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西鹹灃西第一小學陳陽:同心戰“疫”,“螢火”守望|戰“疫”有我 同心前行

陳陽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終於迎來了春節。可是,2020年的春節和以往有些不同。原本公路上奔流不息的車輛,現如今彷彿消失了一樣;原本熱熱鬧鬧的公園和廣場也變得一片寂靜和蕭條;原本放著春節序曲、喜慶非凡的超市現在門可羅雀、冷冷清清;原本可以和親戚朋友一起聚會,歡度春節,而現在各自在家就是為國家做貢獻。這是怎麼了?原來新型冠狀肺炎病毒蔓延全國!它的傳播速度之快,傳染力度之大,令人聞之色變。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戰“疫”面前,廣大醫務工作者砥礪馳援,守護公眾健康,用“逆行”點亮希望。但他們未成年的子女留守家中,面臨延遲開學、課業無人輔導等現實困難。針對這一情況,西鹹灃西第一小學、灃西新城第三小學,迅速組建一小、三小教育發展共同體“螢火”教師志願服務團隊,龔校長親自審定課程內容,對授課教師提出嚴格要求。設定語文、數學、英語三個學科分組,分別指定負責老師,為醫院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子女貢獻出一份微薄之力。 1月30日,“螢火”教師志願服務團隊組建完成,何其榮幸,自己也是螢火志願者的其中一員,能為逆行的英雄送出一份微不足道的暖。

2月1日,教學小組正式開展網上授課活動。我的授課班級是-F5班,我相信它會成為我這輩子最難忘的班級。特別感謝我們的抗疫團隊,能夠群策群力,超越空間的距離,資源共享、共研共進。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做著有意義的事,真的很快樂。感恩遇見,感謝有你。第一次上英語課前,我讓每位小朋友先準備一個簡短的英語自我介紹,最好錄一個小視頻。正式上課的時候,我先在微信班級裡和孩子們打了個招呼,剛開始孩子們還有點陌生,沒有人講話,於是我將自己提前精心錄製的自我介紹視頻發給了孩子們,拉近與孩子們心與心之間的距離。當我聽到第一聲Hello的時候,嘴角不自覺的露出了幸福無比的微笑。接著,接二連三的孩子們在裡面開始回答了,一個個踴躍的自我介紹著。第一個向群裡發自我介紹的孩子叫做王XX英文名Yoyo,特別可愛乖巧的一位小女孩,英文說的雖然不是很標準但卻十分流利。兩節課下來,我已經對他們的名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萌萌,Nina,Leo,圓圓,Agnes,Jess,Lemon...他們平均年齡6歲左右,最大的7歲,最小的只有5歲。一個個聰明伶俐,而且十分有禮貌,就真的像一個個小天使一樣。

印象最深的一節課,我在教授繪本This is my room. 這一課時,我先自己介紹了自己房屋裡的事物,然後讓孩子們拓展練習,讓他們試著用This is 這個句型介紹下自己房間裡的事物,5歲的Agnes向我展示了她畫的畫,聲音清脆的說This is my picture.那張picture看上去很簡單,上面所表達的信息量卻很大。左上角是一個五星紅旗,正中間畫的是一個穿裙子的小女孩,我猜測那個小女孩是她自己,或者是我們每一個人。小女孩周圍畫著口罩,洗手池,還有開著的窗戶,最底下畫著很多醫護人員和一個造型古怪的病毒。最上方用紅色的水彩筆寫著“偉大祖國,加油!中國有你有我!”孩子的字歪歪扭扭,雖不規範,稚嫩的筆畫,簡單的配圖,卻在向我們傳達疫情期間我們應該注意什麼,以文圖並茂的形式教我們如何做好防護,並鼓勵每一個人儘自己綿薄之力為抗擊疫情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在學習有關職業繪本的時候,孩子們學會了如何用英文介紹他人的職業。當我們學到doctor、nurse這兩個詞時,有的孩子會非常自豪的告訴我My father is a doctor. My mother is a nurse.孩子們在學習群都不由自主地發出向逆行者學習、致敬之聲。是啊,多少孩子們的爸爸媽媽就是這些無數白衣戰士中的一員!他們義無反顧的“逆行”,是最勇敢的堅守,是最溫暖的守護,值得我們每一個人點贊和致敬!

“世界上最勇敢的事是——直面“死神”,堅定向前,挽救更多生命!是84歲的鐘南山爺爺主動請纓、親赴武漢的深沉擔當;是李蘭娟“覺知此事要躬行”的專注實幹;是李文亮“向死而生、醫者仁心”的奉獻;是火神山建設團隊“十萬火急、神兵天降”的中國速度。世界上最溫暖的事是——優秀中華兒女“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中國力量。安心戰鬥,我在後方,為你守護一片天地!”。竇主任12點以前書桌前的燈就沒有熄過。儘管很累,但主任說:“看到群裡的家長們跟我們說,有了我們的支持,他們就沒有後顧之憂時,我就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特殊時期,我們一起,同心戰“疫”,“螢火”守望!積極踴躍的孩子們也為這個冬天點亮一束光,在這些閃閃發光的孩子們身上,讓我們看到了愛的偉大、愛的力量。

國家有難,躬身入局,螢火燭光,我輩之力!願同孩子們一起,心存信念,眾志成城,共克時艱。

共同守護,春暖花開!

2020年2月

《陝西教育》(綜合)是陝西省教育廳主管,陝西教育報刊社主辦的綜合性教育類月刊。欄目設置見置頂文章,發表不收取任何費用,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