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明武宗朱厚照驾崩后,朱厚熜顺势即位,是偶然?还是必然?

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驾崩,结束了他荒唐的一生,由于他一生忙碌于自己的娱乐事业,导致未能留下任何子嗣,因此,皇位继承人就成了当时暂时主持国家大局的内阁首辅杨廷和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杨廷和的主导下,从众多藩王中最终选中并拥立了远在湖广安陆的朱厚熜为帝,是为嘉靖皇帝明世宗。

那么,杨廷和为何会选中朱厚熜呢?难道是真如传说当中的天上掉馅饼?还是有其他什么原因?

​事实上,朱厚熜之所以会即位,并非偶然,更不是所谓的天下掉馅饼,明武宗朱厚照驾崩后,在其未留下任何子嗣的情况下,大明皇位就非朱厚熜莫属,这是明朝祖制《皇明祖训》所决定的。

明武宗朱厚照驾崩后,朱厚熜顺势即位,是偶然?还是必然?

  • 何谓《皇明祖训》
  • 《皇明祖训》是明太祖朱元璋主持编撰的明朝典籍,其主要内容是为巩固大明皇权而为后世子孙所作的训诫,是大明皇室子孙尤其是历代继承人必须遵循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

    《皇明祖训》法律篇对大明皇位继承制度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若奸臣弃嫡立庶,庶者必当守分勿动,遣信报嫡之当立者,务以嫡临君位。朝廷即斩奸臣,其三年朝觐,并如前式。”

    也就是说:如果皇帝无子嗣,一旦他驾崩之后,必须按照兄终弟及的原则,立嫡母所生的皇子为帝。庶母所生的皇子,即便是皇长子也不得立为皇帝。如果有奸臣违背此原则,拥立庶子为帝,被拥立的庶子也要安分守己,不许对皇位动心思,而应该及时报信给嫡子,让嫡子即位。而对于“弃嫡立庶”的奸臣,朝廷可以斩杀之。可见,朱元璋早就对皇位继承秩序做出了硬性的规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众多皇子对皇位的非分之想,为皇室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明武宗朱厚照驾崩后,朱厚熜顺势即位,是偶然?还是必然?

  • 朱厚熜出身背景
  • 朱厚熜(1507年-1567年),明宪宗朱见深之孙,明孝宗朱佑樘之侄,兴献王朱佑杬之子,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

    朱祐杬(1476年-1519年),明宪宗朱见深第四子,明孝宗朱佑樘异母弟,母孝惠皇后邵氏。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封为兴王,弘治七年(1494年),就藩湖广安陆州(今钟祥市),有长子朱厚熙(生后五日夭折)、次子朱厚熜。正德十四年(1519年)薨逝,明武宗朱厚照赐谥“献”,世称兴献王。

    明武宗朱厚照驾崩后,朱厚熜顺势即位,是偶然?还是必然?

  • 朱厚熜即位的必然性
  • 明宪宗朱见深在位期间,前后共立了2位皇后,分别为吴废后和孝贞纯皇后王氏,皆无儿子,也就是说,宪宗皇帝并无嫡子,其所生的14名皇子皆为庶出,其中皇长子(早夭,无名)和皇次子悼恭太子朱祐极先后夭折,因此,在宪宗驾崩后,按照兄终弟及的原则,皇三子朱佑樘就顺理成章即皇位,是为明孝宗。朱佑樘即位后,并未广纳妃嫔,其一生就只有一位孝康敬皇后张氏,这也导致了他子嗣单薄,一生就只有3个子女,分别为长子朱厚照( 正德皇帝),次子朱厚炜(夭折,追封蔚悼王),女儿太康公主(夭折) ,因此,在他驾崩后,朱厚照顺理成章就即位为帝,是为正德皇帝明武宗。

    明武宗朱厚照驾崩后,朱厚熜顺势即位,是偶然?还是必然?

    朱厚照驾崩后,首先,朱厚照这支香火已断,已无继承人,那就只得往上推到他叔父那一辈,从他父亲朱佑樘的众多兄弟当中来挑选。其次,在大家都是庶出的情况下,按照《皇明祖训》“兄终弟及”的原则,皇位理应就由朱佑樘众多弟弟当中年纪最长的即位,而前面我们就说过,在宪宗皇帝14名皇子当中,朱佑樘排行老三,朱厚熜的父亲朱祐杬排老四,因此,兴献王朱佑杬即位也就顺理成章,虽说此时朱佑杬已经薨逝,但朱厚熜作为嫡子,顺位继承也就必然。

    明武宗朱厚照驾崩后,朱厚熜顺势即位,是偶然?还是必然?

  • 杨廷和的私心(可能存在)
  • 杨廷和之所以要选中朱厚熜即位,或许还有另外一层不足为外人道明的原因:朱厚熜即位时是1521年,他才年仅14岁,而朱祐槟、朱祐楎都已经42岁了,或许在杨廷和看来,14岁的少年藩王,初出茅庐,是比较好控制的,而42岁的老藩王,宦海浮沉几十年,人生阅历丰富,是比较不好控制的,所以才最终选中了朱厚熜。当然了,这只是小编以小民之心度首辅大人宰相之腹(惭愧惭愧),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杨廷和算是彻底失算了,嘉靖皇帝朱厚熜被公认是明代最聪明、最难对付、最难伺候的皇帝,连纵横官场几十年的老江湖杨廷和首辅大人最终都栽在他手上,弄得个晚节不保,失策失策!

    综上所述:明武宗朱厚照驾崩后,在朱厚照无任何子嗣的情况下,按照《皇明祖训》的硬性规定,皇位必然是非朱厚熜莫属,这并非偶然,更不是所谓的天上掉馅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