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应急响应级别的调整,并不意味着疫情防控的松懈!

应急响应级别的调整,并不意味着疫情防控的松懈!

2月28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陕西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第十九场),介绍陕西省调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及疫情防控期间金融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有关情况。

应急响应级别的调整

并不意味着疫情防控的松懈

1月25日,根据疫情防控需要,省政府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应急响应。2月27日,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我省新冠肺炎疫情发展形势,经省政府研究决定,自今日(28日)0时起,将我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由Ⅰ级应急响应调整为省级Ⅲ级应急响应。据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二级巡视员杨保利介绍,这次应急响应级别的调整,并不意味着疫情防控的松懈。我省在调整响应级别前,社会防控和专业防控并重,全社会动员、群防群治,采取关闭市场、交通管制、小区封闭管理等社会措施,有效遏制了疫情的扩散。杨保利说,截至2月28日8时全省已连续8天没有新增确诊病例,昨天疑似病例也已清零,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态势正在拓展。因此,疫情防控工作要向更加科学精准的专业防控转变。

外防输入、内防扩散

全面打好“控、防、救、治”组合拳

杨保利认为,随着社区、农村封闭措施解禁,企业复工复产,社会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正常,人员流动、人群聚集,内防扩散的挑战依然较大,加强疫情防控这根弦始终不能松,要全面打好“控、防、救、治”组合拳。一是继续严格管控重点人群,严防疫情输入。要继续在与湖北接壤的安康、商洛省界入口、高速路口开展二维码查验,并将信息推送至市、县,村组(社区)、单位做好健康跟踪服务。落实海关和“两站一场”责任,强化风险评估和口岸检疫,严格落实信息登记、体温检测和隔离留观等管控措施,主动做好外籍人员沟通解释和服务保障工作,坚决防止境外疫情输入。二是继续实行分区分级管理,精准落实防控措施。在中风险地区继续实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策略,低风险地区实施“外防输入”策略。落实各市、县、街镇属地责任,特别是村组(社区)要实行网格化管理,落实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学校、酒店、商场的防控措施。同时,省上制定标准规范,市县抓落实,利用二维码系统登记来陕返陕人员相关信息,由所在单位、村组(社区)采取针对性、差异化管控措施,做到人员全覆盖、责任全覆盖。落实好老年人、儿童、孕产妇、学生、医务人员等防护指南,做好不同风险人群管理工作。三是继续严格落实“四早”措施,切断疫情传播链。继续加强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管理,发挥“前哨”作用,及早识别可疑病例,做到应检尽检、应报尽报、应隔尽隔。对每一例确诊、疑似、发热病例进行追根溯源,对每一个密切接触者进行深挖彻查,一例一班、一链一长,做到管控措施到人、责任到人,防止疫情传播蔓延。四是继续坚持“四集中”原则,强化医疗救治工作。特别是对重症、危重症患者坚持“两个一切”的救治原则,最大限度降低病死率。要统筹做好其他疾病患者医疗救治工作,做到急重症患者救治有保障、慢性病患者用药有供应、一般患者就医有渠道。

精准施策

助力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截至2月27日,驻市43家银行已复工42家,银行网点已开业751个。疫情期间,各银行采取手机银行、网上银行、错峰上班、弹性工作制、轮换上班、网络办公、远程服务等多种方式持续经营,有力保障疫情防控相关金融服务畅通,满足了群众日常金融需求。”据西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勇介绍,目前我市约有50万户小微企业,受本次疫情影响,不少企业面临订单减少、生产经营成本增加、流动资金紧张等困难。在政策支持方面,西安市突出“快”“细”“实”。一是突出“快”。针对疫情防控工作和企业面临的困难,2月1日向驻市金融机构下发了《关于全面做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发挥金融优势,积极开辟绿色通道,保障疫情防控期间金融服务畅通。2月3日召开视频会议,专题分析金融服务保障形势,研究应对举措,提出以企业为中心、危中寻机、精准服务,特别是帮助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和解决实际困难。2月8日,西安市政府印发了《关于有效应对疫情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若干措施(暂行)》,从加大信贷支持、降低信贷成本、降低企业融资担保费率、加强创业企业融资服务等方面明确了四条金融支持政策。二是突出“细”。2月20日,经认真研究测算,我市发布《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有效应对疫情、促进经济平稳发展若干措施实施细则》。这十项政策中的每一项都体现出真金白银的力度。比如,市级财政将拿出400万元,对特定行业新增信贷规模和小微企业贷款增量排名前十的银行分别予以奖励。此外,政策细则还包括利用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工具为疫情防控重点企业、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小微企业提供流动性支持;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个人和小微企业,在其申请创业担保贷款时给予优先支持;为融资担保机构提供风险补偿,鼓励其降低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担保费率。三是突出“实”。为突出政策针对性和有效性,会同驻市43家银行机构,整理完成《西安市驻市银行机构抗击肺炎疫情金融服务优惠政策汇编》,加强了特殊时期的银企信息互通。我市各开发区纷纷出台相关政策,高新区出台《关于应对疫情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企业发展的专项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曲江新区出台了《西安曲江新区应对疫情支持文旅企业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为区内文旅融合企业精准驰援;浐灞生态区制定《关于应对疫情扶企业、稳增长的15条措施》。对于已出台的政策,将持续推进实施,切实缓解企业痛点,以企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政策有效性的检验标准。 此外,西安银行副行长王欣介绍,西安银行围绕落实陕西省“促进经济发展22条”和西安市“稳定经济运行21条”,以及陕西省“金融11条”、西安市“金融10条”,持续加大融资支持,全方位、多渠道开展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助力受疫情影响大的行业和中小企业恢复生产,服务市民安全防疫。长安银行行长王作全介绍,长安银行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快事快办原则,建立了信贷审批全流程绿色通道,承诺从调查到贷款发放不超过3个工作日,对特别紧急的企业融资申请做到当日受理、当日审批、当日放款。简化授信申报材料和贷时核准程序,对由于客观原因贷款前提条件无法落实的,釆取先放款,后完善前提条件的方式确保信贷投放效率。简化特殊时期账户业务办理的流程,开户及变更业务无需预约,实现账户“即开即用”。优化“非接触式服务”,大力推介线上金融服务,对个人电子银行渠道手续费全免,对企业电子银行渠道实行7折优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