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從鼻子的7種“表現”判斷身體狀況

霧霾天裡,人體什麼器官最容易受到傷害?必然是“鼻子君”。人每天都會吸入超過9.5立方米的空氣,而鼻子相當於人體的“空氣淨化器”!

因此,鼻子的健康關乎全身的健康,它生病可不止鼻炎這麼簡單,從它的形狀,黏膜,甚至是其中的細菌等,都隱藏著一些你不知道的小秘密。

從鼻子的7種“表現”判斷身體狀況

鼻子透視身體健康

鼻子對我們非常重要,對吸入的空氣有過濾和加溫作用,是防止細菌、灰塵和煙霧等侵入人體的首道防線。除此之外,鼻子還是人體健康的一面鏡子,可反映出多種健康問題。

從鼻子的7種“表現”判斷身體狀況

01

鼻粘膜發白預示鼻炎

正常鼻內黏膜應該為粉紅色,如果鼻黏膜出現藍色、白色或發生腫脹,則可能罹患過敏性鼻炎或是導致炎症的某種鼻過敏,鼻腔發紅通常表明有感染髮生。如果伴有發燒或鼻敏感,則可能發生鼻竇細菌感染。

從鼻子的7種“表現”判斷身體狀況

02

鼻內細菌反應胖瘦

《美國人類生物學雜誌》刊登波蘭弗羅茨瓦夫大學一項新研究發現,鼻腔和咽喉菌群與身體質量指數(BMI)之間存在一定關聯。男性的體重越大,其鼻腔潛在致病菌群就越多。而身體相對苗條的男性,其鼻腔細菌數量更少。因此,鼻腔細菌數量與身體是否肥胖密切相關。

03

鼻子形狀決定“伴侶潛質”

美國《發現》雜誌網站一項新研究發現,鼻子端正、有魅力是身體健康的信號,因此喜歡鼻樑端正不僅是人們愛美的表現,更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新研究發現,當一個人的鼻子經過整形後更加挺拔居中的時候,其面部吸引力會大幅提升。

04

鼻子可診斷精神分裂症

美國《疾病神經生物學》雜誌刊登一項新研究發現,對患者鼻內神經元樣本的基因分析,有助於診斷精神分裂症。另外,鼻子還有助於診斷阿爾茨海默症等大腦疾病,該病很多患者在發病前都存在嗅覺喪失問題。

從鼻子的7種“表現”判斷身體狀況

05

紅鼻子與多種疾病有關

紅鼻子(酒糟鼻)除了和喝酒多有關,還可能與多種疾病有關,比如,壓力或焦慮、過敏症、花粉熱或甲狀腺疾病等。

從鼻子的7種“表現”判斷身體狀況

06

鼻涕發綠可能是大病徵兆

鼻涕顏色是健康標誌,健康人群的鼻涕是清澈的,而一旦身體出現嚴重疾病,白細胞分泌一種綠色酶會導致鼻涕出現黃色或綠色。

從鼻子的7種“表現”判斷身體狀況

07

常流鼻血可能血壓高

流鼻血則可能與出血失調症或高血壓有關,不過大多數情況下,流鼻血是正常無害的,不用過於擔心。

鼻子最不喜歡的5大壞習慣

鼻子看似簡單,但內部富含大量毛細血管和纖細的結構,日常生活中一些“不拘小節”的習慣,很容易損傷到鼻子的健康:

從鼻子的7種“表現”判斷身體狀況

  • 摳鼻孔

常用手指摳鼻孔,既不雅觀,又是一種不良的衛生習慣,它能使鼻毛脫落、黏膜損傷,降低鼻子的防禦能力,導致鼻腔感染、萎縮性鼻炎等。

摳鼻孔還會導致血管破裂而引起出血, 造成鼻腔感染,嚴重時甚至會危害大腦健康。

從鼻子的7種“表現”判斷身體狀況

  • 拔鼻毛

鼻腔中縱橫交錯的鼻毛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幫助過濾空氣中的微塵、顆粒物等。有人會拿鑷子拔鼻毛,這種行為不止破壞了身體的“天然過濾網”,還很容易造成鼻子內部充血,引發鼻炎。

  • 冷空氣

鼻黏膜的溫度一般保持在33-35℃,可恆定調節吸入空氣溫度的功能,當戶外溫度較低時,空氣經過鼻腔後可接近體溫,保護了下呼吸道。當外溫度與體溫懸殊時,長期暴露在冷空氣中會使鼻黏膜過度分泌鼻黏液,加重鼻黏膜負擔。

從鼻子的7種“表現”判斷身體狀況

  • 過分乾燥

正常情況下,鼻腔會分泌一定稀薄液體,協助清除細菌、外來顆粒物,溼潤吸入的空氣。如果空氣長期過分乾燥,會導致鼻腔局部溼度失調,甚至引起鼻黏膜破裂出血。

從鼻子的7種“表現”判斷身體狀況

  • 有害氣體

儘量避免灰塵、化學有害氣體或特殊氣味的刺激。因為過多的不良刺激,可以影響鼻黏膜的功能,使嗅覺發生障礙,少去空氣較渾濁、汙染較嚴重的地方,必要時使用口罩。

保護鼻腔7個小貼士

從鼻子的7種“表現”判斷身體狀況

保護鼻腔,請從以下幾點做起:

1.勤洗鼻

一般成人每分鐘呼吸16-20次,每天呼吸約26萬次,空氣中的灰塵、顆粒物等在鼻腔內留下了大量汙垢。建議定期用冷水清洗。

2.冷水洗臉

冷水洗臉可以收縮鼻腔毛細血管,緩解鼻炎症狀。另外,經常冷水洗浴還能鍛鍊鼻腔的抵抗力,增強鼻子的耐寒能力。

3.加強鍛鍊

通過運動,可使血液循環改善,鼻甲內的血流不致阻滯。

4.改掉不良習慣

用手挖鼻孔、拔鼻毛或剪鼻毛等都對你的小鼻子十分不利,因此請及時糾正這些壞習慣。

5.給鼻子做“SPA”

用拇指和食指,夾住鼻根兩側,由上至下,用力連拉10~15下。拉動鼻部,可以促進鼻黏膜的血液循環,有利於鼻黏液的正常分泌。

6.慎用藥物

例如,鼻粘膜收縮劑,尤其不要長期不間斷使用。(滴鼻淨、麻黃素、呋麻滴鼻液等)

7.注意保暖:氣候轉變極易感冒引發鼻炎。季節轉換注意觀看天氣預報及時進行適當添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