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山村大爷每天坐门口等儿子,春节就买一捆葱,天冷烧火盆取暖


王大爷今年刚过70岁,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老得多。大爷有哮喘的毛病,每年秋冬换季的时候,还有可能便血,需要到卫生院输血。大爷每天都坐在自家大门口,双手各拄着一根拐棍,看见有村里人从山下回来,就赶紧打听有没有见到自己儿子。

大爷只有一个儿子,考虑孙子们上学方便,去年的时候,住进了扶贫搬迁社区。进城后花销增大,只能外出打工挣钱家用,于是王大爷就一个人留守老屋。春节期间赶上疫情封锁村子,大爷的儿子也就没能回家陪他。大爷的老伴儿去世不到3年,儿子让他下山,老人说啥也不去,有太阳了靠在门口的柴堆上晒晒太阳,冷了就在屋子里烤火取暖。

儿子给他买了一个烧木材的炉子,大爷不习惯用。他说:“我做好饭了,剩的有柴火头,直接搁火盆里就烤了,炉子不中,咱这房子四面透风,不存热气。上年纪人,手容易冷,烤烤火手不冷,身上也就不冷了……”


一面土坯院墙塌了,儿子用树梢给他堆了一堵墙。山区农村不管做饭还是取暖,都需要木柴,儿子还得外出打工,只能在回来的时候,给他准备尽可能多的木材,老人需要了,就从里面抽。经过一个冬天,原本小山一样的柴堆变成了薄薄的一层篱笆墙。

热天的时候,王大爷还能自己凑合着蒸馒头,作者曾见过他蒸馒头,就是发一盆面糊,倒在笼屉上蒸发糕。天冷了,大爷揉不动面,请邻居的兄弟媳妇帮他蒸馒头。老人吃的很少,有时候一个馒头能吃一天。春节前,作者给大爷送了一袋大米,老人还说自己不喜欢吃大米,就喜欢喝玉米饭。玉米饭就是用玉米糁熬煮成米饭一样稠的“粥”,做一锅吃一天。

墙角有一捆大葱,是大爷请村里人代卖的,花了20块钱。大爷说自己已经没一点用了,不会干活,不会挣钱,不下山,就是不想让儿媳妇嫌弃。“真要是瘫了不会动了,那也就没办法了。”大爷惨笑着说:“我这病呀,挨过一冬,就是多活一年,国家给我一个月发着养老钱,多活一天,就是多赚一天。”


堂屋的一角,水泥粮缸上放着一台电视机,搭着一块花布,落了厚厚的灰尘。“那是惹活着时候看的,我不看,看不懂。她也就是晚上了看看天气预报,现在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开开了。那桌子上,都是我的药,饭,不想吃了就不吃,不吃药不行,上不来气,老是难受……”

看老人说话也比较困难,作者准备离开。老人对作者说:“你要是见着现娃了,给他说说,不用惦记我,我还有啥吃。过年前,大队哩来送了一布袋白面。”老人听说现在不能外出打工,有些担心儿子一家在城里的生活。

老人住的院子只有5间土墙瓦房,侧面两间是儿子的住房,现在空荡荡的,邻居去地里干活去了,半个村子就剩下他一个人。作者劝老人养只狗作伴,老人咳了几声,才说:“不养了,我还是有一顿算一顿,不叫小东西跟着我遭罪……”

认识王大爷一年多,也难得去看他几次,看到老人生活艰辛,每一次来都有些心痛。告别的时候,老人挥挥手说:“就是我娃子一年也回来不了几回……往后不用来看我了,咱也不是亲戚,拿东西都得花钱,蹦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