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3 走西安,聽秦腔,品美食,一日吃遍三秦大地;道一聲:“嘹咂咧”

寫在前面的話——

西安是中國的美食之都,漫步西安古城,撫摸著這裡的一磚一瓦,仿若時空交互,唐時炊煙重又呈現在眼前。不但可以品嚐傳統小吃,還能感受傳統文化。

在這裡,聽秦腔,品美味兒,一日吃遍三秦大地。

走西安,聽秦腔,品美食,一日吃遍三秦大地;道一聲:“嘹咂咧”

在西安,有這樣的說法一一如果你是一個老陝,卻不知道延安的燉羊蹄,那麼你就out了。對於當地吃貨來說,提到延安的羊蹄,就會想到一個形容詞——美。

延安的羊蹄,小本買賣,物止一爐、一鍋、一擔鐵桶、兩張矮桌、六條低凳;調料不下二十味,湯為陳年老湯;鍋中湯汁汩汩,其色醬紅,若干羊蹄掩映其間,黃者金黃,紅者火紅,香味四溢。

走西安,聽秦腔,品美食,一日吃遍三秦大地;道一聲:“嘹咂咧”

付了錢,一碗熱騰騰的麻辣羊蹄端上桌,香氣迎面而來。就連從不吃羊肉的江南人也會慕名而來,嚐嚐這延安數一數二的美味。

羊蹄中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脂肪含量也比肥肉低,並且不含膽固醇,能增強細胞生理代謝,使皮膚更富有彈性和韌性,延緩皮膚的衰老。此外,還有強筋壯骨之功效,對腰膝痠軟、身體瘦弱者有很好的食療作用,有助於青少年生長髮育和減緩中老年婦女骨質疏鬆的速度。

更要命的是,這羊蹄也可用於治療腎虛陽衰,腰膝痠軟,尿頻,陽痿呢。

說吧,你吃還是不吃。

呵呵呵

走西安,聽秦腔,品美食,一日吃遍三秦大地;道一聲:“嘹咂咧”

瞧,這子長煎餅可是大大的有名氣。它是用蕎麥麵粉製作,顏色潔白,完全可以跟精細小麥麵粉媲美。

用這樣的蕎麵糊糊在特製的鐵鍋上煎制而成的薄薄的麵餅,就是子長煎餅。

走西安,聽秦腔,品美食,一日吃遍三秦大地;道一聲:“嘹咂咧”

子長煎餅還有兩個顯著特點:第一是小,小到只有大約七八公分寬、二十公分長的樣子。

第二是薄,子長煎餅,薄如紙,白如玉,堅韌軟涼,香美可口。

走西安,聽秦腔,品美食,一日吃遍三秦大地;道一聲:“嘹咂咧”

製作子長煎餅,用的是蕎麵糊糊。所謂蕎麵糊糊,是經過碾磨,卻未過籮的蕎麵半成品。這樣的蕎麵糊糊,要在清水中浸泡大約十分鐘,然後用手在木板上揉搓,到比較鬆軟時,再兌水,過籮,成為蕎麵糊糊。

走西安,聽秦腔,品美食,一日吃遍三秦大地;道一聲:“嘹咂咧”

秦鎮米皮,出現於公元前220年,與乾州鍋盔、岐山臊子面,共為關中地區的三大著名麵食。

走西安,聽秦腔,品美食,一日吃遍三秦大地;道一聲:“嘹咂咧”

相傳,秦始皇在位時,有一年陝西關中一帶大旱缺水,稻穀枯萎。農民好不容易打下的糧食盡是稗秕。碾出的大米質量太差,無法向朝廷納供。有個叫李十二的百姓,用大米碾成米粉,蒸出米皮,獻給秦始皇。

秦始皇吃後大喜,命秦鎮每年的貢品只獻米皮,這樣就形成了久負盛名的美食。

走西安,聽秦腔,品美食,一日吃遍三秦大地;道一聲:“嘹咂咧”

秦鎮米皮調食時,配以綠菜、油潑辣子、芝麻醬、芥末、蒜泥、醬油、香醋、味精等調料。

吃起來酸、辣、筋、爽、涼,別有一番風味。

走西安,聽秦腔,品美食,一日吃遍三秦大地;道一聲:“嘹咂咧”

黃饃饃流行於陝西省陝北地區的一種傳統名小吃,原料由糜子面發酵,包裹蒸煮好的紅棗、豆類擠壓摻合成的豆棗泥餡蒸制而成。

口感鬆軟帶甜,營養豐富易消化。

走西安,聽秦腔,品美食,一日吃遍三秦大地;道一聲:“嘹咂咧”

因其顏色呈黃色,所以名為“黃饃饃”。

走西安,聽秦腔,品美食,一日吃遍三秦大地;道一聲:“嘹咂咧”

很好吃,粗糧發甜,中間是一些豆餡,不過因為本身是粗糧,所以發乾,不過很好吃!!

走西安,聽秦腔,品美食,一日吃遍三秦大地;道一聲:“嘹咂咧”

常說:西安小吃有“三泡”。這“三泡”說的是三種泡饃類小吃,即牛羊肉泡饃、葫蘆頭和粉湯羊血。

牛羊肉泡饃和葫蘆頭的店在西安遍地開花,而這粉湯羊血店卻沒有那麼多了。

走西安,聽秦腔,品美食,一日吃遍三秦大地;道一聲:“嘹咂咧”

粉湯羊血,和其他泡饃小吃一樣,先是自己掰好饃,然後加入切好的羊血絲,放進滾開的鍋中焯一下後撈入碗內,再來些粉絲,最後給碗中舀滾燙的熱湯,片刻後再把湯倒入鍋中,如此反覆數次,直至饃塊泡軟時為止。最後放上豆腐片,再加辣子油、蒜苗沫等。

粉湯羊血的特點是:麻、辣、鹹、香、光、嫩。這麻字當頭那不是吹的,吃完後嘴巴確實麻。

走西安,聽秦腔,品美食,一日吃遍三秦大地;道一聲:“嘹咂咧”

金線油塔歷史悠久,早在1400多年前的唐代就有了。當時,稱為“油塌”。據《清異錄》記載,唐穆宗時,宰相段文昌家裡有一老女僕擅長製作這種油塔,在40多年的時間裡,她曾將此技藝傳授給100多名女婢。

據說,得其真傳的只有一人,足見其此製作技藝不易掌握。

走西安,聽秦腔,品美食,一日吃遍三秦大地;道一聲:“嘹咂咧”

選用上等麵粉、豬板油等原料,把餅狀改為塔形,成為上乘美點。

走西安,聽秦腔,品美食,一日吃遍三秦大地;道一聲:“嘹咂咧”

油塔蒸好下籠食用時,用手略加拍折抖松,放在盤裡,佐以蔥節、甜麵醬等,別有風味。

走西安,聽秦腔,品美食,一日吃遍三秦大地;道一聲:“嘹咂咧”

在陝西,“油潑辣子是道菜”。油潑辣子的作坊裡都有一頭驢來作主角,永興坊這家興平辣子作坊雖少了主角,但是石磨碾出來的辣子可絲毫不遜色。工人正在製作油潑辣子,碾子正在將烘乾的辣椒碾碎。

瞧這巨大的石碾子夠壯觀吧?

走西安,聽秦腔,品美食,一日吃遍三秦大地;道一聲:“嘹咂咧”

陝西辣椒也稱秦椒,素有“辣椒之王”的稱譽,以寶雞辣椒和興平辣椒最為有名。

走西安,聽秦腔,品美食,一日吃遍三秦大地;道一聲:“嘹咂咧”

走西安,聽秦腔,品美食,一日吃遍三秦大地;道一聲:“嘹咂咧”

著名的老潼關肉夾饃,始於公元六三零年。剛出爐的千層燒餅裡邊是一層層的,皮薄鬆脆,夾上肉。咬一口,掉渣燙嘴,口感極佳。

再配上一碗鴨片湯,皇上的享受啊!

走西安,聽秦腔,品美食,一日吃遍三秦大地;道一聲:“嘹咂咧”

傳說當年李世民品嚐到“老潼關肉夾饃”時,直覺得那饃是熱的,乾脆酥香;肉是涼的,卻肥而不膩。其美味爽口,絕非京師長安的肉夾饃可及,連聲稱讚:“妙妙,吾竟不知世間有此美食矣。”

老潼關肉夾饃讓人白吃不厭,堪稱“中國漢堡”。

走西安,聽秦腔,品美食,一日吃遍三秦大地;道一聲:“嘹咂咧”

行走在古城西安,品嚐珍饈美饌,觀看唐朝樂舞,聽陝北說書、秦腔琴韻,盡情亨受精彩紛呈的陝西飲食和文化盛宴。這種感覺真可喟:一口橫跨秦嶺,關中陝南佳餚盡收腹中。再一口,又到黃土高原,陝北美食任你選用。

用一句陝西方言來說,這就是一一“嘹咂咧”。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好的很,很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