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中國有一座黃帝陵墓竟然建在地上,也成為被第一個挖掘的帝王陵墓

中國有一座黃帝陵墓竟然建在地上,也成為被第一個挖掘的帝王陵墓

中國有一座黃帝陵墓竟然建在地上,也成為被第一個挖掘的帝王陵墓


​ 王建墓史稱“永陵”,是中國五代十國時期前蜀國開國皇帝王建的陵墓,坐落於成都市中區繁華大街撫琴東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永陵是迄今發現的中國唯一一座建於地上的皇陵,至今已有千年,為五代前蜀開國皇帝王建之墓。永陵的精髓是地宮,內裡不論是王建的石像,亦或其棺床周圍的石刻二十四樂伎、十二扶棺力士浮雕,都堪稱傑作。

中國有一座黃帝陵墓竟然建在地上,也成為被第一個挖掘的帝王陵墓


王建是唐末五代時期封建統治者中的傑出代表。他忠君、勤政、謀勇兼備、尊重人才、知人善任、容納直言、廉恭儉素、仁愛士卒、勸課農桑發展生產,政績綽著。在王建勵精圖治之下,前蜀國成為當時社會最穩定,國力最強的國家。都城成都亦成為當時中國最繁華的大都市。現在你如果你去參觀王建墓,會發現墓前的墓道兩側有很多石雕,或者叫石像生也可以。但其實這些石像生只有一座石人是老物件,當年被陸游看到過,1971年的時候被當地生產隊從土裡刨了出來。其他的都是2001年補的。

中國有一座黃帝陵墓竟然建在地上,也成為被第一個挖掘的帝王陵墓


王建墓的地宮自1979年開放至今,不出意外的話大家是可以遊覽一番的。參觀過明定陵的朋友肯定對定陵地宮之深有深刻印象。而王建墓的地宮完全不需要擔心這個。它是全國範圍內發現的第一座平地起建的皇陵,也是目前為止唯一的一座。換句話說,整個王建墓的墓室是直接搭在地面上的,搭好了之後在上面壘土形成大土包,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

中國有一座黃帝陵墓竟然建在地上,也成為被第一個挖掘的帝王陵墓


一九四二至一九四三年進行發掘。墓呈圓形,封土直徑約八十米,高十五米。紅砂石砌築墓室,由十四道石券拱砌成,券額尚存部分彩畫。分前、中、後三室,各室間木門間隔。墓室全長二十三點四米。棺床位於中室,作須彌座式,兩側列置透雕十二力士像,作託棺狀,東、西、南三面浮雕樂伎二十四人,其中二人為舞者,其餘為奏樂者,樂器有琵琶、箏、鼓、笙、笛等二十種,顯示了一支完整的宮廷樂隊,為研究五代音樂舞蹈的重要資料。後室石床上置王建石刻坐像。從墓內出土有玉大帶、哀冊、諡冊、銀器等。

中國有一座黃帝陵墓竟然建在地上,也成為被第一個挖掘的帝王陵墓


永陵最珍貴的文物,當屬雕刻在棺床壺門之內的"二十四伎樂"。東西兩面各10人,南面4人,均為女性。其中舞者2人,演奏各種樂器22人。共有20種23件樂器。在我國同時代的各類文物種,其樂舞場面之大和樂器種類之多皆可稱最,且極為寫實,頗具神韻。樂器編制屬龜茲樂系統。石刻極生動形象地再現了晚唐五代宮廷宴享樂的樂舞場面,在雕刻技法上表現出很深的造詣,對研究中國古代音樂史有極高的價值。

中國有一座黃帝陵墓竟然建在地上,也成為被第一個挖掘的帝王陵墓


如今永陵王建墓駭然就橫在了城市中心!甫人回故鄉就居住在永陵公園近旁,常常晚飯之後遛彎就去公園走上一遭,手中關於公園的照片不可枚數,限於篇幅,難以都一一上傳與大家分享。朋友們感興趣的話,自己去成都參觀訪問。順便說一句,永陵公園裡裡外外完全免費遊覽,唯有進入地宮需買20元人民幣門票做最多5分鐘遊——這無疑是全國單位時間裡最為昂貴的景點門票。當然,成都市老年人則可以憑證免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