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王永江:週一若有反彈別急進場,短期見底還要等幾天

一、做一下回顧,算是自我勉勵


回顧整個二月,我們還是有點欣慰的。節後第一週的週三早盤,我們給出“反彈高點或不低於2900,兩個策略參與反彈”,而大盤確實一路反彈到第四周,算是相對成功的抄了個小底。在此後我們反覆強調節後反彈左側見頂信號是新華富時A50收盤低於6日均線,右側見頂信號是大盤日線收盤低於6日均線。在二月第四周也就是上週二早盤,我們給出“A股出現短期左側見頂信號”,建議週二起暫停新增倉位,週二午盤建議科技股減半倉,重倉者可以考慮適度減倉;此後週三及週四早盤反覆建議減倉,科技股建議短線清倉,並在週四早盤我們給出短期調整目標可能在2850一線,而週三後,大部分科技股連跌三天,大盤也在週五出現百點長陰,算是相對成功的逃了個小頂。


二、海外疫情升級對股市影響可能緩和但仍有餘波盪漾


上週美國道瓊斯工業指數一週收盤跌幅達到12.36%,創2009年以來單週最大跌幅。繼上週週四美道瓊斯指數收盤跌超千點,週五盤中再度跌超千點,但隨著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鴿派聲明“美聯儲正在監視冠狀病毒對美國經濟構成的風險,並承諾在必要時採取行動”發佈,美國道瓊斯工業指數跌幅收窄,從盤中超過4%上千點的下跌到收盤1.39%不到360點的下跌,納斯達克指數甚至翻紅。短期隨著美國新冠疫情人數上升,疊加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鴿派聲明,市場對3月18日美聯儲議息決議降息的預期明顯攀升。新華富時A50期指連續也從日內最大2.3%以上的跌幅快速反彈,收盤小幅上漲0.36%。而A50期指連續一直是我們近期預判A股大盤走勢的先行指標,該指數探底反彈,短期有助於緩和海外疫情升級的恐慌情緒對A股的不利影響。不過海外疫情確診人數依然在持續新增,部分地區日均新增呈現加速狀態。


三、短期市場回撤時間和空間尚未到位


在上週四早盤我們根據過往走勢分析,認為大盤本輪迴撤的時間和空間大概率是節後反彈時間和空間的一半,並明確是牛回頭式調整,而非新一輪調整的開始。截止上週五,大盤收盤在2880,距離我們提到的2850還有超過1%的距離;而科技股多數自上週高位回撤至週五收盤,回撤空間在20%左右,距離我們週三提示的自高位30%的回撤空間還有較大的距離。如果看技術指標,大盤日線、60分鐘及30分鐘級別MACD指標都已到達零軸線下方,小級別的指標空間修復有限;但深成指和創業板指只是30分鐘及60分鐘級別MACD指標達到零軸線,意味著短期小級別修復到位,但日線級別這兩大指數MACD指標才出現高位死叉,如果不考慮市場環境,這種級別的修復至少兩到三週左右的時間,空間大體要到2020年2月4日的收盤價。當然,創業板試點註冊制,短期可能也會對市場存量形成壓力,但中期或有助形成良幣驅逐劣幣,有望持續提高創業板上市公司質量,含科量有望持續得到提升。


四、短線操作策略


根據新華富時A50走勢及週末消息面,如果大盤低開在30點以內,甚至高開,則週一大盤收陰線依然是大概率事件,但大盤有望在本週五前見到階段性低點;反之,如果週一大盤低開超過30個點,則週一大盤收陽線是大概率事件,大盤有望在本週三前見就到階段性低點。


具體到操作上,建議關注兩個指標,達成其一即意味著短期大盤迴撤結束。其一是北上資金,一旦北上資金連續兩天淨流入,則意味著大盤節後短期回撤基本結束,海外疫情升級對A股的影響主要反饋段已過,次日開盤可以考慮進場參與反彈;或者新華富時A50期指連續,收盤價高於6日均線,也意味著短線大盤階段性回撤結束,次日開盤可以考慮積極進場抄底參與反彈。短線在大盤尚未出現見底信號前,不建議因為盤中分時反彈而盲目進場開倉。


當然,如果本週一大盤低開超過三十點,則非科技股減倉意義就不大了,尤其滬市金融、基建、消費等權重板塊。科技類個股,如果是短線操作,短線可能仍需減倉,耐心等待龍頭標的高位回撤達到30%左右或同花順芯片概念指數收盤重新高於6日均線再考慮積極關注科技股龍頭。中長期而言,以5g、芯片半導體、國產自主可控、人工智能等科技股依然是後市主流熱點,預計在大盤出現短期止跌信號後,部分相對低位的科技龍頭短期可能會先於整個板塊企穩反彈。


王永江:週一若有反彈別急進場,短期見底還要等幾天

(信息來源於百瑞贏證券研究部王永江,投顧執業編號:A0840616100002,信息僅供參考,據此操作,風險自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