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母親住院,兒子卻在國外瀟灑,究竟誰的錯?


母親住院,兒子卻在國外瀟灑,究竟誰的錯?


01

前幾天和母親通話,母親說,鄰居家的嬸子又住院了,這一次比以往都重。

嬸子得的是胃病,不太嚴重。她還有精神疾病,常出現幻覺。

嬸子的兩個兒子常年在日本,回不來。她住院,只能由叔叔照顧。

母親說,嬸子的病就是想兒子想的。這話我信。

在我們老家,叔叔是人人敬佩的、自學成才的電器行家,年輕時靠著手藝賺了些錢。於是,一路把兩個兒子分別供到了大學畢業。

大兒子是70後,在某重點理工大學畢業後,提出去日本留學,一去就是多年。

據嬸子說,大兒子在那邊畢業後,直接在當地的一家車企找了工作,不願回來。

於是,嬸子一年兩年都見不到大兒子的身影。

母親住院,兒子卻在國外瀟灑,究竟誰的錯?


後來,二兒子也大學畢業,找不到滿意的工作。哥哥提出讓弟弟也去日本留學,將來留在那裡,工作好找。

兄弟倆在那邊租房住,半個月和父母視頻通話一次。這個頻率,至少保持了三年。

據說,兄弟倆在那邊都找到了另一半,打算安定下來,但是父母的養老,卻不在他們的計劃之中。

嬸子病了,他們最多打電話勤快一些,人影是見不著的。

因為這,嬸子思念成疾,身體一年不如一年。

想起那句著名的話:“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我們長大後,有自己的工作、生活,有的人活得輕鬆些,有的人活得費力些。但不論哪種生活,都該偶爾停下腳步,卻關愛我們該愛的人。

母親住院,兒子卻在國外瀟灑,究竟誰的錯?


02

去年,母親眼睛裡長了東西,因為老家沒人照顧,也因為醫療條件比不上大城市,所以我想帶母親回北京治療。

火車上,母親和對面座位上一位年齡相仿的阿姨聊得火熱。

兩個人交換了彼此的家庭信息。

得知母親的兩個孩子,也就是我和弟弟都已結婚成家,並且各有一個兒子的時候,阿姨感嘆一聲:我連個兒媳婦的影子都見不著。

細問之下,才知道阿姨的兒子已經定居美國。受西方文化影響,崇尚自由獨立,他交往過幾個女友,卻每個都相處不長即分手。

如今,阿姨的兒子已經年近500,心還是定不下來。

阿姨說,兒子曾要求她去國外,和他一起生活。

阿姨去了。

母親住院,兒子卻在國外瀟灑,究竟誰的錯?


可是年邁的她,在那個語言不通、舉目無親的地方,處處不自在。

在國內時,阿姨出了家門總能遇到老姐妹,閒時一起跳廣場舞、一起逛公園,這種愜意是在國外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的。

沒多久,阿姨就回國了。

只是她卻只好隔著太平洋,思念兒子。寂寞時,只好自己找些事做,讓自己別停下來。

她的兒子,依舊我行我素,自在瀟灑。

逢年過節,母子倆只在網絡上互相見見,身邊卻是空蕩寂寞。

這或許是很多母親沒有預想過的無奈。當初她們以為,孩子飛得高飛得遠,就越為他們自豪。可是飛得太高,就像斷了線的風箏,想收也收不回來。

電影《後會無期》裡有句臺詞說:“每一次告別,要用力一點;多說一句,可能是最後一句;多看一眼,可能是最後一眼。”

希望每個人都能在該愛的時候努力去愛,少留些遺憾。


母親住院,兒子卻在國外瀟灑,究竟誰的錯?


03

周杰倫是一位公認的孝子。他不但歌唱得好,還極其孝順。

他曾經專門為母親寫了一首《聽媽媽的話》,以此感謝母親多年的教導,另一方面,也希望大家能做一個孝順的孩子。

作為一位天王級的人物,比我們普通人都要忙碌。他在努力寫歌唱歌的同時,沒有把忙碌作為藉口,而是一有時間就帶著一家人外出散心,和母親妻子及兒女在一起。

所以,那些說工作太忙的人,真的要反思一下。


母親住院,兒子卻在國外瀟灑,究竟誰的錯?

有父母在,我們還可以當一個孩子,可以任性;父母不在,我們只是路人甲乙丙丁,沒人在意你的心情,甚至生死。

當親情不在,你的心想必也是孤單的。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古人對於孝道比我們要看得重,我們卻已經忙得只顧低頭趕路。

我們都有夢想,我們也都有無奈。

但生而為人,父母是最能無條件滿足我們的人。他們老了,我們是否可以找到一個折衷的辦法,讓夢想和盡孝都不留遺憾呢?

席慕蓉曾在《小紅門》中說:“你以為日子這樣一天一天地過來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應該沒什麼不同。但是,就會有那麼一次:在你一放手,一轉身,或者一剎那,有些人,就從此和你永訣了

。”

享受被愛,學會愛人。愛朋友,更愛親人,這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