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汽車無人駕駛後期會如何?

南京萬通168


汽車無人駕駛,其實就是機器人技術,它距離我們不再遙遠,全球有近20家汽車巨頭和互聯網公司正緊張進軍這一產業。

可以毫無疑問的說,無人駕駛跟新能源車一樣,是未來汽車行業的必然趨勢。但挑戰還是存在著。

1.安全性是公正能否接受無人駕駛車輛的決定性因素。需要無人車的安全性能的確保,比如傳感器識別技術,實地場景大數據等方面的收集,複雜路況的應對,缺少高精地圖情況下的自動駕駛。但相信有一天,無人駕駛技術會最終成熟, 比人類駕駛還要好。

2.高昂的成本也是一大制約因素。無人車必須依靠傳感器,錄入周邊信息發送給電腦,這些傳感器中最貴的就是車頂的360度不斷旋轉的圓柱體激光雷達,能檢測到周圍一定範圍內的障礙物,據相關報道,該裝置賣價曾經高達50萬元人民幣,甚至超出了一臺車的成本,並且能夠生產這種雷達的企業少之又少,隨著後期越來越多的公司投資研製這種雷達,相信這種激光雷達的價格,過不多久就會降到很低,那麼烏龍車的生產成本降大幅降低,從而保證早日量產。

3.無人車的相關法規滯後,特斯拉轎車事故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一旦因質量導致的車禍發生,誰是責任主體,保險公司的承保問題等等。所以需儘快修訂和完善無人駕駛相關的法律法規,為無人駕駛汽車的研發測試後,商業化應用提供製度保障。

相信過不了多久,無人駕駛汽車將會安全有序地行駛在全球每一條道路上。它將大大降低甚至杜絕交通事故,杜絕汽車作為犯罪工具的犯罪行為,它將是隨叫隨到的保姆……


修車的羅工


首先說下目前幾個趨勢

1,趨勢:大部分領域專家建議2025年實現高速無人駕駛的普及,到時大約有800萬無人駕駛車輛行駛在路上。

2,市場情況:滴滴已在上海試行了無人駕駛,大約2021年推廣,吉利汽車的首款無人駕駛幾何C預計今年下半年量產,北汽推出無人駕駛培訓,嘗試走出無人駕駛領域;京東已投入使用無人駕駛投遞車。

無人駕駛後期發展:

1,無人駕駛發展肯定前景無限,大數據下電腦犯錯的概率遠低於常人。

2,未來人會更多的從基礎駕駛這些領域解放出來,去做更重要的服務型事務。

3,第四次工業革命,其中一個環節就是人工智能,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隨著5G基礎設施的建設完善,所以好好把握,並接受新的事物。


墨南003


汽車無人駕駛後期會如何?

汽車無人駕駛未來發展預測
隨著5G時代的到來AI技術的成熟和自動駕駛汽車安裝傳感器技術的成本下降,促使自動駕駛汽車生產成本下降,再加之車企和資本很看好處於起步階段的自動駕駛汽車領域,所以未來每輛車都會採用無人駕駛或者輔助駕駛系統. 未來也會更加傾向於新能源自動駕駛方向發展,操作也會更加智能,只需一個指令就可以到達目的地,技術上無人駕駛汽車(AV)將採用自動駕駛、互聯、電動和共享(ACES)設計,同時我國具有無人駕駛汽車孵化的土壤,預計5-10年,無人駕駛的熱潮就會襲來。




老凱侃車


我國無人駕汽車將進入快車道!

1.無人駕駛分為L1、L2、L3、L4、L5階段,目前我國部分車企已經進入到L4級別又稱超高自動駕駛,我們可對車輛進行遠程遙控,並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完全自動駕駛。

2.近日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明確智能網聯、自動駕駛推動了運行方式的變革,而智能製造推動著產業生產和流程的變革,而智慧城市的建設正在促進汽車和能源的利用,對於汽車產業說起來,它在能源動力、在研發製造、營銷模式三個方面,這個變革疊起而來,這是汽車發展的百年過程當中沒有遇到過的,所以是百年未遇的大變革。在這個大變革當中,作為一個規劃,首先要研究在新態勢下的新能源汽車研發產業佈局,“三縱三橫”是我們國家堅持了20年的產業佈局,在新的發展過程當中,它的關鍵技術有很大的提升。首先,智能化的控制系統包括了智能網聯、自動駕駛和智能製造這個方面,汽車產業還是一個重要的製造業。

3.幾天前工信部已經明確2020年底我國5G網絡將全覆蓋,這也將有助於L5自動駕駛進入到快車道上,使無人駕駛汽車早日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中文微評論


自動駕駛是當前最熱門的汽車技術之一。最初大家對自動駕駛的期望是非常美好的(見圖2,1960年代關於自動駕駛的設想),人們的主要想法是自動駕駛可以把人從駕駛中解放出來,同時還可以更好的保證駕駛安全。

前幾年美國媒體預測很快美國會從法律上允許汽車不配備方向盤(見圖3)。如果沒有方向盤這些自動駕駛汽車人類將無法駕駛。現在很多人的觀點是說你不用害怕自動駕駛,害怕的話關閉就行了。但是,如果連方向盤都沒有的話,我們就失去了關閉自動駕駛的選項,只能把駕駛完全交給機器了。是不是感覺到了一點恐怖?

其實,汽車和我們買的其他大部分商品完全不同,我們買車後,車是屬於我們的,但是我們要把自己裝進車裡。其他大部分的個人用品包括手機,電腦等都是我們買回來個東西自己帶著,只有汽車是我們買回來一個東西把自己裝進去,它帶著我們。這是非常大的區別,也就是對汽車來說,它的安全和我們的人身安全某種意義上是綁定在一起的。

再深入一點思考,如果車輛都可以自動駕駛了,一旦駕駛過程可以完全通過人工智能來實現,不需要人類參與的話,完全可以制定一個適應自動駕駛汽車的交通規則,現在的交通規則都是按照人類的駕駛習慣制定的,自動駕駛根本不需要這些規則。紅綠燈,限速,車道線,指示牌,高速服務區等等基於人類認知為人類駕駛設計的這一套東西都不需要了。在這種情況下,即使你還有一輛傳統不帶自動駕駛的車輛,也無法在這種規則下駕駛汽車了。是不是感覺沒有選擇權了?

還有一個關於自動駕駛的法律問題被大家廣泛討論。如果車輛都是自動駕駛了,那麼出現的任何事故都應該由車輛或自動駕駛的生產企業負責,因為沒有司機,乘客也未參與駕駛。如果法律這麼規定的話,汽車製造商的責任幾乎是無限放大,必須要有極其可靠的技術才能避免法律糾紛和賠償。

我們可以看到最近自動駕駛領域最前沿的兩家公司Waymo和特斯拉都變得謹慎起來了。

谷歌旗下Waymo已經進行了超過1600萬公里的自動駕駛道路測試。 前兩天Waymo的CEO約翰·科拉菲克的表態顯示Waymo對自動駕駛的態度變得謹慎起來。他表示,未來幾十年內,自動駕駛技術還無法做到無處不在,無人駕駛汽車將一直存在限制。他認為在未來許多年時間裡,自動駕駛汽車都會需要司機的協助。

特斯拉也宣佈無限期下架“全自動駕駛” 選項。目前僅剩“增強自動輔助駕


南京萬通汽車


汽車無人駕駛是未來出行的標配,這是肯定的!

有人駕駛反倒需要特別的許可才行。就像現在的手機,人們幾乎已經忘了他的電話功能一樣,未來的汽車也可以打電話、通訊、視屏、辦公、開會、打麻將、玩牌都可以,這些都是目前所說的車聯網的概念。方向盤和駕駛座肯定是沒有了,人們上車只需要說一下目的地就可以了,也可以用手機輸入,剩下的時間,您在車裡幹什麼都行。

當然實現這一設想還需要一個過程,但目前主要的技術都已具備,只是需要進一步提升,比如芯片處理的速度,傳感技術,5G等無線通信的速度,相關的法律法規,人們對無人駕駛的接受程度等等,但是大的方向是不會變化的,預計5-10內無人駕駛的車輛會批量使用,15年後成為主流!


駿馬追風俠


汽車的無人駕駛。只能說想象很美好。現實卻很殘酷。無人駕駛對公路的環境要求非常高。

由於是無人。那麼,他完全通過系統進行操作識別。也就是說只要是機器那麼出現錯誤的概率就很大了。但是呢,無人駕駛出現一次錯誤。那麼就會造成很大的交通事故。所以我們必須要保證他100%的進行識別,更正,避讓。

雖然說我說起來很簡單,但是要做起來其實很難的。牽涉到非常多的東西,包括識別。傳感器。電腦下命令進行避讓。其實最難的就在識別這個環節。目前在公路上,它的識別系統啊,還是不是很完善?包括線路,路上的一些識別參照物。而且,還會有很多的自行車,電瓶車,摩托車,等之類的。非機動車輛。要進行一個非常好的進行避讓。而中國又是世界上路況複雜,最複雜的一個國家。所以,無人駕駛至少。在未來的十年之內,不會普及。有可能他的技術能夠達到,但是這個條件可能還達不到。這是一個雙重的一個,條件達到了才能進行的一個普及。第1個是技術,第2個呢就是路上的一個環境。我想的可能是會先在高速路上進行試驗吧。而且這個,他對武器的要求也是非常快速的。所以說短時間內應該不會很普及了。所以無人駕駛我們現在,抱著美好的希望迎接他吧。但是具體的實施過程可能還是需要很大的努力才能實現呢。現在想想就好。



小陶陶vloger


無人駕駛汽車分為L0級、L1、L2、L3、L4和L5級,其中,L4和L5級才是真正實現了無人駕駛。


風光新能源汽車


首先無人駕駛是以後的趨勢,預期20年以後就會普及。但是隻能普及到市級,縣鄉級還是不可以!無人駕駛主要靠導航,安全係數還是有待考慮!



小峰愛生活999


汽車無人駕駛後期會如何我總結了幾點
1無人駕駛它還是人腦控制的,人開都出事電腦難道不會出錯嗎?
2無人駕駛應該存在於特殊領域
3成本太高目前國人承受不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84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b81eec1387b24b309241b60084b871d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