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古人為什麼把著火叫走水?

瑾心逐月


說到火災其實很多人並不陌生,火災是一種非常可怕的災難,我們都說水火無情,確實是這樣,火災對於人類來說是一場巨大的災難,但是,隨著現代技術的不斷髮展,現在的消防救援也是很厲害的,不過,在古代的時候發生火災確實一場真正的災難,細心的小夥伴應該都有一個疑問,為什麼在古代,古人把著火了叫走水?有哪些由來?明明是失火為什麼叫走水?具體的一起來看看吧!不知道大家在看古裝電視劇的時候有沒有發現,突然不幸發生火災的時候,人們在救火的時候不是喊得救火,而是喊得走水。這是為什麼呢,下來就和大家一一瞭解一下。在古代人們對火是十分敬畏的,認為失火是火神對人的懲罰。而古時候人們對名諱特別的重視,尤其是在唐朝以後比如取名字的時候是絕對不能和皇帝名字有任何一個字是相同的,就是同音也是不行的。人們將火神的名諱默認為“火”,誰要是整天都把“火”掛在嘴邊這豈不是要衝撞了神靈了嗎? 古時候的人們還特別迷信一種巫術叫“叫魂”,巫師能做一個法壇,一遍一遍的叫著昏迷不醒的人的名字,就能把這個人的魂魄給招回來,甚至能達到起死回生效果。這要是在救火的時候,火啊火啊的喊個不停,這不是讓火神嗎。古人們對陰陽五行學說是普遍崇尚的哲學思想,金、木、水、火、土五行間相生相剋。五行中水能克火,用“水”字來壓制火,是為了討個好的口彩,於是,古人便把失火叫“走水”。在中國古代建築大多是以磚木結構,防火性能天生就差,且燃燒速度快。所以,一旦失火,必須儘快撲救,喊“走水”,是為了第一時間去提醒大家,拿著水龍之類的救火工具去撲救,使水儘快到達火災發生地。走水就是讓水“走”到失火的案發現場。





歷史心學


導語:

大家好,這裡是南嶺說史,以下是我的答案:

走水,相信很多看過《甄嬛傳》的都知道其中有一集出現了“走水”一詞,它的意思是著火,也就是發生了火災的意思。

但為什麼會一個火災卻用對立的詞語來說呢?

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原因:

從忌諱詞改

其實不管是古代,我們今天在言語上仍然有很多的詞,從字面意思完全聯想不到背後的意思,

比如說“更衣”,從字面意思或會理解為更換衣服,再比如“解手”一詞,最初值得是湖廣填川時,很多人是被迫入川,需要綁住雙手,只有“三急”之時才會解開雙手,久而久之“解手”一詞就變成上廁所的意思。

同樣的詞語還有“紅人”,字面理解或會理解大紅人之類的意思,但其實是產婦的意思,當然這個意思來源大家想想就會知道了,就不說明了。

另外還有如死亡之類的詞語,天子死就叫崩,諸侯死叫薨,也有叫不祿、駕鶴西去、仙遊等等。

宋代羅大經《鶴林玉露》有言:“今人不達,畏死畏禍,百種忌諱,古人皆不然。”而著火,意味著可能會災難,災禍將領,從吉利而言需要改詞以替代。

大火↑

五行相生相剋的心理作用

常言道“水火無情”,水災和火災都是對於我們人而言是非常的危險存在,但於五行之中,水火又是相剋的。

因此發生火災的時候,人們或是希望通過以水能克火的自然規律,來以此稱呼著火,表示用用水即可消除火的威脅。

應當是一種心理上的自我暗示作用。

敬畏神明的心理

古代,人們多把自然災害歸咎於天的懲罰,進而衍生出所代表的的神,如旱災的神為旱魃,水中之神共工,而火神則是祝融。

因此人以敬畏神明,不敢直呼其名,怕粗怒火神引發更大的災難,故而用一個言語較為委婉的詞語來表示。

火神祝融↑

古代的消防意識

其實從“走水”的字面意思去理解的話,這個詞語很有消防的意義。

所謂“走”字,根據《說文》原本的意思有跑、趨向的意思。

大家可以聯想一下,我們今天的消防員在滅火災的時候的情形,舉著水槍,或跑或疾馳,而水槍中出來的水是不是也是一種“跑”,或者說是“走”呢,只不過這個“走”是人和機器給了一個動力使得水能“走過去”把火滅掉。

消防員↑

以上就是我的拙見,希望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鶴林玉露》《說文解字》


南嶺說史


”走水“是“著火“的避諱語。我國古代對死亡、惡疾、災禍等很多時候忌諱直言。如諱言火災,將失火叫做“走水”。

言語忌諱反映了人們趨利避害的思想傾向,也表示了對別人的尊重,有一定的合理性,因而大量的代用詞流傳下來,不僅豐富了漢語詞彙,而且成為禮俗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薛凱3


這是個有趣而且值得探討的問題。在今天,火災算是一件比較常見的災難了,但每次發生火災都會造成一定的經濟、人員傷亡,所以小心防火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令我們感到驚奇的是,火災、著火,在古代其實也叫作“走水”,那麼是為什麼呢?

敬畏與恐懼

在科學技術並不發達的古代,有很多事情其實是很難去解釋清楚的,這就加大了人們的封建迷信,在加上統治階層不斷傳授的“天人合一”“敬畏上天”等思想,讓群眾更為敬畏天意。而火,本身與我們日常見到的生命體是不一樣的,在古人的世界裡火更是神秘。因此火災在當時作為一種超自然現象,人們往往會認為這是上天的懲罰,是禍端的起源,而對此十分忌諱,常見的還有閃電、瘟疫等等,那麼既然十分害怕了,那當然要儘量少提這種晦氣之詞。水能滅火,自然而然的在說法上,也就用美好的事物替代了不好的事物了。

提醒民眾

如今的建築,以鋼筋、水泥、磚塊為主,而在古代,很多的房子都只是採用木結構,那麼在面臨火災的時候,木頭則會助火勢,以致火災很快蔓延,所以如若在火災之初不能馬上滅火,火勢便很難控制下來。著火稱為走水,也可以起到提醒周邊群眾的作用,既讓大家理解到了發生火災,也可以及時提醒攜帶水源滅火。

以上便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您有更多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進行進一步討論。


蘑菇雅說


其實沒那麼複雜,純粹是為了避諱討個口彩罷了。換句話說,叫做心理安慰。再尖銳點,其實就是“自欺欺人”。

畢竟古人很講究避諱: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出自《春秋公羊傳》

所以,皇上被抓去北方草原了,不能叫俘虜,要叫“北狩”。堂堂帝君,說俘虜多丟人!

所以,死亡也不能叫死亡,得叫“仙逝”、“長眠”、“作古”等等。

甚至連撒尿拉屎,都得稱作“出恭”或者“方便”。畢竟堂堂天朝上國,禮儀之邦,說撒尿拉屎多麼粗鄙。

上至皇親國戚,下到黎民百姓,一個個都封建迷信思得很,所以就創造發明了一大堆“掩耳盜鈴”的避諱詞語。

更何況是著火?那多不吉利!嚇死個人了誒。

比如《紅樓夢》第39回,劉姥姥給史老太君談笑風生的時候,講到了柴草烤火的事情,這個時候正巧賈府某處也起了火,把老太太給嚇得啊,越發不高興了,覺得兆頭不好,所以不準劉姥姥繼續說下去了。

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在於古代生產力落後,科技水平低下,也沒個機械化的火警部隊。他們也不知道火到底是什麼科學現象,只會覺得這是一種超自然的神秘力量。

在古代,家家戶戶都離不開火,但是古人對於火的駕馭能力又十分有限,而且中國古代的民用建築,大多是木質的。所以火災幾乎是古代最常見的災難。而且火災一旦蔓延開來,會造成很嚴重的損失。

既然古人們在對付火災的時候往往力不從心,只好在言語上尋求心裡安慰了。

而五行之中,水既然克火,而且需要人力來運水滅火,那麼把著火說成走水,也就是情理之中了。



四象八卦


古人對火是敬而遠之的, 認為火災原本就是非自然力量 (比如鬼) 造成的, 用來懲罰人的方式。人們認為在失火的情形下, 喊“火”是不吉利的。所以用“走水”來壓制。

北方地區的人們認識這一實物, 加上避諱說“火”, 故產生了“走水”一詞。而南方人很少或是沒有聽過走水這一說法。


歷史研究課


古人對火十分敬畏,認為火是由火神把控的,著火了就是惹怒了火神導致,而古人對於一些字的同音與諧音也是非常在意的,下人的名字不許衝撞主人,如有同音字,下人會被改名,那麼,這個也是同理,對於他們那麼敬畏的火神,怎麼可能大聲喊叫呢?在著火的時候,更是沒人敢招惹火神,生怕把火神真的招來,於是就就大喊走水! 都說水火相剋,水可以滅火,如果在著火的時候大喊著火了,古人認為這是一種對火的害怕與躲避,就像打仗的時候喊投降一樣,所以就反著來,這樣做的意思就是振奮人心,讓大家別害怕!



笙笙看劇


一是避諱和敬畏,二是討個口彩,三是能夠提醒眾人。

一,在古代,大家都很敬畏神明的威嚴,以為天災人禍都是上天神靈的懲罰。所以大家都不敢妄加呼喊神靈。

在唐朝開始,就開始有了避諱的傳統。凡事自己的父母、神靈、君王的名字中出現的字,都要避開,同音也不行。

所以後期大家在失火的時候,都不會大喊失火了,而都喊做走水。

二,陰陽五行相生相剋。

大家都知道水能克火,在著火時,大喊走水了,意思是把水都趕到火的地方去,形象生動,又不失好彩頭。

三,可以提醒驚慌失措的百姓怎麼辦

在著火時,大家都害怕殃及池魚,所以慌亂逃竄,這個時候如果有人喊著火了,大家都會一窩蜂的往外跑,造成不必要的傷亡。

而如果說走水,大家都會反應過來要拿水救火,避免更大的損失。

所以大家都會挨個拿起自己能用的東西,去取水滅火。

綜上所述,這就是為什麼古人都把著火叫做走水的原因。


古今中外多少事


1.

這裡在刻意避諱"火"這個字。因為古人對火是十分敬畏的,認為失火本來就是超自然力量(比如鬼神)造成的,以懲罰人的做法。在本來就失火的情況下,還嘴裡火啊火啊的叫個不停,很不吉利。

2.

五行中水能克火,所以用水字來壓制火,比較有口彩。還有,之所以說是走水,有說法是因為古代一旦失火,發現的人會大叫來提醒眾人,周圍的人都來滅火

3.

走水是古代的一種地方性語言,表示運輸水(去救火),由於這種語言有地方性,而且距離現在比較久



獨具慧眼的慧


”走水“是"著火"的避諱語。

在火災中,被困人員應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保持鎮靜,不要驚慌,不盲目地行動,選擇正確的逃生方法。必須注意的是,火災現場的溫度是十分驚人的,而且煙霧會擋住你的視線.當我們在電影和電視裡看到火災場面時,一切都非常清晰,那是在火場上的濃煙以外拍攝的.當處於火災現場時,能見度非常低,甚至在你長期居住的房間裡也搞不清楚窗戶和門的位置,在這種情況下,更需要保持鎮靜,不能驚慌。

如果您被困火災中,您應當利用周圍一切可利用的條件逃生,可以利用消防電梯、室內樓梯進行逃生,普通電梯千萬不能乘坐,因為普通電梯極易斷電,沒有防煙功效,火災發生時被卡在空中的可能性極大.同時,也可以利用建築物外牆的水管進行逃生。

發生火災後,會產生濃煙,遇到濃煙時要馬上停下來,千萬不要試圖從煙火裡出來,在濃煙中採取低姿勢爬行。火災中產生的濃煙由於熱空氣上升的作用,大量的濃煙將漂浮在上層,因此在火災中離地面30公分以下的地方還應該有空氣,因此濃煙中儘量採取低姿勢爬行,頭部儘量貼近地面。

在濃煙中逃生,人體如果防護不當,容易將濃煙吸入人體,導致昏厥或窒息,同時眼睛也會因煙的刺激,導致刺痛而睜不開。此時,可以利用透明塑料袋,透明塑料袋不分大小都可利用,使用大型的塑料袋可將整個頭罩住,並提供足量的空氣供逃生之用,如果沒有大型塑料袋,小的塑料袋也可以,雖然不能完全罩住頭部,但也可以遮住口鼻部分,供給逃生需要的空氣.使用塑料袋時,一定要充分將其完全張開,但千萬別用嘴吹開,因為吹進去的氣體都是二氧化碳,效果適得其反。

如果是晚上聽到報警,首先應該用手背去接觸房門,試一試房門是否已變熱,如果是熱的,門不能打開,否則煙和火就會衝進臥室;如果房門不熱,火勢可能還不大,通過正常的途徑逃離房間是可能的。離開房間以後,一定要隨手關好身後的門,以防火勢蔓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