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力求破除論文“SCI至上”,讓學術迴歸“初心”,對此你怎麼看?

凡大先生


SCI論文問題背後的邏輯是如何科學度量科研成果,現階段,幾乎所有學校都會使用SCI論文的數量來衡量科研成果的多少,如果有一套更加科學有效的衡量指標,這個問題可能就會得到比較好的解決,這個任務恐怕需要教育部和所有科研機構一起完成。


一線科普


這是一個進步,不過必須強調幾個細節:這裡是評估體系做的改革,要實現不唯SCI而不是不要SCI。當一個評估系統被單一條框所限制時,勢必會出現投機者,也會影響一部分真正有能力的人的選拔。這種嘗試並非我國獨有。在我原來單位有一名老師近幾年每年可以出產20篇左右的Nature(40分),Science (30多分),Cell(20多分)的正刊論文及其餘若干文章,也有同事創造過一年三篇新英格蘭醫學雜誌(80多分,研究類雜誌頂刊)。放在國內,跟我第一位同事同領域的最好成績我記得應該是年均三到四篇Nature Science Cell,就可以榮譽等身職稱一步到位了。而我的這兩位同事目前都是副教授,而發論文並沒有這麼嚇人的同事倒有更快升到正教授的。這就是這種改革帶來的變化。不唯不是不要,而是作為考核學術能力的一項標準,更多的是綜合評價科研人員的實際貢獻。如果僅僅看SCI就反對那只是另一個極端,本質上還是唯SCI,只是從yes變到no罷了。改革的目的還是為了學有所用,不浪費資源。因此是一個進步舉措。


等等科普


第一,不能本末倒置。科學研究的目的是探究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以增進人類的認識,提高改造社會和自然的能力;而應用研究的目的是開發新的技術方法和產品,以改善人類的生活。論文只是其中的一種附屬產品。我們應當考慮SCI,但是並不能本末倒置,把它當作是唯一的科技評價L標準。

第二,應該區別對待。從事基礎研究的科學家,他們的主要產品是揭示本質和規律的科研論文,所以,論文作為考核評價手段,應該佔有較大的比重。而從事應用研究的工程技術人員,他們的主要產品是所開發的技術方法、實際運用產品和服務,因此SCI所佔比例不應該太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