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福建和廣東哪個省喝茶的人多?茶文化起源比較早?

attitude96366056


自古山泉泡仙葉,

濃濃香湯如甘露。

三杯成品工夫茶,

雅俗共賞話平常。

我是潮汕人,有閒來食茶!



閒言論事


這個問題沒有官方或者權威的機構做過類似的市場調查,也官方認可的數據,筆者就從個人的觀察來推測一下。

1、廣東比福建喝茶的人多,根據2018年末的統計,福建總人口3941萬,廣東總人口1.1346億,廣東的總人口大約是福建的2.8倍,所以,從總人口基數的角度講,廣東喝茶人口肯定大於福建。



2、福建人喝茶的比例高於廣東人,根據筆者是觀察,不管是在福建的福建人,還是在外地的福建人,他們都會把喝茶作為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而且不管年齡、性別,喝茶人的比例在整體人口中佔了可能70%;廣東則不然,可能就40%,但是廣東的人口總數大,這樣做下乘法,福建雖然比例大,但是輸在了人口總數上;

3、福建和廣東經濟發展狀況略有不同,廣東經濟總量已經連續多年排名全國第一,很多領域在引領全國;而福建排名相對較遠,經濟活躍度和行業發展幾乎全面落後於廣東,從福建各大城市比較,福建各城市相對落後,生活較為悠閒,有大把的時間去享受生活,喝茶也是屬於這種生活方式裡的一項重要內容;





4、福建和廣東的主流文化略有不同,據筆者觀察,福建和廣東都地處南方,兩地相對其他地方,都還比較完整的保留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但廣東因為開放較早,對外貿易和聯繫也高於福建,特別是廣東的沿海城市,他們對外來文化的吸收和包容也優於福建;所以,福建保留傳統多,廣東保留傳統也多但多了一個時尚;據筆者觀察,喝茶在福建是主流,廣東則是喝茶和喝咖啡並存;

而對於第二個問題,福建和廣東誰的茶文化起源較早?我的看法是福建茶文化起源較早。


1、首先,從地域上來講,福建比廣東位置更靠北,更靠近中原文化圈,在歷史上,廣東在元代以前基本屬於“化外之地”,是專門的貶謫之地,如唐朝時,韓愈曾被貶廣東潮州,又如北宋時期,蘇東坡就曾被貶廣東惠州,後來又被貶到海南儋州;

2、在歷史上,福建曾經是貢茶的產地,北宋時期這裡產生了“龍團勝雪”,還有官方設置的貢茶院,由於這裡獨特的自然環境和茶葉品種,成為了朝廷貢茶的一大來源地。古代中原地區多次發生戰亂,歷史上著名的幾次中原大亂,北方人口大規模遷居南方,福建就是一大流亡人口彙集地,這部分人也是客家人的主體,他們帶來了中原地區的飲茶文化,而行經到福建這樣的原產地,喝茶人和種茶人的結合,造就了福建成為了茶文化的一大中心。


山哥茶人


廣東喝茶的人比較多,茶餐廳遍佈廣東各地,到處都有,茶葉消費全國第一,要說茶文化起源,福建比廣東更早。

福建東臨沿海,西連武夷山脈,屬於丘陵地帶,溫熱帶氣候,適合種植茶葉的生長,福建西部到處是茶山,古今盛產茶葉地區,福建種植茶葉,歷史悠久,中國茶葉文化,離不開福建,福建茶葉品種繁多,比較著名的有安溪鐵觀音,武夷山大紅袍,武夷山岩茶,綠茶,紅茶等品種齊全,配套齊全,還有南平建陽燒製的建盞,德化陶瓷,生產精美的茶壺,茶杯,茶具,以及將樂擂茶文化,使福建茶文化得到了提升。

福建最早就有茶文化的記載,見於泉州府,南安縣豐州古鎮,古時是閩南政治文化中心,在豐州桃源村,西北處蓮花峰,摩崖石刻,蓮花茶記(公元376年)比陸羽《茶經》記載要早三百餘年。

蓮花峰高120米,建有蓮花巖寺,唐時有一座歐陽詹書屋,唐未詩人韓渥,在此地隱居時,曾寫下詩句,石崖覓芝叟,鄉俗釆茶歌。公元1011年時,泉州太守高惠蓮題刻,巖縫茶香,四個字依然存在。

郭沫若先生在1962年,遊武夷山時寫下了詩句。

九曲清流繞武夷,棹歌首唱自朱熹。

幽蘭生谷香生徑,方竹滿山綠滿溪。

武夷山一帶,包括建歐盛產建茶,武夷山茶,大紅袍等,北宋林逋在《建茶》一詩,

石碾清飛瑟瑟塵,乳香烹出建溪春。

世間絕品人難識,閒對茶經憶古人。

在明朝時期,福建是絲綢之路的起點,鄭和七次下西洋,商船起點在長樂,購置大量茶葉,茶器,到海外貿易,這一時期,福建種植茶葉,生產茶葉,是鼎盛時期。

安溪也是盛產茶葉的地方,生產的鐵觀音,家戶喻曉,還有福建茉莉花茶,始於明朝,成了當時有名的商品茶,暢銷海內外,受到了世界各地人民的喜愛和歡迎。



琴緣61


功夫茶在閩南地區與潮汕地區是廣為流行的一種茶文化,既相同又有所不同!60年代有潮汕友人來訪,當即烹水淨壺洗杯泡茶迎貴客。三杯過後發現來客有點“招架不住”,原來潮汕僅用三個小盞,而廈門雖是小杯卻是人手一杯,幾乎不停地衝泡,遠大於潮汕的飲茶量,故友人有點招架不住了!

現在仍然延續老傳統喝功夫茶的人,大多數已年過60了,生活節奏加快,年青人都崇外崇洋喝飲料,真正保留閩南功夫茶的“茶桌仔”幾乎絕跡!公共場所又禁“泡茶”更是催命劑也!


文龍23072


有茶樹和有茶文化是兩碼事。

有古茶樹的地方不見得茶文化就好。

如雲南有古茶樹,足以證明茶樹的歷史,但茶文化的普及遠不如重慶、成都。

廣東人喝普洱的需求遠超過雲南,早茶文化遠超雲南。

福建要說茶樹的源當然是指武夷山,但喝茶的文化要數閩南泉、漳、廈。90年代時,武夷山的喝茶方式還是大杯子喝茶方式,不是潮汕、泉廈一帶的小杯方式。

中國最大的問題是茶文化歷史沒人好好研究,多是近年來半路出家的水桶貨。

陸羽的《茶經》其實只是一個時代的飲茶方式,就現在來說不夠細化和專業,主要是針對綠茶的飲法。

從宋到現在飲茶方式變化很大,飲茶方式有多種多樣,從精緻到粗放。不同階級不同需求,為什麼這麼發展沒人說的清楚。

而現在的飲茶方式多是90年代後發展起來的,80年代到90年中國人喝茶是處於一個低峰期,流行的是立頓紅茶。後來臺灣人來搞什麼聞香杯變花樣忽悠了大陸人,興起了喝茶,主要是閩式泡茶法。後來說日本人研究說綠茶防癌興起了喝綠茶。90年代興起紫砂壺,後來興起閩式泡茶,什麼茶盤、茶桌。一些茶商搞什麼等級茶,現在又搞什麼小罐茶。

哦,對了又流行起鴨屎香。

茶文化和茶樹沒關係,和全國各地的生活方式有關,更和借茶文化亂忽悠的茶商有關。

懂得喝茶的人不少,注意喝茶歷史發展的人不多。

說到茶文化的起源,因為廣東有潮汕,也不好說。潮汕是泡茶文化發展的最高水平,茶文化內容是很豐富的,也是飲茶文化發展的極致。

茶文化發展極致的地方也是歷史文化悠久的地方。正因為歷史悠久,很難劃分誰先喝茶,誰是起源。

廣東早茶與潮汕式泡茶不可比。

廣式早茶是吃飽的,潮汕式泡茶是品味的。廣式早茶是助消化的,潮汕式泡茶是講求功夫的,文化表現要求不同。

歷史來說潮汕式更有歷史,品味更高,追求更極致。


null144386656


這還用問?福建人最怕的是廣東人不喝福建茶了,廣東是福建茶葉的最大的銷售市場,這兩年有些廣東人又恢復喝本地山茶(綠茶),很多福建茶商茶農的日子不好過。可見福建人無法消化自己產的茶葉。

廣東不但是福建茶的最大市場,還是中國最大的茶葉消費市場,全國各地的茶葉都銷往廣東。沒有廣東,普洱茶也沒有現在的地位,廣東人和牧區人民一直都是普洱茶几十年如一日的忠實消費者,是廣東人抬高了普洱茶。


獅子滾球


茶要看那個地方,廣東就潮汕人的工夫茶了,廣州人不怎會喝。福建也就閩南人,也是工夫茶,喝綠茶的一天一杯到晚。工夫茶,我們一個下午就好幾泡了。有時候一天半斤茶就完了


無心人


按人口比例肯定是福建,福建是產茶大省,也是茶文化起源地,烏龍茶、紅茶、白茶三大茶類都起源於福建,具體品種(福建境內)有烏龍茶(巖茶、鐵觀音、奇蘭等)、紅茶(正山小種、金駿眉、閩紅工夫等)、白茶(白毫銀針、白牡丹等)不全統計。


格瑞姆地獄咆哮


廣東每家每戶都喜歡喝茶,都有茶葉。早上起床,喝茶,飯後喝茶,空閒時喝茶。鄰居三五知己,喝茶聊天。同事朋友,聊天喝茶。有人來家拜訪,先茶待客,茶是待客第一的禮儀,其次是酒。


潘宏遠


我是廣東的,反正我生活就是這樣。

車上放滿各種茶,早茶,早茶,去客戶那裡坐下就喝茶,朋友坐一起也喝茶,在家自己也喝,每天喝的茶水不知道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