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疫情期間怎麼吃?專家告訴你!

2月23日下午

四川省衛生健康委舉行

四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

專家科普座談會


副主任營養師柳園

給大家講解了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健康飲食科普知識

快來看看吧~


疫情期間怎麼吃?專家告訴你!



近期,面對新冠肺炎的疫情,我們除了常通風、戴口罩,勤洗手等這些常規措施外,如何吃得健康也是大家關注的問題。


如何才能“吃好”?


疫情期間怎麼吃?專家告訴你!

樹立正確的飲食觀念


疫情期間怎麼吃?專家告訴你!


在疫情期間,首先要樹立正確的飲食觀念,做到合理膳食、均衡營養。這樣做能最大程度的滿足人體營養和生理功能的需要,增強免疫力。


有部分人在疫情期間,還在節食減重,在這裡提醒大家疫情期間不要節食,也不要暴飲暴食。因為體重過重或過輕都會影響人體免疫力,一旦被感染,生存率也會下降。


疫情期間怎麼吃?專家告訴你!


疫情期間怎麼吃?專家告訴你!

對於一般人群,“吃”要做到以下幾點:


疫情期間怎麼吃?專家告訴你!

1.食物多樣、穀類為主,保證能量供應;


2.多攝入蔬菜、水果,豆類,做到餐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多選深色蔬果,不以果汁代替鮮果;


3.攝入適量的魚、肉、蛋、奶等優質蛋白質類食物,少吃肥肉、煙燻和醃製肉製品,堅決不吃野生動物;


4.減油、減鹽、減糖,清淡飲食,少吃高鹽和油炸食品。大家都知道油炸的溫度特別高,它不僅會產生一些有害物質,還會導致脂肪攝入超量,體重升高,偶爾吃一次還可以,但不能經常吃;


5.吃動兩平衡,在家也要活動,不能葛優躺。減少久坐時間,每小時起來站一站,動一動;


6.足量飲水,水的攝入量太少,可能導致免疫力低下。提醒大家注意不要感到口渴的時候再喝水。正確的做法是成年人每天7-8杯(1500-1700毫升)白開水或淡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


疫情期間怎麼吃?專家告訴你!


疫情期間怎麼吃?專家告訴你!

孩子的飲食策略有哪些?


疫情期間怎麼吃?專家告訴你!

現在學校都沒有開學,孩子們也都居家,日常變成除了睡,就是吃,無聊時候投餵零食。但為了孩子的健康安全,家長們在做好孩子防護工作的同時,也要注意孩子的飲食管理,做到合理膳食、營養均衡,這樣孩子自身免疫力提高了,病毒自然不敢靠近了。

那孩子的飲食策略應該是怎麼樣的呢?


1.一般來說,在疫情期間,2歲以上孩子的飲食均可參考一般成人的膳食;


2.合理選擇零食。零食應儘可能與加餐相結合,以不影響正餐為宜。避免選擇油炸及膨化食品,選擇新鮮、天然、易消化食物,如奶製品、水果、堅果和豆類食物;


3.多喝白開水。孩子們新陳代謝旺盛,活動量多,水分需要量大,建議每天飲水以白開水為主,避免或少喝含糖飲料,可適當選擇家庭自制的豆漿、果汁等天然飲品;


4.因居家期間無充足的室外活動時間,可以在自家陽臺、人少的室外空曠地方、樓頂多曬太陽,無法通過曬太陽獲取充足的維生素D,所以在此期間可以補充維生素D製劑,比如魚肝油。


疫情期間怎麼吃?專家告訴你!


疫情期間怎麼吃?專家告訴你!

囤菜有哪些注意事項?


疫情期間怎麼吃?專家告訴你!

出門不方便的日子裡,如何吃夠足量的食物成為很多人關心的話題,為了減少外出,避免與人接觸,大家大量囤菜,那囤菜要注意些什麼?


1.菜放在陰涼乾燥的地方;


2.綠葉蔬菜買回後要及時用廚房紙或者吸水紙吸去水分後放進袋子裡,然後再放入冰箱冷藏,這樣可以儲存一週左右;


3.土豆、紅薯、洋蔥放在室外,時間稍微可以放長一點,兩週左右,但土豆發芽後就不要再吃了;


但要提醒大家,所有食物的儲藏最好遵循一個時間,一週左右能夠吃完。

疫情期間怎麼吃?專家告訴你!


囤了菜後大家又會擔心,病毒能否在蔬菜、肉、水果上存活呢?


理論上有一定可能性,但是存活時間不會太久,畢竟我們人類和其他動物才是病毒的宿主,而且隨著高溫蒸煮病毒也會失去活性。所以食材應流水清洗,煮熟、煮透之後再食用,當餐未食用完的食物在放置冰箱時應保鮮膜覆蓋,生熟分開,並儘量在下一餐充分加熱後食用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