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羅馬最後一位大帝,竟是拜占庭帝國的掘墓人

曼努埃爾一世(Manuel I),是東羅馬(拜占庭)帝國科穆寧王朝最重要的皇帝之一,他承襲了祖父阿萊克修斯一世和父親約翰二世的衣缽,將帝國從11世紀後半葉的危機中解救出來。在其統治下,帝國重新在地中海東部獲得霸權,周邊的敵人多轉攻為守,十字軍國家則多成為了帝國的附庸。

羅馬最後一位大帝,竟是拜占庭帝國的掘墓人

曼努埃爾一世與第二任皇后瑪莉亞的藝術作品

在歷史學中,曼努埃爾一世同凱撒、君士坦丁一世、狄奧多西一世、查士丁尼一世並列為羅馬帝國的五位“大帝”。作為最後一位大帝,曼努埃爾在一系列輝光背後,也深埋著不少問題導致帝國再現危機。

但在曼努埃爾去世後,拜占庭帝國很快再次沉淪。由於一系列的內部鬥爭,和外部勢力的重新崛起,帝國再次面對著危機四伏的窘境。也正是由於在其治下未能解決眾多弊病,以及曼努埃爾個人導致的錯誤,造成了帝國國勢再度急轉之下。

帝國內部桎梏難除

羅馬人自稱霸地中海之後,一直難尋對手。但由於過於龐大的國體,以及四至相距遙遠,從不列顛島埃及、從克里米亞到北非,最終在4世紀末不得不以東西分治解決。但隨著西帝國的衰落與滅亡,東帝國成為了羅馬的唯一存在。

這個崇尚基督教但基於希臘-羅馬文化的普世帝國裡,文化和宗教是帝國賴以長存的根基。皇帝雖然擁有高度權力,卻常常需要提防政敵特別是其他貴族的反叛。在東羅馬的歷史上,即便是相對強大的查士丁尼王朝和馬其頓王朝,內亂也無法真正剷除。

羅馬最後一位大帝,竟是拜占庭帝國的掘墓人

聖索菲亞大教堂見證了帝國的風雨,特別是無數的陰謀與叛亂

在科穆寧王朝時代,阿萊克修斯一世通過將帝國官僚體系皇族化,使得外姓貴族難以像過去那般容易觸碰帝國命脈。皇帝既是帝國元首,也是統治帝國的家族首領。然而,阿萊克修斯的改革只是保證了科穆寧家族在東羅馬帝國的地位,對於家族內的鬥爭卻無法節制。

最終這也導致了在曼努埃爾一世去世後,皇叔安德洛尼卡·科穆寧有機會趁人之危。利用君士坦丁堡百姓對太后瑪莉亞和威尼斯人的不滿,安德洛尼卡成功竊取了帝國皇位。很快,瑪莉亞和幼帝阿萊克修斯二世成為了安德洛尼卡的刀下鬼。政變期間被迫害者數不勝數,在科穆寧家族內部也引發了眾多流血事件,將異己特別是其他軍事貴族一併消滅。其在位兩年事件內,經過一系列失敗的改革後,將帝國重新推向混亂最終引火自焚。安德洛尼卡本人最後也因為貴族紛紛造反,而遭到顛覆被殺。

可以說,羅馬帝國特別是後續的拜占庭帝國,在第四次十字軍東征之前最大的敵人——就是內鬥造成的混亂。在1080年曼努埃爾一世去世後到1204年十字軍佔領君堡期間,竟然有58次陰謀和叛亂。

曼努埃爾一世雖然憑藉超強的個人魅力和手腕,在其在位期間讓帝國看上去十分穩定,但當他撒手人寰後,一切就不再受控。

未能培養繼承人

去世時的曼努埃爾一世已經是61歲的老人,在中世紀已經算得上長壽。但他唯一的兒子阿萊克修斯二世,在登基這年(1080年)時年僅12歲。在羅馬歷史的任何時期裡,這個年齡都是十分危險的。在彌留之際,曼努埃爾一世把攝政託付給了自己的皇后。

羅馬最後一位大帝,竟是拜占庭帝國的掘墓人

後世描繪的阿萊克修斯二世徽章

但作為一個女人,即便是拜占庭帝國早前的即位女皇帝,也都需要強有力的男性輔佐(不一定成婚)。顯然,曼努埃爾高估了自己的匈牙利皇后。瑪莉亞在成為太后之後因為未能平衡威尼斯人與帝國商人的利益,導致首都百姓的不滿和暴動,讓安德洛尼卡們看到了顛覆小皇帝的機會。

曼努埃爾一世戎馬一生,不過在繼承人上卻顯得步伐緩慢。除了阿萊克修斯二世之外,他還有一位年過30的姐姐,和曼努埃爾一位不具名的私生子。這些人在安德洛尼卡上位後無一例外遭到處決,科穆寧皇室內部先損失了最重要的一批皇位繼承者。科穆寧家族在安德洛尼卡這個自己人手裡,幾乎被殘殺一光。

揮霍無度掏空國庫

拜占庭帝國在科穆寧王朝前兩代明君的帶領下,逐漸恢復了往日的活力。特別是在羅馬人最擅長的經貿層面,君士坦丁堡重新現了繁榮輝煌,此時帝都的人口重新達到50萬以上,幾乎與500年前希拉剋略王朝時期齊平,進出口關稅讓帝國持續獲得不菲的收入。在帝國殘存的西部歐洲領土,與匈牙利戰爭勝利後,羅馬人重新統治了富饒的潘諾尼亞平原南部和亞得里亞海邊的達爾馬提亞,相對於巴爾幹半島內陸貧瘠的山區,那些地方為帝國提供了更多財富。

面對這些利好帶來的高回報,曼努埃爾一世卻未能正確利用。12世紀拜占庭帝國當代史學家、官員喬尼亞特斯(Choniates)曾經這樣批評曼努埃爾:對於稅收揮霍無度,他犧牲了公民的利益而自我娶了。不管是拜占庭-希臘史料還是拉丁人的著作中,都有著類似的描述。

羅馬最後一位大帝,竟是拜占庭帝國的掘墓人

曼努埃爾一世時鑄造的赫帕派倫金幣

皇帝(曼努埃爾一世)在所有可用的方面都花費了大量的金錢,很少為了發展另一個部門而在一個部門節約開支,科穆寧家族和其他尋求庇護的人群也耗費巨大。有相當一部分開支後來被證明純粹是帝國的財政損失,比如遠征意大利和對十字軍國家的補貼,以及1155-1156、1169年和1176年三次失敗遠征的花費。

突厥人貽害無窮

塞爾柱突厥人自1071年曼齊克特戰役後,就迅速湧入了安納托利亞高原。他們在11世紀末就幾乎控制了從亞美尼亞到以弗所的整個小亞細亞,失去了半壁江山的拜占庭帝國由區域霸主成為了純希臘人國家,即便是希臘人為主的安納托利亞高原,突厥人的統治相對羅馬皇帝更受歡迎。

阿萊克修斯一世利用十字軍東征,為帝國恢復了愛琴海沿岸的部分領土。在約翰二世時期,再次加強了對小亞細亞西部的恢復,基本恢復了海岸地區的舊地。曼努埃爾一世秉承了父親的衣缽,繼續向塞爾柱突厥人的羅姆蘇丹國用兵。

羅馬最後一位大帝,竟是拜占庭帝國的掘墓人

密列奧賽法隆戰役的失敗讓帝國光復小亞細亞內陸成為泡影

但在曼努埃爾一世統治的末期,當他決定徹底解除突厥人在安納托利亞的威脅時,卻在攻擊科尼亞的行動中犯下了多個錯誤。特別是對於機動性佔優的對手預判不足,未能做好偵查就盲目將大軍開赴到安納托利亞內部的山谷裡,造成密列奧賽法隆的巨大挫折。該戰役失敗後,帝國失去了絕大部分攻城機。

曼努埃爾在帝國軍力明顯強於羅姆蘇丹國時遭遇這場失敗,令帝國錯失了最後一次剿滅突厥人的機會。而後來,隨著科穆寧王朝再度爆發內亂,和十字軍對帝國的肢解,羅馬人對收復小亞細亞徹底無望。最終,突厥人一支建立的奧斯曼酋長國,在1453年成為了手刃君士坦丁堡的劊子手。

火併諾曼人卻與威尼斯神羅反目

外交手腕一直是科穆寧王朝皇帝們的擅長之道,與敵人的敵人結盟,以獲得衝突中的優勢。不論是阿萊克修斯一世還是約翰二世,以及曼努埃爾一世在位初期,一直都維持著聯盟神聖羅馬帝國和威尼斯,以對抗西西里諾曼人的政策。

但在神聖羅馬帝國的康拉德三世去世後,其繼承者腓特烈一世對拜占庭較為冷淡。曼努埃爾一世眼見昔日盟友逐漸疏遠,決定親自碰觸北意大利勢力,特別是同意大利北方的比薩、熱那亞等城邦結盟。這導致了威尼斯共和國的嫉妒,你來我往後拜占庭帝國突然將國內的威尼斯人逮捕,還沒收了這些商人的財產,導致威尼斯人派出龐大的艦隊進攻君士坦丁堡。

羅馬最後一位大帝,竟是拜占庭帝國的掘墓人

現代威尼斯城

與威尼斯人的恩怨在約翰二世時期就已經浮現,約翰後來因為海軍劣勢被迫承認了阿萊克修斯一世時期給予對方的特權。曼努埃爾一世並未吸取足夠教訓,雖然帝國已經組建了一支足以抗衡意大利人的海軍,也在對手圍攻近海時成功阻擊,但並不代表這種四處樹敵的外交可取。

好在諾曼人在曼努埃爾統治的末期也走向衰落,帝國才沒有在海上受到兩個兩大對手的攻擊。而神聖羅馬帝國的腓特烈一世是其歷史上最成功的皇帝,在日耳曼國家中保持著霸主地位,但因為六度征服意大利失敗也並未圓滿。日後,在第三次十字軍東征時他踏上了拜占庭帝國的土地,但未能抵達聖地死在了小亞細亞南部。

巴爾幹邊境:匈牙利釀禍

巴爾幹地區自從11世紀巴西爾二世征服保加利亞後,就重新成為了羅馬人的後花園。雖然保加利亞人仍不斷進行起義,不過一直遭到帝國鎮壓。塞爾維亞人則在11世紀末獲得獨立,他們遊走於拜占庭和匈牙利之間,不斷尋求更多利益。

匈牙利王國曾經是拜占庭重要的夥伴,曼努埃爾一世的母親伊琳娜就是匈牙利公主。兩國在約翰二世時期,就因為拜占庭干涉匈牙利內政導致了戰爭。而曼努埃爾並未吸取教訓,因為潘諾尼亞地區的領土爭奪和匈牙利塞爾維亞聯盟爆發了戰爭。

羅馬最後一位大帝,竟是拜占庭帝國的掘墓人

曼努埃爾一世擊敗匈牙利-塞爾維亞聯軍後,科穆寧王朝達到的最大版圖

縱然拜占庭方面最終取勝,奪回了羅馬帝國曾經的重鎮錫爾米烏姆和周圍的斯雷姆地區,還強迫匈牙利割讓了達爾馬提亞的海岸地帶(今克羅地亞等地),但帝國並未對這些地區進行有效管理。特別是“佔領不移民”,羅馬人仍原少於當地的斯拉夫人。

曼努埃爾在新的佔領區統治事實上並不牢固,以至於在他死後,此前獲得的這些領土很快被匈牙利新國王貝拉(曾經在作為質子前往君堡)收復。在丟掉潘諾尼亞、克羅地亞和波斯尼亞後,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人很快就蠢蠢欲動,在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後紛紛獨立。

寫在最後

曼努埃爾一世是東羅馬帝國曆史上最後一個大帝,在今天的希臘社會,他仍舊享有卓越的口碑。曼努埃爾治下的東帝國重新令四鄰聞風喪膽,特別是面對伊斯蘭勢力和十字軍國家時,帝國重新找回了強勢的感覺。國家經濟也重現了此前的繁榮,君士坦丁堡再次成為世界財富的中心。

可曼努埃爾一世並非聖賢,由於他未能糾正帝國在11世紀以來的種種弊端,特別是帝國內部的頑疾未能消除。以至於在他死後不久,又重現了此前羅馬帝國不斷往復的陰謀與內訌之中。東西歐積攢的矛盾和仇恨也不斷疊加,終於在13世紀初讓帝國付出了決定性的代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