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

他曾主導改革,震古爍今;

他曾兩次拜相,兩次被免;

他歸隱江湖,安之若素;

他文辭雋永,流傳千古。

他是王安石,既是文人書生,也是改革大咖。他活得轟轟烈烈,而後飄然而去,獨留青史長歌。

文談 |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

文學名家

王安石出生於仕宦家庭,家學淵博,得以遍覽群書。

他聰穎異常、過目不忘,文思之敏捷,讓很多名人雅士都自嘆弗如。

王安石的父親宦海沉浮,他也有幸隨著走遍大江南北。他遊歷名山大川,走進市井酒肆,他驚歎於造化的神奇,也親歷著民生疾苦。每每挑燈夜讀,這些見聞歷歷在目,既是他創作的靈感源泉,又是素材所在。

文談 |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

他的散文簡潔峻切,邏輯嚴密;他的詩作長於說理與修辭,丰神遠韻;他的詞作意境空闊蒼茫,形象淡遠純樸。他的《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存世名作,至今傳誦不絕。

王安石的文學成就之高,如山巒巍峨,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即使是政敵和反對者,也會豎起大拇指。

文談 |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

改革大咖

嘉祐三年(1058年),王安石上萬言書,系統地提出了變法主張。宋神宗即位,他深得器重,奏議變法。未久,任參知政事,主持變法。

面對積貧積弱的大宋朝廷,新法集中在財政、軍事方面。青苗法、均輸法、方田均稅法、置將法、保甲法等,在如今仍是可堪分析的案例。

文談 |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

熙寧二年(1070年),他榮拜宰相,推行變法。四年後,因守舊派勢力龐大,第一次被罷去相位,變法遭遇挫折。

然而因為時事所迫,神宗感覺王安石必不可少,感覺新法仍應繼續,再次用他為相。

世事多艱,不如人意。因大宋朝廷積重難返,也因官吏在執行過程中層層剋扣、中飽私囊,變法推行重重受阻。

舊黨分子趁機攻訐,甚至借用當時的旱災說事,"去安石,天必雨"。困難重重,突圍無路。被起用後沒多久,他毅然退隱,歸居鐘山,淡泊一生。

文談 |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

君子之爭

王安石與蘇軾之爭,一直是文壇與史書佳話。

王安石居新黨,蘇軾推舊政,雙方政見不合。朝堂之上,衝突不斷。甚至導致蘇軾被貶的事件——"烏臺詩案",有說是受黨政影響。

當蘇軾被貶的時候,王安石大權在握;當蘇軾被開釋的時候,王安石歸隱江湖。兩個"冤家對頭",似乎永遠在天平的兩端,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很難有一個平衡的時候。

文談 |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

但歷史,總會在畫好的圖畫裡,添一筆"出乎意料"。

蘇軾與其弟蘇轍同遊廬山後,特地繞道江寧,拜訪已於八年前隱居鐘山的王安石。兩人相逢一笑,盡是釋然之態。杯酒言歡,各訴推崇之意。

更有湊巧的是,蘇軾《題西林壁》中有"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名篇,王安石曾在《登飛來峰》書就"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的佳句。風景意象之妙,異曲同工。

文談 |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

不計名利不徇私情,不畏艱險不畏人言,敢於擔當勇往直前,這就是王安石,一代改革家,一位驚才絕豔的歷史名人。

縱覽宋後歷史長河,如果你曾被某一個領袖群倫而又溫文儒雅的特質吸引,或許便是得自王安石的千古"遺風"。

文談 |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

王安石經典詩詞(推薦)

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午枕

午枕花前簟欲流,日催紅影上簾鉤。

窺人鳥喚悠揚夢,隔水山供宛轉愁。


梅花

白玉堂前一樹梅,為誰零落為誰開。

唯有春風最相惜,一年一度一歸來。


浪淘沙令·伊呂兩衰翁

伊呂兩衰翁,歷遍窮通。

一為釣叟一耕傭。

若使當時身不遇,老了英雄。

湯武偶相逢,風虎雲龍。

興王只在談笑中。

直至如今千載後,誰與爭功。


菩薩蠻·數間茅屋閒臨水

數間茅屋閒臨水,窄衫短帽垂楊裡。

今日是何朝,看予度石橋。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來晚。

何物最關情,黃鸝三兩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