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三国演义》里刘备为啥会有那么多人支持?他有什么优点?

琲琲


无论演义还是三国志,支持刘备的人在诸侯中是最少的,哪有题主说的“那么多”?

若题主问题的“人”指的是人数,刘备早期不过500人,哪怕赤壁也不过万人,孙权十万打合肥,曹操80万打赤壁,刘备的人根本不够看。

哪怕刘璋,也比刘备的“人”多多了,西凉的韩遂、马超,刘备更比不过。

若题主问题的“人”指有名有姓的人物,刘备更少,文有诸葛亮、法正、庞统、徐庶(这个也加上吧),武主要是五虎(关、张二代就不算了),打酱油的糜氏兄弟、简雍等。

曹操的诸曹、诸夏侯,荀彧、荀攸(演义里这就是个人名)、郭嘉、五子、一些二流武将更多,孙吴不用说了,四大都督,加上孙坚、孙策、孙权三代的打拼,也不是刘备能比的。

早期的董卓、袁术(这货敢率先称帝,没点实力能行么)、袁绍、公孙瓒,哪个的支持者也比刘备多。

所以刘备为啥那么多人支持的问题根本不成立。题主不如问,刘备一没钱,二没人,怎么就成了蜀汉之主?

但是题主问的是三国演义,这就完全靠主观臆断了,因为它是小说!小说又叫虚构文学,意思是有些东西是编的。

水浒、红楼完全是人“瞎”写的,武松为何令人喜爱,迎春为何另人怜惜?这都是作者塑造的,跟“武松”、“迎春”、“宋江”等人没关系。

刘备也是如此!

演义中刘备为何“有那么多人”支持,因为他符合罗贯中本人(或者说当时的价值观)。

曹操不用说了,奸臣一个!东吴割据一方,没有大义。

刘备则不同了,屌丝、逆袭,加上汉室身份,又没有恶行,这不是标准的主教模板吗?

现在(包括以前),主角身世可怜,却不曾轻易放弃,始终迎难而上,心中有仁义,一直做着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事,跟刘备何其相似。

看看桃园三结义,看看刘备三让徐州,看看刘备携民渡江,题主就明白罗贯中想写什么了。


卧牛说历史


刘备的个人魅力极强,无论他置于何种落魄之中,他的身边总会有人自愿誓死追随。刘备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刘备是一个能打得了督邮的人;一个能灭得了黄巾的人;一个投奔过曹操公孙瓒袁绍刘表刘璋而从来没人叫他三姓家奴的人;一个能带着全城老百姓跑路然后一把火把新野烧了的人;一个能从卖草鞋的混到一代枭雄的人。

刘备之所以有很多人追随,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他仁爱,有识人之明。

刘备识人之明,最突出的就是汉中之战结束,如此咽喉要塞,应该派谁镇守?

二爷在守荆州,所有人都以为会叫三爷守汉中,结果刘备任命魏延守汉中,后来看魏延也不负众望,

果有其能。然后就是马谡了,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可惜诸葛孔明没听,一致后来北伐大计功败垂成。


历史冷知识钩沉


汉昭烈帝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221年—223年在位),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称其为先主。

刘备首先姓刘,三国演义发生的时代背景就是东汉末年,东汉是刘氏的江山,而刘备又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按辈分是当时汉献帝的叔叔,他时常自称是中山靖王的后代,打出要复兴汉朝的旗帜,又被汉献帝认为皇叔,让他赢得不少人的支持,所谓的正统,中国自古以来都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又有皇帝的中央集权制,所以大家都觉得刘备是正根,而刘备身上确实也有很多优点,礼贤下士,待部下如手足,当年不惜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这就是为什么诸葛亮最后要鞠躬尽瘁。

心胸宽阔,重情重义,这是很多王侯将相都难具备的品质,他却能如此,所以刚起义就得到关张的辅佐,徐庶的忠心。

特别是仁德讲信义 长坂坡那么危险的情况都不忍舍弃百姓,得民心得天下也。

善于用人,自信,前半生屡战屡败却屡败屡战,他没有气馁过,关羽、张飞、赵云、魏延都是下级军官出身,刘备却重用他们。

刘备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其临死前举国托付给诸葛亮的行为被陈寿赞为古今之盛轨,[1]后世众多文艺作品以刘备为主角。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庙为之纪念。



帝道老王


从公元184年—公元207年的二十三年间,刘备人马一直不过是千人、数千、万余。真正算的上一方诸侯的也只是据有徐州那一年多时间,人马有数万人。刘备收聚的文武人才有:关羽、张飞、赵云、陈到、简雍、刘琰、孙乾、麋竺、麋芳等。历来成就霸业者明主加三杰缺一不可。刘备是明主,这个是不容质疑的。三杰是股肱、谋主、爪牙。股肱指的是辅佐帝王的重臣,如萧何。谋主指的是出谋划策的谋士,如张良。爪牙指的是战克之战,如韩信。刘备的这些人才中关羽、张飞、赵云、陈到称得上爪牙。但并没有股肱和谋主。简雍、刘琰、孙乾、麋竺、麋芳等人。虽然是人才,但并不是俊杰。简雍、孙乾、麋竺的才能主要是在外交上。刘备就曾派孙乾、麋竺使袁绍、刘表。简雍最大的功劳是劝降刘璋。麋芳倒是文武双全,不然刘备不会让他守江陵。



从公元184年——公元207年二十三年间,刘备还是一事无成。刘备是鱼,一直不能鲤鱼跌龙门,因为没有水。就是刘备没有股肱和谋主。没有一个为其规划战略计划的人。反观曹操、孙权他们是有的,而且对将来的路是很清晰的。这也是刘备虽然有雄才,但终一事无成。刘备夺蜀时,曹操这边就有人认为不能成功。丞相掾赵戩认为刘备不会用兵,每战必败,每经常逃跑,怎么能夺下蜀地。而丞相参军傅干则认为以刘备之雄略,诸葛亮、关羽、张飞三位人杰辅佐,肯定能夺下蜀地。公元215年曹操攻下汉中,刘晔就劝说趁胜攻蜀。刘晔讲:诸葛亮明于治而为相,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蜀民既定,据险守要,则不可犯矣。就是说诸葛亮有丞相之才,能稳定蜀人心。关羽、张飞为将,据险而守。那样我们就没有办法了。


曹操征徐州时,吕布偷袭兖州。要不是程昱保住三城,曹操连家都没有了。曹操就是让程昱镇守后方,足兵足食。刘备也是让诸葛亮镇守成都,足兵足食。而刘备当年据有徐州时是让张飞、关羽守后方,结果徐州丢了。小说三国演义中司马徽问刘备:吾久闻明公大名,何故至 今犹落魄不偶耶?刘备只得说命不好呀。司马徽:不是。那是因为将军您没有俊杰辅佐。刘备讲:我武有关、张、赵,文有孙、 糜等。司马徽讲:关、张、赵云,皆万人敌,惜无善用之之人。若孙乾、 糜竺辈,乃白面书生,非经纶济世之才也。虽然是小说,但道理是对的。据襄阳记司马徽向刘备举荐的俊杰是诸葛亮和庞统。



刘备在荆州待了数年,有次上厕所看见大腿髀肉了,感慨而流泪。刘表感到奇怪,于是询问。刘备讲:我常常身不离鞍,大腿上的肉都消失。现在不能再骑,大腿内侧肌肉生。时间飞逝,年纪也将老了,而功业没有建立,所以悲伤。从刘备这段话是非常渴望功业,情感上非常失落。刘备一直没有自己的战略规划,但在遇到诸葛亮之前从来没有人对刘备这样讲过。诸葛亮的隆中对的规划内容跟东吴、曹魏的谋士的一些规划建议都有相同之处。那是因为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耳。刘备于是跟诸葛亮情关系越来越好,好到关羽、张飞等旧人都有意见。刘备对他们讲: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就是说刘备把自己比做鱼,诸葛亮是水。鱼有了水自然就活了,能畅游。 那么多人追随当时非常弱小的刘备,我认为有以下原因,即刘备的优点。

刘备是英雄:

公元199年的时候有一天曹操突然对刘备讲: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所以刘备马上决定要跑了。在曹操看来整个天下能称得上英雄的只是刘备跟他。而实力强大的袁绍,曹操根本看不上眼。曹操一生中看得上眼的只有刘备和孙权。刘备投曹操时,手下谋士也认为刘备是英雄。以程昱为代表主张除掉刘备,因为刘备有英雄之志。魏书:或谓太祖曰:备有英雄志,今不早图,后必为患。曹操当时犹豫不决,于是询问郭嘉的意见。郭嘉认为不能杀,刘备势穷来投,却杀之。以后还有谁愿意归附。当时曹操听了大笑,说明曹操也不愿意杀。公元199年袁术要北投袁绍,刘备请求去阻止。曹操当时答应了,郭嘉、程昱都赶来劝阻。当时刘备已经带兵离开许昌。刘备到了徐州下邳,同行的纪灵回去后,刘备杀掉徐州刺史车胄,留关羽守下邳,刘备则返回小沛。徐州诸郡县皆叛曹操响应刘备,人马数万人。刘备派孙乾去见袁绍,两家联合。曹操派刘岱、王忠等率军攻打刘备,败而回。刘备要跑是因为他是英雄,不甘于居人下。当年曹操丢失兖州时不投袁绍的原因是一样的。赤壁之战前孙权不投降曹操也是这个原因。刘备、曹操、孙权投降,富贵一生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他们都想建功立业,不会居于人下。诸葛亮使吴时,孙权就问刘备为何不投降。诸葛亮讲刘备是英雄,就算功业不成。那是天意,怎么能做曹操的下属。



公元199年八月,曹操进军进军黎阳。派臧霸等入攻打青州。九月,曹操返回许都,分兵守官渡。十二月,曹操又率军进驻官渡。公元200年正月曹操决定亲征刘备。当时诸将都反对,他们对曹操讲:跟主公争天下的是袁绍,如果我们打刘备时,袁绍进攻该怎么办?曹操对他们讲刘备才是真正的人杰,现在不趁他立足未稳时去打,一旦他在徐州建立稳固的政权。将来就是我的大敌了。郭嘉也力劝东征刘备:此存亡之机,不可失也。郭嘉当年也曾在袁绍手下效力,但认为袁绍不能成事才离开。郭嘉看不上袁绍,却看重弱小的刘备。曹操打刘备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他跟袁绍开战的时候,刘备很有可能在后面捅他一刀。曹操亲征,刘备大败而逃。按照魏书的记载刘备认为曹操不会打他,后来听说曹操亲自来了。刘备带着数十骑去观察,看见曹操旗帜。刘备马上抛弃众人跑了。我认为刘备确实去看了,也确实跑了。但不是还没打就跑。当年刘备只有两千人就敢援救徐州,现在数万人难道不敢一战乎?曹操打刘备时,袁绍真的没有行动。 刘备在袁绍待了一段时间,觉得袁绍也不能成事。刘备对袁绍讲去联合刘表,于是带着数千人去豫州汝南郡。



公元200年十月官渡之战以曹操胜告终。曹操立马调头亲自率军去打刘备,可见曹操始终把刘备作为头号对手。三国志:曹公既破绍,自南击先主。公元207年曹操准备远征乌丸,诸将皆反对。理由是刘备必定劝刘表偷袭许都。郭嘉力主征乌丸,刘表也不会听刘备的。而刘表也确实没有听刘备的。曹操远征乌丸回来,刘表才后悔。如果当时据有荆州的是刘备,曹操必然也不敢远征。刘备也必然会偷袭许都。曹操诸将不怕据有荆州的刘表,而惧实力弱的刘备。因为他们都把刘备视为英雄。公元208年七月曹操征荆州,八月刘表去世。当时荆州文武皆劝刘琮投降。刘琮还是想保全荆州,傅巽说服了刘琮。傅巽当时讲:如果刘备不能打败曹操,败不能保全荆州。如果刘备能打败曹操,则刘备不会做将军您的手下。荆州有十万人不能拒曹,却把包袱甩给只有数千人的刘备。 刘琮投降曹操,并不敢告诉刘备。后来才派宋忠告知。刘备只得率众南逃,派关羽率水军顺汉水直下江陵。



曹操怕刘备占据江陵这个要地,轻军速进到襄阳。得知刘备已经走了,曹操亲率五千骑兵急追,一日一夜行军三百余里。可见曹操始终把刘备作为大敌,在南郡当阳县长坂追上了刘备。关羽率水军接应刘备,到江夏郡夏口跟刘琦汇合。刘表去世时,东吴鲁肃觉得形势严峻。鲁肃对孙权讲:刘备是天下枭雄,如果刘备跟刘琮他们同心协力。我们就应该跟荆州结盟抗曹。请让我去荆州吊丧,劝说刘备安抚荆州人跟我们一起抗曹。鲁肃把刘备看作英雄,直接勿略刘琮。鲁肃晨夜兼行在当阳长阪碰到刘备,劝说跟江东联盟抗曹。 公元208年十月、十一月曹操安抚荆州人,大嘉封赏。这时无论是曹操也好,还是其谋士、诸将等,并不把江东放在眼里。他们所顾虑的唯有刘备耳。当时众人皆认为孙权必惧而杀刘备。程昱则认为孙权虽然有谋,但不能独当一面。刘备有英雄名,关张都是万人敌。孙权肯定会资助刘备以对抗我们。刘备得到孙权的资助,要击败就难了。十二月曹操亲自率水陆军打刘备,打江东只是顺便的事。三国志:公自江陵征备、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曹操是把刘备做为对手。曹操从华容道冲出时大喜,诸将皆问原因。曹操讲:刘备确实是我的对手,但还是计划不周,如果早点来华容道放火,我就死在这里了。刘备确实放火了,只是曹操已经走了。


后来曹操给孙权书信讲:我烧余船自退,让周瑜徒获虚名。 赤壁之战、乌林之役很多人认为功劳主要是周瑜,其实不然。当时周瑜是三万人,刘备也有两万人。从三国志和其他史料的记载,刘备的功劳也不小。三国志: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刘备)俱进,遇於赤壁,大破曹公军。备(刘备)、瑜(周瑜)等复追至南郡。吴书曰:羽曰:乌林之役,左将军身在行间,寝不脱介,戮力破魏,岂得徒劳,无一块壤,而足下来欲收地邪?公元210年曹操得知孙权把半个南郡给刘备,并默认刘备据有荆州南部四郡。当时曹操正在书写,笔都掉到地上。三国志: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刘备),方作书,落笔於地。曹操会如此紧张的原因在于刘备这个英雄一旦有了地盘,将来会成为大敌。所以当初刘备才据有徐州,曹操弃袁绍而东征。曹操击败袁绍,又立马南征。在刘琮已投降时,立马急追击刘备。在荆州还没有完全安抚,顺江征刘备。三国志:公(曹操)曰: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诸葛亮对刘备的评价是英才盖世、雄才盖世。当时无论是曹魏还是东吴那边的人都认为刘备是英雄。

刘备得人心:

三国之主创立基业,刘备是最艰难的。因为他的起点最低。曹操其祖父曹腾三十年间侍候过四任皇帝,还推举过不少贤士。其父曹嵩曾花一亿钱买三公之一的太尉来当,说明曹家富的流油。曹操起兵诛董卓时,夏曹两个家族相助。又有大批士人相助。豫州名士任峻带着宗族跟随。荀彧、程昱、毛玠、戏志才(郭嘉之前的谋士)等纷纷相投,鲍信把兖州送给曹操。孙权就更好了,父兄留下一批文武人才,又有现成的地盘。刘备虽然是汉室宗亲,但已经是远的不能再远了。连爵位都没有了。其祖父不过是县令,其父不过小吏。到了刘备时已经沦落为贩履织席。汉中之战时刘备派刘封率军挑战,曹操就曾大骂:卖履舍儿。刘备有后来的成就,也得益于其母。家境虽然不好,其母还是让刘备读书。当时跟同族刘德然、公孙瓒一起在大儒卢植那里学习。刘备并不喜欢读书,反而喜欢狗马、音乐、美衣服等。刘备不喜欢读书并不是不读,只是不是为成为大儒而读。 刘备起点低,对人才更加渴望。诸葛亮在隆中对讲思贤若渴。加上其出身不高,也不会有门第之见。


公元184年黄巾之乱暴发,朝廷无力征讨,只得让各州郡募兵征讨。刘备集结了一些人马跟随校尉邹靖讨黄巾。邹靖曾跟公孙瓒一起讨胡人,也许是因为这层关系。关张也是在这时候跟随刘备的。刘备跟关张同床而睡,跟兄弟一样。关羽在曹操那里时,曹操知道关羽不会留下。曾让张辽询问。关羽讲我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会背弃。刘备依附公孙瓒时,结识了赵云。赵云也有意为刘备效力。后来赵云以兄丧离开,刘备知道赵云不会回来。刘备抓着赵云的手告别,当时赵云讲:终不背德也。意思是讲我肯定不会忘了你(刘备)的恩德。公元200年刘备在袁绍那里时,赵云马上去邺城。刘备对待赵云也是同床眠卧,这跟关张的待遇是一样的。赵云不投袁绍和离开公孙瓒,却选择实力最弱的刘备。赵云投公孙瓒时,两人有一段对话。赵云讲我是从仁政所在,离开而投刘备也是如此。


公元208年在当阳长阪赵云保刘禅和甘夫人,当时有人对刘备讲赵云已经投曹操。刘备认为赵云不会背弃他。郭嘉、傅干等人曾说刘备得众心(宽仁),所以手下愿意拼死效力。 刘备在担任平原相时,郡民刘平曾派人刺杀。刺客不忍心下手,把刘平的事告诉刘备。魏书倒是记载了刺客不忍下手的原因。刘备当时不知道是刺客,对待他非常好。只要有人来投,无论出身刘备必然厚待。魏书:备(刘备)外御寇难,内丰财施,士之下者,必与同席而坐,同簋而食,无所简择。众多归焉。公元194年陶谦去世,临终前交待麋竺等人让刘备掌管徐州。麋家是徐州的大族,世代经商。在吕布偷袭徐州后,麋竺把家产都资助刘备。曹操为拉拢麋家,表麋竺为嬴郡太守,麋芳为彭城相。但两兄弟都弃官,跟着刘备颠沛流离。关张、简雍是公元184年左右开始跟随,麋竺、芳、孙乾是公元194年开始跟随,赵云、陈到、刘琰是公元200年开始跟随。这些人跟着刘备颠沛流离十多二十年。他们跟刘备依附邹靖、毌丘毅、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等。刘备征战多年功业不成,自己都感到悲伤。他的依然对刘备不离不弃。


刘备在荆州时,豪杰纷纷归附刘备。刘琮投降时,刘琮部下纷纷投刘备。刘备往南逃时,荆州士人纷纷跟随。三国志: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益多。琮(刘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先主奔江南,荆、楚群士从之如云。刘备得到荆州四郡后,连淮南雷绪都带着几万人相投。雷绪并没有就近投孙权。三国志:庐江雷绪率部曲数万口稽颡。既使是在曹魏效力人,曾经在刘备手下都感恩。不知道什么时候北方流传刘备死了,众人皆贺。袁涣独不贺。因为刘备担任豫州牧时曾举荐他为茂才。公元223年投降魏国的黄权得知刘备去世,也不贺。公元219年东吴偷袭荆州时,习珍宏兄弟伪降。公元220年时举七县起事,并联合武陵太守樊胄。后粮、箭皆尽,习珍对部下讲:受汉厚恩,不得不报之以死。诸君何为者?然后自杀。受汉厚恩当然不是汉朝,而是指汉中王刘备。



蜀汉虽然在三国之中最弱,但依然偏霸一方多年。蜀汉灭亡时诸葛亮子瞻孙尚、张飞孙遵、赵云子广、傅彤子佥、李恢侄球、黄权子崇等人皆战死。司马炎评价:天下之善一也。刘禅投降后霍峻子弋、罗蒙子宪各保一方。刘禅投降的消息传来他们的反应:(罗宪)乃率所统临于都亭三日。(霍弋)弋素服号哭,大临三日。(姜维军中)将士咸怒,拔刀砍石。据汉晋春秋霍弋不投降的原因是要看魏国如何待刘禅。汉晋春秋:若主上与魏和,见遇以礼,则保境而降,不晚也。若万一危辱,吾将以死拒之,何论迟速邪!当年霍弋他父亲霍峻去世时,刘备带着众人亲临祭拜,并在墓地留宿。公元264年刘禅去了洛阳并封为安乐公。霍弋才率南中六郡上表投降。刘禅对他们并没有多好。罗宪因得罪黄皓贬官。霍弋要北上勤王,刘禅不许。他们还在为刘禅着想,原因在诸葛亮出师表: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刘备)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意思是说他们这些受刘备之厚恩,想要报答在刘禅身上。


小鸿哥


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关于刘备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支持,有一下几个原因。

—.刘备是汉室宗亲。刘备在跟别人介绍自己的时候,总是说自己是“山中靖王之后,孝景皇帝之玄孙”,并且得到汉献帝的承认。刘备一直打着“复兴汉室”为旗号,所谓名正言顺。当然他的宗亲问题一直都争议,我们在此不做讨论。

二.礼贤下士。乱世之中,诸侯之争,也是人才之争,能招募天下英才为已所用,自然能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刘备三请诸葛亮,因此的到“三顾茅庐”的古典,就是最好的证明。

三.不忘初心。刘备起兵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势力弱小,不得已先后屈身于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等割据军阀。征战时,刘备也多次兵败而面临绝境。但其总能振奋精神,越挫越勇。

刘备的优点有以下几点。

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志向远大,知人善用,仁德。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志向远大,知人善用,仁德。

以知人善用为例:刘备曾三顾茅庐请诸葛亮辅佐他,得到了诸葛亮,如鱼得水,为三国鼎立的局面奠定基础,还有就是刘备没杀过大臣,没杀过手下,在刘备手下的人可以随意发表言论 。以感情用事举例:因为想报二弟关羽被东吴杀害之仇,置江山社稷于不顾,不听诸葛亮等谋臣的劝阻,贸然负气出兵。结果被东吴打得大败而归,自己无颜再回成都见诸葛亮和文武百官,死在四川省东部奉节县东的白帝城。


福尔摩小黑


三国最有本事的还是刘备和诸葛亮,就向一家哥三分家过日子一样,大哥继承了家产,二哥分走了土地,老三给了几个伙计,刘备就是老三,靠自己的努力和伙计的帮忙,才能和那哥两相抗,虽然弱,但是他做到了别人做不到的事情,看看袁家哥俩和老董就知道了,刘备和诸葛亮还是有能力的


留顺248


刘备向来以仁德著称,作为一代霸主,有道明君,在极其困难的情形下,能与诸侯的孙权,时为汉相的曹操相抗衡,夺得一席之地,并成就天下三分,没有雄才大略,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心胸,别人怎可为他卖命,就是因为他有知遇之恩,才有三顾茅庐的精彩,才有千古传颂的西板坡摔阿斗的仗义大气,才有为桃园结义不惜一战的白帝城托孤。正是刘皇叔的贤德、仁厚,成就了他,也成就了蜀国。


清流澎湃


我也挺喜欢刘备的。

他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刘备作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优点是多方面的,如爱民爱材、宽厚仁义、知人善任,待人公正真诚。《三国志》评论刘备“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尽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不二,诚君臣之圣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侠,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看,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竟利,且以避害云尔。”所以他能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军事人材收为己用。


小马画月牙Y


无论是三国演义里还是历史里,刘备都是三国领导里唯一的白手起家者。曹操和孙权在出生时就拥有了不少资源。刘备和他们比本身起点就低了很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备最后能割据一方已经实属不易。

并且刘备在三国局势中前半生一直是屡败屡战,并不是顺风顺水的生活,但他一路坚持了下来。

所以不论演义想把他写成什么,历史里他自己的其他品质又是如何。

他本人的奋斗史和坚持都是让人欣赏的。


臻焱


《三国演义》里,刘备受欢迎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人们的正统观念思想,刘备起初是以平黄巾起义起家,在当时人们的思想中,黄巾起义是反贼,是社会动乱的根源,刘备的所做所为是为国分忧,黄巾动乱后,刘备做平原县令,后又以皇室宗亲的名义,平动乱,攻董卓、伐曹操,在朝廷、民间都认为是正义之师,为民乞命,替天行道。

二是刘备仁慈善良,刘备治军严谨,所到之处,不掠夺百姓,烧、杀、抢丶掳、严格禁止,在新野被攻破时不忘百姓,保护百姓一起逃亡,体恤百姓疾苦,同情弱小,正义办事,逢恶必惩。

三是礼贤下士,通过桃园三结义,弟兄齐心不变,同甘共苦,肝胆相照,这在当时主公与臣下这种关系是决无仅有的,三顾茅庐也是众所周知的。不以貌取人,如庞统、张松、等人投曹均遭闲弃,后为刘备所用,一时文臣武将云集。

四是谦虚谨慎,知人善用,不忌贤妒能,虚心纳柬,但凡大事,不私自主张,经众议交付诸葛亮实施,做到了人尽其才。

从这几个方面看,刘备在当时是相当受欢迎的,以至于三国评说刘备占尽人和,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天时,孙权凭长江天险占地利是有道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