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立德樹人,家校共育--泰安四中和您一起扛


(通訊員 李雲濤)

延期開學,請您為孩子的成長成才助力


尊敬的家長朋友們:

您們好!首先對您在春節假期和延期開學這段時間在孩子管理教育方面所付出的心血表示崇高的敬意!

這次遍及全國、波及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無情地打亂了我們既定的美好計劃,原本早該書聲琅琅的校園依舊寂靜無聲,我們泰安四中所有教師,甚至是安保人員都是那麼地不適應。每日清晨,我都會習慣性地來到高考倒計時牌前佇立片刻,空寂無人的校園讓人深感無奈。

好在我們共同為學生搭建了空中課堂,我們在這端,您和孩子在那端,這就是延期開學期間我們教與學的常態。在您的支持幫助下,我校前期的網上教育教學活動得以順利實施,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區教體局的線上調研中得到了肯定,在此我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對各位家長朋友表示誠摯的感謝!

區教體局對網上教育教學工作、特別是高三備考工作高度重視,王增軍局長提出了“36字”精準備考策略。28日上午,區教體局高中教研室張方文主任一行冒雪來校調研我校網上教育教學工作,經過兩個半小時的座談,提出了建設性意見。為把區教體局指導意見落到實處,進一步提高網上教學效果,根據學校研究的意見,在此提出以下建議,與您共勉:

一、克服厭戰麻痺思想,繼續做好居家防疫工作

2月27日,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領導小組會議做出了“大中小學、幼兒園等開學開園時間原則上繼續推遲”的決定,這說明,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依然嚴峻複雜,防控正處在最吃勁的關鍵階段。家長朋友們一定要克服厭戰麻痺思想,以對孩子和全家人高度負責的態度,繼續做好居家防控各項工作。

1、要聽從所在村莊、社區(小區)的疫情防控要求,不出門串門,不走親訪友,不聚集聚餐,不扎推幹活。

2、房間要經常開窗通風,定期全面消毒,保持環境清潔,講究個人衛生,

3、每天兩次測量體溫,高於37.3度要及時向當地疫情防控組織彙報。

4、對村、社區和學校的防疫情況摸排要實事求是地填寫,不隱瞞任何疫情信息。

二、克服鬆懈畏難情緒,加強學生線上學習督促

根據疫情防控形勢要求,延期開學還將持續一段時間。區教體局主要領導多次強調“延期不是假期,延期不是用來休息的 ,而是用來超越的”。當前這段時間成為學生學習成績的最大變量,誰自學能力強、緊跟老師網上教學節奏、遵守科學作息時間,誰的成績就會大幅提升,若不珍惜時間,鬆懈浮誇,就必然被別的同學所超越。居家不同於在校,班主任和老師的管教監督責任責無旁貸地落在了您們的肩上。

1、家長要克服困難為學生提供必需的網絡學習條件,包括手機、電腦、網絡等。

2、家長要教育學生:現在早已進入開學時間,延期開學只是變換了學習場所,學習的內容返校後沒有時間重新學習,只能做簡單的測試和彌補,因為一個學期的學習任務不會因為延期開學而有絲毫減輕。

3、家長要了解學校、年級和班級在網上推送的各類教學要求,特別是“作息時間表”、“課程表”,以及早晚自習輔導安排,以便督促學生按時上課。

4、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交流活動,做好課堂筆記,按時完成作業,用好錯題本,有疑難問題要通過微信、電話等方式向老師或同學請教,不放過任何難點、疑點,同時注意保存老師上課課件,以便於複習回看。課餘時間要督促孩子自覺補習自己的弱科。

5、要陪伴學生閱讀有益的課外書籍,拓寬知識視野,提高寫作能力。

三、克服溺愛嬌慣心理,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

山東省教育廳2月26日發出通知,要求“學校要與家長保持密切溝通,共同指導好學生居家學習,注重加強身體鍛鍊、藝術欣賞、親子交流、勞動養成等”。家長要教育引導孩子養成如下行為習慣。

1、按時作息,養成科學的起居習慣。要督促孩子按時起床,按時吃飯,按時上課。堅決克服玩手機、睡懶覺、不按時吃飯等不良習慣,這對防疫和身體健康都十分不利,而且直接影響聽課學習。

2、講究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疫情防控知識告訴我們,不講衛生是產生疫情的重要幫兇,要教育孩子注意個人衛生和飲食衛生,保持家庭環境衛生,要勤洗手、會洗手,出門戴口罩。

3、堅持鍛鍊,養成良好的健身習慣。居家不是懶惰的理由,要善於科學有效地鍛鍊身體,堅持每天鍛鍊一小時,課間要離開手機或電腦,呼吸新鮮空氣,注意保護眼睛。

4、講求效率,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聽新課先預習,做作業先複習。聽課集中精力,做題聚精會神,難點做好標記,問題及時請教。看好預習案,用好錯題本,作業考試化,檢測高考化,書寫要規範,步驟要齊全。

5、多看好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得語文者得高考,善閱讀者贏天下。要精選讀物,多看好書,包括各科工具書、科普書、名人傳記、精選詩詞等,同時提倡摘抄名言警句,積累寫作素材。

6、勤做家務,養成必備的勞動習慣。居家學習就免不了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不要好吃懶做,嫌好道歹。對高中生來說,提倡學習簡單的廚間手藝,為父母做道菜,幫父母洗洗碗,培養勤於做事的良好家風。

四、克服學校依賴思維,扛起家校共育的責任

古人說:忠厚傳家遠,耕讀繼世長。“孟母三遷”、“岳母刺字”之所以成為千古美談,就在於良好的家庭教育成就了代代聖賢。長期以來,少數家長認為學生受教育是學校的事、老師的事,這沒有錯,但孩子成人成才絕不僅僅是學校和老師的事,孩子長到7歲時許多習慣已經養成,而這七年時間大多是在家中。家庭是人生的起源之地,也是一個人終生受益的神聖港灣。家長尤其是父母既是孩子的啟蒙老師,也是孩子不可替代的家風導師。一個人成功的背後離不開良好的家風,離不開父母與孩子和諧順暢的交流和溝通。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重點不在於學科知識的灌輸,而更多的是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要讓孩子克服驕嬌二氣,學會尊重他人,敬畏自然,熱愛勞動,崇真向善。對孩子的錯誤,不遷就,不包庇,而要是非分明,因勢利導,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成才先成人,做事先做人。把孩子培養成為對國家、社會和家庭有用的人是我們共同的心願和責任。讓我們攜手並肩,用心陪伴,共同完成好“立德樹人”的神聖使命。

衷心祝願家長朋友們身體健康,工作順利,闔家幸福,萬事如意!

山東省泰安第四中學

2020年2月28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