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天馬行空·自在武威"線上博物館】《武威文物精品圖集》連載二十三——漢、魏晉、五涼時期文物

莫道武威是邊城,文物前賢啟後生。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給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武威增添了無窮的魅力,體現了“崇文尚德、包容創新”的武威城市精神,是建設文化旅遊名市的豐富資源和不竭動力。武威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組織編纂的《武威文物精品圖集》以文物類別為構架,以嚴謹科學的態度,翔實地展示了全市館藏文物的精品資源,生動地介紹了武威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它是一部圖文並茂、通俗易懂、學術與鑑賞相結合的精品力作。該《圖集》是由讀者出版社所出版,我們相信,《圖集》的出版發行,對保護歷史遺存,延續文明根脈,承載文化靈魂,彰顯城市魅力,提升涼州文化品牌,推動全市文化旅遊產業的深度融合與發展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為更好地宣傳展示武威歷史文化旅遊資源產品“武威市文體廣電旅遊”微信公眾號將長期推出《武威文物精品圖集》,歡迎歷史文化旅遊愛好者瀏覽、欣賞。

【


漢、魏晉、五涼


“白馬作”毛筆


【


漢代,涼州區新華鄉磨嘴子墓群出土,甘肅省博物館藏

通長23.5釐米,杆徑0.6釐米,筆頭長1.6釐米。筆桿竹質,中空。精細勻稱。筆桿中下部陰刻篆體“白馬作”三字,“白馬”是製作工匠的名字。筆頭外覆黃褐色軟毛,筆芯及鋒用紫黑色硬毛,剛柔相濟,富有彈性,適於在簡牘上書寫,筆桿後端尖頭削細,以便於插入髮髻。長度約合漢尺一尺,與《論衡》所謂“一尺之筆”相吻合。“白馬作”毛筆是漢代毛筆的代表作。


丸墨

【

漢代,涼州區新華鄉磨嘴子墓群出土,甘肅省博物館藏

高4.5釐米,底徑2.8釐米。略近圓柱體,頂部漸收分為圓弧,底平,有使用過的痕跡,墨色烏黑透亮。漢墨的基本原料一般採用松煙或桐油煙,墨性濃黑光潔,此丸墨是現存最早的塊狀合成墨,為漢墨中所罕見,為我們認識墨的起源和發展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蟾形青銅硯滴

【

東漢,涼州區東河鄉王景寨村出土,武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長12.8釐米,寬9.8釐米,高10.2釐米。蟾立姿,口含耳杯,兩前腿有圓形插筆孔,背部中間有一注水孔;兩前腿直立,兩後腿下蹲。


人物圖絹底平繡


【


漢代,涼州區新華鄉磨嘴子墓群出土,甘肅省博物館藏

高7.2釐米。紅色絹底,用絳、淺綠、淺黃、黑色絲線平繡二人像,二人作對話狀。


四神白彩銘旌

【

東漢,涼州區張義鎮張莊村出土,武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長75釐米,寬44釐米。絲質,長方形,線赭色,用黑、白兩色繪四神圖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