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1998年,儂辣海做啥?丨市民歷史

1998年,儂辣海做啥?丨市民歷史

1998年的上海,就像離你不遠的桌子上罩著一隻細紗做的菜罩子,隱約能看到裡頭那些冒著熱氣的碗碗碟碟。

就在那兒,卻又回不去了。

1998年的大年夜是1月27日。

當時,7天長假的政策還沒出臺,上海人在大年夜裡仍要按時出勤。

對了,這一年上海地鐵只有一條線。

1998年,儂辣海做啥?丨市民歷史

1998年

地鐵2號線仍在建設當中

/吳文驥攝

大部分上海人的工作、生活半徑都還在同一個行政區裡。

這個大年夜的春晚總體比較平淡。

觀眾最期待的小品王是趙麗蓉老師,本山大叔的黃金時代還沒到來。

至於《相約九八》那首歌,倒是讓廣大內地觀眾第一次見識了王菲。

那時候王菲的丈夫還是竇唯,竇靖童才2歲。

不過,當時的上海年輕人對這些港臺八卦不算特別熟捻。

原因也很簡單——渠道不多。

那是《上海電視》和《每週廣播電視報》統領娛樂新聞的年代。

更受年輕人喜歡的東廣《篇篇情》開播才剛一年。

這個大年夜,對於住在武寧新村的王曉冬(化名)來說,最大的事情不是春晚而是喬遷。

1996年底,王曉冬家原來住的武寧新村一帶開始動遷。

據說是因為馬來西亞一家房地產公司要來開發大商場。

王曉冬的父母託了不少熟人,拿到不錯的條件便早早主動搬走了。

1997年一整年裡,那一帶的房子並沒有被如期拆掉。

那家馬來西亞公司因為金融危機沒能來成,不過王曉冬家卻因此受益,從一室戶換到了兩室一廳煤衛獨用。

在1998年之前,動拆遷是上海人“調房子”很主要的手段。

話說“調房子”這個詞,今天很少再有人講了。

1998年初,王曉冬的孃舅注意到了一條新聞:1月份上海市房地產工作會議召開。

會上提出,年內實施房地行業的重大改革,其中之一是頒發住房分配貨幣化方案並試點。

1998年,儂辣海做啥?丨市民歷史

1998年

貨幣分房方案

開始試點

這意味著商品房買賣要放開了。

吃年夜飯的時候,孃舅告訴王曉冬父親,他有一些內部關係,可以搞到原來三灣一弄地塊新商品房期房的優惠價。

一平方3000元出頭,4000元不到。

王曉冬家剛剛搬好家,壓根不會去想多屯一套房子的事情。

而孃舅嘴裡的樓盤其實叫“中遠兩灣城”。

1998年,儂辣海做啥?丨市民歷史

1998年秋天

潭子灣開始動遷

日後這裡變成了“中遠兩灣城”

/王建平攝

三四千塊錢在1998年算是什麼水平呢?

1998年,是馬宇從寶鋼技校畢業後的第二年。

那一年,寶鋼最先進的“1420電鍍錫”生產線投產,他被分去了那條班組。

作為班組裡最年輕的職工,馬宇每月工資卡到手正好三千塊,還不算其他津貼和年終獎。

寶鋼當時還是上海人最“眼熱”的單位,什麼“外企白領”、“500強”,那都是後話了。

才20歲的馬宇對“三班倒”的工作並不是特別適應。

就像這座正在打懶腰準備起床的城市那樣,年輕人開始有許多自己的新想法了。

馬宇報了華東師範大學的自學考。

因為要查閱大量的資料,他辦了一張上海圖書館的借書卡。

也是這一年,他忽然發現上圖的一樓開放了免費上網的服務。

在上圖,他第一次註冊了自己的郵箱,併發了第一封電子郵件。

收件人是誰,馬宇已經記不清了。

市民們在數碼商店又看又試

買電腦

被許多家庭列入預算開支

現在回想起來,1998年正好是互聯網時代的前夜。

喬布斯重新執掌蘋果併發布了全新的彩殼imac;

谷歌?還沒註冊呢;

在美國嗅到機會的張朝陽倒是快了一步,1998年2月在北京註冊了搜狐公司;

李彥宏則仍在舉棋未定;

馬化騰剛剛註冊了騰訊公司;

至於馬雲,他還在二次創業的路上。

這一年和上海有關的互聯網公司裡,朱駿的第九城市剛剛成立,陳天橋則還在陸家嘴集團總裁辦“御前行走”。

1998年,微軟推出了win98。

英特爾也在這年發佈了全新高性價比的賽揚處理器,大大降低了pc機的入戶門檻。

於是,徐家彙的太平洋數碼廣場和百腦匯成為了上海的新地標。

長寧區的張芳正在唸高二。

她父親為了鼓勵女兒學習計算機,給她在百腦匯配了一臺電腦,外加一臺打印機,總共花了7000塊。

這臺電腦絕對是當時張家最值錢的家電之一。

但張芳每次上網之前,必須要徵得父親的同意。

箇中原因,今天的孩子可能已經無法理解了。

一方面撥號會佔用家裡的電話線。

另一方面,撥號上網的價格不菲,動不動就上百元,一般工薪階層在付賬單時是要倒吸一口氣的。

張芳還記得,她上的第一個網站叫“上海熱線”,註冊的第一個郵箱叫做“吸鐵石”。

很快,張芳通過上網找到了港臺的娛樂主頁。

她甚至還把王菲和竇唯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打印了出來,特地帶到學校去分享給女生們。

1998年,上海人心裡記著兩件大事。

一件是抗洪搶險。這一年,長江流域出現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

地鐵裡出現了公益廣告

呼籲市民支援災區

/張春海攝

幾個月裡,電視臺每天都在滾動播出抗洪搶險前線的電視鏡頭。

上海市民密切關注著洪峰的走勢。

與此同時,上海市民也全力以赴發起了各類募捐。

所謂“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再貼切不過了。

另一件事是9月10日,東方航空公司的MU586航班因為起落架故障在虹橋機場進行了緊急迫降。

1998年,儂辣海做啥?丨市民歷史

9月10日12:02分

發生故障的客機對準跑道

地面人員已作好搶險準備

最終迫降順利無一人傷亡。

這件事第二年還被本地導演張建亞拍成了電影《緊急迫降》。

1998年的暑假,18歲的徐新跟父母坐了兩天兩夜的火車去到四川九寨溝。

一路都有新的旅客上來。

火車到四川的時候,新上車的旅客帶來了世界盃決賽的消息——法國打了巴西3:0。

1998年,儂辣海做啥?丨市民歷史

那年夏天

看法國世界盃

是上海球迷的一大消遣

1998年,上海大街小巷震天響的歌

1998年,儂辣海做啥?丨市民歷史

La Copa De La VidaRicky Martin - The Cup of Life

1998年,儂辣海做啥?丨市民歷史

暑假尾聲,徐新花了自己攢的200塊壓歲錢,買了人生中第一隻bp機。

這年5月,剃了短髮的范曉萱出了一首新歌叫《數字戀愛》。

徐新便和女朋友模仿著裡頭的字符串約定了一些如“我想你”、“我到家了”、“飯吃過了伐”之類甜膩的數字暗號。

1998年,儂辣海做啥?丨市民歷史

在沒有手機的年代

戀人們用“拷機”

數字傳情

徐新還記得,1998年學生之間談戀愛最浪漫的玩法就是請女孩去吃麥當勞的薯條,或者去仙蹤林、避風塘喝一杯珍珠奶茶。

至於k歌,1998年,上海的第一家好樂迪才剛剛開張。

吃薯條這件事,全因為當時流行的一部網絡小說,裡頭的男主請女主吃了薯條。

這時候《流星花園》還沒播,吃麥記薯條是學生們想象中頂配的浪漫了。

而那部風靡的網絡小說裡,女主角叫“輕舞飛揚”。

徐新的電腦也是1998年才配的。

他還記得電腦剛剛拿回家,新聞裡就說有一種很厲害的病毒叫“CIH”,感染了電腦就會自動格式化。

那陣子嚇得他連電腦都不敢開了。

1998年,《泰塔尼克號》被引進到國內。

《泰坦尼克號》

以3.6億人民幣的票房成績

在中國創造了票房神話

大光明、上海影城幾乎場場爆滿,甚至還有人連看幾遍的。

人們議論最多的當然是英文原版中未刪節的Rose玉體橫陳的鏡頭。

在1998年的上海,那也是相當刺激的。

不過,當時電視在上海人的娛樂生活裡仍佔據統治地位。

上海人最愛看的電視節目無疑還是《智力大沖浪》。

這一年程雷已經被扶正做了主持人。

而何晶則在做一檔新節目叫《有話大家說》,就是南方版的《實話實說》。

這檔廣開言路的新節目針砭時弊,上海人還是蠻買她賬的。

這一年,王汝剛領銜的室內滬語劇《紅茶坊》播出。

1998年,儂辣海做啥?丨市民歷史

《紅茶坊》熱播

在熒屏外衍生出滑稽短劇

/金定根攝

這部戲捧紅了名不見經傳的陳國慶。

阿慶錙銖必較又任勞任怨的性格,上海人講起來叫“戳氣”。

海派滑稽也因此在之後的二十年裡成功霸屏。

1998年,《還珠格格》在全國各地熒屏上颳起了一股旋風,連皇帝賬都不買的小燕子爆火。

不過在上海,這部電視劇要到第二年才播。

沒多久,上海的出租司機幾乎都能指給你看傳說中葉茂青送給趙薇的房子在哪裡。

這一年,最流行的日劇是反町隆史的《GTO》。

1998年,儂辣海做啥?丨市民歷史

看完《GTO》

很多女生

成了反町隆史的迷妹

2003年才被引進的韓劇《看了又看》開始在韓國播出。

中國觀眾還並不熟悉的《老友記》已經更新到了第五季……

這一年出生的小朋友,今年已經20歲了。

20年,彈指一揮間。

1998年,儂辣海做啥?丨市民歷史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