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0 馬可波羅忽悠哥倫布是粉絲效應,而哥倫布忽悠全歐洲是財富追求

在馬可波羅的眼中,中國是一個幸福的國度,燈火通明、遍地珠寶,馬可波羅在自己作品中提及的雖然不全是事實,頗有添油加醋誇大其詞的成份,但這絲毫不影響西方讀者的興趣。

在馬可波羅去世二百年之後,哥倫布看到他的作品《馬可波羅遊記》之後,全身熱血沸騰,不顧生命危險去開闢通向東方神秘大國的新航道,只不過,哥倫布錯把美洲當成了印度。

馬可波羅忽悠哥倫布是粉絲效應,而哥倫布忽悠全歐洲是財富追求

馬可波羅在自己的作品《馬可波羅遊記》問世之後,就顯得疑點重重,直到現在後世依舊對馬可波羅是否到過中國都爭論的不可開交。

但是不管怎樣,馬可波羅的目的達到了,就是讓更多西方人認識中國,瞭解中國,去中國淘寶,豐富歐洲人對東方大國的認知,這些方面馬可波羅的確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

馬可波羅忽悠哥倫布是粉絲效應,而哥倫布忽悠全歐洲是財富追求

哥倫布是他的鐵桿粉絲,比馬可波羅小整整200歲,馬可波羅也許在彌留之際可以認識到自己的作品能夠影響深遠,但絕對不會想到這部遊記可以直接影響一名兩百年後的忠實粉絲髮現並開闢出一塊新的大陸。哥倫布接過馬可波羅手中的接力棒,揚帆起航。

比起馬可波羅更加註重這部作品影響來說,哥倫布顯得更加實際,開闢新航線的初衷純粹是為了財富。同時他也是黑奴貿易的開山鼻祖。

馬可波羅忽悠哥倫布是粉絲效應,而哥倫布忽悠全歐洲是財富追求

在發現所謂的“印度”之後,這裡的土著就被冠以“印第安人”的稱呼,歐洲殖民者從此開始了對美洲的巧取豪奪。哥倫布忽悠了歐洲人,但可喜的是,忽悠者和被忽悠者都賺了一個盆滿缽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