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吃什麼容易得尿毒症?

用戶1613375033756


腎病是一種比較難以治癒的慢性病,很多腎病患者由於久治不愈就慢慢發展成了尿毒症,需要長期的透析來維持生命。尿毒症被很多人稱之為不死的“癌症”,而且發病率也是逐年上升,可怕的是很多人並不注重預防,那麼吃什麼容易得尿毒症呢?

吃什麼會引起腎臟損傷,可能導致尿毒症呢?

目前來看,導致腎功能不全最為常見的原因就是慢性腎炎、IgA腎病、腎病綜合症以及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損害等。尿毒症與飲食並不是一點關係也沒有,目前因為高血壓和糖尿病導致腎臟損傷的人也越來越多,還有一些藥物也會損傷腎功能。

(1)高鹽飲食

中國人吃鹽多,是普遍存在的。食鹽攝入過量,可誘發高血壓。高血壓會引起身體靶器官損害,而腎臟就是其中之一,如果長期的高血壓或者血壓波動大,就會引起腎小球硬化,隨著時間的推移,腎功能異常,肌酐升高,最終發展為尿毒症。專家建議我國居民每天的食鹽攝入控制在6g以下,同時還要注意一些隱性食物,如醃、熏製品,乾貨、方便麵、醬菜鹽分含量是非常高的,需要引起重視。

(2)高糖飲食

糖尿病患者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就是糖尿病腎病。如果長期攝入糖分過高導致糖尿病,腎小球濾過屏障受損,尿蛋白增多,腎小球出現硬化,最終到達尿毒症階段。如果無糖尿病,不可攝入過多甜食以及食用過量糖分高的食物,適量即可。如果已經診斷糖尿病,那控制血糖水平的穩定就是重中之重,不可為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而高糖飲食。

(3)高脂肪、高嘌呤飲食,吸菸、飲酒等

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癥、痛風、吸菸以及飲酒等都是高血壓、高血糖及動脈硬化的高危險因素。腎臟是由許多的出球小動脈、入球小動脈等構成的血管團,所以如果腎臟的血管受到損傷,腎小球的濾過功能下降,長此以往,也又可能導致尿毒症。

(4)具有腎損傷的藥物

眾所周知,多數藥物都是通過腎臟進行代謝的。其實任何通過腎臟進行代謝的藥物都有可能損害腎臟的功能。特別是新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鏈黴素和各種血管造影劑等藥物對腎臟具有更加明顯的毒副作用。人們如果長期使用或者過量的使用這些藥物,就會嚴重損害腎功能,甚至引起尿毒症。所以如果需要服用以上幾類藥物一定要在醫師的指導下服用,不可隨意更改服用劑量及服藥次數。

結語

尿毒症雖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對疾病的不重視,如果在平時的生活中就養成良好得生活方式,戒菸酒、控血壓、血糖、血脂、尿酸,作息規律,膳食均衡,適當運動,控制原發病的進展,那導致尿毒症的可能性也大大減少。


藥師方健


吃什麼容易得尿毒症?

尿毒症不但致死率非常高,而且治療費用也非常昂貴。因此,對付尿毒症的根本方法是進行早期預防。要預防尿毒症,就要了解能引起尿毒症的常見因素。那麼,哪些因素可引起尿毒症呢?

1. 腎病

腎病是引起尿毒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所有的腎病都有可能發展為尿毒症。在尿毒症患者中,約有45%的人其病情是由腎病引起的。在各種腎病中,以慢性腎小球腎炎最容易引起尿毒症。慢性腎小球腎炎是一種以蛋白尿、血尿、血壓升高和水腫為臨床表現的一組腎小球疾病。此病若遷延不愈,就可導致腎功能減退,最終引起尿毒症。此外,急性腎小球腎炎、局灶性腎小球硬化症、慢性腎盂腎炎和腎結石等腎臟疾病也是引起尿毒症的常見原因。

2. 糖尿病

臨床研究發現,約有30%的糖尿病患者會最終併發尿毒症。而一項最新的統計資料顯示,在我國,每年因患糖尿病而發生尿毒症的人就有近百萬。糖尿病之所以會引起尿毒症,主要是因為糖尿病可併發糖尿病腎病。而糖尿病腎病可引起腎小球硬化、腎小動脈玻璃樣改變、腎小球毛細血管基底膜增厚和腎小球系膜區擴張等腎臟病變。這些腎臟病變可嚴重影響患者的腎功能,最終有的會引起尿毒症。目前,臨床上將糖尿病腎病分為五期,其中第五期就叫尿毒症期。

3. 高血壓

據調查資料顯示,約有15%的高血壓患者會患上尿毒症。這是因為高血壓可引起腎細小動脈硬化,使患者出現尿頻、夜尿增多等症狀。這些症狀會隨著高血壓患者病程的進展而逐漸加重,進而損害患者的腎功能,最終有的會發生尿毒症。

4.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見病。據統計,在65歲以上的男性尿毒症患者中,約有20%的人其病情是由前列腺增生引起的。這是因為發生增生的前列腺會壓迫尿道,使患者出現排尿無力、尿線變細、排尿不盡和血尿等症狀。這些症狀如果長期得不到控制,就會使膀胱內的壓力增高,導致膀胱失去收縮能力而引起尿瀦留。尿瀦留會嚴重影響人的腎功能,甚至使人患上尿毒症。除了前列腺增生以外,慢性前列腺炎、雙側輸尿管結石、尿路狹窄等泌尿系統疾病也是引起尿毒症的常見原因。

5. 藥物的毒副作用

眾所周知,多數藥物都是通過腎臟進行代謝的。嚴格地說,任何通過腎臟進行代謝的藥物都會損害腎臟的功能。特別是新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鏈黴素和各種血管造影劑等藥物對腎臟具有更加明顯的毒副作用。人們如果長期使用這些藥物,就會嚴重損害腎功能,甚至引起尿毒症。據調查資料顯示,在所有尿毒症患者中,約有15%的人其病情是由藥物的毒副作用引起的。

此外,患有系統性紅斑狼瘡、艾滋病、過敏性紫癜、高尿酸血癥、多發性骨髓瘤、結節性動脈炎、韋格內氏肉芽腫、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肝硬化等疾病以及年齡增大、吸食毒品、濫用生物製品和受到重金屬汙染等也會引起尿毒症。

瞭解完以上導致尿毒症的因素,不難看出某些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都與飲食有著一定的關係,長期吃的太甜或太鹹都有可能引發慢性疾病,導致尿毒症,因此要平時注意均衡飲食,控制體重,已經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要遵醫囑用藥。

我是黃志豔大夫,致力於用樸實無華的文字解釋複雜難懂的疾病知識,幫助您管理好自己的身體。您的點贊就是我最大的動力!另外,如果您的家人也存在尿毒症的困擾,請把這篇文章轉給他們吧!


黃志豔大夫


大家好,我是一名腎內科醫生,尿毒症一詞其實在老百姓眼中已經不再陌生了,很多人都稱之為不死的“癌症”,而且發病率也是逐年上升,可怕的是很多人並不注重預防,等尿毒症需要長期透析時即使留下悔恨的淚水也無濟於事了,所以,今天我就來做一期“尿毒症”的科普講解!

對一些比較可惜的病人做一個病例分享

1、這位小夥子二十多歲,是外地務工人員,是一個IgA腎病患者,已經予以激素治療,但還是需要維持性使用,好轉出院後拒絕服用高血壓藥、激素等藥物,由於工作性質的原因,生活方式還是和以前一樣,吸菸、喝酒等壞習慣一樣不落下,拒絕複查,直到過了大概半年左右,是被120送到急診的,全身水腫,血壓非常高,沒有小便,診斷為尿毒症。

有時候透析就是很神奇,這位小夥子住院連續做了幾天血透後人已恢復正常,血壓也逐漸穩定,心衰的症狀也沒有了,但是腎功能始終無法恢復,動靜脈內瘻做好後就安排出院了,讓他每週三次來血透,它就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有時候一個禮拜來一次,有時候不來,血壓藥物也是,不頭暈就不吃,由於年輕身體能耐受,並沒有當回事,反而覺得我們囉嗦,有一天晚上又來了,這次沒這麼好運了,大面積腦出血,雖然搶救過來了,但是沒有維持多久就去世了,家人也沒多說什麼,只是說都是他自己造成的。


2、這是一位老年女性,原發病是糖尿病,如果看過我其它科普問題的應該知道,糖尿病有一個重大的併發症就是糖尿病腎病,血糖控制差是根本的原因所在,而這個病人診斷糖尿病後也是從不忌口,血糖高了就自己多打點胰島素。

後面是由內分泌科轉入我科治療,原因是“蛋白尿”(出現這個信號說明已經累及腎臟了),經過調整藥物,控制血糖等措施後尿蛋白算是有所好轉,但是回家後又管不住自己,一年後就診斷為“尿毒症”了,目前長期在我們血液淨化中心透析治療,從診斷糖尿病到發展為尿毒症,也就幾年的時間。


小結:很多尿毒症患者在沒有出現尿毒症之前如果重視了,是可以延緩進入尿毒症的時間的,作為腎內科醫生,非常清楚哪些損傷腎臟的因素,如果告訴病人了病人還是不引起重視,就會從量變轉到質變,關於尿毒症的預防知識,下面我將逐一為大家分析。

什麼是尿毒症?

說尿毒症其實是一個比較通俗的講法,規範的診斷應該叫做“慢性腎臟病5期”,而5期又叫做終末期腎臟病,也是上面所說的尿毒症。

尿毒症其實是慢性腎臟病的最終稱謂,它其實是由於很多種病因(糖尿病、高血壓、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徵、IgA腎病、系統性紅斑狼瘡、ANCA相關性血管炎、乾燥綜合症、膜性腎病等等很多種)導致腎臟的功能受損、尿量減少、全身水腫、肌酐、尿素氮等升高,腎小球濾過率下降(GFR)至≤15ml(min.1.73㎡)時,就來到了尿毒症階段。

尿毒症有哪些臨床表現以及這個病該怎麼治?

1、臨床表現

  • 早期沒有什麼特性性的症狀,很多人都是因為血壓高、腳腫、眼睛腫來看病的,化驗一下腎功能發現已經尿毒症了,有部分人會有四肢乏力、腰痠、晚上小便多,漸漸的出現厭食、噁心、嘔吐、肚子脹、皮膚瘙癢、頭暈、氣急等,注意了,這些症狀往往都是從“輕”轉為“重”,所以很多人並不重視,覺得可能只是有些勞累,不會去醫院就診。
  • 實驗室或者影像學會出現貧血、低鈣、高磷、高鉀、白蛋白降低、血脂紊亂、甲狀旁腺激素升高,B超提示雙側腎臟萎縮,慢性腎病圖像,有的是因為尿毒症的急性併發症如出現心衰、肺水腫時就診那麼還會出現血氣分析提示酸中毒等。

根據目前的醫療水平,全世界的治療方案都大同小異,即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腎移植,經常有讀者留言說到,現在醫學水平這麼發達,為什麼不能通過做個手術或者長期吃藥來治療呢,在這裡我告訴大家,其實透析以及移植本身就是很大的進步了,在沒有出現兩個技術之前,尿毒症是不可能會有現在這麼高的生存率的,一旦脫離透析,那麼病人由於無法自主代謝體內過多的毒素、水分、電解質等,很快將由於各種急、慢性併發症而死亡,相信隨著醫學水平的進步,這個難題會得到攻破的。


方式①:血液透析:將透析液和血液在透析器中置入,利用透析膜的作用,通過擴散、對流、吸附等原理有效清除體內多餘的水分、毒素,並從透析液中補充缺乏的物質如鹼性離子、鈣離子等,從而替代腎臟以維持身體的水、電解質、酸鹼平衡,進而維持生命。

方式②:腹膜透析:其實原理和血液透析一樣,它利用的是一個天然的半透膜--腹膜。通過物質的交換以維持身體的水、電解質、酸鹼平衡,不同的是這種方式可以居家操作,不用長期往返於醫院,而且有利於保護好殘腎功能。


方式③:腎移植:在尿毒症患者體內通過手術的方式植入新的健康的腎臟,在移植成功後恢復腎臟功能,而且現在的移植技術已日趨完善和成熟,所以這種方式是優於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的,但遺憾的是腎源緊張,所以只有少部分人可以選擇。

重點來了,吃什麼容易得“尿毒症”

注意了,這種問法其實是錯誤的,試想一下,如果大家都知道吃了“這個東西”會得尿毒症,那還會有人吃嗎?國家的相關部門也會把這個東西列入黑名單禁止食用,相信相比較生命而言,應該沒人會明知道這個吃了會得尿毒症還有人吃吧。所以,題主問題的意思應該是有哪些食物或者藥物或者生活方式會引起腎損傷,那具體指的是哪些呢?請看過來。



①高鹽

  • 其實也是針對引起尿毒症的原發性疾病來講,鹽攝入過多是引發高血壓的一個重要因素,高血壓了大家是不是認為吃好藥就沒事了?錯,高血壓會引起身體靶器官損害,而腎臟就是其中之一,如果長期的高血壓或者血壓波動大,就會引起腎小球硬化,隨著時間的推移,腎功能異常,肌酐升高,最終發展為尿毒症。
  • 注意事項:把每天的食鹽攝入控制在6g以下,同時還要注意一些隱性食物,如醃、熏製品,乾貨、方便麵、醬菜鹽分含量是非常高的,需要引起重視。


②高糖

  • 這也是針對於尿毒症的原發病而言,即糖尿病,如長期攝入甜食/糖分過高致糖尿病,注意了,糖尿病腎病也是糖尿病重要的併發症之一,長此以往,腎小球濾過屏障受損,尿蛋白增多,腎小球出現硬化,最終到達尿毒症階段。

  • 注意事項:如果無糖尿病,不可攝入過多甜食以及食用過量糖分高的食物,其實也沒有很嚴格的一個範圍,適量即可,中國有句古話說的好,“凡事有個度”,如果已經診斷糖尿病,那血糖水平的穩定就是重中之重,一切治療均圍繞這一水平線展開,不可為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而“以身試糖”,最終後悔的還是自己。


③高脂肪、高尿酸、吸菸、飲酒等

如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癥、痛風以及吸菸飲酒等是動脈硬化的高危危險因素,注意了,腎臟可是由上百萬個腎小球構成,而腎小球大家不要把它真理解成一個“球”,它是由許多的出球小動脈、入球小動脈等構成的血管團,所以如果這些小動脈受到損傷,腎小球的濾過功能下降,長此以往,等在最後的將是尿毒症。


④具有腎損傷的藥物

比較常見的即感冒藥物、非甾體類解熱鎮痛藥、抗菌藥以及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這幾大類是藥物相關性腎損傷比較常見的,所以如果需要服用以上幾類藥物一定要在醫師的指導下服用,不可隨意更改服用劑量及服藥次數,注意了,含馬兜鈴酸類中草藥是有明確的腎損傷依據的,也曾有報道有人因服用此類中草藥製劑引發急性腎損傷,如果治療及時,腎功能還可能恢復,如果耽誤了治療,由此進入了慢性腎功能不全,那終將進入尿毒症期!


大總結

很多人都覺得尿毒症可怕,確實,但更可怕的是對疾病的不重視,像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動脈粥樣硬化、高尿酸血癥、腎小球腎炎等尿毒症的原發疾病如果積極配合治療,控制原發病的進展,那最終進入尿毒症的時間將大大延長,甚至不會到達尿毒症的階段,所以在平時的生活中就要引起重視,養成良好得生活方式,戒菸酒、控血壓、血糖、血脂、尿酸,作息規律,膳食均衡,適當運動,定期隨訪,遵從醫囑,讓我們一起對尿毒症說“不”!!!


作者寄語:每天都會抽出一點時間為大家進行健康科普,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文中觀點均有文獻來源,如仍有疑問,可以評論區留言,歡迎大家關注、轉發,如果有幫助,就幫我點個贊,謝謝大家支持!

參考文獻:

1、KDIGO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anemia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Kidney Int Suppl,2012,2:279.

2、王海燕.主編,腎臟病臨床概覽.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3、梅長林.餘學清.主編,內科學腎臟內科分冊,人民衛生出版社.


張壘醫生


曾看到這樣一則報道:2018年9月,北京一名12歲的女孩因全身水腫、意識不清被送往醫院,通過檢查發現此時女孩已經腎衰竭,且進入尿毒症期,需要終生做透析。經主治醫生詢問,該女孩四年多來,經常吃雞排、喝碳酸飲料,高脂高糖的不良飲食習慣加劇了腎功能的惡化,最終引起尿毒症。


雖然引起尿毒症的主要病因是急慢性腎炎、高血壓、代謝性疾病(糖尿病)、系統性疾病(紅斑狼瘡)、慢性尿路梗阻等疾病,但是高蛋白、高脂肪、高嘌呤食物等這些因素都會在無形中也會加重腎臟負擔,長期以往也會導致尿毒症的產生。

那麼,具體哪些飲食習慣會使人易得尿毒症呢?

1、大量飲用碳酸飲料

碳酸飲料的主要成分為糖、色素、香精及碳酸水等,除熱量外,幾乎沒有什麼營養成分。過量飲用碳酸飲料會增加患腎結石、腎衰竭及其他腎病的風險,不管是加糖或不含糖的碳酸飲料,一天飲用碳酸飲料2瓶或者2瓶以上者,患慢性腎病的風險增大兩倍。


2、無節制的吃火鍋

吃火鍋時,一般會伴隨著高蛋白和高鹽的過多攝入,它會影響我們的腎臟。另外,火鍋中嘌呤含量也非常高,過多的嘌呤進入我們的體內轉化為尿酸,腎臟短時間之內無法將其排除,就可能會危害到我們腎臟,尤其是連續幾天經常吃火鍋的是極不可取的行為。


3、高鹽食物的長期攝入。

皮蛋、滷蛋、鹹鴨蛋:一個鹹雞(鴨)蛋,鹽含量達3-5克,達到了一天的推薦食鹽攝入量。皮蛋與滷蛋在製作過程中,也會加入大量鹽分。

臘魚、臘肉、滷肉、火腿等醃製的肉類:其含鹽量之大,相信吃過的人都能嚐出來。1小根火腿的含鹽量能達到2克。

方便麵:腎病患者需要低鹽、低脂、高維生素飲食,但方便麵則恰恰相反,屬於高鹽、高脂、低維生素食物。除高鹽外,方便麵中的人造脂肪(反式脂肪酸),同樣對心血管的傷害很大。

4、長期吃對腎功副作用較大的藥。

相關研究發現,約25%的尿毒症與長期服用藥物有關。如:頭孢、感冒通、止痛藥等都具有較強腎毒性,大劑量的傷腎藥物同時服用,再加上不及時進水,就會引發急性腎衰竭,治療不及時可直接導致尿毒症。

另外,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對腎有很強的副作用,腎不好的人吃這種藥的時候,很容易導致尿毒症。


中西醫林醫生


張醫生在線:尿毒症與飲食有關係嗎?

尿毒症,是我們對慢性腎功能不全---終末期腎病的俗稱,由於腎臟功能嚴重衰竭,患者會出現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內分泌失調等多種病理改變,可危及生命!此時除了血液透析和腎移植,別無他法。

目前來看,導致尿毒症的主要基礎疾病是腎炎、糖尿病、高血壓以及部分自身免疫病。題主問“吃什麼容易得尿毒症?”其實,尿毒症與飲食並不是一點關係也沒有!因糖尿病及高血壓導致腎功能不全的患者,越來越多!張醫生提醒大家,日常飲食,請避免以下3點:

1.吃的太甜

隨著飲食結構的改變,我們攝入的糖分越來越多,各種含糖飲料、甜品,對你的血糖調節功能帶來了嚴峻的挑戰。不是說吃糖太多就容易得糖尿病,而是熱量過剩容易導致脂肪堆積,形成腹型肥胖,誘發胰島素抵抗,增加2型糖尿病的風險。而尿毒症,就是糖尿病的慢性併發症之一!

2.吃的太鹹

中國人吃鹽多,是普遍存在的。食鹽攝入過量,可以使鹽敏感體質的人群血壓明顯升高!而我國居民大多數是鹽敏感體質,所以全民限鹽,是很必要的,每天食鹽不要超過6g,謹防誘發高血壓,造成腎損害!

3.吃的太飽

吃飽,已經不是一件好事了。每天都吃的肚皮圓滾滾,營養過剩,再加上運動量不足,肥胖就是必然的事情了。其實這跟“吃的太甜”是一樣的道理,熱量過剩,容易導致代謝性疾病,比如上面提到的糖尿病。

我們提倡“科學飲食、適當運動、規律作息”,很多疾病的預防,其實都可以從這12個字入手,尿毒症也不例外!疾病不是孤立出現的,它與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息息相關!


張醫生在線,歡迎你的關注!


重症行者阿鋒


胃口不佳、厭食、噁心

毒素在體內積累到一定時間就會影響身體的消化系統功能,早期患者常見於胃口不佳,不思飲食或者吃點就飽。隨著病情的發展這一症狀會更嚴重,會出現嘔吐,噁心,腹部悶脹等等情況。

經常性的感覺疲勞、乏力、頭疼

由於細胞功能受到影響致使代謝失衡,長期有害物質在體內滯留會引起神經細胞病變、酸鹼代謝失衡、電解質雜亂以及腎性高血壓等。這些併發性的疾病常常會造成患者頭昏、頭疼、乏力、疲勞、記憶力減退等症狀。而這些症狀對於年輕人來說往往覺得是頭一天沒睡好,或者是工作勞累,生活壓力大造成的。以為只要好好休息就可得到緩解,所以特別容易被忽視。

高血壓

如果有經常頭暈、眼花、耳鳴還伴有高血壓的朋友就一定要引起重視了。因為我們都知道腎臟的主要功能是排鈉、排尿。而當腎功能受到損傷的時候,體內就會出現水鈉瀦留,致使血容量增大導致高血壓。另外,由於腎臟自身的缺血缺氧致使腎素的分泌增多,進而導致腎臟分泌的升高血壓的物質增多,降低血壓的物質減少。因此,尿毒症病人早期會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壓。

面色泛黃

面色泛黃與貧血有著密切的關係。由於處於尿毒症期的患者體內的有毒代謝產物瀦留,致使紅細胞被破壞或壽命縮短,加之生成紅細胞的數量減少和各種出血症狀導致了患者貧血症狀的發生。這一點較為不明顯,很多患者在短期內並不會太注意這個症狀。

身體出現浮腫

這個症狀雖然容易察覺,但是也可能被忽視。浮腫也是由於腎臟不能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致使水分滯留在組織間隙內。早期患者經常表現為起床後的眼瞼浮腫,腳踝處浮腫,但是經過休息後又消失了。嚴重的患者表現為小腿浮腫或全身性的浮腫。很多人覺得是第一天太過勞累或者睡覺姿勢不對所致,不會特別在意。當然,浮腫的原因是很多的,這點還需要患者仔細辨別。

尿毒症早期的症狀是很普通的小變化,不注意的話很難發現他們,這就是一經發現就是晚期的原因。尿毒症的唯一方式是替代療法,就是我們聽說過血液透析、腹膜透析以及腎臟移植。尿毒症患者採用血液透析的方法來治療尿毒症的話,長期堅持合理的透析,以現在的技術水平,患者可以延長20年及以上的壽命



楓悅


根據相關調查,我國成年人群中慢性腎病的患病率為10.8%,慢性腎病患者估計為1.2億,但知曉率僅12.5%。腎臟在人體新陳代謝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主要負責人體代謝廢物的排洩。如果腎臟出現病變,會嚴重危害身體健康,當腎衰竭到了尿毒症期,只能通過血液透析或腎臟移植延續生命了。血液透析需要長期進行,而腎臟移植也要有合適的腎源。

因此,嚴格控制飲食,預防腎臟疾病就顯得尤為重要。飲食中一定要管住嘴,尤其是低鹽飲食,這是除控制好血壓外預防和管理慢性腎病的重要措施。高血壓或腎功能不好的人,每日食鹽攝入量應控制在4克以內。飲食中的鹽分95%都是由腎臟代謝的,所以減少鹽的攝入可有效減輕腎臟負擔,降低患尿毒症的風險。

食鹽攝入過多不僅易造成血壓升高,還會使降壓藥物的效果不明顯,這也是頑固性高血壓最常見的誘因,而高血壓是促進腎小球疾病慢性化的重要原因。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天的鈉攝取量應低於2000毫克,也就是食鹽攝取量低於5克。低鹽不僅要控制食鹽的攝入,還包括其它含鹽調料,比如醬油、味精和雞精等。

雖然腎病患者需要嚴格控制鹽的攝入,但並非一直都要低鹽狀態。如果發展至終末期腎衰,也即尿毒症患者,在出現明顯水腫或血壓升高時,要嚴格限制鹽的攝入。對於透析患者,要補充少量鈉鹽,以滿足機體所需。對於低血壓、血鈉低、服用利尿劑以及在夏季大量出汗和腹瀉、嘔吐的腎病患者,也要適量補充鈉鹽。至於鹽分的具體攝入,患者要謹遵醫囑。關於尿毒症的防治及飲食方法,詳細介紹如下:

要吃清淡易消化食物

飲食中應以清淡為主,少吃海鮮、牛肉、羊肉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如五香大料、咖啡及香菜等),酒也要少喝。對於陰虛患者更要注意,比如舌紅、脈洪大、盜汗、大便乾燥及血尿等。陽虛患者,如舌苔淡白、脈沉、身體寒冷及便稀,可適量進食熱性食物。

吃新鮮水果

可吃新鮮水果蔬菜,適量飲水。水果及蔬菜中含有果膠和維生素,長期堅持食用可降低膽固醇、軟化血管,對提高機體免疫力有一定作用。少吃補品、補藥及容易上火的食物,如辣椒、荔枝、巧克力等。尤其是陰虛內熱者,如舌頭髮紫、脈滯、胸悶、腹脹等有瘀症的患者。另外,所有腎病患者要禁用新黴素、鏈黴素、慶大黴素、關木通以及自動免疫的注射。

注意鈉、鉀平衡

水腫患者要注意鹽及蛋白質食物的攝入,少喝水,水腫不嚴重者可進食低鈉鹽食物。對於無浮腫情況的患者,鹽和蛋白質的攝入無需特別限制。鏡下血尿及容易上火和患者,要多飲水,多吃蘋果、白糖、黑芝麻、木耳等養陰降火的食物。

高血鉀患者要少吃或不吃高鉀食品,比如香蕉、柑橘、土豆、西紅柿、南瓜、茶葉、醬油以及味精,但血鉀低者可適當多吃。血尿酸較高者,要少吃或不吃動物內臟、魚蝦蟹蚌、啤酒、菇類、豆類以及菠菜。

慢性腎炎患者的飲食

慢性腎炎患者要注意鹽、脂肪及蛋白質的攝入,因為水腫、血容量和鈉鹽關係密切,為防止水腫加重及血容量增大出現意外,要將鹽的攝入量控制在4克以內。慢性腎炎病人易出現貧血和高血壓症狀,而動物脂肪是導致該症狀的不利因素。

豆腐屬於高蛋白飲食,慢性腎炎患者不可大量進食,以免體內蛋白質代謝產物如尿酸、尿素、肌酐等排洩困難,蓄積後引發中毒。但對於低蛋白血癥患者,則要適當補充蛋白質,可多吃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豆腐等豆製品。

慢性腎炎的食療

腎病患者可適當多吃一些具有利水作用的食物,比如冬瓜具有利小便和止渴的作用,絲瓜可涼血解毒、利尿消腫。一些黑色穀類,如黑豆、黑芝麻、黑米等具有補腎益氣的功效。

慢性腎炎可食用鯽魚補充蛋白質,做法是:鯽魚一條(約250克),剖腹後將內臟洗淨,裝入10克蒜末,然後在外面包上乾淨白紙,用水溼透,放入穀糠內燒煮。該食物適用於慢性腎炎伴營養不良性水腫。糯米粥:糯米、芡實各30克,白果10枚(去殼),然後煮粥。每日服用一次,10日為一療程,該粥具有健脾補腎、固澀斂精的效果。

如何防止慢性腎炎向尿毒症轉化?

腎炎和尿毒症同屬腎病,但二者也有不同。尿毒症是肌肝大於707umol/L,腎炎指有尿蛋白、血尿、水腫、高血壓的情況,腎小球濾過率小於25毫升/分鐘時血肌酐開始升高,低於15毫升/分鐘時需要接受血液透析治療。對於慢性腎炎患者,如果能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再加上科學護理,距離發展為尿毒症的時間會很長。患有腎臟疾病無需過度悲觀,因為腎臟病是可治、可控的。

避免病情迅速發展,可通過控制尿蛋白、避免感染、合理飲食以及實時監測血壓實現。無論哪一期的腎病患者,都要對尿蛋白進行監測,因為平均尿蛋白水平可衡量腎功能的進展,是判斷腎病發展的重要指標。一些患者看到檢查指標下降後,就以為病情好轉,於是自行停藥,這會嚴重影響尿蛋白的控制。每個腎病患者都應特別小心感染,因為即使是普通感冒,也可能會使體內炎症發展,導致腎病復發。

一旦出現感染要及時治療,另外避免過度勞累也很重要。在我國,能夠將血壓嚴格控制在標準範圍的腎病患者不足10%,腎病與血壓是相互影響的,只有將血壓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才合格。貧血是很多腎病終末期患者的常見症狀,也是誘發腎衰竭、尿毒症的重要危險因素。所以腎病患者要經常監測血壓,將其控制在標準範圍,血紅蛋白的監測也最好維持在110~130克/升。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腎病治療是一個漫長而持久的過程,將行動付諸實踐非常重要。所以要多關注腎臟,定期體檢,避免各種誘發慢性腎病的高危因素。一旦發現腎病的症狀要徹底檢查,以明確診斷、對症治療。對於已確診為慢性腎病的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態,正確面對、積極治療,以有效阻止或延緩尿毒症的發生。


jianxing2000


飲食與尿毒症的發生並無直接、必然的關聯。

尿毒症不是一類獨立疾病,實際上,它是各種晚期的腎臟病共有的臨床綜合徵,是進行性慢性腎功能衰竭的終末階段。在此階段中,除了水與電解質代謝紊亂和酸鹼平衡失調外,由於毒性代謝產物在體內大量瀦留而呈現消化道、心、肺、神經、肌肉、皮膚、血液等廣泛的全身中毒症狀。

很多人不知道,所謂尿毒症,並非患者尿液裡有什麼毒素,正相反,尿毒症患者的尿液不是尿,甚至可以說是“水”。因為他排洩不出應該被排洩掉的廢物,這些廢物積聚在體內,才成為“毒”。

臨床上將引起尿毒症的發病的原因分為三類,腎性、腎後性、腎前性:

1、腎性:多是腎臟疾病沒有得到及時有效治療,疾病進展出現尿毒症,其中主要是以慢性腎炎、慢性腎盂腎炎以及腎小動脈硬化症比較常見。

2、腎後性:主要是因尿路結石、腫瘤、前列腺肥大、尿道狹窄等導致梗阻,使尿路流通不暢,排尿困難造成腎功能不全而引起,這是外科腎臟疾病較常見的尿毒症原因。

3、腎前性:常因腎臟以及尿路以外的原因所引起的。

臨床按照腎小球濾過率的變化將慢性腎臟病分為5期,其中2~5期為慢性腎衰竭進展的不同階段,第5期為終末期腎衰竭,也就是尿毒症。

以尿毒症的誘發來說,主要是發生在兩類人身上,一是患腎臟疾病的人,如患慢性腎炎、慢性腎盂腎炎以及腎小動脈硬化症等;二是患尿路疾病的人,如尿路結石、腫瘤、前列腺肥大、尿道狹窄等導致梗阻,使尿路流通不暢,排尿困難造成腎功能不全而引起。

從飲食方面來講,理論上可能導致腎臟疾病和尿路疾病的飲食,都可以視為尿毒症的誘因。但實際上,飲食與尿毒症的發生並無直接、必然的關聯。


純鈞LHGR


哈嘍,我是你們的好朋友米小護!

尿毒症在臨床上並不少見,它是很多腎臟疾病的終末期,在臨床上各種原因造成的腎臟損傷都有可能引起了尿毒症。

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一些食物或者是出現藥物中毒引起來的腎臟損傷,比如說食物中毒可以造成腎臟損害,以及吃一些具有腎毒性的藥物,也可以出現腎臟損害,比如說長期大劑量的吃非甾體類的消炎藥,就可以造成腎臟間質損傷引起了尿毒症,以及使用氨基糖苷類的抗生素,或者是一些中成藥,像馬兜鈴酸、關木通等等,這些都是有腎毒性的,容易發生尿毒症。

所以呢,大家在日常飲食或者服用藥物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避免食用對腎臟有損傷的s食物或者藥物!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


米小護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2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68e5e674954c40c0ae3c115074ae2e9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