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致敬“最美逆行者”!來看看 這個大一學生文言文水平咋樣

致敬“最美逆行者”!來看看 這個大一學生文言文水平咋樣

劉雨衡


江南大學人文學院漢語文學專業2019級劉雨衡同學積極關注著疫情發展動向,發揮自己在古文寫作方面的特長,作出了《戰疫抒逆流賦並序》,為抗擊疫情加油,向無數衝在抗疫一線的“最美逆行者”致敬。

從小對古文感興趣

據悉,作為一名古文愛好者,劉雨衡一直對詩詞曲賦、名家名著感興趣。從小學開始,就對《三國演義》愛不釋手,前前後後把那本書讀了三十多遍。日常閱讀之下便偶爾模仿其中詞彙和言語。後來接觸的文學資料多了,寫作的熟練度也就隨之提升。初二的時候,自己忙裡偷閒仿寫《三國》寫了一部章回小說。

說起創作的初衷,劉雨衡告訴記者:“想起無數個像鍾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以及劉智明院長那樣,在抗疫前線救死扶傷甚至失去生命的醫護人員,引發自己很多感想。那些日夜奔走的勇士們無愧於天地,就像古代那些‘為國為民’的俠士們。那些在前線奮鬥的英雄,應該被記錄下來,為後世所銘記、所稱讚。作為一個學生,我不能在疫情的第一線做貢獻,所以我想寫些東西,不論文章質量好壞,也算為此次疫情盡一份心了”。記者瞭解到,在近一週的寫作過程中,劉雨衡有過兩版文稿,有過行文的糾結,也請教了許多前輩和師長,經過反覆修改,打磨潤色,最終這篇《戰疫抒逆流賦並序》才得以順利出爐。

老師認為對仗精當節奏鏗鏘

江南大學人文學院熊湘老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劉雨衡同學上過我的中國文學史,聽課極為認真。他是一個熱愛古代文學,好讀古詩文,學習勤奮踏實的學生。該同學在高中時就進行過文言寫作,大學期間,時常就古文閱讀中遇到的問題與我交流。更重要的是一直堅持古詩文寫作訓練,不僅重視情感思想的表達,還在用韻、用語、用典等方面下了一番功夫。在中文系的學生中,能夠如此積極地進行文言創作,並達到較好的水平,這是不多見的。

在談及對本文的評價時,熊湘老師說:“作者以戰疫為題,切合當下,實乃有感而發,言語之間足以感受其蓬勃意氣和強烈責任感。序文寫得頗有力度,正文雖然不長,但將疫情之兇險、逆流者之勇毅、國家之魄力,以及必勝之信心充分表現出來。行文一氣而下,少有滯礙。文中一些典故、對仗的運用較為精當,句式整飭、節奏鏗鏘。雖然某些地方不免生澀,還有進步空間,但作為大一學生的文言作品,已經是很不錯的了”。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丁波

戰疫抒逆流賦並序

粵以庚子之年,戊寅之月,荊楚逢災,九州落淚;餘時幽身鄉野,心亦感悲,何哉?常恨以文自許,無以報國;恃才自傲,難行效命。觀白衣不辭於雷火,嘆杏林忘私於漢南,生死作誓,慷慨陳言。易水燕歌,足驚天地之烈;湘江楚賦,乃殺神鬼之心。文廬陵曰:“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其言為誰?乃思疫生以來,炎黃同心,華夏一意,非我手足,孰可當之?值歲寒,凋人意,故餘作此言也,追烈士之心,稱俠客之義,盡文者之能,以昭大國之威,宣於世也。

嗟夫!九州同殤,關河共淚!獨哀江漢之生民,更悲華夏之寒歲。千鄉紛紛做寂處,百城瑟瑟為孤圍。村邑列壘,行人在外,遊子未歸。

乃見離燕北背,候鳥南歸,千江正向,清流獨回。其頑且艱,奮身摧嵬。長鋒所向,勢在危楚;銳意所取,心繫困隋。點滴成流,仁心交匯。化杏林之微風,撫石山之妙萃。抗疫擊疾,奔走雷火之間;探石製藥,效勞垂危之位。因行明志,以身許國,時危義起,捨我其誰?天門道阻,群流可摧;楚江冰冷,滴水莫畏。

況我堂堂中國,泱泱華夏,山川同月,四海一家;鬥志城堅,精禽乃化。銜西山之木,移太行之土,足感天地,當嘆今古。舉國齊謀,兆民同福,盡人人之心,羞伯元之辱。張燕趙之長弓,揮齊魯之勁斧,連江南之艨艟,跨塞北之鼙鼓。河山聲動,風雷起舞,清流成海,意將何圖?潛龍騰躍,疫病嗚呼!

冀彼二月,櫻花齊開。執子之手,遊於蘭臺。紛馳驛路,春風又來。沐而行之於道,修而抒情於懷。適時北地雪融,南國草長,山川風物,同爭異彩。然後祭告皇皇,勳勒此殤,銘章紀事,宣示八方,告爾後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