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萧破邪另类品三国——从数字迷信破解“衣带诏”事件必败之谜

“衣带诏”事件前后脉络: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权力膨胀,旗下谋士谏言让曹操“时行王霸之事”,曹操为此便用“许田打围”来试探献帝和朝中群臣之底线。

围猎时,献帝三射大鹿不中,让曹操射,曹操不用自己的弓箭,反而讨拿献帝的弓箭来射,并且一射击中。群臣看到被射倒的鹿上面是天子的弓箭,便理所当然的认为是献帝射中的,自然拖着死鹿献宝式的高呼“万岁”怕马屁。结果曹操一马当先,跑在献帝前面来接受群臣贡献的死鹿,并且根本不提还献帝天子弓箭一事,自己拿走了。

这时候大家的表情和表现就相当丰富了,以划分团队来看,曹操的团队当然得意洋洋,得意的飘···

非曹操团队的人嘛,总体来说就是敢怒不敢言(比如献帝,以及马腾等大部分群臣),想动手的也被制止(比如关羽这种武力爆棚的忠汉之士)。

围猎结束后,献帝回到宫中,只能躺在老婆膝盖上哭吧哭吧不是罪,所以,有了老婆的真男人,一般在外被欺负了,人前绷得住,回到家后往往以泪洗面。

献帝大老婆伏皇后知道老公被欺负后,哪能咽下这口气?必须要出了这口恶气,不过老公家里人丁单薄,找不出人手,咋办?那就只能找娘家人啊。

赶紧把老爸叫来商量一下。皇后老爸伏完听说女儿女婿要和曹操干架,这不是“打着灯笼上茅房——找死”么。不过也不能太打击这小两口的积极性,虽然知道99.99%干不赢,但是还是要支持他们的梦想嘛,万一要是实现了呢?

这事儿要支持,但是绝对不能自己干。很快,伏老爹得出一个结论。让谁干呢?他推荐了献帝的小老婆,董贵妃的兄弟董承来干这个事。

献帝一脸懵逼。我找你来干,你又推给别人,你是来给我表演打太极的啊?

不过伏老爹给出的理由太强大,让献帝无法怼回去。

因为伏老爹给出推荐董承的理由是:“老臣无权”。是的,正统的皇后老爹,皇帝的正统老丈人,只是一个“校尉”,而皇帝小老婆董贵妃的兄弟是“车骑将军”。

看吧,平时封官、赏赐,我少他多,现在要干大事,却想起我来了,你咋不让他去干呢?谁叫他官高权大呢?

是的,献帝只能咽下这个“苦果”,转头去找董承。

其实,伏完推托的过程,至少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第一,伏完有较高的政治智慧。和曹操对干,不是谁都能做的。献帝想找伏家来做这个冤大头,伏完当然不肯,于是祸水外引,推荐“有权”的国舅爷董承来做这事。事情办好了,我有推荐之功。事情没办好,和我没有半毛钱关系。从“衣带诏”事件的结局来看,完全和伏完预料一样——失败身死。董承、董贵妃一家族灭。伏家毫发无损。

第二,献帝的情商很低。伏完推托“无权”,推荐“有权”的董承,献帝就像一个提线木偶一样,照着伏完说得做。献帝没有读懂伏完的潜台词,既然你信任任我,让我干大事,都说了我没权,你还不给我权?即使现在你给不了我权,那么,许个愿,空手画个饼总可以吧,可惜献帝没有。想让别人干这种提着脑袋玩命的事儿,却不许诺重奖重利,又想马儿跑又不要马儿吃草,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之后献帝安排董承,也没有许以重利。)惯于索取,只会安排部署的献帝觉得理所应当,可惜别人并不是傻子,至少伏完不是。


萧破邪另类品三国——从数字迷信破解“衣带诏”事件必败之谜


献帝写好血书,让伏皇后绣在玉带锦衬内。

这里,必须要对伏皇后的针线功夫给32个赞,因为绣的太好了,完全可以颁一个“三国第一针线功夫”的牌匾给她。董承缠着献帝赏赐的血书玉带出宫,曹操怀疑,对玉带反复检查都没有检查出问题。董承回家也反复研究玉带,也没检查出来。你看,这玉带简直就是“原装正品”嘛,哪里有什么血书?你说,这伏皇后针线功夫是不是该评天下第一?


萧破邪另类品三国——从数字迷信破解“衣带诏”事件必败之谜


接着,狗血而又熟悉的一幕出现了。

董承研究不透玉带,便将玉带放在桌子上。突然,桌子的油灯,爆出了灯芯油,绽落在了玉带之上,烧着了,然后露出了玉带中的血书。

是的,就是这么的巧合、狗血和熟悉。无巧不成书,自古皆然。

董承拿到了献帝的血书,势要推翻曹操,匡扶汉室。所以他要找帮手一起举事。先后找到了和他关系好的王子服、吴子兰、种辑、吴硕,众人纷纷发誓当汉室忠诚,并且找来白绢,写下了各自名号。

此时又恰好马腾上门,便又拉马腾入伙。

马腾是个好演员。写名号的“投名状算什么”,来来来,大家搞个“歃血为盟”,成立一个“匡扶汉室十兄弟”或则“干翻阿瞒十兄弟”的组合怎么样?

不错,马腾不仅让大家一起歃血为盟,还要求筹足十个人。

笔者严重怀疑马腾有数字迷信,为什么非要“十”个人呢?就好像总有人要搞“某某时期十大武将排名”、“某某时期十大酷刑”、“某某年度十大新闻”、“某某行业十大品牌”、“某某工作十大亮点”等等诸如此类,强行凑数。

难道凑足了“十”,就真的十全十美了?就真的高端大气上档次了?就真的狂拽酷炫叼炸天了?

没有。真的没有。

之后董承找到刘备,邀请刘备入伙成功后,对刘备说“尚容再请三人,共聚十义,以图国贼。”

是的,还是要十个,“十义”,多么响亮的招牌。对“十”的认同,马腾、董承之流早已深入骨髓。不管所办之事有多机要、有多紧急,凑不足十个我就不干,就不罢休。

就好像一个寓言故事:迷信的老爹被倒塌的危墙埋了,儿子不管呼喊救命的老爹,翻到标有“今日不宜动土”的黄历后扬长而去。

道理是一样的,过度迷信害死人啊。

让这样的一群人,来办这样一件机要、紧急而又势必惊天动地的大事,焉有不败之理。

就算之后没有董承家童向曹操告密,他们的“十义”大举也必然失败,这就是笔者的论断。


萧破邪另类品三国——从数字迷信破解“衣带诏”事件必败之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