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到底是“清君侧”还是造反?历史上的四次“清君侧”

“清君侧”这个词恐怕大家都多多少少听说过,它是指清除君主身旁的亲信、坏人。本应是正义之举,但总是成为叛乱发动者反抗中央政府的主要理由。

中华历史几千年,发生的战争不计其数,地方叛乱朝廷政府的事情也发生了很多,比如将中华民族拖进黑暗深渊的“八王之乱”,把一代帝王梁武帝饿死的“侯景之乱”,还有揣着明白装糊涂的“黄袍加身”--陈桥兵变,为了权力弟兄相残的“玄武门兵变”,让大唐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当然还有数不清的农民起义,军阀自立等。

然而,打着“清君侧”的旗号闹事的却不多。恐怕只有下面这几次。

第一次“清君侧”:西汉“七国之乱”

到底是“清君侧”还是造反?历史上的四次“清君侧”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中国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汉景帝刘启(刘邦的孙子)即位后,御史大夫晁错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景帝三年(公元前154),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削藩策》,先后下诏削夺楚、赵等诸侯国的封地。这时吴王刘濞(刘邦的堂侄)联合串通好的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六王公开反叛。刘濞征募了封国内14岁以上,60岁以下的全部男子入伍,聚众30余万人,又派人与匈奴、东越、闽越贵族勾结,以 “请诛晁错,以清君侧” 的名义,举兵西向,从而开始了西汉历史上的吴楚七国之乱。由于梁国的坚守和汉将周亚夫所率汉军的进击,叛乱在三个月内被平定。

七国之乱是地方割据势力与中央专制皇权之间矛盾的爆发。这次叛乱,从汉景帝三年(前154年)正月开始,到三月即被平息,七王皆死。参加叛乱的七国,除保存楚国另立新王外,其余六国皆被废除。西汉中央政权获得了绝对胜利。七国之乱的平定,标志着西汉诸侯王势力的威胁基本被清除,中央集权得到巩固和加强。西汉王朝的实力愈发强大,

汉族人对匈奴的反攻,也逐渐拉开序幕,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固,起到了卓越的成效。另一方面也缓解了原诸侯王势力下百姓艰苦的生活,让文景之治的利端真正的覆盖向全国,可以说为后来汉武帝时代的雄风和多年战争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第二次清君侧:唐朝“安史之乱”

到底是“清君侧”还是造反?历史上的四次“清君侧”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763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唐朝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属下唐兵以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共15万人,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安禄山乘铁舆,其属下步骑精锐烟尘千里,鼓噪之声震地。当时海内承平日久,百姓以及几代人没有见过战争了,听说范阳兵起,远近都震惊。河北都是安禄山统辖范围内的,叛军所经过的州县,都望风瓦解,当地县令或者开门迎接叛军,或者弃城逃跑,或者被叛军擒杀,叛军很快就控制了河北。

太原以及东受降城的人奏报安禄山造反,而沉迷享乐的唐玄宗(李隆基)仍然认为是厌恶安禄山的人编造的假话,没有相信。

755年(天宝十四载)十二月,唐玄宗在洛阳失守之后,听信宦官监军边令诚的谗言,杀大将封常清、高仙芝,起用病废在家的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令其率军20万,镇守潼关。潼关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哥舒翰进驻潼关后,立即加固城防,深沟高垒,闭关固守。天宝十五载正月,安禄山命其子安庆绪率兵攻潼关,被哥舒翰击退。安军主力被阻于潼关数月,不能西进。

但是这时候唐玄宗的骚操作又来了,他收到奸臣杨国忠的鼓动,多次下令逼哥舒翰出战,哥舒翰被逼无奈,拍胸恸哭。哥舒翰只得放弃易守难攻的地势出战,结果战败。此战,是中国战争史上伏击战的典型战例,唐玄宗错误估计形势,拒绝采取据守险要、持久疲敌、伺机出击的方针,过早地出关反攻,结果造成人地两失,使平叛战争急转直下。唐军将近20万军队,逃回潼关的只有8000余人。哥舒翰本人也被叛将抓住投降安禄山,先被囚禁,后来被杀害。

再后来长安失陷,唐玄宗带着皇亲国戚逃跑,到了马嵬坡发生了马嵬兵变,杨国忠被恨透他的将士们杀掉、肢解。唐玄宗被逼无奈杀掉了杨贵妃。太子李亨(唐肃宗)在外地自行即位,尊李隆基为太上皇(李隆基在得知这一切后相当无奈,毕竟不是自己愿意退位的)。

再后来睢阳之战拖住了叛军,安禄山被自己的儿子安庆绪和太监谋杀,一直到公元763年,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

安史之乱,削弱了封建集权,为封建割据创造了必要条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

第三次“清君侧”:明朝“靖难之役”

到底是“清君侧”还是造反?历史上的四次“清君侧”


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是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简单来说就是一场叔侄大战--朱元璋的四儿子起兵反抗朱元璋的孙子。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因朱元璋最喜欢也是最合适继位的太子朱标早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 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与此同时,也在北平周围及城内部署兵力,又以防边为名,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燕王。

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 建文帝起用老将耿炳文统兵北伐,又派李景隆继续讨伐,而建文帝也缺乏谋略,致使主力不断被歼。朱棣适时出击,灵活运用策略,经几次大战消灭南军主力,最后乘胜进军,于建文四年(1402年)攻下帝都应天(今江苏南京) 。

战争历时四年(1399—1402年)。 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或说于宫中自焚死,或说由地道逃去,隐藏于云、贵一带为僧。 同年,朱棣即位,就是后来的明成祖。

朱棣进入南京后,大肆杀戮曾为朱允炆出谋划策及不肯降附的文臣武将。齐泰、黄子澄、景清等先后被杀,方孝孺更是被诛十族,造成空前的惨案。

“靖难之役”是明朝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一次政权争夺战,不仅导致了明朝皇位归属的改变,也极大影响了此后二百多年明朝政治、思想的走向。

靖难之役胜利之后,朱棣于1402年7月17日即皇帝位。不仅成为了历史上唯一一位以地方反攻中央成功的藩王,同时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位“清君侧”成功之人。


到底是“清君侧”还是造反?历史上的四次“清君侧”

清君侧”是一个地方势力反抗中央政权时最常用到的借口,然而到底是为国还是为私,就各有各的看法了。

看官们,喜欢的话点一个赞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