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都说好摄影作品并不取决于好器材,那为啥大家热衷购买好的器材?

乡拍乡土


好器材不等于好作品。

好器材更有利于创作出好作品。

好作品不一定用好器材才能创作出来。

1、有好器材就能拍出好照片吗?

首先第一个问题:好的器材能让你拍出好看的照片吗?不少摄影小白或者玩了不久摄影的朋友有这样的习惯,看到一张不错的照片就问摄影师:“你拿什么相机拍的?”这其实是一个很蠢的问题器材是摄影的工具,怎会无关?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既然一张照片是不是好看,有没有美感,与摄影器材无关,那与什么有关呢?

同样是两张作品,一张单反拍的,一张手机拍的。手机拍的为什么好看?因为拍摄者观察到了线条、对称的美感,也就是构图;利用了光线营造的明暗效果并根据自己的想法以及后期技巧美化了图片。

总结起来,因为用手机拍摄的这位朋友,他了解摄影美感来源的相关知识,懂得如何利用摄影语言去表达美。

而用单反拍摄的朋友,则完全没有想如何构图、如何用光,如何能拍出景色的美,更别提拍完后通过后期美化照片了。正是因为这些跟摄影真正相关的问题他都没有考虑,那么拍出来的必然是一张很普通的照片。

所以这第一个问题,就让各位了解了,有好器材并不意味着能拍出好照片,思考并有能力发现、控制产生画面美感的元素,比如构图、光线、色彩、节奏、意境等才能拍出好照片。而要想具备这样的能力,我们需要学习。

学习摄影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大脑;学习别人的优秀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学习对场景进行仔细的观察、并多思考,找到美感的来源。

正因如此,不要让自己的精力都放在研究哪个相机好,哪个镜头好,更多的应该投入到摄影学习中,才能让你拍出好看的照片

2、买高端器材的意义在哪里?

说到这儿,就要讨论第二个问题了,既然器材跟拍出好看的照片没关系,那好的器材优势在哪儿呢?难道我们买了高价的器材都是被商家骗了?

高端的器材,其优势有很多,在这里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指出其中主要的两点,主要是让各位理解好的器材可以让我们的拍摄有更多的选择,并且画面细节、色彩表现会更优秀。

第一点:特定题材或极端环境下更容易拍出清晰的图片

注意,这里说的是“清晰”的图片。优秀的摄影器材比如那些高端的单反,高端的镜头,高端的三脚架等等。

使用这些器材,在弱光条件下,在需要抓拍高速运动物体的时候,在狂风大作,大雪纷飞的时候,有了这些给力的设备,我们拍摄的照片会更清晰。

另外有些镜头带防抖,有的不带。带防抖的价格要高出不少,同样是为了更容易拍出清晰的照片。这就是高端设备带来的优势。

第二点:高端的器材可以提供更好的画质

为何将画质与清晰分开,因为有些照片在拍摄时就不想让他清晰,比如表现速度感用的慢门或者是追随手法,亦或是虚焦等等。这些不清晰的画面你不能说它画质差。

首先“画质”这个概念很复杂,细节丰富、后期宽容度高、高动态范围、色彩还原准确等其他参数都可以说这个器材拍摄的照片“画质”好。在这里我们仅以细节丰富这一点来说明高端器材的优势。同样两张照片,一张单反拍摄,一张手机拍摄,单反拍摄的照片其亮部与暗部都有细节,专业一点的说法叫动态范围很高,而手机拍摄的照片,为了让暗部有高光部分(天空)已经完全失去细节了,成为死白。即便如此,阴影部分还是有出现死黑的情况,也就是画满细节与单反拍摄的相比要差很多。所以从本质上来说,高端的器材,其画面细节、色彩还原能力要比低端器材更好。

其他的比如好的镜头畸变控制能力更好,像素高的相机可以输出更大尺寸等,这些都是高端器材的好处。

但还是要强调一点:再好的画质、再好的色彩还原能力、再高的快门速度、再大的光圈都不能让你拍出好看的照片,这在第一个问题中已经向各位证明过了,但这些优势可以让你有更多的拍摄选择。

换言之,如果拍摄条件非常完美,又不需要捕捉动态影像,那么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低端器材和高端器材其实没有什么明确区别。

但是在拍摄特定题材,比如运动摄影或者极端环境下,差距就会很明显。通过星轨的画面以及大光比画面的对比已经证实过了。如果你既有过硬的器材、又懂得摄影技法以及摄影美学,也就有了拍摄特殊题材并在极端环境下拍出震撼画面的资本了。





背着宝剑


很简单的,因为大多数人宁愿相信是器材不好导致自己摄影作品效果差,而不愿意承认自己确实不是摄影那块料。比如像我,以前总认为我照相差是因为我没有单反而是用手机照的。当买了个1万多的单反后才发现,我确实不会照相。[我想静静]


sashou001


感谢提问者。这是一个比较实际的问题。尤其是摄影小白,在梳理好器材和好照片之间的逻辑关系时,极容易被键盘摄影师的不实理论而带歪。不过还好,我不是键盘摄影师。我只想根据我自己的实拍经验,写一些我在实拍过程中所体会到的经验分享。

摄影作品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摄影思维。

决定一幅摄影作品的好与坏,最直接的原因是取决于拍摄者的创作思维。器材只是摄影创作者还原自己摄影思维的工具。摄影创作的顺序演示先有了拍摄思维,然后按照拍摄思维去制定拍摄方案,最后决定使用什么摄影器材,采用哪些拍摄数据……最终,将摄影创作者的想法落实成为摄影作品。

打铁还需自身硬。有了好马,再配好鞍也不迟。

有句老话,叫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是,这句话是建立在“好马配好鞍”的基础之上的。

优秀的摄影创作者就如同一匹“好马”,精致的摄影装备就如同给好马搭配的“好鞍”。好马配好鞍,属于强强联手。如果把好鞍搁在驴身上……是不是有点儿暴殄天物了呢?

摄影爱好者热衷于购买好器材是可以理解的。

只要是愿意实打实拍照的摄影爱好者,摄影技术会随着拍摄经验的不断积累而慢慢增长的。小马驹成长为千里马,需要时间和经验的双重磨砺;摄影爱好者从小白成长为资深的、优质的创作者也需要时间和经验的双重磨砺。

所以,摄影爱好者喜欢购买“好的器材”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谁都愿意成为千里马的“潜力股”。就算是刚学摄影不久的爱好者,也会相信自己能够从小马驹成长为千里马的,谁也不会打从一开始就把自己定位成骡子或者毛驴吧?


柳侍墨


这跟吃窝头就能吃聊饱肚,何必吃更好的哪。是不是一个道理。

退后20年,有拿着傻瓜相机拍出获奖作品的人不在少数。

当年这些人还在用傻瓜相机创作吗?例子极端了对吗?

就说今天的体育摄影记者,那个不想要最好的 设备

相机各种参数 指标日新月异,给创作带来极大的帮助。

网上总有人说国个有大师一生就用50头创作,看好了头衔(大师) 你成大师天天拿着傻瓜相机创作都有拍马屁。这些认识也可能只是你安慰那些器材少的人一个籍口

好的器材能让你的作品更上一层楼,一个摄影和一个司机一样,都分辨出机器声音上的变化,发动机的声音,快门的声音都是那美。用一个月的D5,相信两位数的相机都不想用了。

都说好摄影作品并不取决于好器材,那为啥大家热衷购买好的器材。

这话听着多少有点酸?在曾经的岁月里我一度也有这样的想法

我的一个朋友做办公室的,收非常可观。10年前就用D3,大三元,菜丝等头。每次找我来修片,我都头疼。心想就不用暴光准一点吗? 白瞎这吗好的设备了。

术有专攻,人家有好器材,但不长拍。拍人像也不是本职工作。拍大妞时,大妞也爱往大的看,这年头有钱人很多,不能因有钱不会拍照,就不让人家买顶级相机,不能因为顶级相机在这些人手里出不了好作品就否认顶级的作用。

摄影在于取长补短,相互交流。现在摄影界存在各种鄙视链。要看到别人的长处,而不是好为人师的的到处指点。

摄影不是应试教育,没有标准

。就当百花齐放

那为啥大家热衷购买好的器材。


好的器材能让摄影师更好的对抗更复杂的拍摄环境


行走中的令狐



我记得读大学的时候出去参加活动有一位大哥讲了自己工作5年的体会:当你一个月赚5000块的时候,你会觉得钱不够花;当你一个月赚1万的时候,你同样会觉得钱不够花;当你一个月赚2万的时候你还是觉得钱不够花。” 现在工作之后深刻体会到了这句话的无奈,这跟买东西是一样的,消费者对于美好产品的追求是永远不会停歇的。

拍出好照片的一些基本因素


如何拍出一张好照片?或者说如何量产一些看起来还不错的照片?如果你只是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我个人觉得以下几个因素是你必须具备的:


第一个是摄影的基础知识。这里指的不仅仅是所谓的光圈、快门、白平衡、感光度这些参数对于最终出片的影响,你还应该深入去了解一下相机的历史,各种镜头的分类,工作原理,以及透视关系,推荐《纽摄》这本入门必读书籍。如果有必要,你还需要学习了解一些美术方面的内容,比如说平面设计和绘画等,来增加自己的构图技巧。


第二个是有一台中端以上的机器。我个人如何看是低端机器还是中高端机器,一般来说如果是红黄两厂,就是机器是否有肩屏。说肩屏没用的人,基本上应该是不怎么用M档的人,虽然并不推荐一直使用M档,因为会降低拍片速度。但是肩屏的确是只会在中高端机器出现的配置。中高端机器成像素质,可以甩开手机几条街,不管你是徕卡四摄还是1亿像素传感器。


第三个是环境和运气。摄影爱好者,咱们也不期望烧钱玩灯啥的。但是如果想要拍出好的照片,环境是相当重要的。喜欢旅拍的人应该能够明白这一点,只要风景好,天气好,你怎么拍都是好看的,哪怕用的是手机。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喜欢风光摄影,需要做的是找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找好机位,等待理想的天气,按下快门。那些人文摄影的,天天走街蹿巷,累死了。


第四个是一定的后期技能。如果你不会Lr、Ps这两个软件,然后说自己是摄影爱好者,都是扯淡。相机从某种意义来说,它只是充当你在完成一张照片时的第一件事情:按照你的设想去记录下你想要的光线。但是最终如何按照你的设想去把光线呈现给观众,那么你就不得不用到后期,对构图、色彩、透视做一些调整,有的甚至要放到Ps里造假处理。


因此你也不难看出,想要拍一张看上去还不错的照片,其实挺难的哈。也就不难理解为啥现在手机厂商都拼命想要把拍照这个功能做得足够有噱头。

好的器材带来的画质提升最明显


那么上面说了那么多,大概应该知道好的作品其实需要个人具备很多能力,而这些东西是需要日积月累甚至系统培训才能够练就的。那么此时社会人有句俗语: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摄影也是一样的,如果你并没有时间去自学技巧,也懒得去自学技巧,想要拍出好照片的唯一路径,那就只有购买足够昂贵的器材来弥补。


很简单的一些例子:同样是拍摄人像,你用50mm狗头可以拍,用85mm定焦可以拍,用70200电磁炮可以拍,但是拍出来的效果就是不一样,50mm狗头某宝上几百块钱,70200一万多;同样是风光摄影,你可以用24mm定焦,可以用16mm定焦,可以用1424变焦,你可以买最大光圈2.8的,想要拍星空可以买最大光圈1.8或1.4的,这里面便宜的三四千,贵的一万多。


同样类型的镜头,焦端不同,透视不同,成像质量不同,价格也不同;同样焦段的镜头,光圈大小不同,虚化效果不同,细节不同,价格也不同。这就是为什么经常会纳闷:同样是拍一样的地方,网上那些老法师拍出来的效果是这样,自己拍出来是另一个样子。老法师举的都是长枪大炮,每次拍摄都是一次负重跑。


我们就说拍人像这个东西。你可以用50mm这种入门的定焦头来拍,如果你是从所谓18135这种套机头过来的,成像质量可以足够让你惊艳;如果你换到价格翻了两倍的50mm 1.4光圈的定焦镜头来拍,你又会发现成像质量又提升了一个台阶;此时你再换,换到105mm 1.4光圈的空气切割机,成像质量还会再上升一个台阶;接下来你再接一个外挂的闪光灯,成像效果又再次提升了。


因此,虽然我们常说拍照好坏看人,不看器材。但是不得不承认更好的器材就是会有更好的出片效果,贵不是厂商的问题,是我的问题......

理性烧钱回归佛系


从大学接触摄影成为爱好者以来,到现在毕业两年左右。我自己走过了那种从中画幅入门,然后接触镜头,然后换到全画幅,然后开始玩定焦头,最后退烧到微单的过程,折腾了一些钱,但是最后压垮我的是一次爬峨眉山拍雪,自己带了一台全画幅,一台中画幅,一台无人机,还有两个镜头,加起来十几斤的重量,当到顶的时候,已经喘得不行了,我突然开始问自己:拍照到底是为了什么?这样为了拍照而拍照背着各种器材,累得没心情欣赏风景,那拍照还有什么意思?于是乎2019年我把手中2个相机、4个镜头全部卖了。然后换了一台富士X-100F,异常轻松。


其实身边有很多朋友基本上都是这样,中画幅入坑,然后开始玩镜头,去到全画幅,最后发现真的背着全画幅去旅游就是遭罪,然后换成微单,有的直接就用手机或者运动相机了。这应该是一个摄影爱好者或多或少都会经历的事情。但还是那句话:我们喜欢摄影的真正意义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记录下时间,方便在未来可以保留一份珍贵的记忆。


那么说到器材贵这件事情。全球单反相机的销量每年不过几千万台,基本上处于一整个夕阳产业。中国市场的主要消费者,目前呈现两极分化的局面。一极是学生党,喜欢新鲜事物但是没什么钱,买相机一般都是中端相机,但是得益于各种金融平台提供的24期分期付款服务,买个相机或者好一些的镜头也没什么压力;另一极是退休的中老年朋友们,时间多,朋友多,钱也多,忽悠着参加老年摄影旅游团,然后就开始掏钱买相机和镜头了,不是几千块的掏,是几万块的掏,毕竟这些钱不花在相机上,也要花在保健品上,镜头什么的还可以保值一下。


因此摄影这件事情,其实终归还是烧钱的。你永远不可能追求到极致的器材,除非你准备好一百来万把红黄两场所有镜头组配齐,然后买旗舰的全画幅,还不算如果你入了大画幅或者旁轴相机的坑。量力而行,按需配置,以租代买,才是最好的选择。


PM宋先生


这是一个在摄影圈永恒的话题,我也曾走入烧器材的怪圈,回顾过程,我个人认为,看拍照片什么用途了,如果是记录生活,兴趣爱好,网上交流,一般的器材足够用了,如果你拍照片用于商业用途,有条件的情况下,高端机和原厂镜头,还是有必要的,我们也比较过与图丽、腾龙之间的差距。如果是生活爱好,现在的华为手机都可以取代卡片机,也有RW格式,发两张华为P20pro拍摄的照片与你分享。谢谢!




行摄天地中


决定一幅摄影作品的好与坏,最直接的原因是取决于拍摄者的创作思维。器材只是摄影创作者还原自己摄影思维的工具。摄影创作的顺序演示先有了拍摄思维,然后按照拍摄思维去制定拍摄方案,最后决定使用什么摄影器材,采用哪些拍摄数据……最终,将摄影创作者的想法落实成为摄影作品。

打铁还需自身硬。有了好马,再配好鞍也不迟。
有句老话,叫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是,这句话是建立在“好马配好鞍”的基础之上的。


优秀的摄影创作者就如同一匹“好马”,精致的摄影装备就如同给好马搭配的“好鞍”。好马配好鞍,属于强强联手。如果把好鞍搁在驴身上……是不是有点儿暴殄天物了呢?

摄影爱好者热衷于购买好器材是可以理解的。
只要是愿意实打实拍照的摄影爱好者,摄影技术会随着拍摄经验的不断积累而慢慢增长的。小马驹成长为千里马,需要时间和经验的双重磨砺;摄影爱好者从小白成长为资深的、优质的创作者也需要时间和经验的双重磨砺。
所以,摄影爱好者喜欢购买“好的器材”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谁都愿意成为千里马的“潜力股”。就算是刚学摄影不久的爱好者,也会相信自己能够从小马驹成长为千里马的,谁也不会打从一开始就把自己定位成骡子或者毛驴吧?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1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8553f4e0e78a4e26bf16d43d8bc27ef7\

胡广生安


何为好的摄影作品?这个不能泛泛的说,不同类型的摄影作品需要不同的创作手段,主导这些创作手段的是人的思想,但实施过程中摄影器材也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不提倡漫无目的地采购高端摄影器材,但需要选择与创作相匹配的器材。

很多朋友信奉一句话"镜头后面的头远比镜头更重要",这句话对于摄影来说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有一个前提,你必须得有个镜头。所以说,只有头,没有镜头,也无法进行摄影创作,摄影器材是摄影的必备工具,没了相机和镜头就谈不上摄影。工具的优劣与创作过程和结果也是有着因果关系的。不能说只有一腔热情,只有良好创意,只有满脑子技术概念你就能拍出好片子,这得看你拍的片子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工具进行创作,这是硬件指标,含糊不得。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买好摄影器材有其必要性。有些题材创作与器材性能是直接相关的,对器材的依赖性还是很强的。

拍体育赛事多用旗舰单反

如果有机会亲临国际体育赛事现场,您可以留心观察一下摄影记者用的都是什么系列的机型,大多数都是尼康、佳能1位数的顶级旗舰机。他们是烧包吗?他们是有钱吗?是因为他们都是图片社配备设备不用自己掏钱吗?是因为厂家为了做广告都白让他们用的吗?不排除有广告因素,但他们之所以用这样的旗舰机型是因为他们需要“速度”和“可靠”!
拍体育要的是对焦速度、机器反应速度、连拍速度、缓存的速度等,同时要有防水防尘防磕碰的靠谱防护性,要有素材存储的安全性。无论是速度还是可靠性,哪一方面出现问题对于体育摄影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他们用入门微单拍行吗?不是不行,但是能不能顺利交差就是个问题了。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购置高端摄影器材是必须的。

生态摄影同样需要高端设备

除了体育摄影,很多爱好拍摄鸟类、野生动物、野生植物的、生态风光等题材的朋友对器材也有较高的需求。这并不是因为他们人傻钱多,因为只有高性能器材才适合这样题材的创作。佳能100d能拍飞鸟吗?运气好能拍到。但是你必须得有一个长焦镜头,焦段至少从400mm起,同时还得有一支靠谱的三脚架,这些都是基本配备。既然这些都有了,何必还要用100d,对焦和连拍也不够用,所以怎么也要配一台90d更适合。如果坚持用100d和18-135mm镜头能拍鸟吗?想要认真创作的朋友是没人这么干的,这类题材创作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器材性能,没有相应性能去搞这类型创作就真的是一个笑话。


拍产品图需要有强大的闪光灯系统

对于拍摄产品图的朋友来说,可能相机和镜头并不需要非常顶级的配备,即使入门级使用得当也能拍出不错的效果,但是却离不了一套靠谱的闪光灯系统。功率够用的多支室内闪光灯、引闪系统、柔光、束光等不同作用的灯前装置、拍摄台、各类辅助固定产品都支架等器材,这一套组建起来也不算便宜了。那么要说我就拿一台卡片机配合台灯拍可以吗?说实在的,那还不如外包给别人去拍,何必费力不讨好呢?闪光灯系统是拍摄商业广告类题材必不可少的器材投入,灯越多越容易调整出不同的棚拍效果,影室设备规格越齐全越有利于创作。如果没有这些设备,就别再说什么靠镜头后面的头的话了,因为仅靠头是拍不成的。


上面只是列举了几种摄影案例,想要说明的是,摄影真的不能仅仅依靠镜头后面的头就可以了,没有器材的辅助,创作很难开展。很多摄影题材需要依靠较为高端的设备来完成创作,购买高端设备的人,我想大多数是有创作需要的,人傻钱多的毕竟是少数。


卷太郎摄影坊


影响照片重要的原因不只是器材,还包括被摄物和摄影者本身。

举个例子,一群人去云南、去青海、去西藏,天蓝精美,站在路边用手机随手一拍发到朋友圈就能收割一堆点赞;同样的一群人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拍摄同一物体,摄影水平有高低,有的人可以出作品,有的人可以拿大奖,有的人只能是游客照。

因此,摄影的决定性因素还是在人,而不是器材。

若是有钱还喜欢烧器材,不用推荐了,什么贵买什么,“玩摄影穷三代”这句话在这里对你们不适用。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既然选择了烧器材,一步到位是最划算的,省去了中间一些入门、进阶、顶级器材尝试的不必要环节。

若你喜欢摄影本身,更简单,甚至不需要考虑经济的压力,用手机,或者暂时老老实实买个入门机身基础镜头培养这份兴趣,等你的水平提高了有更多切实的需求了再说。

入门器材不仅完全可以满足初学者的需要,同样可以出好片。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摄影必修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