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当创作一首歌时,是先写歌词还是先写旋律?

朱凤奇


观点:先写旋律

理由如下:



音乐的灵魂就是旋律。“音”才是关键,“词”只是陪衬。首先要把最主要的灵感与精力交给旋律,这样才能创作出比较动听与符合自己所要表达的意境的音乐。而后再加上一定标准上的歌词就能成为一首比较动听的歌曲。假如先写歌词,而后配上的旋律就会收到歌词的限制,缺乏灵活性,显得生硬与牵强,整首歌听起来就会不是特别的和谐。

况且,听过很多歌曲的朋友都知道,我们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先听歌曲,在旋律比较打动自己的情况下再去看歌词,此时即使歌词不是特别惊艳也不太会影响听者对这首歌的喜爱之情。而且我们都知道,当今有很多很火的歌曲,它们的歌词有很多是生拼硬凑的,没有太多含义,也没有逻辑可言,比如《凉凉》和《知否》一类,其中《知否》还被人形象地称为“貂续狗尾”,也就是说前面就是自己写的乱七八糟的歌词,后面接上一段经典的古词。但是毫不影响它是一首好歌,因为它有动听的旋律与演唱者优美的声音。

2.

很多作词与作曲者都不是同一个人,而且作词的人有些不知道歌曲的形式与格式,他们不知道歌词应该写几段,每一段几句,每一句几个字,所以只能按照诗歌的形式来写,但是往往写出来的歌词作曲者无法根据其来作曲,因为它破坏了歌曲的格式,会使造成歌曲整体混乱,无法进行后续的编曲的问题。再则就是,作词者根据作曲者写出的旋律能比较拿捏得住歌曲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更能激发出他写词的灵感,写出的词也更加规范化。


喵星人的MV


你好,我是一名原创的电音DJ,也有自己写原创歌曲,身边也有很多做原创的朋友,所以分享一下这个问题。对于题主问的:创作一首歌,是先写歌词还是先作曲,本人说说个人的看法,但并不代表大众原创音乐人的观点和立场,下面就用最通俗易懂的方法讲述,不讲那么多什么专业理论或者专业用词,让我们更容易理解…………

前述:写歌并不是只有读音乐学院或者科班出生的人才能写,有天赋但是没读过音乐学院的原创音乐人也是大有人在,就如写了很多经典原创歌曲的beyond黄家驹,他是很多专业音乐人都遥不可及的人才,也是很多自学吉他或者乐队的人精神支撑和学习榜样。

首先,现在普遍写歌的音乐人都是没有规定说要先作曲还是先作词的,也就是说,先作曲或者先写词都可以。而且写歌的方法也有很多种,下面就举几个例子:

1.有的音乐人写歌是先把曲谱写好,然后对号入座,填入相对应并且协调的歌词

2.有的音乐人会先写好一份歌词,然后根据歌词的类型风格再去谱曲

3.有的音乐人偶尔脑海有灵感,直接把旋律清唱出来。然后再根据旋律把它的音符,和弦写出来

4.也有即兴创作,只需要会吉他或者钢琴,直接就用乐器的和弦进行去写歌,词和曲都一起唱出来的!

以上这几种写歌方法本人都尝试过,并且先写词的方法和先作曲的方法都是可以的,但是我比较喜欢用吉他或者钢琴的和弦进行去写歌,因为个人觉得这样比较容易进入状态,而用手写的方法先写曲谱或者先写词个人觉得比较枯燥无味

其实写歌的方法还有很多,只是因人而异,也没有一个定义或者规定要一种写歌方法走到黑。

就如黄家驹写歌,能经久不衰,应该是他的音乐天赋成就经典吧

最后: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的就是好猫。同理,不管先写词还是先作曲,也不管用乐器写歌或者用乐理知识写曲谱,不管用哪种写歌方法,只要做出来的作品是一首好歌,就值得我们欣赏,值得我们尊重,也值得我们认同,更值得我们学习。

分享完毕,谢谢!








DJkenny阿祺


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我的朋友圈里搞音乐创作的很多,高手也有几个,但沒有一个是先写旋律后写歌词的,我亦然。

先写旋律后填词的有吗?有,肯定有!一般人是做不来的。这些人往往都是音乐界出类拔萃的精英,都是造旨登峰造极的枭雄。他们对旋律特别敏感,这种人不多,寥若辰星,是凤毛,是麟角,一片落叶,一丝细雨,一缕炊烟,一朵浪花都能引出一段优美的旋律。更有甚者,有大师竞然用一段奇妙的音乐完美的表达了一串屁声,我听过,惟妙惟肖,忍俊不住。

为一段优美动听的旋律配上歌词,如果歌词再与音乐配合的非常贴和,天衣无缝,那真就听水水有声,听山山有色了,真就锦上添花,完美无瑕了,真就让人五体投地,顶礼膜拜了。反正我不行。

可能是我先天不足吧,我的作品都是先写歌词后谱曲的。记得在N年前,我写了一首小诗,名曰《墨香》,寄给了我的语文老师,不知何故,几天后我却收到了音乐老师的回信。音乐老师说,你写的诗太美太美了,何不尝试着为它谱上曲子呢?我茅塞顿开,从此一发难收,走上了歌曲创作的“不归”路。这事儿本来不想写的,怕让人笑话。

最后一句话,奉劝初学歌曲创作的朋友,如果你不是音乐天才,那么我建议你先写歌词后谱曲。一己之见,仅供参考。


张晨明803


回答这个问题的前提我先举个例子吧,著名偶像音乐人周杰伦在《梯田》的首段歌词出现“文山啊等你写完词我都出下一张专辑啰”就是因为方文山为了追求经典创作动作比较慢,常常被周杰伦催稿。这首歌就是等不到方文山的歌词,周杰伦干脆自己来创作这首歌曲的歌词;林俊杰的《可惜没如果》也是印象很深刻的,这是林俊杰把想要的想法给林夕表达之后,林夕围绕林俊杰的想法创作出来林俊杰非常满意的歌词。


《外婆的澎湖湾》是由台湾校园民谣大师叶佳修所创作,歌词写的是原唱潘安邦的真实故事,他从小跟着外婆长大,吹着澎湖湾的风,追逐着澎湖湾的浪,度过年少时期的悠悠岁月。在听完潘安邦所描述的童年故事后,叶佳修灵感爆发,只花了十分钟就将整首歌创作完成,曾一度登上央视春晚,成为传唱的名曲,后来,这首歌被选入教科书,谁也没想到,这样一首即兴之作铸就了一首经典。


那么,这个问题我觉得是两方都可以成立的;术业有专攻,这是看创作这首歌的发起人是擅长哪方面;任何创作都有那一时的灵感触发,有时候可以先触发音乐旋律,吃饭、睡觉、走路、坐公交,生活中任何一件事都可能是创作的源泉,在某一瞬间创作人脑袋中灵光一闪出现一小段旋律,那么音乐人就可以以这个旋律延续创作出一首完美的曲子;同理,擅长诗歌文学类的创作人,也会因为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触发一句或多句灵感,也会根据眼前的所感所想所领悟创作出一首经典的诗词歌赋,当然完美的作品也需要完美的匹配。


纯音乐可以叫做音乐,但是纯歌词不叫音乐;好马配好鞍,一首完美的歌曲就需要好的旋律配上合适的歌词,达到词作人与音乐人共同期望的意境,那么这就是一首完美的作品。当然一首歌的作曲作词也可能是一个人,那么这就看音乐原创作者在完成作品前的灵感来自于哪里,词与旋律都可以是先行者,创作的过程中磨合也能达到经典完美的。


炽艾


关于先写歌词还是先写旋律?在这个问题的回答方面,根据我个人经验,不管是先作词还是先写旋律都是可以的。这要看不同人的不同习惯。通常来说,学院派的音乐家们比较喜欢先作词后写旋律。

下面我跟大家互相探讨一下,先作词的歌曲和先写旋律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先作词的歌曲,这类歌曲通常听起来不那么顺耳,因为词先作出来,曲子要根据词来配合,难免会有些生涩。但是大作曲家们确拿捏的很好,所作出来的歌曲反而会与众不同,别有风味,达到很惊艳的效果。

先写旋律后作词,这类歌曲听起来通常会比较顺畅,因为旋律是灵感产生的一串音符,后期将文字填进去,会比较容易填写歌词和作词顺序,因为我们对文字的把握总是比曲子要更加熟练,因为同样的一句话,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但是同一个曲子却很难用其他音符来代替。所以,先作曲后填词,往往此类歌曲的词曲方面较为融合。不过凡事无绝对。因人而异。

还有一种编写旋律的方式是先编曲再填词,就是把一首歌的所配乐器按照一定的和声进行,都编排好。也就是说伴奏带先做好,然后再根据音乐的旋律来“哼"歌,把旋律通过乐者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哼唱出来。因为是哼唱,所以旋律会格外的自由和有韵律,这种方式有效率和优势,所以很多现在的音乐人都采用这种方法。


交通法规推讲及其它


这里我分享几首音乐🎵

说说他们是怎么创作出来的。

大部分是先有曲后填词

第一种先曲后词,说说大家都听过的《最初的梦想》,是通过日本歌手中岛美雪的《骑在龙的背上》改编的,是根据曲改编词,很多很多的经典歌,是通过曲目改编歌词的。这是典型的先有曲后有词。

像那些原创先有曲,后有词的歌,林俊杰的《可惜没如果》就是JJ自己哼唱了曲,自己录了一个demo给你了林夕,并且告诉他希望表达的内容,几个月后就给了JJ的词。

还有一首《加州旅馆》,也是先有的曲后有的词,听这首歌你发现这个歌的长度有 7 分半,大概有一半的时间是纯音乐。这首歌的曲真的很美,完全是因为曲才让这么多人知道。大家也可以听一下这首歌,收藏一下。如果自己有耳机或者是有音响,可以听一下。可能你听不懂,但是那首歌的音乐确实让人听得很陶醉。

第 2 种,先有词的歌就有很多,《但愿人长久》王菲唱的,是通过古诗词现有的后面改编的曲,还有一首霍尊《山居秋暝》。

还有嘻哈的说唱,很多都是现有词,后加入曲,宋岳庭《Life's A Struggle》就是。

还有就是张学友刚出的《等风雨经过》,周杰伦作曲,方文山写词。

第三者,词曲一起出来。这样的是创作才华的歌手。这样的很少,李宗盛就是一个。感觉拿起吉他就一起出来了。

希望大家喜欢~


Cure6


一般情况下是现有的曲,也不排除先有词的情况。

比如说《发如雪》这首歌就是周杰伦很少见的先词后曲的作品。

其实不难发现,同一首歌的曲调可以变换成许许多多的歌词版本,而同一首歌的歌词变换成的其他曲调歌曲可能就不是原来的情况了。

相对于写歌词来说,作曲和编曲的难度是更高的,尤其是编曲。

一首好的曲子它的副歌部分一定是抓耳的,编曲所用到的配乐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点。

如果用中国传统民乐来编曲,那么这首曲子遍具有了典型的中国特色歌曲,也就是俗称的“中国风”。

如果采用西方的乐器来编曲,那么这首曲子的风格可能就比较偏爱西方多一点。

编曲是需要有大量的专业知识当做铺垫的,也就是俗话说的“脑子里面要有些东西。”

拿周杰伦的《霍元甲》来说,编曲方面用到了中国民乐的二胡、琵琶、笛子、鼓等中国传统乐器,除去这些配乐,还用到了西方的尼龙吉他、电贝司、打碟等西方化的配乐,除去中西方的乐器,还加入了许许多多的合成器,电子拟声器等软件类音效。

不管是作曲、编曲、作词,脑子里都要有东西,而且这些东西必须要有自己的风格。

当有了自己的风格,其他听众在听的时候会更有代入感,不管是先词后曲还是先曲后词,必须要发展自己的风格。


国风音乐分享


音乐创作的本质是无需学习的,它跟创作者本身的主观审美与创造力和想象力有关。那为什么市面上会有如此多与音乐创作相关的教材以及文章?其实跟做菜很像,有无数的食谱供你参考,你可以花大量的时间去模仿和练习,甚至把食材和调料的比例精确到几乎一模一样,但最后做出来的菜也并不见得一定是自己喜欢的口味,我喜欢辣一点,可能就多放点辣椒,甜一点就多放点糖,也可以做一些减法,这些过程只是“练练手”而已,到最后“创造”还是需要靠自己。确实,当我们相关的知识储备不够完善时,是可以通过学习来拓展自己的“眼界”。

看一本书(或听一首歌),主要学习的是作者的思维模式、表达方式,以及前辈们总结出的经验。也就是说,书本上交给你任何与创作相关的知识,永远都只是基础。基本功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的,但基本功的深浅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创作水平,我没听说过读万卷书写万首歌这个道理,我认同经验的认知,也就是前辈们所总结的一些音乐大师或天才们创作的原理,但有时候会不会只是作者无意读者有心?基本功扎实固然是好事,但我们一定要避免用力过猛,不能因为以前我只会两三个和弦,然后经过多年的努力把该学的知识都学完了,然后后面的创作恨不得两个小节十二个和弦……这个跟耍杂技有什么区别,和声体系的复杂性和简化,从古典音乐到布鲁斯、爵士乐,然后到披头士,再到现在的流行歌和电子乐,已经体现得差不多了,为何要难为自己和听众?有的人会说,既然和声体系都被整理的如此完善了,那这个时代就没有所谓的创造了。

当然,一切音乐你要用理论去解释那都是解释得通的,就像自然科学一样,它就摆在那里,只是需要我们在时间轴的推动下慢慢的去发现。如此来看的话,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创造者,我们都是“大自然的搬运工”。一个完整的音乐作品都会有一个主题,然而和声框架奠定它情感色彩的基调。

说了这么多没用的,只是想告诉大家学习的重要性,但也不要被理论所束缚。同样,作为一个年轻的音乐创作者,也给大家分享一点自己的经验吧(以上发言都没有多少实际用途,仅供大家参考)

其实,我自己写歌在不同时间段也有着不一样的过程。在这里顺便给爱音乐和爱听歌的朋友们聊聊,大家现在都很爱点评音乐,这是好事,但对于一个成熟的创作者,不要轻易用有没有进步去评价他的作品。一是因为对于作品而言(泛指以词曲为主的作品),没有所谓进退步的参照物,进与退,一般来说用来针对创作者在某些领域的技术,比如乐器声乐


只有音乐能表达我的心


没有盖棺定论

主要看作者习惯

即使曲作者习惯了先作曲。

也不代表他不会根据其他的某个方面的感受,

一句词或一个节奏型、一个和弦的走势或某件乐器;先做了词或先编了一段音乐的和弦走势,根据情况在填入其他的部分。

也有很多情况,特别是团体时,同时去处理创造的情况。

这个方面不用纠结,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

走一步看一步,想太多会边负担的。

~~~~~~~~~

一个成熟的词曲作者,不会做不出作品的,写不出都是缺乏经验或懒。

~~~~~~~~~

当然,经典类的作品是可遇不可求的。

大数据时代,如果音乐人,能充分利用数据思维,也许会提高自己的创作传唱率。

希望对你有帮助!




旅人LZ


旋律如同一个人心灵的天使,飘游于脑海、梦里、嘴边、行走间……洗澡的时候会随着你的心情哼鸣,漫步时会跟着你的步履轻盈舞动,旋律也许是天赋,是灵感,是不经意的相遇,或许基于对音乐的领悟、共鸣和沉淀而充沛,或许它早就植入你的基因,生长在你的灵魂,当它被奉为上宾,你的才情也就源源不绝。

歌词如同一个人追随的情侣,相伴于学习、经历、视野、认知……开心的时候会落笔千言,失落时也会思绪万千,修为输出精彩的文字,深情打造动人的画面,歌词体现你的性情、风格和学识,你精雕细琢,字斟句酌,想要它衬托一种境界。

我总是让歌词跟着旋律走,即使先写就了一段歌词,也会在旋律里去依附、修剪、取舍……旋律是特别珍贵的,它来自灵感,深植于情感,似乎就那么简单,却变化无穷,蕴含无限魅力。当一段旋律飘来,它却如赤裸裸的神仙,没有贴切的歌词装点会羞于见人。这时需要抓住灵感的恩赐,尽力挽留,最好粗狂地写下印证那种感觉的词句,并用任何一种方式牢记在心。

我反对牵强附会地为歌词谱曲,词不达意,有伤众听。先词后曲有成功的范例,但一定是充分理解并融汇了歌词的意境,然后用动听的旋律密密缝接,两者还应调和、妥协、包容……有时,为了表达某种意境,或者某种情感,再好的旋律和歌词都要退让、调节,忍痛割爱是为了歌曲更美好地呈现。我主张曲先词后,但这个距离要很近才好,旋律一出,填词宜快。词跟曲风,曲随心生。

最后补一句,无词之曲,亦是神仙,天地雨露,岂曰无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