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2020年第9期】漠检干警:我的战“疫”故事

“每个党员都是一面旗帜,咱们检察院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座病毒无法攻克的堡垒。”漠河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孙希谦,因在阿木尔林业局防控疫情包片无法抽身,这是在微信群中动员全体干警支援明苑社区防疫一线时说的话。

2020年的春节,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春节,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全国上下投入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虽然我们检察干警不能像“白衣战士”一样,身着“防护”铠甲,与疫魔直接作战。但作为党领导下的法律监督机关,我们有着自己的战线,有着自己的担当,我们将尽自己所能全身心投入到这场疫情防控狙击战中,为打好这场战役贡献我们的检察力量。

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检察干警的战“疫”故事:

月初,漠河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对全市居民实行网格化排查,检察机关主动请战,被分配至漠河市明苑社区。隆冬中的漠河,气温达到零下三十多度。时间紧,任务重,这项任务必须在明天上午之前完成!

“所有现在在漠河的干警请马上在群里报名,四十分钟后到明苑社区集合!”张丽丽在收到上级指示后立即在工作群中紧急动员。此时的漠河市已实行交通管制,所有非防疫工作车辆一律不得上路通行,因为集合突然,很多干警连中午饭也没有吃上,干警们只能匆忙地步行至位于漠河市河东新区的明苑社区,距离遥远,一走就是几公里。就这样,所有在漠河市的检察干警,全部加入到了疫情防控阻击战中。

【2020年第9期】漠检干警:我的战“疫”故事

步行几公里到名苑社区


【2020年第9期】漠检干警:我的战“疫”故事


干警张成明的爱人距离预产期已不足一个月,正是时时刻刻需要人陪伴看护的时候,接到动员命令,来不及多想,在快速地“唠叨”几句嘱托之后,匆忙地走上了战“疫”的征程。

【2020年第9期】漠检干警:我的战“疫”故事


干警赵天娇是一个两岁孩子的妈妈,因为孩子还小,家人也因为担心极力劝阻她不要出门,但她说,看见每天手机里不停上升的确诊和死亡人数,没有在家待下去的理由,只有战胜了疫情,才能更好的照顾这个家。

【2020年第9期】漠检干警:我的战“疫”故事


四十分钟之后,干警们准时集结在了明苑社区的大厅内,根据市疫防指安排,需立即深入明苑社区二区和三区进行逐户入户排查,干警们四人一组,带上笔和登记表,开始挨家挨户敲门走访排查。

“您好,我们是检察院的干警,正在协助社区进行疫情排查,请问您家几口人?有没有最近一个月从外地返回漠河的人员?请把您的姓名、身份证号和联系方式填写在登记表上,谢谢您的配合。”这是每个干警敲开门后的第一句话。

出于自我保护和谨慎,一听要填写身份证号和手机号,一些居民的第一反应是拒绝的,这我们完全理解,干警们耐心的做好人员信息的收集和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坚决做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早一分钟进行排查,就能减少一分病毒传染的风险。本要求第二天上午完成的工作,检察干警们确不约而同地决定加班,利用晚间时间进行快速摸排,第一时间将排查的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并及时与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反馈,此时工作完毕,已是晚上九点多,干警们用雷厉风行的态度打响了狙击疫情的第一枪。

【2020年第9期】漠检干警:我的战“疫”故事


入户排查的工作完毕,干警们又接到了社区巡护排查的任务,要求每日早7点至晚8点在明苑社区各应急出口进行巡护排查,确保广大人民群众不聚众,不“闲晃”,对居民进行安全教育,勤洗手多通风,出门戴口罩,切断传染源,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

漠河的早七点,天刚蒙蒙亮,在很多人还在梦乡中没有醒来,此时,我们的检察干警已经守在了社区防疫一线。为更好地做好排查工作,干警们不到六点就要起床,天没亮就要洗漱完毕做好准备。甚至有的干警怕为了打扰家人、孩子休息,“不敢”生火做饭,只能在门口简单吃一些包装食品。干警们没有更多的物资,随身携带的只有“三大件”——口罩、党徽和袖标。

【2020年第9期】漠检干警:我的战“疫”故事


陈晓南和乔常洪负责接送和组织干警,这决定了他们要比其他人起得更早一些,最早出去、最晚回来,此时的他已经在岗位上坚守了十多天,只佩戴着一个最普通的口罩,却不曾抱怨过一声苦和累,他们相信,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在排查和巡护过程中,干警们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你们能不能整点有用的,给我们发些口罩,光巡查有什么用?”一位因买不到口罩而没有戴口罩的老人家情绪有些不满,并向干警们抱怨到。

这时,一位干警送上了自己备用的全新口罩,耐心地劝告这位老人:“不光是您,现在我们也希望买到口罩,全国上下都需要口罩,导致生产企业供不应求,您在家应该也听到新闻了,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口罩都不够用了,我们的口罩也是用锅蒸、吹风机吹,多次循环利用。”说着,我们的干警为老人讲解了重复利用口罩时候应注意的事项,并奉劝老人尽量待在家里。老人对干警的工作表示理解和支持,并竖起了大拇指。

【2020年第9期】漠检干警:我的战“疫”故事


期间,有一些从异地回到漠河的干警,按照疫防指的要求,需要居家隔离14天,无法投入到社区防疫一线,但干警们也不闲着,主动承担案件办理任务,在保证不失泄密的情况下,在家中整理相关案件资料,确保检察业务和疫情防控两手抓,都不耽误。

【2020年第9期】漠检干警:我的战“疫”故事


刘晓宁是第一检察部的副主任,近期有些案件需要办理,但他主动提出,不耽误白天的巡护工作。白天在外巡查巡护,他就利用夜晚时间到单位加班,整理相关案卷,经常一干就是深夜。

【2020年第9期】漠检干警:我的战“疫”故事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冲锋在前的干警们有一半是女干警,他们平素私下里可能讨论的是哪个牌子化妆品更好,怎么能更好地保护皮肤,甚至可能一瓶饮料都拧不开……但在疫情面前,哪怕双手已冻的麻木写不好字,双脚不停地互相踢塌,脸部冻伤一碰就生疼,女干警们没有一人打退堂鼓,毅然决然地冲锋在疫情排查一线,真正撑起了检察战线的半边天!

【2020年第9期】漠检干警:我的战“疫”故事


刘润民是漠河检察院副检察长,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按理说他可以“稳坐钓鱼台”,指挥各项工作就可以了。但这位拥有近40年党龄的老党员始终坚持冲锋在前,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在统筹安排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哪里有困难他就去哪里。单位缺人值班,他就过去代值,防疫一线缺物资了,他就去送。正式拥有这样的院领导,干警们的心更齐了,劲更大了,向心力更强了!

【2020年第9期】漠检干警:我的战“疫”故事


就是这样一群干警,平日里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庄严肃穆,面对疫情冲锋在前是更像是一团火。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疫情不止,检察不退!我们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各项部署精神,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2020年第9期】漠检干警:我的战“疫”故事

待到春暖花开时,不负春光不负卿。检察干警,感谢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