的玩家第一時間入手遊戲並開始遊玩的時候,手頭拮据的學生黨、老婆不許黨就會等一等,等到遊戲打折了再以自己能夠接受的價格購買,這早已成為了遊戲玩家的常態,而廠商也時不時地就會搞一些促銷來收割玩家的錢包。

銷售“鬼才”SE又打折了,然後它又被玩家罵了

這不,昨天SE在Steam平臺上開啟了發行商週末特賣,大量SE發行的遊戲都參與了打折活動,比如說《最終幻想15》打了五折只要115元,已經平了史低價;剛登陸Steam幾個月的《勇者鬥惡龍:創世小玩家2》則是迎來了自己的第一次打折,從355元降價到了248元。

銷售“鬼才”SE又打折了,然後它又被玩家罵了

而這些打折的遊戲中最令人期待尤以《古墓麗影:暗影》終極版和《尼爾:機械紀元》年度版最受期待,這兩款遊戲都在這次打折中創造了新的史低價,前者直接來了個82%off,降到了97元,後者則是打了對摺,只要137元。

銷售“鬼才”SE又打折了,然後它又被玩家罵了

這本來應該是SE和玩家雙贏的局面,但在評論區似乎並不是每個人都對SE的打折促銷感到滿意的——因為SE打骨折的速度實在太快了。

銷售“鬼才”SE又打折了,然後它又被玩家罵了

銷售“鬼才”SE又打折了,然後它又被玩家罵了

像上面這樣的評論在《古墓麗影:暗影》近期的負面評價中佔據了主流,而其歸根到底的原因就是SE“鬼才”的銷售策略。

作為《古墓麗影》重啟三部曲的最後一作,《古墓麗影:暗影》本體最初的定價是379元,豪華版和克勞馥版分別是453元和692元,這個價格相比於其他3A作品在國區200元左右的定價高上不少,也導致了《古墓麗影:暗影》首發銷量未達到SE的預期。

銷售“鬼才”SE又打折了,然後它又被玩家罵了

按照常理來說,SE會在遊戲發售後3個月左右進行一波打折,來促進銷售的,畢竟前作也是在Xbox獨佔了3個月後拿到Steam上才進行打折的,結果這次SE的打折速度超出所有人的預期,僅僅等了1個月,遊戲本體就打了65折,最貴的克勞馥版價格接近腰斬。

銷售“鬼才”SE又打折了,然後它又被玩家罵了

這一波操作直接引爆了當時已經購買遊戲的玩家的情緒,發售一個月就打折,幅度還這麼大,不是在拿他們作寶搞?

銷售“鬼才”SE又打折了,然後它又被玩家罵了

銷售“鬼才”SE又打折了,然後它又被玩家罵了

銷售“鬼才”SE又打折了,然後它又被玩家罵了

而在這波光速打折之後,SE在這一年半里進行了很多次促銷,甚至還進行了永降,前不久的春節特賣中《古墓麗影:暗影》才剛剛以平史低的價格賣了一波,轉眼一個月過去,新的史低就來了,這誰頂得住呀?

如果說SE對《古墓麗影:暗影》的銷售策略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的腹瀉式打折,那麼他們對《尼爾:機械紀元》的態度就是“不管你今天搭不搭理,明天就讓你高攀不起”。

銷售“鬼才”SE又打折了,然後它又被玩家罵了

作為Steam的低價區,廠商在國區設立的價格通常會比其他區低一些,《尼爾:機械紀元》剛解鎖亞洲區時國區199元的售價也符合這個規律。但在解鎖後不久,SE就突然將亞洲區的遊戲售價全面上調,其中國區直接貴了213元,達到了402的“天價”,是亞洲所有地區中漲價幅度最大的。

銷售“鬼才”SE又打折了,然後它又被玩家罵了

這場“2B”風波也使得《尼爾:機械紀元》的銷量並沒能隨著登陸PC而迎來暴漲,銷量400萬的成就也是在發售了2年多之後才達成的,達成同樣的銷量《古墓麗影:暗影》只用了半年不到的時間。

而這一次《尼爾:機械紀元》的新史低價格也是遊戲這3年來第二次低於199元的“首發價”,實在是讓人不知道如何吐槽是好。

銷售“鬼才”SE又打折了,然後它又被玩家罵了

《古墓麗影:暗影》帶來的教訓讓人不敢預購,《尼爾:機械紀元》的前車之鑑卻又讓人忍不住第一時間下手,能夠將遊戲銷售做成猜謎題,SE應該也是遊戲發行商裡的獨一份了吧?

銷售“鬼才”SE又打折了,然後它又被玩家罵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