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古代與數字相關典故(上),其中之一是利用兩個桃子殺掉三位大將

在古代發生的很多事情被記載下來,並當做典故在後世流傳,從中還精簡出一個成語或者詞語以方便記錄,這些典故詞語同時也在現代社會中應用於一些特定的場景。

  • 典故之一諾千金

在秦朝末年,楚漢相爭時,項羽手下有個叫季布的,這個人為人豪爽,性情耿直,而且答應的事都會想辦法去辦到。在項羽底下時季布曾獻上好多計策來對付漢軍,很多都取得顯著效果,使得劉邦大敗。在劉邦建立漢朝後,每每想起往事,便氣恨不已,於是下令通緝季布。但是後面夏侯嬰極力勸說,劉邦又撤銷了對季布的通緝,還封了季布官職。


古代與數字相關典故(上),其中之一是利用兩個桃子殺掉三位大將

季布在做河東太守期間,其一個同鄉曹邱生過來拜見,季布不喜歡這個人,來了之後沒有給他好臉色。然而曹邱生權當沒看見,並與季布繼續話家常。並吹捧說當地流傳著“得黃金千兩,不如得季布一諾”’這樣的話,季布聽後甚是歡喜,便以高規格禮儀招待了曹邱生。曹邱生離開後也不忘繼續到處替季布宣揚,季布的這個“一諾千金”的名聲也越來越大了。

  • 典故之二桃殺三士

春秋時齊景公帳下有三員戰功卓著的大將: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但是他們恃功傲慢,晏子考慮到這三位後面可能會誤大事,便建議齊景公除掉他們。


古代與數字相關典故(上),其中之一是利用兩個桃子殺掉三位大將

為了除掉他們,晏子建議齊景公先把三位大將請來,並拿出兩個珍貴的桃子賞賜給他們。但問題來了,桃子只有兩個,怎麼去分呢,此時晏子提出按照功勞大小來進行分配。公孫接與田開疆都認為自己功勞最大,各拿了一個桃子。這時的古冶子可不同意了,他認為自己是最有權利拿桃子的,氣憤的他拔劍指向他們二人,說出了自己的功勞。那兩人聽後自慚形穢,便拔尖自盡。古冶子沒想到會發生這件慘事,覺得是因為自己的侮辱才導致他們二人自殺,於是也拔劍自刎。

  • 典故之三顧茅廬

東漢末年,官渡大戰後,劉備被曹操打敗之後投靠劉表,其謀士徐庶告知劉備欲取得天下,必須想辦法得到隆中諸葛亮的幫助。劉備聽聞後次日便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去隆中拜訪諸葛亮,但此去並未見到諸葛亮。


古代與數字相關典故(上),其中之一是利用兩個桃子殺掉三位大將

幾日後,劉備他們三人冒著大雪又去拜訪諸葛亮,但是這一次又未能見到諸葛亮,臨走前,劉備留下一封信,希望諸葛亮可以幫助自己奪取原本屬於漢室的天下。

第二年春天,劉備再一次來到隆中拜訪諸葛亮,這次諸葛亮在家,但是讓他們等了好長時間。諸葛亮被劉備的真心所感動,便分析了當下的局勢及後續的建議,並答應幫助劉備奪取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