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家長教育孩子“別人打你的時候你要立刻打回去”這種方式可取嗎?對此你怎麼看?

書寫指南


【家長教育孩子“別人打你的時候你要立刻打回去”這種方式可取嗎?對此你怎麼看?】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明確一點:

父母的言傳身教,影響孩子的一生。

家長輕描淡寫一句話,孩子可能把它當成人生信條。

因此,我認為,武斷地教育孩子打或是不打,都是不妥當的。身為家長,要慎言,給孩子正確的方向指引。


匹夫逞一時之勇,莽夫抒一時之氣。若不能審時度勢,敏銳判斷,可能會吃虧,甚至可能付出沉痛的代價。




遇到不可避免的衝突,是應該讓退一步海闊天空,還是教他勇敢打回去?


逞一時之勇,不算真正的勇敢


宸哥6歲,有一個週末,我們約了朋友一起,帶孩子去戶外野餐。

孩子樹蔭下奔跑、玩耍,大人們暢聊著工作和生活的話題。

突然,聽到一個孩子歇斯底里地吼叫:“打死你!我打死你!”

循聲望去,有個約摸七八歲的小男孩,正舉著木棒發瘋般地追逐著我家宸哥。

大人們紛紛上前阻攔,男孩的媽媽拽住孩子,但他顯然用了很大力道,不斷扭動身軀試圖掙脫,嘴上仍不停叫囂:“我要打死他。”他面露兇光,令作為大人的我,都不禁一顫。

原來,起因僅僅是宸哥撿到一根小樹枝,

“臭小子,這是我的,給我。”男孩氣勢洶洶,出言不遜。

“大自然的東西,誰撿到誰就能玩,憑什麼說是你的?”面對比他高半頭的侵犯者,宸哥不卑不亢。

男孩子罵著髒話,伸手就要搶,宸哥靈活地躲過了,轉頭就跑,於是男孩從地上抄起一條更粗的木棒,叫囂著追了出去……

我問宸哥:“他比你高,比你壯,比你兇狠,你不怕嗎?”

“剛開始,我沒想那麼多,可後來他的眼神,真有點嚇人。可是媽媽,我沒有做錯,他卻要打我,難道我要屈服?我很生氣!大不了,打一架!”


我給他講了一則新聞事件——

有一位母親,推著孩子外出,卻不知道因為什麼,在公交車站旁和一輛轎車內的兩名男子發生衝突。

雙方口角之後,其中一人竟將童車裡的孩子高舉過頭頂,重摔在地。

最終,致使孩子的腦幹嚴重受傷,被確診為腦死亡,只剩下心跳。


告訴孩子:
遠離垃圾人,迴避潛在的危險。
有時候,認慫不是軟弱,而是智慧。
這位母親如果能預見到這樣的後果,我想,即使對方再怎麼激怒她,她也會選擇沉默,並迅速離開。

畢竟,沒有什麼,比生命更寶貴。沒有什麼,比孩子的安全更重要。




什麼才是真正的大智大勇?

大智大勇,是指非凡的才智和勇氣。

看,除了勇氣,還要有智慧;而且,智在前,代表選擇;勇在後,代表對代價的擔當。


曾經有個8歲的男孩,與比他大的同學打架,帶傷回來,大哭不止。這位爸爸的處理方式堪稱教科書級別——


“你覺得很委屈?很憤怒?”爸爸問。

“對,我很憤怒!”孩子嚎啕。

“那你打算怎麼辦?需要爸爸為你做點什麼?”

“我要找塊磚頭,明天從背後去砸他!”

“嗯,我看行!爸爸明天為你準備磚頭。那,還有嗎?”

“爸爸,你給我弄把刀,我明天從背後去捅他!”

“好!這個更解氣,爸爸這就去準備一下。”爸爸上樓,孩子漸漸平靜。

約20分鐘,這位爸爸從樓上搬出一大堆衣服及棉被,問:“兒子,你決定了嗎?是用磚頭,還是用刀呀?”

“但是,爸爸,你搬那麼多衣服被子幹嗎?”兒困惑。

“兒子,是這樣的:如果你用磚頭砸他,那麼警察就會把我們帶走,在監獄裡大概只要住一個月,我們就帶些短衣薄被就可以;如果你用刀子捅他,那麼我們在監獄裡至少3年回不來,我們可要多帶些衣服被子才行。所以,兒子你決定了嗎?爸爸願意支持你!”

“要這樣?”孩子驚愕。

“嗯,法律是這樣規定的!”

“爸爸,那我們就不幹了吧?”

“兒子,你不是很憤怒嗎?”

“嘿嘿,爸爸,我已經不憤怒了,其實我也有錯。”孩子臉紅。

“好,爸爸支持你!”

這位爸爸,非常巧妙地利用共情法,給孩子上了重要的一課:1.先充分認同和接納了孩子委屈和憤怒的情緒,並鼓勵孩子說出“報復手段”,巧妙地平息孩子的憤怒。2.對於孩子極端的報復計劃,這位爸爸沒有說教,而是“全盤接受”,讓孩子感受到被充分的尊重與支持。3. 通過一句“兒子你決定了嗎?爸爸願意支持你!”,既表明了立場,又把孩子的問題溫柔地還給孩子,也就是把做決定的責任歸還給孩子,而非把自己的意志加強給孩子,逼他接受家長的人生觀,而是引導孩子樹立自己的人生觀。


《家有兒女》中,夏東海也是一位這樣的父親,真正好的家長,可以“懶”在手腳,卻必須“勤”在大腦。



孩子問:“我被人打了,我該不該打回去?”我想,我會這樣說——


1.認清自己,認清對手,認清形勢


(1)他為什麼打我?是不是我無意中冒犯了他?還是他無理取鬧,故意找茬滋事?

如果是自己的無心之失,真誠地表示歉意,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衝突發生;

若是後者,則需要判斷對方是否理智、破壞力大小,遠離垃圾人。


(2)我和他實力懸殊如何?如果真打,我能贏嗎?我能承擔哪些後果?

先以語言表示自己的態度,不卑不亢;

及時報告老師或家長;

若遇到特別蠻橫的孩子,而身邊又一時找不到可以評理主持的大人時,對方已經動手了,不妨跟他打一架。

要打,儘量打贏,萬一實力懸殊,輸人不輸陣。

如果對方使用“武器”,務必保護要害部位,儘快撤退,生命安全面前,其它都是小事,好漢不吃眼前虧。



(3)懂得分辨單一偶發性原因的打架行為,和霸凌行為;

霸凌是一種有意圖的攻擊性行為,通常會發生在力量(生理力量、社交力量等)不對稱的學生間。

霸凌並非為偶發事件,而是指長期性,且多次發生的事件。通常被霸凌的學生,會重複發生,並不只一次地被欺負。

對於霸凌事件,應該及時告知父母,視情節嚴重程度,可在大人的陪伴下向學校舉報,甚至報警。



2.不與庸人爭鋒,不與小人鬥氣,不與狂人爭鬥,不與痴人理論

珍愛生命,遠離垃圾人。

大衛·波萊寫過一本書,叫《垃圾車法則》:

他說,有的人就像垃圾車,他們裝滿了垃圾四處奔走,充滿懊悔、憤怒、失望的情緒。
隨著垃圾越堆越高,就需要找地方傾倒,釋放出來。

他們會逮著一切機會,到處碰瓷、找茬、洩憤。

如果你給他們機會,垃圾就會全部傾倒在你身上。


3.孩子,無論發生什麼事,家庭和父母都是你最堅強的後盾

這不僅是一句話的承諾,而更應該是用行動證明的結果。

認同,安全感,重視,接納,它們是愛的營養,也是滋養孩子內在生命成長的四大原動力!當孩子汲取了足夠的愛的營養,才能夠心靈富足,活出生命的自由、輕盈以及溫暖!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感謝閱讀!

孩子的成長,父母的修行,讓我們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


愫說育兒


本人非常贊同,1.小孩打架,大人不好出手。2.小孩打架,學校,老師只會批評,合稀泥,不能根治。3.打人,欺服有慣性,不處理,會霸凌。4.我兒子在班上個子算大的,班裡有3個男孩是鄰居,合夥欺負同學,包括我兒子,跟老師,對方家長溝通過,都說小孩子事小孩子自己解決,大人不要插手,我跟兒子說,你今天去,追著其中一個打,下狠手,一個一個收拾,架打好了回來有肉吃,有錢花。放學後掛彩回來。第二天學校叫我去,我跟他們說是我叫孩子還手的,這個是正當自衛,1個打3個,錯在誰?學校也只是和稀泥,這3人家長打知道人外有人,這次後,他們見到我兒子就怕,但是還是繼續欺負其他同學。小孩行為有慣性,會成為習慣。總之,我支持打回去,原則:不惹誰,不怕誰


一生何求77861


首先說家長所採取的這種教育方式是不妥當的,因為當別人打孩子時馬上就打回去,所引起的結果肯定是打架,這樣所引起的後果只能是會更嚴重,如果有一方因此而受傷,自然會是追悔莫及。

當然如今的孩子都是每個家長的寶貝,誰家也不願意讓自家孩子受欺負,但是當這種情況出現之時,還是要教育孩子應該採取正確的方法進行處理。比如說可以告訴孩子,當有人打你時,你要先問問他,因為什麼打我,是我做錯了什麼嗎?如果遇到對方蠻不講理的情況下,可以向老師報告。然後再告訴家長,以便於家長與老師溝通解決這些問題。

總之,要多教育孩子不要與人打架,更不要欺負別人,教育孩子從小就要培養好的道德,有一個好的人品。做一個德才兼備的好學生。


踏遍青山RWL


首先我不建議,家長們用吃虧式的教育來教育孩子並不是所有的忍讓都可以得到解決問題,也並不是說以暴制暴會是最好的解決方法,是因為我小時候有遇到過這樣的問題,我以前也教小孩說別人動手你不要動手,你要去告訴老師、老師的解決方式也是口頭上的說說教育而已,起不到什麼作用。可能你們覺得我的教育方式有誤,但是我真的是這樣子的,我小的時候也是這樣子一個男同學經常打我,欺負我跟老師說了也沒用,他照舊打我。直到有一天可能是積壓的太久了我反抗了,然後狠狠的把那男孩子的臉給抓了從那以後他再也不敢欺負我。所以小孩子一定要學會自我保護。我的原則就是別人不惹我不招我,我也不招人不人家,如果別人若到我,我必會反抗。


秀秀cy


當孩子受到欺侮時怎麼辦?傳統的方法是“讓孩子告訴老師。”但從學生時代過來的父母都有現實的認知:孩子們之間的問題,依靠老師在很多時候是靠不住的。但當孩子受到欺侮的時候,像題目中說的那樣“讓孩子立即打回去”,似乎也不是解決辦法。那麼,在對待孩子受欺侮的問題上,究竟該如何教育引導才最恰當呢?

第一,要讓孩子知道武力不是最好的解決之道。

現代文明社會,不論在何種情況下都要讓孩子明白,武力不是問題最好的解決之道。對於孩子受到欺侮還手這一問題,有的家長可能認為,都是小孩子打又打不壞,主要是讓孩子有更強的自我保護意識。但我想說的是,很多性格特點和思想認知都是從小一點一滴形成和建立起來的。儘管四五歲、五六歲、七八歲的小孩子打不出大的問題,但一旦靠武力解決問題的認知固化為處事原則的時候,到了青春期具備了較強的攻擊和傷害能力的時候,甚至步入成人社會的時候,一旦出現問題,不管受到傷害的是哪一方,帶來的後果往往是會讓人後悔終身的。

第二,要讓孩子知道逃避不是最好的解決之道。

儘管說我們不鼓勵孩子以武力解決問題,不主動攻擊他人,不使他人受傷害。但同時我們也要儘量避免孩子走入另一個極端:處處忍讓、一味迴避。最好的做法是,如果我們的孩子被其他小朋友打,他自己奮力回擊的時候,做家長的就儘量讓他們自己去解決。因為,我相信一個孩子的判斷。在小孩子的心中,永遠是愛憎分明的,對愛他的人他充滿著好感,對傷害她的人他會本能地回擊,而這正是一個人最初也最珍貴的稜角。所以,在孩子受到其餘時,要引導和呵護孩子“尊重精神和肉體的第一意願,不害怕地反抗”。說得直白點,教孩子這種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方式,只有在雙方力量相當、保證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才可以使用;而當遇到比自己年齡大體格強的孩子時,還是先要學會自我保護。最終的目的是,讓孩子明白:如果有人打你,你也一定要注意分寸,不讓人得逞,但也不讓自己或他人受到太大的傷害,如果有人打你,就勇敢地按照自己的方式回擊。你的回擊越擲地有聲,你的未來更充滿坦途。

第三,教會孩子應對欺侮的幾種常用解決之道。

在孩子受到欺侮時,光讓孩子知道不能怎麼做是不夠的,還必須要讓孩子知道需要怎麼做。具體來講,我們要從小引導孩子形成這樣的思維習慣和處理方法:

1、勇敢地對不友好的行為說“不”。 告訴孩子,受到欺侮時一定要大膽而明確地表明自己的態度:“你不要打我!”如果對方繼續打或者抓住自己,按住對方的手,把對方的手從自己的身上剝離,並迅速離開,確保不會受到進一步的傷害。

2、及時躲避傷害和積極尋求保護。 如果對方繼續追打或者場面不可控,儘可能地想方設法避免自己受到身體傷害,並在可能的情況下,立即尋找身邊成年人的保護,可以是老師、家長,或者管理員。不一定在每次有問題的時候就需要求助於外力,但需要讓孩子明白,當自己的能力無法應對時,老師和家長,都是可以保護他們的力量。

3、強大自己是避免傷害的最好方法。告訴孩子,真正容易被欺負的人,往往都是弱小、孤立的孩子。在任何環境下,一定要有一些自己的好朋友,只有融入了集體之中,才擁有了震懾危險的力量。

4、父母和家庭永遠是最堅強的後盾。要讓孩子明白,應該讓孩子知道,家在任何時候都是可以信任的港灣,不管在外面遭遇了什麼事情,都一定要告訴父母;而不管事情的結果如何,父母的都會理解、安慰和包容自己。

總之,在關於“孩子面對欺侮怎麼辦”這個問題上,我們要讓孩子形成這樣的認知:我們不惹事,但也不怕事;遇到自己能解決的問題,可以適當反擊打回去;遇到自己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我們首先要保證自己的人身不受或少受;只要積極動腦思考、不斷強大自己、講究策略方法,一定可以處理好各種危機。

一孔之見,難免有失偏頗,不對或不適當的地方,歡迎朋友們留言探討交流。


晨爸在線CBZX


正確,教育孩子在外不惹事,不能欺負人,但是也不能怕事,別人惹你一要告訴老師,如果有下次,他打你,你就打他。

小孩不能壓他,我們家孫子小時候跟店面的小朋友一起玩,那個小孩還小他半個月,特別愛打人,還咬人,每次把孫子打哭了,我總是說,算了算了你是哥哥,讓下弟弟,後來那小孩一打他,他就要回家,他家爺爺奶奶,媽媽就在旁邊笑,有一次剛好外孫也在店裡現在,他還把倆個孫子都打了,外孫大一歲,惹煩了踢他幾腳,後來再也不敢打了。

現在小孫女就不怕人,誰惹她,她就打誰,我又怕她惹事,跟她說,在外面不能和小明友打架,你們都是好朋友,馬上要幼兒園了,你調皮老師會打你的,她說,老師打人我就說,不許動,我是警察。

以後是不吃虧的[呲牙][呲牙][呲牙]

在店玩寫成現字了


飄155625715


這個真的分環境!我媽媽一直教育我不要打人罵人,於是我從小學開始就膽小怕事被別人欺負。一直欺負到初二最後爆發了,然後別人打我我就立刻打回去。因為被壓抑的時間久了我下手要比別人狠多了,然後我獲得了壞學生的尊重同時也獲得了聽話學生的疏遠。但是從此以後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很多人都是欺軟怕硬“人推著他不走,鬼追著跑的快。”我開始不怕事學會了強硬,這個觀念讓我心理上輕鬆了許多。工作了以後當然不可能使用暴力了,但是面對一些問題用強硬的態度解決很多事情。但是我希望校園無暴力。


Duzsong


說個我兒子經歷的事情,一次他在盪鞦韆玩,旁邊有個比他壯的孩子,也想玩,我兒子告訴他咱倆輪流玩,我先玩三次你再玩,但那孩子非跟我兒子搶,我兒子護住鞦韆沒讓他,那孩子直接衝我兒子兩腿中間就是一腳,我趕緊把兒子抱開,給孩子檢查看受傷沒有,那孩子奶奶就在旁邊,從始到終都沒問過我孩子怎麼樣了,也沒有道歉,我當時火了,告我兒子以後別人怎麼打的你你就照原樣打回去,這下人家奶奶不幹,跟我嚷嚷起來了。我一直教育兒子就是,如果別人要打你,能躲就躲開,實在躲不來就別傻愣著捱打了,該還手時得還手,要保護好自己。


彬226842900


這個問題我最近特別有感觸,鄰居家一個孩子辰辰,三歲多了,在幼兒園經常被欺負,幾乎每天回家都會告訴媽媽,哪個哪個同學在幼兒園打他了。鄰居特別惱火,每次辰辰只要說被打了,鄰居就會罵辰辰,“你就不會打回去嗎?”話說這兩天,鄰居又帶著辰辰出來玩了,一個不到兩歲的小男孩兒把辰辰手裡的玩具搶走了,辰辰大哭,辰辰媽媽當著很多家長的面扯著嗓門罵辰辰,“不許哭,去把玩具搶回來,下次誰在搶你東西,你就搶回來,聽到沒?”孩子嚇的一邊哭一邊戰戰兢兢的說,“知…知道了”。

辰辰媽媽每天都在教孩子如何打回去,如何搶回來,可辰辰越來越膽小,越來越懦弱。

從辰辰的例子可以明白,孩子被打後,家長教孩子打回去,這種方式弊大於利,是不可取的。

一、孩子東西被搶走,被別人打了以後,內心一定很難受,很委屈。

家長此時教孩子打回去,其實是在告訴孩子,你剛才被打了,你很笨,你很差,你很懦弱,你要打回去,才能不笨,家長的一系列反應是源於內心的焦慮和擔憂,是在強化孩子被打後的負面情緒,是一種負強化。

二、孩子被打後,家長如何處理更合適?

首先,家長要表現的若無其事,內心要淡定,不要看成是多麼大的事,不要給孩子心理負擔。可以抱著對孩子說,你剛才被打了,你一定很疼吧,心裡很難受吧,媽媽看到你哭了,一定很委屈吧,孩子聽完家長這樣安慰自己,心裡會很溫暖。

三、孩子總被打,不敢還手,不敢拒絕,根本原因是自己內心太恐懼。

家長平時要多給予孩子自信,孩子在家發脾氣時,不要非打即罵,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和立場看事情,去理解孩子,慢慢的讓孩子的內心越來越有力量。以後面對不公平時,就敢於拒絕和反抗了。


筍亦竹


我就是這樣教育我孩子的。小孩初轉入一個學校,同學經常欺負他。我對他說,打回去。自此無人敢欺負他。我小時候上學的時候經常打架打輸了也從不向父母告狀。所以沒人敢欺負我。大家應該知道有一個未成年保護法,對於小孩子的事情,大人如果插手,那你就悲劇了。所以只有自己的孩子強壯起來,才不會受欺負。當然我也會告訴孩子,不能欺負同學。那如果有人敢欺負你,那就大膽回擊!打不贏告訴我,我去幫你打回來。後一句只是給他壯膽真的打不贏,我也不會去出手,我只會告訴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