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复旦教授:直面现金流危机,企业如何渡过难关

复旦教授:直面现金流危机,企业如何渡过难关


年初以来,新冠病毒引起的疫情迅速蔓延,牵动着亿万人心,同时,不少企业的正常经营也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根据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近日对300多位企业家校友所做的调研,企业对能否渡过难关呈悲观态度:约有40%的校友认为难以渡过这个难关,有3%~4%的校友表示企业可能会走破产程序。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李若山在由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推出的“学管理,战疫情”第三期直播课中表示,疫情就像是阅兵,能够检验出那些对自己现金流管理掉以轻心的企业。等过了恢复期,经济将出现反弹,迎来爆发性的增长,对于企业来说,将是一个洗牌后的好机会。


复旦教授:直面现金流危机,企业如何渡过难关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李若山


面对疫情,一些企业开始削减员工工资,或者控制应付款。而李若山对于这两点都不赞成,他认为企业最优质的资源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核心骨干,二是在产业链中的信用。


李若山建议,在突发危机下,企业现金流管理应遵循三大原则,一是盘点账户上可动用的现金,二是理顺企业还有多少应收款,三是针对有竞争力的产品,罗列能够提前收回的现金。


以下为李若山授课内容精编:


最近疫情影响了很多企业的正常经营,在面对大事件的时候,人通常会犯两种毛病,一是因为不知道风险在哪里,刚开始会低估疫情带来的影响;二是当我们真正了解疫情的严重性后,很多人会对这种事件过度反应,影响企业对经营的判断。


针对这些问题,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最近调研了300多家校友企业,发现大家普遍呈悲观情绪:约40%的校友认为难以渡过难关,甚至有3%-4%的校友准备破产,还有约20%的校友认为今年现金流管理这一关很难过,所以我想今天讲一下关于企业现金流管理的问题。


现金流管理的六大阶段


作为企业家,你要知道你的现金在什么阶段、从什么地方来,我认为现金管理有六个阶段、三个方面。


刚刚创业的时候,企业主要靠股东。没有股东的现金,企业成长不起来。所以,不管是马云还是雷军这样的经营奇才,起步阶段也非常困难。如果马云当年没有遇到孙正义,没有给他第一笔2000万美元的投资,可能马云不一定有今天。雷军也一样,当年打了一个十小时电话,才打动股东,拿到500万美金的投资。


第二阶段,企业通过运营产生现金流,但不少企业在日常经营中拼命往外扩张,这样现金流也难以为继,特别是在当前疫情形势下,倒的就是烧钱的企业。到了第三阶段,如果企业的产品、服务站住脚,拥有了自己的品牌,这时企业还想继续扩张,可能向银行借款,这就叫做筹资性的现金流。


第四阶段,产品越来越受欢迎,规模可以越做越大,企业就迎来了扩张期。扩张期时如果风调雨顺,企业就会兼并收购,通过集团化、多元化不断扩张。最后,产品的生产周期开始萎缩了,企业要给股东回报,给债权人还钱。


前面五个阶段都是企业发展的正常阶段,我们重点谈的是,在危机突发期,一般的企业如何应对?在我们调研的300多家企业中,很多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例如,有的企业表示现在最难维持的就是工资,所以就准备裁员,这是一种错误的理念。还有一种办法,能不付的尽量不付,把员工先保下来,这样对不对?我们后面会讲到这个问题。


突发危机下企业“余粮”怎么管?


疫情之下,企业现金流管理要遵循几个重要原则。第一,盘点库存上的余粮,摸清自己的银行户头还有多少钱,能够动用的现金还有多少。有一些中等规模以上的企业,都没理清楚自己的家底。有一家上市公司让我去当独立董事,我问他们银行户头有多少?回答2400个,这怎么能摸清自己的家底。


很多企业在算在没有现金流入的情况下能撑多久,这叫压力测试或者敏感性测试,西贝说三个月,K歌之王说一个月,还有一家公司魅KTV,精准到35天6小时47分钟。


第二,理顺企业还有多少应收账款,与主要客户对账,看看这些账目能否在短期内变现。而且我要告诉大家,有些应收账款表面上挂的是应收,其实财务早已经收回来挪作他用。现在中国票据市场有一万多亿,可能存在一些票据已经被贴现了,所以企业应该定期对应收账款进行核对。


第三,针对有竞争能力的产品,罗列一下自己可以提前收回的现金有多少。这次西贝就很聪明,盘点之后马上告诉大家,现金流只能支撑三个月,美团、饿了么等上下游企业,考虑到西贝的竞争力和对自身产业的影响力,及时伸出了援手。


面对疫情,一些企业开始削减员工工资,或者控制应付款。我对于这两点都不赞成,企业最优质的资源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核心骨干,二是在产业链中的信用。在疫情之下,如果产业链中的信用被破坏了、核心骨干没有留住,为了减少现金流开支来省这两方面的话,后面会带来很大问题。


所以,我认为首先要考虑到哪些是非付不可的钱,比如员工的生活费,在这种极限情况下,计算必要的开支,再来看看看企业还能维持多久。但是,有两个前提,一是不要违反合同,二是不要损害自己的信用。


中长期现金流管理如何精细化?


疫情结束之后,会有一段恢复期。由于前期经过了一轮洗牌,等到恢复期的时候,经济将有所反弹,为很多企业准备了好条件。所以,除了短期应急的现金流管理,还有中期现金流精细化管理的问题,最后还有长期现金流管理的规划,做到变革和创新。


企业首先要发掘自己的极限控制成本,利用有限的资金流支撑。现金流管理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由财务来盘点真实能用的库存现金。第二个层次,理顺现金变现的先后次序,除了帐面现金是不是可以先用,还有哪些可变现的票据、贴现、应收帐款保理,或者应收帐款。第三个层次,CFO通过资本运作调配资源。


如果算下来发现没有办法支撑到疫情结束那一天,怎么办?我觉得其实还是有几个措施是可以考虑的。比如说,能不能借一点粮食?如果实在借不到粮食,能不能换一点粮食进来?通常讲借粮食,可以向债权人和股东借,甚至还可以向供应商借。但是,这有一个非常大的前提,信用。


我经常问很多企业,应收账款的时间越短越好还是越长越好?很多同学说,当然越短越好,东西拿走,现金收回来。那应付账款呢?有的说应付账款越长越好,最好不要还。如果你持这两个观点,就说明你们平常在管理现金流时存在非常大的问题,很多企业很难在疫情之下存活,原因也在这里。这是因为,不管是应收款或是应付款,都要遵循签订的合同的约定,这也是你的信用基础。


我非常反对根据短时间疫情形势的情况下做一个非常盲目的判断。在危机降临之前,企业不做好风险管理,一旦疫情来了就变得非常恐慌,采取一些休克性的疗法——要么关门歇业,要么拖欠应付的钱。很多人觉得没关系,还可以东山再起。


现在的形势和一二十年前不同了,十几年前创业,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短缺市场经济,很多行业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的,在这种情况下,创业成功的概率就比较大。但现在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几乎所有的行业都面临供大于求的问题。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要想东山再起,而且是在既缺乏人才,又缺乏信用的情况下东山再起,我觉得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所以,还是那句话,21世纪最贵的是什么?是人才,核心人才。第二贵的是什么?是企业经营多年与上下游长期合作留下的良好信用。有人才,有信用,而且过去在行业曾经有过一席之地的话,现在我觉得一旦疫情结束以后,就有机会重新反弹。


Q&A


Q:中小微企业如何获得信贷的支持?特殊抵押物能不能获得流动资金?


A:我曾经在国内一家很大的银行当董事,它做小微贷款有一个诀窍,有的饭馆、面店、服装店资金周转不灵,想借1万块,银行只需要用几个小时决定贷给你1万、2万还是3万,坏账很少,只有2%。


申请贷款第一个条件是能不能带我到你家里面去看一下,结果提这个条件,有3/4的贷款人说我不要钱了,一到家里看,身份证、房产证能不能给我看看,这些东西都看完以后,再决定贷款。小微企业还是非常重视自己的信用,不愿意去冒着自己家里失信的风险进行贷款。


我调研下来很惊讶,这种贷款不要财务报表,只要带我到家里看一下,就能判定你这个人能不能贷款,有的甚至没有实质性的抵押。但是现在为什么很多中小微企业贷不到款?因为连基本诚信都没有,你都不敢带我到你家里看,身份证可能地址不一样,可能身份证是假的,也可能家里的房子不是他的。随着金融市场的变化,中小微企业还是有贷款的渠道,问题是你自己有没有一定的诚信基础。


Q:对于一些轻资产公司,比如文化类、传媒类、传统教育类的企业,企业抵押物确实比较少,获得借款的可能性也比较少,在疫情之下,经营中现金流又比较小,如何获得筹资性或者投资性现金流?


A:挂文化传媒类的企业很多,其实还是根据你的市场地位,刚才讲了,其实疫情也是个检验,是洗牌的时候。即使在疫情之前,我们投的几家轻资产企业也是一年之内活不下去。


我做过一些投资,对于金融企业,我一直跟它们说风险是涨出来的,机会是跌出来的,什么意思?因为当市场行情看好的时候,大家都蜂拥而至的时候,风险就集聚,集聚到一定程度金融危机来了。


我说机会是跌出来的,就是怎么把你的亮点,把企业独一无二的竞争能力跟懂的人去说。所以,即使抵押物比较少,我们看重的不一定完全是抵押物,我们可能看重你到底有没有核心竞争力。


Q: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信用普遍很好,但是在疫情特殊时期,公司如何对上下游进行信用评估?评估的时候注意什么问题?


A:这是一个好问题,我在写独立董事回忆录的时候,也把这个问题写进去了,非常有意思。不管我的上游,还是下游,行情好的时候,有没有对供应商进行管理?怎么管理?


我在写回忆录的时候,有管理和没有管理是不一样的。有一家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到我们这里做审计,第一年不及格,所有人都不满意。


我说要对它进行评估,从八大方面、几十个指标跟进,如果下次还这样就淘汰。自从有了评估,服务质量、应变能力、培训等指标不断改善,到了第六年评估下来是99分满意,为什么?因为我们跟这个服务有关的管理架构,包括审计部、财务部、合规部、风险部,包括董办、监事会,每年严格打分,打出来,从不及格最后打到99分。


一旦有疫情之下,我们首先还是考虑它,如果平时有积累的话,在形势好的时候精细化管理;否则,一旦有疫情检验的时候,这种信用问题都会显露出来。



本平台尊重文章原作者的辛勤劳动和原著版权,如您对我们转载的文章存在异议,欢迎后台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并删除处理。

复旦教授:直面现金流危机,企业如何渡过难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