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忻州援鄂護士魏豔霞:我和患者成了朋友

不知不覺忻州第二批援鄂醫療隊支援武漢已半月有餘。記者有幸電話採訪到醫療隊員魏豔霞同志,得知醫療隊抵達武漢的第二天便立即進入學習穿脫防護服、方艙醫院工作流程的學習中。胡貴珍主任作為忻州市第二批援助武漢醫療隊的隊長,非常辛苦,不光要每天進艙工作,下班回來還得看群裡有什麼通知,或者隊員們有什麼需要,積極給大家解決。

忻州援鄂護士魏豔霞:我和患者成了朋友


由於走的太匆忙,沒有把頭髮剪掉,來了武漢又激發了大家一項新技能——理髮。雖然深一剪、淺一剪,但是大家都沒有一點怨言,反而是問“能不能再短點,再給我剪短一點”。

忻州援鄂護士魏豔霞:我和患者成了朋友


在方艙醫院學習時醫療隊員魏豔霞得知短缺一名進艙護士,要補1個人馬上進艙工作時,主動請纓說:“我進吧!”懷著忐忑不安心情,魏豔霞拿著防護物品跟大家進了清潔區,先穿戴好防護服,大家相互認真檢查確保每個些細節沒有問題,然後就可以進艙了。

忻州援鄂護士魏豔霞:我和患者成了朋友

山西隊在這裡一共負責6個區。領隊安排魏豔霞和另一位護士負責30區共64個病人,跟上一班的同志交接完畢之後,就開始進入工作狀態,開始熟悉每一位病人的名字、病情,測體溫、指脈氧、發放口服藥、及時瞭解病人所需,盡最大努力去幫助和鼓勵他們。穿上厚厚的防護服後順暢的呼吸都很困難,看清楚東西更是奢侈!要在防護服上寫好名字,因為每個人都是隻能看到眼睛,根本認不出是誰,所以必須寫上名字。

忻州援鄂護士魏豔霞:我和患者成了朋友


“穿著防護服沒一會兒我防護服裡的衣服都溼了,溼答答的黏在身上,感覺很不舒服,就像有小蟲子在身上爬著。我本來就近視又戴著護目鏡,開始還好,隨著時間推移防護服捂著不透氣整個身體溫度升高,護目鏡上都是霧,平時10分鐘就可以完成的護理記錄完,這裡需要40分鐘甚至更長時間。”魏豔霞說道。

忻州援鄂護士魏豔霞:我和患者成了朋友

因為地域方言,醫務人員和病人溝通起來比較吃力,病人第一遍說話基本聽不懂,需要靠近、大聲、重複說,一下午工作下來整個人汗流浹背。只有一遍一遍給自己加油鼓勁!要堅持、一定要堅持!每班進艙工作時間是6小時,加上穿脫防護服、清潔消毒等一系列工作,每天也得10多個小時,這期間都不吃不喝。

忻州援鄂護士魏豔霞:我和患者成了朋友


電話採訪時魏豔霞說,記得第一天上班時候,注意到有位阿姨情緒低落,問她怎麼了?阿姨說她已經二次核酸陰性了,原以為很快就可以出艙了,沒想到CT又嚴重了,心裡很害怕。我一聽,趕快坐到阿姨旁邊進行安慰!阿姨出院的前一天跟我說“我明天要出院了,想著一定要見你一面,謝謝你啊姑娘,感謝你!那麼遠從山西過來幫我。等到你們任務結束,我要帶你好好逛逛武漢,吃好吃的!”說著阿姨就哭了。

最後魏豔霞說:“等到疫情結束,我一定要好好的、仔細的看看你—美麗的武漢”。

忻州援鄂護士魏豔霞:我和患者成了朋友


在這裡,我們要感謝奮戰在疫區一線的醫務人員,人民警察,防疫人員,人民子弟兵。14億人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就沒有我們過不去的坎!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忻州援鄂護士魏豔霞:我和患者成了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