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復工預期點燃基建板塊 水泥股有望量價齊升

受前期各地項目停工的影響,近期水泥整體庫位處於較高水平;但即便如此,目前水泥價格仍較去年同期高出30元-50元/噸。預計在財政、貨幣政策雙雙發力下,未來一段時間的復工提速有望帶動水泥行業去庫存。如果3月份天氣能較好地配合施工,則水泥行業有望在旺季來臨前提早迎來量價齊升。從投資確定性的角度看,佈局需趁早,特別是在當前動輒百倍科技股的襯托下,不足10倍的水泥股無疑是彌足珍貴的。在復工預期的帶動下,本週建築建材板塊便已有所異動。

水泥板塊有望領跑週期

客觀地說,新冠疫情對水泥行業的產銷還是造成一定的影響;但與眾多週期行業相比,水泥受影響的程度相對較淺,其主要與兩方面因素有關:一方面恰逢春節長假,各地工程項目都處於停工階段,因而對於水泥企業來說,本來每年此時都是淡季,相應也都安排了錯峰限產;另一方面,水泥與煤炭、鋼鐵、玻璃等眾多週期品不同的地方在於,水泥難以庫存,生產線可隨開隨關,外加產品運輸距離短,因此停工帶來的庫存增量也相對有限。

考慮到今年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以及“十三五規劃”的最後一年,無論是交通基建,還是城建市政改造工程,都仍有大量項目等待推進,目前市場對後續財政及貨幣政策託底預期是比較強的。但相對來說更多還是映射在A股所謂“新基建”的科技板塊,包括建築建材在內的傳統基建,市場前期的預期顯然是不足的。

如若未來一兩個季度出現了較大力度的趕工需求,包袱最輕(去庫存壓力最小)、需求響應最敏感的水泥板塊大概率會成為週期板塊中的領跑者。

即便是對於地處湖北的華新水泥來說,由於公司有50%的產能在湖北,此次突發事件可能會影響到湖北省未來半年的工程進度,對公司的銷售自然是不利的。目前來看,2020年公司能否實現正增長仍是未知數,因此目前的估值性價比可能並不算高。但考慮到接下來傳統基建板塊的整體發力,預計還是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上述負面影響,這也是導致近期華新水泥尚且能逆勢走強的原因。

中長期水泥行業格局依舊向好

即便沒有此次黑天鵝事件帶來的“基建提速”,水泥行業仍會是“不起眼”的長跑冠軍。

首先,從大的行業前景來看,中國當前的城鎮化進程決定了未來5-10年,水泥需求仍有韌性。發達國家經驗表明,城鎮化進度到了75%後,水泥需求才會真正意義上見頂,目前而言國內城鎮化率約60%,以京津冀、長三角以及珠三角為代表的大都市圈,在各方面基建投入上都仍有提升的空間。

其次,水泥龍頭也在“未雨綢繆”,積極進行產業延伸,保住勝利果實。最典型的便是拓展水泥窯協同處置固廢,在生產熟料的同時對危廢進行無害化處理,目前像海螺創業、紅獅水泥、金隅集團、金圓股份等,都在這項業務上有了實質性的突破,為長遠的多元化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再次,水泥的資源品屬性日漸凸顯,長期價格或脫離週期品走出獨立行情。水泥行業的上游資源主要為石灰石,由於運輸成本的原因地域性較強,過往各地的開發利用主要是小礦山為主。隨著大宗品供應的逐步過剩,環保政策也迎來了趨嚴的趨勢,各地小礦山開採逐步開始收緊,這也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水泥龍頭股的競爭實力,像中國建材、海螺水泥等過去10年已積累大量的礦山開採權,未來行業利潤會進一步向這些龍頭公司去集中。

至於水泥行業新增產能的問題,根據數字水泥網的統計,2019年新點火熟料產能大概在2400萬噸,2020年也差不多如此,某種程度上來說的確可能造成區域供需的失衡。從具體區域來看,新增產線主要集中於兩廣及中南地區,像華東等核心區域格局還是非常穩定的。因此,從穩定性的角度來看,海螺水泥仍舊是基本面最為確定的品種。

當然,後續水泥板塊也面臨著潛在的風險:一方面是陰雨天連續導致施工期進一步延後;另一方面是短期需求快速釋放導致水泥價格快速上漲,進而被髮改委管制價格。但總體來說,板塊的風險整體還是可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