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還沒復工就接到員工的辭職電話,這說明了什麼?

一個叫姐姐的人


好像這種情況是有的,因為員工有可能考慮自己創業,或者在自己家門口可以找合適的工作,再或者是自己有一些突發事件,過不來等一些原因。


桂林飯加糖


有些領導做事特精明,怕年後員工離職,都會選擇年底發福利,發獎金,給員工加薪。

這是物質利誘,用金錢打動員工,提前打好預防針,防止員工流失。

如果單位還沒復工,員工就給你打離職電話。原因很明顯:

1、薪薄不足維家,員工想要離職換高薪。

這種情況佔60%,因為員工上班就是為了掙錢。

如果領導經常畫餅,福利待遇又不好,肯定不樂意乾的。

這時候,員工肯定不想渾渾噩噩繼續新的一年看不到希望的工作。

所以,員工離職無非是為了求高薪,求福利,求待遇。

2、早有離職打算,很可能已經有新的offer。

沒到復工的時間,就打電話離職,很可能是員工找到新的工作,有了新的offer。

只要員工心裡有了離職的想法,肯定會提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可能是疫情期間,通過遠程面試拿下新offer。

也有可能是在年前,就已經找到新的工作。

說白了有恃無恐,才會直接跟你提離職,就是不想再貴公司呆了。

3、疫情影響形式嚴峻,員工考慮回鄉發展。

這種情況的幾率性比較小。但是,也是存在的。

疫情影響,家人擔憂,自己也考慮實際情況決定在家鄉發展。

畢竟家鄉的各種情況也都很熟悉,現在的工作可能對他沒有什麼吸引力。

寫在最後:

不管員工離職原因是什麼,其實無非兩點:

1、錢沒給到位。

2、心裡受委屈了。

員工和企業是雙向選擇的過程,作為領導者不要以犧牲員工的利益為前提,給員工最靠譜的待遇,才會留住人心。

我是@壹哥職場說 職場諮詢規劃師,知乎專欄作者,互聯網資深內容營銷。更多職場精彩內容,歡迎關注我。

壹哥職場說


題主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沒復工就接到了員工的辭職電話,這並不能說明什麼!在我看來,員工要離職與復不復工沒多大關係,能在這個時候提出離職,說明他已經想好了,或者說做好了離職準備,只是在這樣一個時間裡提出來罷了。如果非要深究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沒復工但是工資發了,這時候提離職個人損失最小

對於員工來說,離職考慮最多的就是讓自己損失最小。原本過年回家能休息幾天,恰好疫情來了,封城了,回不去付不了工,到時間了工資也發了。這種情況下拿到了最後一部分自己的勞動所得,剩下的也就是一紙勞動合同約束。在自己損失最小的時候離職,這也是人之常情。

筆者今年過年期間就有一個員工提出離職,她的理由是懷孕了,要回家打胎。實際上呢?真正的原因就是過年期間她自己請假休息,再加上因為疫情封路導致近一個月沒有出勤,工資剛發就告訴我不來了。一般來講公司發工資都會發上一個月的,因為疫情導致員工在家休息,使得他們覺得反正這一段時間沒上班,離職的話我的付出最少。

【二】員工沒復工離職,說明原來的工作對她沒有吸引力,之前只是沒有更好的選擇

我們在員工離職這件事情上,必須思考員工為什麼願意留下來,搞清楚了這一點,才能打造出“留人”的環境。員工要離職,只能說明別的事情比當前的工作更吸引他,這時候有了更好的選擇,或者一想到自己耗在這裡不值得,自然會選擇離職。

【三】員工也可能是有緊急的事情,不願意浪費時間辦手續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每個人所面對的事情不一樣,要做的選擇就不一樣。如我上文所說,他覺得有事情比現在的工作更重要,離職以後才能更好的做這件事,為了不浪費彼此時間,在沒復工以前就打電話向你說明離職意向。


僅是路人


在疫情防控沒有結束,很多企業公司都沒有復工時,很多人更多的是擔心失業而沒有工作的機會。此時卻敢主動申請辭職的人,一定是個“硬核”人物。

那為什麼他會無俱失業,而逆向行動呢?可能有這樣三種原因。

1、這種敢於逆向行動的職場人,可能是一個實力突出的“硬核”。

不管是在何種條件與形勢之下,敢於逆向行動的人,不僅僅是有膽量氣魄,更重要的是有出眾的個人工作實力與綜合素質,不然也不敢這樣做。

所以在職場工作中,真正可以豪橫的還是靠自已的實力。只有強大的個人實力,才是自已行走職場的憑證與保障。

尤其是在困難時期,敢於逆行者都不是平常的泛泛之輩,更不是一時衝動的愣頭青,畢竟生存在是我們的首要前提,沒有哪一個可以任性而不顧。

因此,敢於在沒有復工時便主動辭職之人,應該是一位職場“硬核”。

2、可能公司存在嚴重的問題,讓員工甘願冒著失業的風險也要堅持辭職。

通常來說,在疫情防控下導致企業復工一再延遲,很多職場人都會擔憂自己的工作前途,很少有人在此時此刻會選擇辭職。

畢竟在這種形勢之下辭職,幾乎也就等於失業,要想再次找到工作的機會,應該比平常難度大得多。所以很多原本打算辭職的人,因為這次疫情而打亂了他們的工作計劃,都紛紛選擇回到原來的公司,放棄自己辭職的打算。

可依然還有員工會選擇辭職而去,不懼失業的風險性,則可見該公司問題之嚴重,不然誰會冒著這種風險呢?甘願自己失業,也不願意繼續留在公司工作。

所以通過員工在這種形勢之下的辭職,應該引起公司管理者的高度重視與自我反思,如果不及時的解決處理公司的這些問題,將會給公司帶來嚴重的不良影響。

3、可能員工已經找到了新的去處。

由於各地疫情情況不同,因此各地企業復工的時間順序不太一樣。有些地方由於疫情比較輕,所以復工也比較早。

而有些員工由於自己家庭經濟的原因,無法再承擔這種無限期的復工延長,於是他們不得不另謀出路,而去往那一些解除較早的地方,尋找新的工作機會。

也有可能是通過自己的熟人朋友內推的方式,已經獲得了那一些解禁地方的企業公司的工作機會。於是他們才會在公司沒有復工時,便打電話申請辭職。

所以這些人辭職,可能並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樣膽大或者衝動行為,是為自己謀劃到了新的出路和去向目標,才最終做出了辭職的選擇。

在企業沒有復工之時,員工便選擇辭職,有可能是因為公司的管理存在問題,甘願失業也要堅持辭職;也有可能員工自身有著強大的個人工作能力與綜合素質,而無懼失業的風險;更有可能是員工已經找好了新的工作去向,才會提出辭職。因此員工在疫情沒有結束之時,便向公司提出辭職申請,那一定是有其原因的。

好了,我就簡單的分析到這裡,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你幫助。

以上分析,僅供參考。若有興趣,可以關注【視職場】,將會帶給你更多的職場知識,幫助你解決職場困惑。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發表你的看法與觀點!

【視職場】青雲計劃獲獎者,優質職場創作者,一個有著20年職場生涯的老司機,專注分享職場知識,解決職場困惑,建構職場關係。

~~~分享職場知識,快樂職場人生,感謝你點、評、分、轉、收!


視職場


你好,我是鬍子1,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還沒復工就接到員工的辭職電話,這說明了什麼?
根據我在這幾年工作的經驗,無非就這三種情況,
1:他在上班的時候就有了辭職的心理,只是沒有適當的機會去說,這次疫情剛好有這個說口,這個機率最大
2:找到了一個比現在更好的一個工作,所以辭職,
3:家裡的情況,不得已而為之,去辭職的,這個機率最少。

以上是的一些觀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喜歡我可關注我。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2c520e01fc61419a843eb638c5569068\

鬍子1


還沒復工就辭職,K姐身邊就有好幾個例子。這說明了什麼呢?K姐從這兩個例子來分析一下。

一個是年前就已經拿到了offer,準備年後開工再辭職的,但是疫情期,我們公司遲遲沒復工,而新公司可以復工了,那就只能不復工辭職了。

一個是過年回了老家,因為疫情,與其冒著風險趕回來上班,不如在家好好休養一段時間,避避“風頭”。當然,他本身對這份工作也就無心眷念,而且也不差錢。

所以,綜合一下,沒復工就辭職的人,大概會有如下幾種情況:

一是早就拿到新offer,需要趕去新公司上班。

二是疫情期間,一些人不想冒著風險復工,索性辭職多呆一段時間。

三是疫情停工的原因,讓很多人終於有時間停下來思考,想清楚了,原來的工作和生活不是他們想要的,想辭職,開始新的生活,尋找新的機會。

四是疫情原因,導致公司的業務受到巨大影響,員工對公司的前途產生憂慮,不願意與公司繼續合作下去。

不管是以上哪種情況,根本原因還是這份工作對他不構成吸引力,或者是收入,或者是發展,或者是工作事務,或者是公司文化等等。

其實,這就跟正常辭職一樣,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不要對人員的流動太過在意。即便是華為,即便是騰訊,即便是蘋果,即便是微軟,也都會有人員流動。

不同的人不同的階段,都有不同的需求,如果你是老闆,你應該祝福員工,如果你是職業經理人,你也應該理解員工。


歡迎關注@深圳K姐,前準上市公司品牌負責人,現上市公司運營負責人,洞察職場生存之道,歡迎一起交流。



深圳K姐


員工離職的因素很多,如“錢不到位,心受委屈了”的實在,如“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灑脫。如果結合疫情與員工本身狀況,可能會更復雜!

一、試用期員工主動離職

對公司沒有認同,與面試前的宣傳差距較大,或工作氛圍不是想要的,即使沒有疫情,拿完年終獎也是要離職的,而疫情讓企業的缺陷無限放大,不如早離職,早做打算。

二、一年內員工主動離職

雖然能力沒問題,卻沒有任何進步,也看不到晉升空間,薪資福利與同行相比沒有任何優勢,及時止損是唯一辦法。

三、一年以上的老員工離職

主要是企業文化讓人忍無可忍,同時企業目前的狀況也不如人意,與其既不開心,又沒多少盼頭,不如趁機一刀兩斷。可以說,疫情是離職的導火索。

四、企業自身問題

一月工資還沒發,據說二月不說工資,還讓自己承擔社保,還不如在家歇著。這時候企業要小心了,員工這種情緒是會傳染的,所以一定要做好安撫,避免這種行為成為常態。不然到復工就沒人了。

五、疫情帶來的變化

疫情過後,可以想象,跨地域求職不會成為主流,大家更願意在家附近找工作。員工這時候離職,很可能不僅僅是離職公司,而是離開這座城市。

離職原因不能一句錢沒給夠,心受委屈了了事,而是不斷細分,發現離職原因,然後有針對性的改善。


暢銷書作者曹鋒


我們公司也遇到了這樣的問題,這個該如何看待,我認為,一方面我們要綜合該員工平時的表現,如果表現比較好,那很可能是家庭原因導致自己無法繼續上班,這時候我們要找出離職的真正原因去安撫去挽留;如何表現比較差,我感覺離職也是早晚的事情,我們也不必糾結。另一方面我們在員工還不能上班的這段時間也做好跟進服務,告知公司目前的現狀以及傳遞公司領導對未來的信心,讓員工安心看到希望才是他們不願意離職的保證。


商道策劃幫扶


這種員工之後一定要請回來給高薪,剛剛有個帖子和你這個情況相反,我給人力資源部的建議是跟員工說,不是公司不要你,而是這個時候,你要放棄公司。公司在發展,你來不了,公司保留你的職位,又不能招人擴充人力成本,對公司來說是個損失,你為了公司的發展,要果斷放棄而不是拖累公司,所以說這個員工在你們公司度過難關後,一定要請回來


我自人間最得意


第一:怕被傳染,不安全。

第二:出行不方便,買不到票。

第三:辦不到復工證明和健康證明。

總之,如果事事順利,不可能有錢不掙的,作為普通打工者,沒錢不可能一心想待著的,都會想辦法掙錢的,可是非常時期,真的不是能出去就出的去的,對於普通打工者來說,上班的路真的太艱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