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0 李志林:A股不惧贸易战,“八二”现象更强化

李志林:A股不惧贸易战,“八二”现象更强化

03.30李志林—忠言周评:A股不惧贸易战,“八二”现象更强化

1、政府强硬表态,为市场树立了信心

上周,特朗普政府突然发难,宣布对中国500—600亿美元的对美进口商品加收25%关税,引起全球股市的恐慌性暴跌,A股更是重现超500个股跌停的“股灾”一幕,并使周一再度暴跌,创出26个月的新低。

市场恐慌的主要是:怕中国政府反击无力,被动挨打,吞下苦果,致使美国政府得寸进尺、步步紧逼,搞乱中国经济和金融,从而造成中国投资者的损失。

但是,随着中国政府的强硬表态:“中国政府反对打贸易战,但也不惧贸易战”,“如果美国政府一意孤行硬要打,中国政府将奉陪到底”,并宣称,继30亿美元的首批报复清单公布后,“还有几百亿美元的报复清单的制定已经基本完成。”

这个强硬表态,令广大投资者扬眉吐气。与此同时,美国国内也爆发了反对特朗普与中国打贸易战的强大声浪;包括WTO在内的国际舆论,也纷纷谴责美国政府用国内法代替国际贸易法的行为。于是,美国政府立马认怂,美国商务部长连忙表态:“正与中国签停战协议”;特朗普也改称:“正与多个国家就贸易问题展开对话,最终将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

在此情况下,美国、欧洲、亚太股市全面反弹,A股也出现反弹。本周,上证指数、深成指、中小板、创业板均放量收出了0.51%、4.21%、4.18%、10.09%的不同程度周阳线。

中美贸易战最终是否会打?双方的“嘴仗”还会打多久?中美最终能否达成怎样的和解协议?尽管还存在不确定性,但是,广大投资者已经看清了,凭着当今中国强大的综合国力,凭着万众一心的、坚强的举国体制的力量,外来的任何威胁和恫吓,都无法阻止中国经济和中国对外贸易的稳定增长,强大的国内市场和居民的消费能力,完全有能力消化贸易摩擦所带来的不利因素,同样也无法改变A股的既定走势。

所以,A股还是可以谨慎看多做多的。

2、贸易摩擦使大盘股指数雪上加霜

很多人在本周不敢果断抄底的原因是,大盘指数走势不好。这一点的确如此。

今年以来,上证50指数从2860点—2722点,跌4.82%;沪深300从4030点—3898点,跌3.27%;上证指数从3307点—3168点,跌4.2%。

春节以后,上证50从2871点—2722点,跌幅5.18%;沪深300从3966点—3898点,跌1.71%;上证指数从3199点—3168点,跌0.96%。

从3月22日“特朗普缺口”形成至今,上证50从2866点—2722点,跌幅5.02%;沪深300从4020点—3898点,跌3.03%;上证指数从3242点—3168点,跌2.28%,至今没有补掉缺口。

即便本周,上证指数、深成指、中小板、创业板均收出了周阳线,但是,上证50和沪深300依然收出了2.48%、0.16%的周阴线。可见,上证50为代表的大盘股,仍然是市场主要的做空力量。

3、去年领涨的大盘股、白马股全面进入熊市态势

先看上证50的三大权重股的今年以来的表现:贵州茅台、中国平安、招商银行,最大跌幅分别是17.6%、22.1%、20.2%;

石化双雄最大跌幅,分别是21.1%、24.5%;

保险股的最大跌幅:新华保险跌39.5%、中国人寿跌29.4%,以及中国平安;

券商股的最大跌幅:中信证券跌24.5%、海通证券跌24.7%;

五大国有银行股最大跌幅:工商银行跌24.1%、建行跌25.8%、农行跌21.4%、中行跌20%、交通银行跌17.6%

其他有影响的白马股最大跌幅:五粮液跌31.5%、万科跌31%、格力电器跌24.1%。钢铁股、煤炭股、有色股、地产股等的跌幅均在20%—30%。

大盘股的集体走熊,除了受外来利空因素的冲击以外,内因是更主要的因素:

一是去年涨幅过大,获利盘过多,抱团取暖的机构仓位太重;

二是大盘股的最大主力,已从高位顺利出逃,使盘踞在大盘股的资金出现了大窟窿,遂导致后知后觉的机构“多杀多”。尤其是较早进入大盘股的机构,争相兑现获利盘,造成了1月份新成立的基金,成了高位“接盘侠”,被深深套牢。一月底至二月初割肉中小盘股,去换成大盘股的投资者,损失尤其惨重;

三是许多大盘股业绩成长低,令价值投资者大失所望。我(公众号:李志林)早在去年就多次发过警报,银行股的业绩曾曾仅2%—5%。现得到了2017年年报的印证。工行、建行、农行、中行、交行的业绩成长性,只有2.8%、4.67%、4.9%、4.76%、4.48%,大大低于GDP的涨幅。这就自然会遭到原先对银行股期望很高的投资者的抛弃,调仓换股到中小盘成长性中去。

因为,价值投资,不仅要看市盈率低,而且更重要的是看它们的成长性能不能超过GDP的增长速度。眼下的结果,便是对去年选股“唯大”、“唯白”的价值投资理念的绝妙讽刺。如今,终于轮到了持大盘蓝筹股和白马股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尝尝被割“韭菜”的滋味了。

4、贸易摩擦助新兴产业的高成长股长上了“翅膀”

从国内政策取向来看,春节过后,从中央政治局会议到国务院,再到证监会、商务部、发改委、科技部,突然变调:闭口不再提大盘蓝筹股和白马股的投资价值,不再发行周期性产业的新股,连对一般的新兴产业的小盘新股,都采取终止发行、放慢上会节奏、严控过会率,致使今年第一季度只发了20多只新股,仅相当于去年同期两周的发行量。

相反,从政府领导到股市监管层,却反反复复地强调生物科技、云计算、人工智能、高端装备这四大新兴产业的新经济蓝筹和独角兽,给予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和倾斜,为它们的上市大开绿灯。

这些做法难道不正是去年我和许多市场人士所提的建议吗?

从外部压力来看,近期多位美国官员表示,美国之所以要与中国打贸易战,最根本的原因是针对中国制造2025规划,为的是阻止中国新兴产业的发展,不能听任中国来取代美国的新兴产业的优势地位。

有一句名言:“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美国政府越是想封锁、阻扰、扼杀中国的新兴产业,中国人民就越是要树雄心、立壮志、长志气,励精图治、发愤图强,靠自己的力量和聪明才智,来实现中国制造2025规划。

于是,A股便迅即作出了政策呼应和市场响应。以创业板为代表的四大新兴产业的个股,一马当先、扶摇直上,成为市场久违了两年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不妨来看看深成指、中小板、创业板这3个小盘股指数的表现吧!

先看元旦至今。深成指从11040点—10868点,微跌1.5%;中小板从11341点—10960点,跌3.35%;创业板从1752点—1900点,涨8.45%,今年凡是投资创业板的人都是赢的。

再看春节后这3个指数的表现。深成指从10431点—10868点,涨4.19%;中小板从10392点—10960点,涨5.47%;创业板从1646点—1900点,涨15.44%。凡是春节后投资深市和中小创的人都是赢的。

尤其看3月22日“特朗普缺口”后它们的表现。深成指从10858点—10868点,涨0.1%,补掉了缺口;中小板从10960点—10960点,打平,补掉了缺口;创业板从1814点—1900点,不仅补尽了缺口,而且还涨4.75%。本周,凡是投资创业板的人,仍然不受特朗普的干扰,照样是赢家。

由此可见,无论是今年的走势,还是春节后的走势,或是“特朗普缺口”后的走势,都是深强沪弱。尤其是创业板,在春节后短短22个交易日,涨幅竟高达15.44%,俨然是大牛市的走势。这充分表明,新兴产业高成长的中小盘股,已经由连续两年下跌不止,被市场边缘化的“丑小鸭”,摇身一变,一骑绝尘,成为市场的“香饽饽”。

再从成交量看,市场一改去年大盘蓝筹股领涨,沪市成交量大于深市的局面,变成了深市成交量大于沪市成交量50%—100%,成为新常态。尤其是,上证50的成交量与创业板成交量之比,由去年的2 : 1、3:1,变成了现今的1 : 3。这显示,市场的资金已从、并正在从大盘股、白马股中,大量转移到中小创和主板中新兴产业、高成长的中小盘股去了!

5、“八二”现象将主导今年全年A

正如去年“二八”现象主导A股全年一样,尽管包括本人在内的很多市场人士和投资者,认为这极不合理,会导致指数虚涨,“多数投资者赚了指数却大赔了钱”。但是,由于国家队力大无穷,并有行政力量和舆论配合,如”反对炒小、炒新、炒差,炒重组、炒购并、炒高价、炒概念、炒高送转、炒热点”等等,任何反对声都无力改变这种局面。

但是,如今风水轮流转,政策取向和国内外因素都迫使A股的重心必须转向到以四大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股。这就激发了场内外资金的活力,纷纷进场抢中小盘、超跌、高科技股的筹码,遂导致了春节后持续的“八二”现象。今年,投资者是“赔了指数却赚了钱”,多数中小盘股是在3500点左右的指数高点时,创出了最低价;而今,在3100多点的指数低点上,股价却涨了20%—50%。这样的股市,才算是真正进入了“春天”,是为广大投资者创造获利感和所得感的股市,有赚钱效应和可操作性的股市,是健康发展的股市。

本周四,尽管仍然是个股涨多跌少,黄线在上,只因尾市万科反弹了9%,当晚就有人高叫,市场风格又将转换成“二八”现象。但是,周五市场马上还以颜色,黄线高高在上,上证50再成做空主力,个股涨跌比为908 : 350,1596 : 288,仍然是“八二”现象。

一种市场风格一旦形成,至少会保持一年。这是因为,大盘股中的获利盘实在太多了,没有力量敢拉升股价了,机构不断进行“多杀多”,使其中的投资者越亏越多。而机构在进入的前提是,必须彻底清洗获利盘,逼他人割肉。这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期间,每一次反弹都成了机构出逃的机会;任何资金进入,都会被沉重的抛盘所套牢。更要命的是,目前市场已不可能再有一支拥有2万亿买大盘股的超级机构力量。

另一方面,在推动大盘股和大盘指数上涨的资金总体不足的情况下,市场的存量资金自我缩容到中小盘新兴产业股中去,制造财富效应,则绰绰有余。个股中一天获利3%—5%,是十分轻松的事,哪怕做T+0.都很容易,中小盘股的股性比大盘股活多了!

再一方面,从大盘股中出来的资金,为了尽快挽回损失,必然对小盘高科技股如同“饿虎扑食”一般,遇到大盘回调就快速建仓,吸饱筹码后,然后借助题材,快速拉升,市场响应者众多,扭亏为盈的周期很短,机会很大。近期人们定可以看到,整版整版的涨停股,基本上都是中小盘、中低价、超跌的新兴产业股,去年大盘股白马股占据涨幅榜前的局面,已一去不复返了。

因此,投资者不能再指望今年对“八二”现象,再来一次风格转换,而应认清政策取向,认清形势,顺势而为。在仓位上,要由去年的“弃小从大”,改变为“弃大从中”、“弃大从小”、“弃旧(周期性传统产业)从新(新兴产业)”,并注意做波段操作。

那么,在3个大盘股指数步履蹒跚、低位蛰伏,为A股“站台”、“搭台”的情况下,尽可能分散持股,争取在新兴产业的中小盘股里,再有可能转型升级为新兴产业的资产重组股、国资改革股中,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尤其是在沪市跌破五周均线、没有收复“特朗普缺口”之前,应对创业板已进入1800点—2200点新震荡箱体、会走独立行情,要以良好的心态认识之,预期之,迎接之。只有创业板领涨,那么,主板中的中小盘股,也同样会获得上涨的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